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那些忠勇卫国的“战神”,为何都难以善终?隆美尔来回答缘由

那些忠勇卫国的“战神”,为何都难以善终?隆美尔来回答缘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606 更新时间:2024/1/22 2:38:36

1891年的今天,隆美尔出生在德国南部的海登海姆镇,他的父亲是一名中学老师,隆美尔自幼在简朴、务实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年轻时的隆美尔喜爱机械,曾与同学合作自制滑翔机,原本只想当一名工程师,然而在父亲的鼓励下,他选择了从军之途,也注定其伟大军旅生涯的开始与悲惨的结局。

[var1]

1940年,隆美尔49岁,升任德国第7装甲师师长,同年5月10日,德国发动对西欧国家的军事突袭,在法国战役中,他率领第7装甲师横扫法国,攻占法国深水港——瑟堡,其攻击速度之快,挺进距离之远,古今战史无人能出其右。

此次闪电战役中,德军第7装甲师只损失42辆战车,阵亡682人,而俘虏盟军人数超过德军战亡人数100多倍,达9万7千余人,获得战车及装甲车485辆,火炮数百门。辉煌的战绩使隆美尔在战斗结束后,荣获一枚骑士级铁十字勋章,并被纳粹德国誉为“战神”。

1941年2月希特勒任命隆美尔为“德国非洲军”军长,统帅德、意联军。隆美尔到达北非后,毫不迟疑地立即对前线地区进行侦察飞行。他向来主张“最好的防御就是攻击”,他没有等待德军全部到齐,便利用英军调防、轻敌的有利时机和条件,采取了大胆的进攻行动,于3月期间痛击英军,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扭转了北非战局。他部队行踪飘忽不定,常常以少胜多,从被动转为主动,因而被英军称为“沙漠之狐”。

[var1]

1942年6月,51岁的隆美尔被擢升为德国陆军元帅。然而就在这位“纳粹战神”达到了一生中最辉煌顶点的同时,他的内心却开始发生变化。在这期间,非洲军团俘获了许多为盟军作战的德国同胞,他们多数是因为纳粹高压迫害,从德国逃出去的政治犯,其中包括犹太人。希特勒命令隆美尔将这些人就地枪决,但是隆美尔却拒绝执行希特勒下达的处决令。作为一名正统的德军将领,隆美尔即使在困顿时期,仍坚守着人道精神,不会虐待战俘。在北非战场,他配给盟军俘虏的食品、水、医疗等待遇,和德国士兵是一样的,充分展现出军人武德与骑士风范。

[var1]

1944年7月20日,施陶芬贝格上校发难,企图刺杀希特勒不成,隆美尔也因忠诚受到质疑,最后被迫自杀身亡,如同南宋岳飞与明朝袁崇焕,可谓“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天地同悲。历史上那些战功彪炳且具有军人武德的名将们,最后大多却被生性多疑的独裁者怀疑不忠,而受到迫害。曾经率领苏联军队击败纳粹德国的朱可夫,其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也因功高震主,受到斯大林的猜忌与迫害。

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如此评价隆美尔:“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厮杀,请准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var1]

然而自古名将总是遭无能的独裁者所害,实在可悲!尽管如此,他们为国为民、不求自己利益的精神,永远令人尊敬与怀念,他们后代也永远以他们为荣。反观那些自私自利、残害忠良的小人,永远令人唾弃,后人也羞以为伍,如秦桧夫妇。

岳飞曾说:“文臣不贪财,武官不怕死,则天下太平”,隆美尔与岳飞等人一样,都是忠勇卫国、有骑士精神又不怕死的常胜将军,如果效忠的对象是明君,如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或英国首相丘吉尔,历史地位或将大大不同。可惜的是,他们所效忠的对象都是无能又没有人权思维的独裁者。

最后推荐《隆美尔战时文件》给大家,作为作战时的高级将领,不但要有勇有谋,还要以身作则。隆美尔即便效忠的是希特勒,但他这样的人就是能够赢得对手的尊重。越是读这本书,越是心痛于盟军的迟钝拖拉。制定战争策略的往往是距离前线最远的人,像隆美尔这样亲自在炮火中穿行的将军就越发显得可贵。赢得一场战争,是方方面面的结果,战场只是一种因素。盟军的胜利来得太迟太沉重!喜欢隆美尔的朋友不要错过,下方是正版链接,自取↓↓↓

); }

《隆美尔战时文件》正版

¥49.8

购买

更多文章

  • 墨子是如何贬斥孔子的,孟子又是如何评价墨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比较墨子和孔子孟子的思想,怎么看待墨子的十大主张,老子孟子孔子墨子的共同之处

    [var1][var1]儒家学说之“新”,在春秋战国时代来看,既是其一方面迎合了诸侯国君们期图以礼制来约束日益膨胀的卿大夫和地方权力,另一方面又是在乱世中能够苟且生存的重要法则,因为儒家大抵还是以“尊尊亲亲”为原则的,就是要绝对服从于周天子。正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用在孔子的思想

  • 展览丨“字里春秋——南越国时期文字文物特展”开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本次展览展出文物240件(套),其中带字文物140件(套),特别是南越木简,是自出土以来首次公开展出。展览设“帝国南隅”“宅兹番禺”“烟火人间”“书同华夏”四个部分,从南越国制度、都城营建、生产生活、华夏一统等各个方面,通过出土文字文物,讲述古代中国的岭南故事,对探索两千年前

  • 当初得汉武帝金屋藏娇的陈阿娇,后来是怎样失去宠爱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阿娇金屋藏娇之死,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世人对陈阿娇的评价如何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份能够相守到老的感情非常不易,人人都说帝王情薄,伴君如伴虎,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旧人始终抵不过新人,但也没有谁能一直占据一位帝王的心,即使是从小深得汉武帝喜爱的陈阿娇也是如此。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汉景帝刘启一生共有14位皇子,刘彻排行第十,因为从小天资过人,刘彻深得汉景帝宠爱,汉

  • 马超惧怕的三位三国猛将:分别是五虎上将、曹操部将、韩遂部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与韩遂马超联合的八名武将,韩遂和马超怎么打起来的,韩遂和马超关系好吗

    [var1]蜀汉五虎上将:关羽关羽,乃是蜀汉五虎上将之首,他的战力毋庸置疑。公元214年,马超在汉中张鲁那儿混不下去,恰巧此时刘备派出李恢游说马超,马超于是归顺刘备,成为刘备手下的大将。远在荆州的关羽听说马超归顺刘备,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书信,询问马超的武功怎么样?诸葛亮非常聪明,看了关羽的书信,便知道

  • 从关羽与马超被劝降,谈心理战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好看也在这里,通过小说家的想象,把历史学者无法现场转播的,加以渲染铺陈。就以张辽劝说关羽投降这一片段来看,我们就可以观察如何去说服一个人,去做原本不可能的事。劝降关羽《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写曹操率领大军打得刘备、张飞四散逃窜、下落不明,只余关羽保护刘备的妻小,打算死守下邳,以全忠义。曹

  • 春秋女子图鉴:如果文姜和哥哥收敛彼此的爱情,她的结局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鲁道有荡,齐子庸止。[var1]如果说许穆夫人的母亲宣姜是身不由己,才被迫辗转于卫宣公和他的儿子之间;那她的姨母文姜(鲁桓公夫人)则是任由感情泛滥,主动走上了一条与亲哥哥乱伦私通,给她的丈夫带来杀身之祸,给她的儿子带来积年耻辱的一个女人。如果说宣姜被钉牢在“淫妇”的耻辱柱上有失公允,那文姜便是不给自

  • 泪痕春雨漫评春秋战国(十七)鲁国公子息 未婚妻突然变成了后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公子息是鲁惠公的长子,公子息真正成年前的人生,怎么看,也是充满光明的。公子息聪明、果敢、仁慈、好学,怎么看也是一个有为青年。而且身为鲁惠公的长子,成为鲁国未来老大的概率,实在太大了。公元前732年,这一年,齐桓公还没有出生呢。当然了,秦穆公、晋文公更不会出生了,至于楚庄王,就更不用说了。那一年,公子

  • 先后熬死了曹家三代人,等到70岁才敢造反,司马懿到底在怕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为什么70岁才反曹,司马懿到底有没有背叛篡夺曹魏,为什么曹家三代不杀司马懿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魏蜀吴在这个乱世中争霸了几十年,最后却被司马氏的晋国捡了一个便宜。司马家族作为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究竟是如何从魏蜀吴三大势力中脱颖而出的呢?这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司马懿。他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他自从被曹操征召后,一直为曹氏效力,可以说是当世不可多得的人才,更有人把他与诸葛亮

  • 春秋女子图鉴:春秋“一堆”姜姓女,表面很风光,内心很沧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之子于归,宜室宜家。[var1]在春秋那个美好又纷乱的时代中,姜姓诸侯家的美丽女儿们,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盛开在时代大树上的一朵朵娇花。她们怀着“之子于归,宜室宜家”的美好心愿,活跃在先秦的天空下,既雕塑了历史的骨架,也镌刻了各自的年华。西周末年,天下之主周幽王昏庸无道,他先是废黜了妻子姜后,后又流放了

  • 读《史记》:齐国史上奇女子:父终生不见,司马迁两次称“贤”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迁史记励志故事,司马迁受刑后妻子对他的态度,司马迁

    在此之后的,能够使齐数十年没有战火,支撑到其他五国灭后,最后归降秦国。这期间一个奇女子的贡献功不可没,她就是齐愍王的儿媳,齐襄王的王后,末代齐王建的母亲,史称“君王后”。[var1]慧眼识珠,私定终身《燕召公世家》记载,齐愍王趁燕国内乱,派齐军打入燕国,导致燕王哙在战乱中丧生,齐短暂地霸占了燕的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