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落魄秀才发现一处宝地,将自己葬在此处,后裔人才辈出

南宋落魄秀才发现一处宝地,将自己葬在此处,后裔人才辈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354 更新时间:2024/2/3 13:37:34

我们都知道,古代对风水特别看重,常有风水定人生的说法,就连到了现在,风水也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虽然我们不是事事看风水,但是在搬家、选墓这种大事上,都很注重。说起看风水选墓来,刘邦的祖先是个行家。他的曾祖曾经得了一块宝地,有高人告诉他不出五代必有帝,果然。可能是因为有刘邦家这个成功的例子,后来的古人开始迷信风水,甚至为了得到一块好地方,不惜送了自己的性命。今天就要说这样一个奇人,他就是明代的从源。

如果听了上面的描述,大家一定会觉得潘从源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其实潘从源接受过很好的教育,也考取了功名,是一个秀才。不过,潘从源的志可不仅仅是这样。考上秀才以后的潘从源一直准备再考个举人。但是,就范进一样,潘从源的中举之路十分艰难,直到他儿子都要去考试了,他还是没考上。虽然这时候的潘从源已经当了一个小官,但这并不能弥补他考不上举人的遗憾。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潘从源十分想找一个风水宝地,他不想让子孙也经历他这样的痛苦。

不过风水宝地哪有这么容易被找到,潘从源找了挺长时间也没有找到,最后的他很是失望,连官也不想做了。可就是在他回老家的路上,转机来了。潘从源从江西边境走过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地,这块地不管是从外观还是地理位置,都十分难得。于是,潘从源里面找了一个风水师,经过风水师的推演,潘从源从心里认定了这块地真的好。如果自己能葬到这儿,子孙后代一定能被庇佑,轻轻松松考取功名。

有这样想法的他,立马展开了行动。因为这块地在江西,离得潘从源老家太远很有可能被别人占了,所以潘从源做出了让我们无法理解的决定。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换地。潘从源把自己的儿子喊来谋划,他告诉儿子,他计划假装跟村民起争执,然后被村民打死,这样就可以顺利成章的要到这块地。儿子听了以后觉得没有什么能比父亲性命更重要,所以拒绝了。但是潘从源并没有放弃这个想法,趁儿子不注意,潘从源还是按计划实施了行动。也正如潘从源所愿,他被打死了,也葬在了那里。说起来也很奇怪,潘从源的后人真的一个比一个有出息。

图片与素材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袁崇焕被判凌迟处死,真的是莫须有被冤枉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袁崇焕怎么处死的,袁崇焕被处死,袁崇焕为什么被处死

    摘要:明末辽东督师袁崇焕被判凌迟处死,后世不少人认为这是崇祯皇帝中了满清的反间计,自毁长城,那么袁崇焕真的是莫须有被冤枉的?明末辽东督师袁崇焕被判凌迟处死,后世不少人认为这是崇祯皇帝中了满清的离间计,自毁长城,那么袁崇焕真的是莫须有被冤枉的?自从乾隆开始编出什么离间计之后,皇上的金口玉言啊,这还能是

  • 亚洲一古国,信奉伊斯兰教,却自称“中国”,认宋朝为“舅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伊斯兰起源,高昌为什么称宋朝舅舅,伊斯兰堡到中国

    说起这个国家,就要从唐朝历史说起。众所周知,隋唐时期,突厥、后突厥、突骑施、葛逻禄、回鹘先后在中国北方、西北与毗邻的中亚地区兴起。公元840年,漠北回鹘汗国因灾害和黠戛斯人的攻击而灭亡。汗国覆灭后,残余的回鹘部众,分别向西、向南迁徙。其中的一批人,在其首领庞特勤的带领下,西迁至葱岭(帕米尔高原)的七

  • 宋朝建起第一座跨海大桥,使用一种动物加固桥梁,大桥千年不倒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代跨海大桥,宋朝建筑,宋朝的建立与灭亡

    宋朝建起我国第一座跨海大桥,使用一种动物加固桥梁,大桥千年不倒,这座桥就四大桥之一的洛阳桥,因为是处于泉州湾和汉阳江的汇合处而得名。洛阳桥的修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最初桥的建立是由宋代的书法家蔡襄发起的,但其实是由卢锡带头主持修建,他是洛阳桥修建资金的筹建人,在洛阳桥建立之初的时候,人们都受到了很多的

  • 在棉花还没有大规模出现的明朝之前,古代人是怎么度过冬天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棉花并不是一开始就被用来织布,或者做衣服被子的,而是被引进来观赏的。虽然教科书上说我国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种植棉花了,但只是种植,最多观赏,而不是用来织布做衣服。真正意义上大规模出现棉纺的时候,是在明清时期,当时的江南有很多的棉纺作坊,源源不断的产出保暖性能好,穿着舒适,还不贵的棉布,而且我国资本主

  • 借刀杀人,宋江心计的完美体现,只有他才能做梁山之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要真的宋江样样都不行,那他肯定成不了梁山泊的老大,实际上宋江他的特点,从一件事就可以看得出来,那就是秦明上山这件事。当时清风寨花荣等人为了他主动反叛,王英这些山大王与花荣等人联合,这是宋江最初的草根班底。他们设计抓住秦明,可秦明心里根本不愿意和这些草寇一起,他想着还是要回去整军再战,此时宋江等人就设

  • 18岁李清照,靠一首词圈粉无数,成为和苏轼齐名的“网红大V”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的网络红人可是数不胜数,许多人靠着一首歌火了,有的人靠一段舞蹈火了,而如果古代那些有才华的诗词作家生活在现代,他们能否火起来呢?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要是诗人生活在当先,他们也一定是一线网红,凭借着一首诗一首词就可以成为千百万粉丝的网络大V。比如16岁的白居易靠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诗

  • 拯救明朝的于谦为何必须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于谦的一生,明朝的于谦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明朝于谦祖籍是哪里人

    1449年7月19日出居庸关到达宣府,8月1日到达大同,王振见到瓦剌北撤,坚持追赶,后听闻前方惨败,则惊慌撤退,撤退途中,王振希望在老乡面前显摆一下,于是请求朱祁镇退兵时经过自己的家乡,但是在即将到达蔚州时,王振怕大军踩踏自己的庄园,如有又让军队改道,等大军在宣府时瓦剌追兵赶到,明军大败,之后在土木

  • 明朝有四处险要之地,若失守国家必亡,准确应验,现在仍值得借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著名思想家、军事家、哲学家、心学创始人王阳明曾经说过“大明虽大,最为紧要之地四处而已,若此四地失守,大明必亡“。阳明先生所指的四处地点分别是: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今山西大同),蓟州(今河北蓟州),辽东(今辽宁省大部)。由于明朝大部分时间定都北京,这四处地方对于明朝通知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公

  • 朱元璋在临死前召见朱棣,朱棣迟迟未来,朱元璋问众臣,无人回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临死喊朱棣是想干什么,朱棣皇后徐妙云死在朱棣前还是后,朱棣怎么看待朱元璋的

    明朝建立时朱元璋在选择继承人这件事上立下的规矩是沿用的周礼的顺序——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当时太子有继妃生的名义上的嫡长子朱允炆,而皇子之中有政治、军事等各方面能力都出众的皇四子朱棣。其实朱元璋想过要立能力上更胜一一筹的朱棣为继承人,刘三吾传记里就曾提到,太子死后朱元璋向大臣们表露

  • 黑脸加月牙,包拯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那真正的包拯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包青天是很多影视剧的景点形象,在戏剧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小编就是听着包拯的故事,看着包拯的电视剧长大的。最喜欢的包拯的形象是陆毅扮演的包青天,始终都是堂堂正正的男儿。谈到清官,人们首先想到的人物里边肯定不会少了包青天,包青天已经成为一个神一般的人物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了,稍微懂事的小孩子都知道他是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