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后,赵国40万将士被白起坑杀,该不该怪赵括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后,赵国40万将士被白起坑杀,该不该怪赵括纸上谈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85 更新时间:2024/1/26 3:39:21

01

引言

在春秋战国,乃至战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最为深远的战役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这场战役给当时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也是军事史上重大的战役。长平之战后,在六国之中,竟然没有与秦国相匹敌的一个国家。

这场战役的将领就是秦国著名的将领白起,对战赵国的廉颇赵括。那么,在这场战役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其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呢?

02

长平之战的背景

笔者先来带大家梳理一下长平之战的背景。早在长平之战发生之前,当时的国家除却赵国已经已经没有能和秦国硬刚的了,而秦国也是一筹莫展。当时的秦昭襄王在自己的地位稳固之后,便任用了范雎为宰相。

[var1]

范雎本来是魏国的一个小小的家臣,但是遭到了当时奸人的报复。走投无路的范雎就来到秦国,受到了秦昭襄王的礼遇,从一个小小的客卿,一路成为了秦国的宰相。而当时的秦昭襄王虽然是当时的王,但是权势掌握在宣太后芈月以及魏冉的手中。

而当时在范雎的帮助之下,秦昭襄王重新夺回了君权。而后又为秦国重新制定了统一六国的战略方针,也就是著名的远交近攻战略。在范雎担任宰相之后,做了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向魏国复仇。

虽然后人认为这仅仅是复仇,但这并非是范雎真正的目的,其真实的意图在于试探六国的反应。在解决掉魏国之后,就开始将触角伸向韩国。韩国对于秦国来说,其影响非常大。一旦六国围攻秦国,韩国起到的就是先锋作用。

[var1]

影视剧中的秦昭襄王

于是在公元前265年,秦国便陆续对韩国的进攻,陆续攻下了多个城池,但是并没有将其赶尽杀绝,为的是一个特殊的地方,也就是著名的上党郡。秦国为什么想要拿下上党郡呢,这还要归根于特殊的战略价值。

清朝的史学家顾祖禹在他的著作中,就对上党郡的地理形势做过分析。上党郡据高涉险,正好位于沁水、漳水相交的地方。掌握上党郡,就能掌握六国的命运。在秦国的威逼利诱之下,韩国只能是交出了上党郡,但是当时的郡守却将其交给了赵国。

对于要不要接受上党这个地方,对于赵国来说是非常难以抉择的。当时的赵国的平阳君对此表示反对。因为公然的和秦国抢地盘,就单是在道义上讲就是理亏的。而平原君则持赞同意见,认为这么好的便宜,不捡就亏了。

[var1]

而最终的决定权是在赵王的手中,最终做出的决定,就是派当时的大将廉颇来帮助上党。这件事就引发了秦赵两国之间矛盾,长平之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03

战争的经过

关于长平之战的时间,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从公元前262年开始,直到公元前2260年才彻底结束。这种说法使用最为流行。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公元前261年到公元前260年,也就是战争只进行了一年。

最后的一种,是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的,将时间锁定在在公元前260年,战争进行了6个月。

在双方对峙下,战争一触即发。在刚开始双方交手的过程中,一直是廉颇作为军中的主帅。大将廉颇有着丰富的经验,利用自己有利的形势,也就是丹水作为屏障,与秦军死磕。要是秦国的军队渡河的话,在秦军渡河的过程中,赵国就能打秦国个措手不及。

而当时的赵国的地形对作战也非常有利,对于发挥赵国的军事威力,也是非常强的。除此之外,赵国还专门修建了一道军事防线。而秦国只能是干着急。两国只能是处于处于相互对峙的局面。

[var1]

都说攻人先攻心,在秦国的一系列操作下,赵国更换了军事主帅,经验丰富的廉颇换成了赵括,这个男子就是纸上谈兵的主人公。赵括上任之后,转守为攻。在对峙三年之后,终于迎来了这场大决战。

赵国在没有经过周密的准备下,在赵括的指挥下,赵国率先发起了进攻。史书记载,赵国还没有观察好地势的情况下,就对秦国追击。但是赵括并没有看出这其中的危机,而秦国的将领白起,带了两只部队,将赵军给割裂了。

待赵军反应过来,秦军已经将赵军包围。公元前260年,赵军想要逃出包围圈,有没有成功。经过一个多月的围困,赵军没有粮食供给,军中已经是哀鸿遍野,为了充饥,甚至出现了自相残杀的悲剧。

[var1]

长平之战的作战图

而赵括想要率军突破,最终只能是以失败告终,赵括本人也死在了死在了突围的战役中。赵括本人射杀之后,赵国的军队只能是全面崩溃。

参加这场战役的40万赵国的将士向其投降。为了彻底的灭掉赵国,白起做了一件惨绝人寰的事。那就是将这40万的将士,全部被坑杀。最终只留下了少数回赵国报信的。

04

赵国为什么会败亡

长平之战至此结束,秦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关于双方的胜负问题,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明明两国的是可以相抗衡的,为什么最终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呢?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var1]

影视剧中的将军白起

首先,我们从战争的整个情况上看,两国就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秦国早已经准备充分,制定了充分的策略。但是赵国却没能积极应对,对上党地区的防御可以说是非常薄弱,这才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除此之外,很多人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赵括只知道纸上谈兵,以至于毁了廉颇设计好的战局。赵括应不应该背这个锅呢?其实也不全然。虽然廉颇防守的战略在前期起到消耗的作用。但是等到赵括来到前线指挥的时候,情况已经变了。

经过长时间的消耗,军中40多万将士口粮的问题急需解决,都说战争未开,粮草先行。但是赵国的粮食被秦军所阻断。赵括只能是突出重围,以求有一线生机,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所以说,一味的将责任推到赵括身上,也是非常不公正的。

[var1]

长平之战的古战场

05

结语

当然,除此之外,秦国的失败还有军事上的因素。在赵国进行突围的关键时刻,秦国没有利用自己外交上的优势,扭转局势,反而是无动于衷,也客观上导致了战争的失败。长平之战后,再也没有国家能够与秦国相抗衡,赵国从此走上了下坡路。

参考文献:

刘向:《战国策》

司马迁:《史记》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唐根希:《长平之战再研究》

吴昊:《长平之战的战略分析》

吴铁城、郭孟良:《长平之战赵国失败原因辨析》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历史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历史。期望用历史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为何说“君可自取”,真相被误解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刘备托孤白帝城完整版,刘备白帝城托孤到底有多可怕

    刘备托孤之时,刚刚经历了人生最大的失败,夷陵之战的失利对他打击很大。此时的蜀汉,外有曹孙虎视眈眈,在内部关羽、张飞两个最重要的将领相继死去,加上夷陵的损兵折将,黄权投降曹魏,然而对蜀汉来说,相比起内部可能的分裂而言,外部的危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禅尚且年幼,一旦蜀汉的内斗闹起来,刘

  • 草船借箭,曹操为什么不放火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史载孙刘濡须口之战,孙权玩过一次草船借箭。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孙权这么玩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向曹操挑衅,你到底敢不敢打,曹操的回答是不敢打,我就射你;另一个是孙权借机踏勘一下曹军阵地,了解了解曹军的虚实。 他真的没想去借什么箭,

  • 一口气看懂赵国历史!历史上真实的赵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武是赵国创始人吗,赵国历代君王顺序表,赵国起

    [var1]对于那场坑杀四十万降卒的战争,哪怕是千年之后的后人,依然会觉得非常震撼。以至于有关长平之战的争论,上千年都没有停止。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赵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如果赵国在长平之战当中胜出了,是否真的有机会取代秦国,彻底统一天下呢?[var1]想要说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赵国的出现开

  • 曹魏在曹丕登基时就已经注定灭亡,三个昏招,曹丕轻松把江山交给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丕向陈群打听司马懿,曹丕当魏王多久后死的,曹丕送司马懿一个女人

    司马懿 在曹丕建立魏国之前,国家的权利主要掌握在他的父亲曹操手中。说起曹操这个人,人们并不陌生,三国枭雄之一,挟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北战,最终打下了大片土地,成为三国最大的割据势力。曹操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一方面靠自己的本领及曹氏亲族的支持,另一方面就是他不拘一格的用人制度。在曹操眼里,只要这

  • 诱杀韩信后,萧何望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被人诟病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信被杀后萧何说了四个字,老梁讲张良萧何,萧何个人简历

    [var1]有了平台之后,韩信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他率汉军渡陈仓,战荥阳,破魏平赵,收燕伐齐,连战连胜,并最终迫使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不世之功。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功高震主的韩信先是由齐王改封楚王,后又降为淮阴侯,但刘邦对他还是不放心,将他带回长安软禁。[var1]刘

  • 2300多年前的战国玻璃,惊呆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长沙战国墓出土,玻璃璧是战国时期出现的典型仿玉玻璃器。[var1]在玉石资源较为匮乏的湖南地区,玻璃璧作为玉璧的替代品而被广泛使用。[var1]此组玻璃璧装饰纹样简单,多饰云纹或谷纹,其外形和纹饰具有典型的战国时代特征。[var1]此类玻璃璧集中出土于湖南地区尤其是长沙楚墓之中,发现有数

  • 曹魏四朝元老,两次击败孙权倾国之兵(司马懿最强大的对手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懿和孙权谁更强,军师联盟司马懿见孙权,司马懿是怎么架空曹魏的

    孙权这次学聪明了,他参考了陆逊的战法,分兵两路,一路由全琮领军进攻六安;一路由孙权领军进攻合肥。 孙权信心满满,看你满宠这次如何应对? 吴军按熟悉的路线出巢湖、走施水,一路来到了合肥旧城下后,全军傻眼了。。。。。。原来的合肥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废墟。新的合肥城在哪呢?还得再往西走三十里,注意是

  • 楚怀王为什么会被秦国软禁?真不是张仪惹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按说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楚怀王就该默默地潜伏起来舔舐伤口,以后有机会再报仇。可楚怀王偏偏不走寻常路,他再一次回到了被张仪反复欺骗的死循环中,最后成功被秦国软禁。正因为楚怀王表现得过于差劲,所以后世很多读者都不理解:这个人为什么会反复掉进同一个陷阱里呢?实际上,后世读者之所以会不理解,主要是因为具体事件

  • 曹魏军职第二高的名将为啥不战而降?(跟一个厚道老板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魏大将军有哪些,夏侯惇在曹魏的地位,大破马谡的曹魏将领

    1、败于刘备官渡大战后,刘表感受到了北方强大的压力,于是派刘备北伐袭击许都,一直打到了叶县。离许县已是相当近! 曹操派出夏侯惇、于禁、李典抵抗刘备,双方在博望对峙。 刘备用计,主动烧掉营地撤退,夏侯惇率领部队追击刘备,李典说:“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夏侯惇不采纳他的意见,留

  • 面对越国和黄池争霸,吴王夫差为什么选择了北上黄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池和吴王夫差,黄池儿女,黄池会盟的黄池在哪

    春秋时代,中原诸侯国不断爆发战争,大家都想要争到霸主的地位,因此各国之间的战争非常频繁,西周初期众多的诸侯国,到了后期就已经没有剩下几个。与中原等地的国家不同,南方的诸侯并不处在中原地区,他们的文化就不如中原国家,也不受中原各国的待见,可南部一些诸侯还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发展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