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初露锋芒,赢得民心
1952年,部队进驻盈江县时,3团4连6班(12人),奉命在距国境线约10余华里的芒缅地区担任掩护边疆测绘队的任务。
12月中旬,流窜于境外的残匪史建国、王清书等,派一老乡给我方送信称,第二天要带一个团前来投降。根据情况分析,敌人舍近求远,以300多人向10多人投降,企图吃掉我6班才是真实意图。
连长赵德来,当晚即派排长傅树贤带3班和机枪班前去增援,于夜间12时赶到该地,构建工事。匪首王清书是有备而来,台湾新近给他装备了精良武器、电台,又调配了一名高级副官,气焰嚣张,想给主子露一手。
天刚亮,敌人兵分三路向我军包围上来,在4挺重机枪的掩护下,百余匪徒象羊群似的冲上来。排长傅树贤机智沉着,待敌行进至30米时,突然命令大家一齐开火,机枪班长李秋生端起机枪猛烈扫射,敌人第一次冲击很快被我军击退。
约20分钟后,敌人组织了第二次攻击。战士们在排长的指挥下,士气旺盛,英勇顽强。李秋生左腿负伤,排长叫他撤下去包扎伤口,李秋生咬紧牙关,忍着疼痛又爬到阵地上,抓起机枪向敌射击。他鼓励大家要向志愿军同志学习,只要我们在,阵地必定在。
这时,他的右腿也负伤了,背部又负重伤,仍继续坚持战斗,直至排长命令弹药手将他背下去为止。
在李秋生同志英勇战斗行为的鼓舞下,同志们越战越猛,终于打退了敌人第二次攻击。李秋生同志在昏迷中问:“敌人打下去了没有?”临牺牲前,紧握着党员王德仁的手说:“请求上级党委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做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李秋生同志的牺牲,更激起了大家的仇恨。傍晚时分,不甘心失败的匪首,挥舞着手枪又驱赶一百多人,向我阵地发起了第三次攻击。排长鼓励大家“为保卫祖国神圣的领土,坚守阵地,消灭敌人,为李秋生同志报仇!”
待敌临近10多米时,排长喊道:同志们!冲啊......伤员李相珍等也和大家一样端上了刺刀扑向敌人。匪徒见势不妙,狼狈向境外逃窜。
历经一天的激烈战斗,毙伤敌营长安宁以下匪徒37名,缴获轻机枪两挺,步枪25支,弹药一批。当地群众都夸奖说:“美,美,大军真勇敢,真是了不起呀!那么多土匪都被打垮了!”
未完待续......
关注洛宁城事
阅读精彩内容
四、芒来山消灭祝金龙
[var1]
作者简介:杨小沪,男,洛宁县景阳镇人,1947年生,中教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