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000多年来,西安都是国都的首选,为何唐朝后却输给了北京?

1000多年来,西安都是国都的首选,为何唐朝后却输给了北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978 更新时间:2024/1/17 8:58:20

引言

纵观古代历史上,再各代王朝的定都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成为历代王朝都城次数最多的就是西安,古代称之为长安。但是自从唐朝灭亡之后,西安再也没有成为历代国君作为首都的选择,这是为什么呢?

西安作为国都的优越性

西安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从古到今有10多个王朝将其作为自己的国都,有13朝古都的称号,可以说是备受帝王的青睐,从西周到唐朝一直作为是帝王定都的首选,长达1000年。西安为什会成为古代帝王定都的首选呢?

帝王要选择一个国都,优越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西安呢,位于黄河的上游地区的关中平原的中心。并且从外部环境上看,向东有崤函这样的地方,向西有大散关、向南都武关这样的地方、向北有萧关,可以说是占据天险,敌人不容易轻易攻下,利于防守。

刘邦考虑建都的问题上,咨询张良,他认为是金城千里,并将其誉为天府之国。当时的田肯在替刘邦分析西安的形势。

地势便利,其下兵于诸侯,辟犹居高屋建瓴之势。

从经济农业发展上看,西安的土壤非常肥沃,河流交错,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渭水、汾河、洛水、汉水等环绕西安城,对农业上的灌溉也非常便利,气候上也是非常温暖,雨水充沛,非常适合农业生产,能为众多的人口在粮食上提供保障。

自从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还先后在这里建设了许多的水利工程,这对于农业的发展也是功不可没。西安地区的关中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粮食的主要产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中心。农业上的发展,也就带动了经济上的繁荣。到了唐朝,在统治者的经营下,长安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都市。

从外部的环境上看,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就受到外来的侵略,防范少数民族入侵。自从周朝一直到唐朝,中原就饱受外来民族的侵扰。早在秦朝开始,匈奴以及突厥就是影响国家安定的因素。

秦始皇时期就专门派蒙恬修筑长城以防范入侵,而汉武帝时期的平城之围也是颇为惊心动魄。唐朝之后,突厥的势力又一度成为威胁中原的力量。而西安作为关中地区就是中原地区的重要关口,是与外来民族的重要窗口。

唐朝后再也没成为国都

但是自从唐朝灭亡之后,西安为什么成为古代的国都了呢?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值得深思。

自从汉朝以来,西安的的各方面优势也就慢慢下降。从环境上看,由于对西安这个地区的过度开发,为了修建各种工程,许多的树木被砍伐殆尽,这样就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水土流失的问题随之加剧。靠近的黄河因为水土流失问题也就造成了泥沙淤积等问题。

气候上看,西安的优势也不明显了,在唐朝之前,西安的气候可以与江南地区相媲美。自从五代十国时期开始,气候开始转冷,再加上生态问题的恶化,粮食问题也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自从隋朝建国之后,就出现了口粮不足的问题。隋文帝时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带着自己的子民来到洛阳找粮食。

《资治通鉴》记载:“开皇十四年....,上帅民就食于洛阳,敕斥候不得辄有驱逼。

经济中心的南移问题,也使得西安的经济优势得以削弱。自从魏晋南北朝以来,北方的的人民大量南移,改变了当时的经济格局。到了隋唐以来,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以至于成为粮食的重要输出地。隋炀帝建立京杭大运河,就是为了解决国家的粮食运输问题,但是往西安因为地势阻挡,运送粮食耗费的成本较高,以至于当时还修建了东都洛阳。

对唐朝造成严重打击的事件就是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安史之乱,当时的社会现状可以说是民不聊生。稍微有点实力的,都逃到了南方。唐朝的统治者为了为了平息这场叛乱,不惜借助回鹘等外来势力,这些外来民族在中原可以说是为非作歹。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朱温前来剿灭黄巢,可以说是对长安造成了极大程度的破坏,在加上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时期,原来富庶的关中已经衰落。朱温叛唐之后,也没有在西安的废墟上建立国都,也是将其迁到了洛阳。

宋朝建立之后,原来的西安已经是奄奄一息,没有恢复元气。太祖赵匡胤经过多方面的考量之后,将国都定在了开封。明朝之后,虽然是将国都定在了南京,但是朱元璋是有过迁都的想法的,并且派太子朱标西安进行了考察。奈何太子朱标早亡,这事就搁置,而在朱棣之后,国都就迁到了北京。

结语

所以说,西安成为13朝古都,是当时的大势所趋,曾经在各王朝发挥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但是自从唐朝以来,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原来的优势已经没有那么明显,只能是被别的都城所取代,这也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

【2】张九龄:《大唐六典》

【3】黄小荣:《古代西安建都因由考》

【4】司马光:《资治通鉴》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历史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历史。期望用历史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

更多文章

  • 孙婉:孙中山次女,一嫁有妇之夫甘愿做外室,二嫁真爱却丧夫丧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孙婉 1968年1月,在澳门市的一栋两层复式小阁楼窗前,赫然站立着一位花甲老人。这位老人虽然已经满头白发,却丝毫遮挡不住她脸庞上美丽的容颜,只是在她的眼中,隐隐还有一丝凄凉与悲哀。她就是孙婉,也是孙中山的次女,更是孙中山这一生最心爱的孩子,没有之一。在之前,孙婉收到了一封国民政府发来的信件,信上强烈

  • 古代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真如书上吹的那么美好?背后全是假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文景盛世,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导图

    01引言在古代历史上,一个王朝发展水平比较高,我们常常将其称为是盛世,其中以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最为著名,成为了帝王们歌颂自己功绩的一种标志。盛世的特征,课本上大多都是将这个时代概括为人民富裕、军事强大,国家富强。但事实上,古代的盛世是吹出来的,还是真如歌颂的那么美好呢?02汉朝的文景之治古

  • 太监给慈禧梳掉一根头发,慈禧大怒:没用的东西!太监爬着求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慈禧上厕所为何宫女口含温水,慈禧太后的秘密国语免费观看,慈禧凤冠照片

    慈禧太后一生有三怕:一怕失权,二怕洋人,三怕脱发。 在慈禧太后眼里,她代表的就是清廷的颜面,所以仪容不能有半点瑕疵,她总会想尽各种办法,让太监们梳得一头好发。刚开始帮慈禧太后梳头发的,都是一些没有经验的小太监,只要他们一不小心,就会梳掉慈禧太后的头发,轻则挨板子,重则掉脑袋。这惹得那些为慈禧梳头发

  • 唐朝落魄诗人凭一首“蹭饭”诗,带火了无名琴师,成就了千古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女琴师张素英之死,琴师古诗苏轼,唐朝最火爆的诗人

    诗歌在盛唐时期百花齐放,人才辈出,期间产出的作品相比其他时期,不仅在数量上赢得头筹,连质量上也是首屈一指。一说起唐诗,第一想到的便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爱喝酒又爱广交友的“诗仙”李白;又或者是关注民生,诗歌被誉为“诗史”的“诗圣”杜甫;又亦或是诗歌内容通俗易懂,吟唱朗朗上口,颇受广大民众喜爱

  • 历史上最黑暗的“五胡乱华”,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在古代历史上经历过无数的历史大动乱,对历史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有一个特殊的时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我们称为是“五胡乱华”。西晋内部的混乱五胡乱华发生在西晋末年,以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少数民族,也就“五胡”从原来的地方进入中原,先后建立了16个政权,其实

  • 太上皇乾隆突然病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太上皇乾隆85岁退位,开始了训政生活。当时他身体还算健康,饮食、睡眠等尚属正常;每年除在皇宫、圆明园住些日子外,还到热河避暑山庄走走……只是精力已大不如前,表现为健忘、视力不佳、手不大灵活,甚至常常抖动、打颤等等。特别是湘黔苗民起义和川楚等五省白莲教大起义,使他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和打击,他觉得这是自己

  • 大清顺治时,京城一恶霸按六部的建筑盖房子,成了第二个“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顺治背户介绍,顺治通宝十大珍品,顺治董鄂妃的真实故事

    当时京城有三个恶霸,一个叫作黄彪,黄彪本来姓李,叫李英世,因为他喜欢骑黄骠马,所以外号“黄彪”。这个人非常坏,在当时的北京南城横行霸道,在前三门收商铺的保护费,甚至在崇文门私设了一个关卡收税。 第二个叫潘文学,这个人在北京德胜门马甸一带收保护费。第三个叫黑五爷的刘长林,在阜成门外每个月强行向煤铺收

  • 大唐皇帝在黄泉下重聚,赏功罚过,唐高祖李渊会狠抽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唐朝李渊的上一任皇帝是谁,唐朝李渊把皇位传给谁

    唐高祖李渊眉头紧锁,神色阴郁地扫视着堂中众人,脸上的每条褶子似乎都在诉说着他的不悦:“朕的大唐,终于被你们这群‘凉球’祸害亡了!”(李渊是陇西成纪人,今属甘肃省;凉球:甘肃方言,意指人傻、没出息) △唐高祖李渊 “前些天,朕遇到朱元璋,他说他刚给不肖子孙们开完会,亡国之辱,该抽则抽,该罚则罚。朕赞同

  • 康熙死后国库剩2716万两,雍正死后剩3453万,乾隆去世时还剩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在这个时段里有我们熟悉的小玄子和韦小宝、李卫和岳思盈、紫薇和尔康,他们绫罗绸缎加身,小姐丫鬟数人随行,立身豪宅万亩,动辄挥霍万金,充分的彰显了一个盛世所具备的社会安定,民众幸福,人多钱多。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代皇帝将清朝的繁荣,乃至整个封建王朝推上了顶峰。但也有许多人认为,

  • 大唐王朝的颠覆者-杀人无数,荒淫乱伦的朱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这个朱温究竟何许人也?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这个颠覆大唐王朝的朱温,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朱温,公元852年出生在宋州砀山,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砀山。父亲朱诚,爷爷朱信都是从事教育行业的知识分子,家里算得上书香门第。他有两个哥哥,大哥性格温和,承袭了父亲的衣钵做了教书先生。朱温生性好斗,喜欢舞刀弄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