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这可以说是2000多年的神器了,为可以折叠式的便捷梳妆盒,有趣的是墓主是一位男性,可见战国时期的贵族男子是非常注重自己日常仪表的。
[var1]
它由两块木板雕凿拼接而成,盒子内凿成不同形状的浅槽,刚好分别放着铜镜、木梳、刮刀、脂粉盒和小木梳。再将物品放入相应的位子,上下对合,用绳捆紧,便于携带和移动。一旦打开,则是个迷你的临时梳妆台。
[var1]
而且梳妆时还可以将支撑立起用于放镜子打扮自己。如果将梳妆盒放平,取出梳妆用品,然后把盒内的这一对支撑拉出来立直
[var1]
原本的底面就变成了朝上的几面,形成了一张矮几,把这张矮几置于坐席上, 正好可以当做叠几放置物品,简直是一物多用的神器。
[var1]
[var1]
几呢,是古代放置物体的矮小桌子,在战国两汉时期常见。
[var1]
出土折叠梳妆盒的是湖北襄阳枣阳的九连墩楚墓,这处战国时期的古墓群,共有土冢九个,呈南北向排列,当地俗称“九连墩”。
[var1]
目前考古发掘的战国楚墓一、二号墓是夫妻墓,墓葬规格都在封君以上,出土文物1000多件,是湖北考古发掘最大的楚墓。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