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卓一生5大败笔:错睡一地 错杀一帝 错睡一人 错信一人错待一人

董卓一生5大败笔:错睡一地 错杀一帝 错睡一人 错信一人错待一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384 更新时间:2024/1/24 23:39:26

没有谁一生不犯错,但普通人所犯之错影响的无非是自己的生活,最多波及身边人,但是在乱世的枭雄,如果关键时候办错事,那么就会影响历史的走向。三国时期,就有这么一个枭雄,他就是董卓,董卓一生就有5大败笔,分别是错睡一地、错杀一帝、错睡一人、错信一人、错待一人。今天“说历史的女人”就和各位看官一起来看看董卓这5大致命的败笔具体是什么。

董卓第一败笔:错睡一地。我们不管是在看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个词:“夜宿龙榻。”董卓作为一个大臣,就算在控制了洛阳之后,权力一时很大,但是这“夜宿龙榻”可是大逆不道、辱君之罪。在古代,特别讲究君臣之道,大臣是不能做僭越之事的。就算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昌,其权力比董卓更大,但也没见曹操去干“夜宿龙榻”之事。龙榻乃是特指皇帝睡的地方,但董卓却大逆不道地睡了上去。当然睡龙榻罪已经够大了,这董卓还在龙榻之上奸淫公主妃嫔,行禽兽不如之事,实在是可恶至极,这恐怕也是后来引发天下人共同愤怒的原因之一。

董卓第二败笔:错杀一帝。这位皇帝便是刘宏之子刘辩,即汉少帝。董卓接受何进邀请来到洛阳勤王的时候,洛阳早已乱得不需要勤王了。召董卓的何进死了,召董卓前来收拾的对象十常侍也被袁绍收拾了,因此董卓来到洛阳后,等于是坐收渔翁之利,不用一兵一卒,就控制了整个帝都。

可是董卓再牛,他也毕竟是臣,当时董卓是并州牧。董卓在进入洛阳之前,在洛阳城外遇见了汉少帝刘辩,董卓询问发生的事情时,刘辩只是吓得大哭,语无伦次,也说不清楚。因此,董卓就很瞧不上这个汉少帝,认为他不够聪明。后来,他问的问题,被旁边的9岁刘协流利地回答了下来。董卓因此认为刘协比刘辩强,入城后遂生废汉少帝刘辩而立汉献帝刘协的念头。后来董卓当然以武力威胁,也照做了。逼迫何太后下旨废掉刘辩,改立了刘协。其实刘辩被废的第二年,就被董卓毒杀了。刘辩在临死前,还悲歌四句:“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那么此处为何说董卓是错杀一帝刘辩呢?其实很简单,权臣控制国家,最怕什么呢?最怕皇帝有能力!而最喜欢什么呢?当然就是皇帝越无能越好。而董卓的目的很明显,他就是来做权臣的,自己一手遮天,可是这样以来,他最需要一个什么皇帝呢?当然就是傀儡皇帝了,可是刘辩哭哭啼啼,也没什么野心,又那么软弱,说实话是多么适合做傀儡皇帝啊!可是董卓这个莽汉竟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偏要废掉毒杀汉少帝刘辩,而另立了一个更聪明的刘协。且不说这废立之间的阻碍,单是这废立之行为,已经让他又一次站在了天下的对立面。倘若董卓不做废立之事,不杀汉少帝刘辩,而是控制汉少帝刘辩,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事,其结果可能会稍有改观。因此,董卓这一错杀之间,让自己失去了很多有利的机会。

董卓第三败笔:错睡一人。董卓错睡之人乃是貂蝉。貂蝉是三国第一美人不假,但是曾有看官还给貂蝉了一个封号,叫三国第一女间谍。貂蝉的老板是王允,王允是东汉旧臣,官拜司徒,对东汉朝廷是忠心耿耿,不惜以死报国的那种忠诚。也因此,王允对董卓的恨已经难以言表,尤其是董卓行了“夜宿龙榻、奸淫公主嫔妃”以及“废立皇帝”之事,王允恨不能将董卓碎尸万段。而像王允这样的东汉旧臣有一大批,他们都想除掉董卓。但此事最终取得成效的还是老司徒王允。

这里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史载版本,史载是王允和吕布合计处死了董卓,但第二个演义版本则好看得多,王允府中有义女貂蝉,王允知道董卓贪恋美色,又知道董卓有一猛将侍卫吕布,也是个头脑简单武力超群之人,于是,王允乃把自己的计划告诉貂蝉,欲施美女连环计,以除掉董卓。貂蝉就听其所计,以美色诱惑,导致董卓和吕布反目。最终董卓因貂蝉而引来了祸事,搭上了身家性命。

董卓第四败笔:错信一人。董卓错信之人乃是吕布。那么为何说董卓是错信吕布呢?其实很简单,首先我们看吕布是为什么投奔董卓的,吕布投奔董卓的原因是董卓给吕布了一匹赤兔马外加千金。那么从这里就可看出,吕布乃是势利之辈。再者,吕布追随丁原时,丁原待其不薄,吕布在背叛的时候,毫不手软就斩杀了丁原之首级献给董卓。由此可见,吕布之无情无义。

如此之人,岂能重用?岂能可信?但董卓却忽略不计,重用吕布,不仅让吕布做了级别很高的将军,而且还让吕布担任自己的贴身侍卫。而董卓好美色,得貂蝉侍寝。外加貂蝉本身就是个女间谍的角色,对吕布稍微施展色诱,吕布岂能抗拒?在史书上,吕布虽然没有和貂蝉眉来眼去,但却和董卓的一个近身婢女偷情。因此,不管怎么看,吕布都是个好色之徒,好色重利之人,一般都不会太讲情义和信义,极难靠得住。而董卓之死,也恰恰是因为对吕布的错信。

董卓第五败笔:错待一人。董卓错待之人乃是他的第一谋臣李儒。李儒这个人很厉害,堪称鬼才,足智多谋,他为董卓出了很多好主意。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建议可以保董卓不死,但董卓没有听。当时吕布和貂蝉在凤仪亭行苟且之事,被董卓发现,董卓大怒,拿着吕布的方天画戟投刺吕布,被吕布躲过逃走。针对此事,李儒对董卓建议说:“如果相国想得天下,还在乎一个美女?不如把貂蝉赏赐给吕布,以收其心,更为相国卖命。”董卓竟然错待李儒,恶语相向说:“你愿意把你的老婆送给别人吗?”李儒一时语塞,而董卓的脑袋也在这一刻离吕布的长戟更近了。不久以后,董卓被吕布一长戟刺死,在死前董卓还没有醒悟,嘴里竟然叫的还是奉先快来救我。

结语:总的来看董卓这一生,虽然靠着武力嚣张了一段时间,但最终却落个暴尸街头的惨剧,其根本原因都来自于他(董卓)一生的5大败笔:先是无视君臣之礼错睡一地,玷污龙榻;第二就是放着容易控制的刘辩不要,却宁要另立刘协,实在是错杀一帝与天下为敌;第三是美人无数,偏要睡吕布也喜欢的女人貂蝉,导致与吕布反目;第四是明知吕布已经和貂蝉有情,还不知提防,仍任用吕布做自己的近身护卫,乃自取灭亡之道;第五是李儒一言本可补救董卓之错,至少用一个女人换自己的性命无忧总是划算的,但董卓却错待李儒,不听其言,终于导致自己被吕布刺死,落了一个可悲的下场,实在是可恨可怜可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不是赵云的后代?来了解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是赵云的后代吗?来了解下。赵云(?-229),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赵云和赵匡胤肯定没关系。赵匡胤不是赵云后代,赵匡胤是三皇五帝中黄帝,颛顼帝后代,可以查我们赵氏家谱,国家纂史,地方撰志,家族修谱。史可知古今,志可明衍变,谱可溯源流、辩支系、昭亲睦、别长幼。是故,凡家

  • 子路是孔子最宠爱的弟子,为何最终却会被剁成肉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七十二门生中,每个人的禀赋各异,结局也大相径庭。其中,就属最受孔子宠爱的弟子子路的结局最为惨烈:他居然因为整理被碰掉在地上的帽子,而被剁成肉酱!这在现代简直是不可理喻的。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谁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说到孔子最喜爱的弟子,向来很有争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孔子秉持“一视同仁”的

  • 更始帝为何要放刘秀去河北“招安”?真实版古董局中局改变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之后,更始皇帝刘玄决定定都洛阳。洛阳经过战火的洗礼和摧残,不但外表(城墙城池)千疮百孔,而且内脏(城内宫殿)残破不堪。结果刘玄把修建洛阳的事交给刘秀去做。眼看刘玄要做出放虎归山之举,刘玄的心腹对其进行了善意的劝阻,提醒他放虎容易捉虎难,需三思而后行。这时候的刘玄不再是任人摆布的“阿斗”了,他武断地拒

  • 古代士兵参军打仗,如何解决生理需求?勾践想出一个方法沿用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其实单纯对于古代历史,古人也有过和鲁迅先生异曲同工的描述方式,那就是出自罗贯中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虽说这句话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但用来概括整个中国社会的状况依旧合理。总之不是战争,就是和平。对于长期处于和平年代,用上帝视角研究历史的我们来说,杀伐果断的战争年代永远比平淡无奇

  • 曹操经典名句,其中一句让世人完全猜不透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最经典的10句话,关于曹操的经典名言,曹操经典的语录

    曹操除了是一个有着极大野心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个文学家,可谓文武双全,《三国志》里便说曹操是“才武绝人”。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盘点一下这个“才武绝人”曹操在他的文学作品中留下的经典名句。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意思是对人礼让一寸,会受人尊敬一尺,事虽微而获益则大。做人要谦卑,不可狂妄自大,只有懂

  • 三国五虎上将,最被高估的是谁?黄忠是武艺最差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那段刀光剑影的岁月,涌现出了许多猛将,名垂青史。估计大部分读者,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是来源于《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演义及其影视作品。《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那段历史为基础依据,大的走向、格局没有变化。但罗贯中对史料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加工,对一些人物进行了美化,对一些人物进行了拉低。例如刘备,就被进行了也一定

  • 原创历史上的圣人,孔子是文圣,王羲之是书圣,他与李白齐名是剑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在历史上最有名气的人之一,就要是孔子了。当代在世界各地,都有孔子学院的存在,可见他对后人的影响有多大了。他是春秋时期的儒家代表人,他名下有七十二个很出名的弟子。为了宣扬他的学说,周游了各国却没被接受,但是汉代却认可了他的思想。因此后各朝都以他的思想为准,他被称为是文圣。 [var1]

  • 春秋霸主齐桓公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春秋首霸齐桓公之死,春秋时期齐桓公如何争霸,齐桓公为什么是春秋霸主

    [var1]齐太公姜尚姜尚的第十二世孙姜小白就是这主人公——齐桓公。[var1]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人生巅峰的开始:惊险即位齐僖公长子,公子小白的异母兄长,齐国第十四任君主——齐襄公, 齐襄公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昏庸无能,穷兵黩武,毫无原则,甚至与其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乱伦,事发之后派彭生杀害妹夫鲁

  • 没能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人,女儿为皇后,战功赫赫被刘秀猜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在东汉初期的统一和对外战争中,有一位没有进入云台二十八将的将领,他战功赫赫却被刘秀猜忌,最后马革裹尸。他的女儿成为东汉皇后,他就是著名的伏波将军马援。马援都有哪些战功?又为何会受猜忌,没能进入“云台二十八将”之列内呢?上图_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第一,在统一战争当中给刘秀出谋划策,消灭隗嚣军事集

  • 计首授爵:秦军残暴的根源,吕不韦,尉缭拯救于水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尉缭简介,尉缭十句名言,吕不韦为秦国打下统一天下的基础

    [var1]商鞅变法时期的军功爵制度,只要有军功,自己便能凭借军功的大小有一定的爵位,增加了军队的战斗力,秦国也从默默无名的诸侯国脱颖而出,逐渐成为强国。秦军也成了战国七雄当中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但是战斗力强,在于其军功爵的制定,也因此秦军也成了战国七雄中最为残酷的军队,这对于有着大一统目标的秦王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