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析东汉战争:窦宪出征北匈奴,收降20万匈奴兵,大获全胜

解析东汉战争:窦宪出征北匈奴,收降20万匈奴兵,大获全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13 更新时间:2024/1/21 20:11:31

北匈奴再闹饥荒,偌大的草原到处哀鸿遍野,不断有北匈奴士兵南下,选择投降南匈奴。

及至此时,南匈奴已经投降四十余年,汉文化的超强同化能力,渐渐让他们忘记了自己是匈奴人。

至少,在短期内他们内心的那股狂悍,不会重新被点燃。

南匈奴单于屯屠何上书汉和帝,想要出兵攻打北匈奴,彻底让自家的兄弟们臣服于汉朝。

其实,这里我们大抵能够看得出来,南匈奴所谓的出兵,其实略有向摆脱汉庭的控制,趁势坐大。

不过,南匈奴想要坐大,他还没有这个资格。

因为曾经南匈奴在南下选择依附东汉王朝时,南匈奴的兵力被分散安置在边境,长达半个世纪的生活,早已经让南单于不可能有极强的号召能力。

当时,汉章帝刚刚病逝不久,汉和帝刘肇不过八岁,朝廷大权由其养母窦太后把持。

窦太后和执金吾耿秉商议,准备联合南匈奴的势力,合力出击北匈奴。

公元89年,六月。

东汉军、南匈奴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大军终于集结完毕。

此番出征,大军均为军中精锐,其兵力达到了五万多人,而骑兵又皆为东汉边境上郡、西河、五原、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代郡、上谷、渔阳、安定、北地等边境地区抽调,此次出征兵力不算太多,但其实力不容小觑。

车骑将军窦宪、征西将军耿秉、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统领主力军,引兵从朔方鸡鹿塞出兵

度辽将军邓鸿、南匈奴左贤王安国、羌胡八千骑,引兵出稒阳塞(稒阳在五原郡。)

南匈奴单于屯屠何统领本部兵马,引兵从满夷谷出兵

三路大军最终全部汇集于涿邪山,共同对北匈奴做致命的一击。

东汉大军开拔之后,窦宪的一万前锋精锐骑兵,在稽落山与北匈奴展开大战,北匈奴大败,北单于带领余众疯狂溃逃。

大军遂开始一路追击,一直追击至私渠比鞮海。

东汉大军再斩一万三千多人,掳获牲畜百余万头。

以温犊须、日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为首的部落,相继选择投降了东汉,其部落民众数量高达二十余万人。

窦宪、耿秉对此大为激动,这简直就是东汉立国以来的创世奇迹。

这场战争,也让窦宪登上了荣耀之巅,成为了那个时代最闪亮的将星。

他们两人齐登燕然山,窦宪作为此次北击匈奴的主帅,,下令让班固在燕然山刻石勒功,以彰显汉庭威德。

窦宪在南返途中,还不忘趁势嘲讽一波北匈奴单于,他派遣军司马吴汜、梁讽两人赐予其金帛,宣扬东汉王朝的泱泱国威。

两人在西海成功遇见北匈奴单于,将金帛送到了他的手中,单于以九拜中最高规格的稽首礼,接受了东汉王朝的此番赠与。

两人趁机游说,希望北匈奴单于能够像南匈奴一样听话,乖乖听话。

北匈奴单于自知大势已去,一直在思忖投降事宜,吴汜、梁讽抵达之后,他马上下令让自己的弟弟右温禺鞮王进入洛阳求和。

聪明人做事,向来要学会知实务。

可北单于的聪明没有对于窦宪而言,纯粹是欠打。

窦宪以为,这家伙不自己前来,一点诚意都没有,一脚将他弟弟踢出了洛阳,准备再征北匈奴。

不服,咱就继续比划比划。

反正东汉有南匈奴这把利刃,可北单于如今有什么?

除了双腿一蹬就跑的神操,他们面对东汉大军,恐怕也没有任何办法。

公元90年,五月。

东汉军再度出征,二千多骑兵北出,在伊吾击溃少量被匈奴,车师国也因此臣服。

公元90年,七月。

窦宪再度出征,引兵屯驻凉州天水。

南匈奴单于再度请求随同出征,窦宪遂未曾亲自出手,而以监军安插进南匈奴军中,监督其北上进兵。

南匈奴单于派遣左谷蠡王师子,统领八千匈奴骑兵从鸡鹿塞出征。

大军行进至涿邪山之后,将全部物资搁置于此,开始分兵两路,急行军追击北匈奴。

这种轻骑突进的狂暴方式,曾经霍去病使用过,对于北境上的游牧民族,这招简直屡试不爽,灵光的很。

左部:沿西海、河云北行军

右部:沿匈奴河水,突袭至天山南,渡过甘微河追击

两路以钳形之势,很快就将北匈奴围困,两军顺利在河云北会师。

南匈奴挺兵急进,北匈奴单于全然不知,直到大军逼近私渠海,北匈奴单于才仓皇迎战。

此战,北匈奴再遭大败,损兵八千多人,北单于身受重创,趁乱翻身上马,在十余名北匈奴亲兵掩护下遁逃。

公元91年,二月。

窦宪再度下令北攻匈奴。

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部将,统领八百精骑,狂飙突袭至北匈奴王庭阿尔泰山一带,斩敌五千余人,北单于身受重创,趁乱翻身上马遁逃,不知所踪。

北单于的弟弟右谷蠡王于除鞬,在北单于消失后自立为单于。

他带领着其余千余名部众,屯驻于蒲类海,派遣使者求饶。

窦宪上书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同时授予北匈奴玺绶,让中郎将任尚持节屯兵伊吾,监视北匈奴。

北匈奴这支北境蛀虫终于被荡平。

可东汉王朝那个素喜和霍去病并肩的窦宪,开始走上了一条自我荼毒的“坦途”。

窦大将军真的飘了!

那个时候,还没有飞机。

这样的功勋权臣,尚不知道天有多蓝。

他还尚不知道,权力高层的下面大多是万丈深渊。

他仗着自己的后台,仗着自己的功勋大肆染指朝纲,无所不用其极。

这样的人,对于帝王而言,除了一个万年不变的准则,可能再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他想死!

公元92年,汉和帝联合宦官郑众,剥夺其将军印绶,将窦氏外戚驱逐朝堂之外。

窦宪一行人也被勒令自杀。

本文地图绘制于“发现中国”——地图分享知识

更多文章

  • “完璧归赵”看外交,赵国看似赢了实际上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完璧归赵时期赵国的背景,完璧归赵细思极恐,完璧归赵的故事简介50字

    [var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外交其实非常频繁的,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互通有无使节频频来往。各国国君继位,丧事都要通过外交手段来向他国通报。就如开战准备也要向他国先行告知,在那个注重礼仪制度的春秋战国,出现了一场著名的外交“完璧归赵”。[var1]完璧归赵大家耳熟能详,讲的是一个赵国蔺相如不辱使

  • 陕西发现柳公权真迹!写的那年他71岁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记者:杨一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记者12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长安区清理发掘了3座唐墓,其中一座墓葬里出土的一方墓志是由 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柳公权撰文并书写。 这是此次考古发现的柳公权撰书墓志。这一考古项目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凤林北路与文苑南路交接处东部,发现这方墓志的墓葬平

  • 李世民想要对李渊动手,幸好李渊说了10个字,才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建立之后,李渊登基,同时嫡长子李建成也被册立为太子。受后代史书的影响,历史上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不正面,比如“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得知,比起李世民来,李建成固然是差了很远,但客观评价的话,其实也没有他们说的那么不堪,毕竟一来南征北战多年,李建成也曾立下赫赫战功;二来手下既然有

  • 明朝最大谜团: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去了哪里?《建文皇帝遗迹》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万历为什么承认建文,建文皇帝下落之谜,朱棣建文

    这一天,谷王朱橞和曹国公李景隆开城迎接;这一天,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宣告结束。十七日,朱棣前往孝陵拜谒父亲朱元璋,之后返回奉天殿一一群臣早已为他备好法架和玉玺,接着山呼万岁,就这样,朱棣半推半就地登上皇位。从此,明朝迎来了铁血柔情的永乐时代;与此同时,另一个悬疑将困扰朱棣一生一一前任皇帝朱允炆去了哪里

  • 古代名人智慧:唐玄宗冷处理法夺儿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是个风流皇帝,妃嫔成群,仍不满足,时常叫亲信太监高力士举荐“野味”享受。为了享受“野味”方便,他叫人把骊山温泉宫重新修整,装修得比后宫还华丽。但有一条玄宗十分不满,就是高力士所荐“野味”,没有一个有持久吸引力的,过不上三五天,便玩腻了,玄宗为此常斥责高力士。这天,玄宗又向高力士发脾气,高力士被

  • 宋史6:周世宗与北汉在高平决战,赵匡胤的战友阵前投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951年,郭威篡夺了后汉政权,自立为皇帝,改国号周。赵匡胤被任命为东西班行首,兼滑州副指挥,后又调往开封府任马直军使。郭威是一个贫寒出身的皇帝。他在位三年,十分重视内政和军队的纪律,安定了大部分流民的生活,严惩贪污,取消杂税和残酷的刑法,对安定社会、发展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郭威死后,由他的养子柴

  • 从反隋到开创大唐,究竟是李渊的功劳大,还是李世民的功劳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渊和杨坚的关系图,关陇集团为何选了李渊,李渊四个儿子名字连起来什么意思

    其实不然,虽然李世民的军事才能自古罕见,但若没有李渊,李世民也是很难获得天下的。毕竟古代讲究师出有名,若想坐稳天下光靠拳头硬是不行的,还需要得到世家贵族认可,而李渊就是这些世家贵族推出的代表人。那么李渊究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李渊皇亲贵族的身份李渊出生于北周天和元年(566年),是西凉开国皇帝李暠

  • 战争与和平,北宋与西夏一百六十七年的战争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建立之初,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在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的南征北伐下,终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不过,此时北宋仍然面临着复杂的民族关系,在它的北方有辽国(契丹)虎视眈眈,在它的西北方有夏国(西夏)时常骚扰。辽国一直是北宋的心腹大患,西夏充分利用宋辽关系,倚辽

  • 北魏的前身代国在东晋十六国前期为什么一直是个“看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建兴三年(315年),拓跋鲜卑的首领拓跋猗卢被西晋末代皇帝晋愍帝司马邺封为“代王”,代国正式建立。然而直到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前秦灭代国,代国几乎没有参与中原的政治军事斗争,直到拓跋珪复国。本鬼认为代国在东晋十六国前期一直是“看客”的原因有三个:第一,由于各种原因,有关拓跋鲜卑和代国的史料要么失

  • 陕西考古出土柳公权晚年撰书墓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月12日,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考古人员在唐代严公贶墓出土一方由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柳公权撰文并书写的墓志,该墓志是现存唯一经考古发掘、有明确出土地点的柳公权晚年撰书的墓志。图为出土的陶砚台。图为墓志局部。(中新社发 陕西省文物局 供图)来源 中国新闻网编辑 王小婷二审 何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