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陵考古有重要发现,甬道被挖开过,是项羽还是其他盗墓贼?

秦始皇陵考古有重要发现,甬道被挖开过,是项羽还是其他盗墓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877 更新时间:2024/1/22 7:49:24

根据统计,第三次发掘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鼓2处、鼓槌1处、漆盾1处、笼箙3处;兵器柲多处、弓弩箭箙多处;发现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近千余件。

这些在秦始皇陵已经屡见不鲜了,发掘出近千件的文物,研究他们还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不过据研究员申茂盛表示,发掘的过程发现一号坑的甬道被人打开过。

这个发掘成果一经宣布,立刻引来学界的兴趣,挖开这个甬道的人到底是谁?他又做了什么呢 ?

秦兵马俑一号坑的江湖地位

不管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还是普通民众,都对秦始皇陵有着浓厚的兴趣。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开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他的陵墓规模宏大,按照秦国都城咸阳仿建,分为陵园和从葬区,陵园又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地宫、内城、外城和外城以外。

兵马俑坑就是著名的陪葬坑,距离陵园有1.5公里。1974年,当地农民打井的时候发现,目前已经发现的兵马俑坑有三座,共有有陶俑、陶马8000多件,还有4万多件青铜兵器,由此可推测秦始皇陵的规模是有多么的宏大。

对于一号坑,截止到目前为止进行了三次发掘,1978年到1984年间,是第一次发掘,出土了陶俑1087件,我们现在能参观的兵马俑就是第一次发掘出土的,刚刚发掘出土的兵马俑都带有鲜艳的颜色,由于当时技术不够,导致兵马俑颜色风化,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第二次发掘始于1985年,本想在第一次发掘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但由于第一次发掘出来的兵马俑保护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再加上技术原因,这次发掘只进行了一年就草草结束了。

2022年的发掘是对1号坑的第三次发掘,初步来看此次发掘取得了多项突破,出土了近千件的文物,这其中就有彩绘陶俑头以及第一面盾牌。通过发掘理清了秦朝军阵的排列规律,对于陶俑的制作过程也有了清晰的认识。当然最让大家感兴趣的就是甬道曾经被挖开过,说明曾经有人通过甬道进入到陪葬坑。

挖开甬道的是不是项羽

兵马俑一号坑有挖开的痕迹,现场的考古专家推测可能是项羽的行为,在项羽灭秦的的系列战争中,有大量的秦兵投降了项羽,如果项羽想要来破坏秦始皇陵,那么这些士兵肯定是熟门熟路,所以项羽的概率会大些。

项羽有没有通过甬道破坏兵马俑一号坑还需要专家考证。但同样可以通过史书记载的资料来分析一下是不是项羽。

秦始皇陵的破坏从建成时就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也是破坏程度最大的就是项羽,《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在《三辅故事》中也有记载项羽发动三十万人挖掘陵墓,但是却挖出了金雁。

项羽对秦始皇陵的破坏到什么程度史书都语焉不详,只是提到了挖掘陵墓,并把相关财物占为己有,这大概率包含了陵墓的地上建筑部分。

项羽挖掘陵墓只是在史书中记载,现实中并没有文物佐证,这次兵马俑一号坑的甬道被挖开的痕迹是一次侧面的证明,而且可以通过史书记载佐证。

项羽盗掘陵墓的记载并没有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而是在《高祖本纪》中,是汉高祖刘邦痛斥项羽的十大罪中的描述,项羽做这件事情的概率是比较大的,要挖掘皇陵需要对皇陵熟悉的,而项羽的军队中恰恰就有修陵墓的人。

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章邯,章邯后来投降了项羽,而章邯的军队中夹杂了巨多的修陵墓的民夫,《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中记载:盗已至,众彊,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秦二世大赦天下,骊山陵墓的民夫都给放了,让他们成为章邯的士兵,等到项羽进到咸阳,以项羽的性格,派这些修陵墓的士兵去挖掘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没有人比修陵墓的人更能知道陪葬坑的确切位置。

挖开甬道的会是其他盗墓贼吗?

虽然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保护秦始皇陵,但乱世的时候就无法保证了。史书中记载挖掘秦始皇陵墓的不止项羽,王莽时期,赤眉军也曾挖掘秦始皇陵,挖掘出葬具、铜棺椁,用来做武器。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攻入关中,也对秦始皇陵进行了一次破坏,不过这个记载是出现在明朝人记载的笔记中,可信度不高。

五代时,军阀温韬以筹军饷为名,再次大规模地盗掘秦始皇陵。民国时期刘镇华、孙连仲也曾挖掘过皇陵,可以说对秦始皇陵的盗掘持续了两千年以上,陵墓上的建筑已经全部被摧毁,内城、外城、城墙都已经不见了,地面上的建筑只剩下封土。项羽以后盗挖秦始皇陵的人都是对地上建筑物进行了破坏,赤眉军挖的葬具都是青铜,而不是兵马俑这样的陪葬。

基于以上的分析,挖开兵马俑一号坑甬道大概率不是其他盗墓贼,离秦始皇那个年代已经很久远,也不知道陪葬坑的具体位置,只有项羽才能通过那些修建陵墓的民夫找到陪葬坑。再加上项羽有仇必报的性格,基本上可以锁定是项羽。

推测归推测,这件事情需要更多的考古证据、文物去佐证,或许随着秦始皇陵考古工作的推进,会有更多越来越多震惊世界的发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地说了四个字,被人吐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东西方都进入转折阶段的时候,西方的罗马征战天下,建立了剽悍的行省制度。而在东方,汉朝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楚汉争霸战,同样是以刘邦的获胜告终,与罗马共称人类两大明珠的汉朝在他的手中建立。而在如此关键时刻,刘邦之所以能够反败为胜,成功让自己的王朝成为世界焦点,就是靠着他手下的三个优秀人才。这三个人被称为汉

  • 秦始皇陵考古有新发现!陪葬坑甬道被人挖开过,推测是项羽干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项羽死后三大怪异现象,秦始皇陵考古最新消息,项羽甬道

    此次考古发掘显示,俑坑、甬道被人挖开过。考古工作者推测能直接破坏秦始皇陵甬道的人,绝非贩夫走卒,大概率就是楚霸王项羽。换句话说,此次考古发掘印证了流传于坊间的那则故事——秦始皇陵被项羽挖开过。结合此次陕西省文物部门最新考古发现与之前几次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包括还有一些史料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秦始皇陵是否

  • 荆州是三家必争之地,关羽能守六年,已经做到了极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如何才能守住荆州,易中天评价关羽守荆州,关羽驻扎荆州哪里

    结果这些嫡系军团实在很能打,一帆风顺的就打到成都,刘璋投降。可见,真正守卫荆州的实际是刘备的嫡系集团,包括关羽张飞赵云这些刘备起家兵团中最能打的,但刘备攻打益州不顺利,无奈把守卫荆州的兵团和将领调往益州,让此时唯一够资格的关羽坐镇,就有了历史上关羽如同彗星般的威震华夏又迅速的陨落。诸葛亮是负责后勤的

  • 廉颇的负荆请罪,动机并不单纯,他本质上是逐利者而非忠君之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廉颇跻身战国四大名将之列,凭一己之力贡献了“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成语和“将相和”、“渑池会”等故事,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远超其他三位,搁到现在属于自带热搜的体质。长期以来,廉颇给人们留下的印象都是积极正面的:有勇有谋、知错就改、忠心耿耿。但实际上,廉颇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心直

  • 纸上谈兵的赵括,是白起遇到的最强敌人,长平之战胜败早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白起赵括决战长平,长平之战纸上谈兵赵括真的无能吗,长平之战赵括的真正实力

    虽然赵括被人吐槽了2000年,但“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明显是后人强行冠在他脑袋上的,毕竟混乱的战国年代纸张还没有出现。要说赵括也不冤,毕竟长平之战输得太惨,40万赵军被秦国杀神白起活埋。但要是再深入分析下,发觉赵括也挺冤,当时的战争形势不容许他做出其他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上,加之这哥们又没啥好运气,因此

  • 梅开三度!古力娜扎一身红衣cos攻城掠地貂蝉,这就是董卓的快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而作为饰演貂蝉的“钉子户”,古力娜扎可以说已经成为了貂蝉的代言人。尤其是在电影《真三国无双》中对于貂蝉的演绎,回眸一笑百媚生,可以说貂蝉这个角色在古力娜扎的演绎之下真的活了起来。剧中古力娜扎站在水中,单薄的衣服和淡淡的妆容,都带出了貂蝉纯欲的那种独特气质,加上波光粼粼的湖面作为背景,真的让人感受到了

  • 上级命令火速支援,韩练成故意拖延一天,结果将6万大军全军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韩练成枪毙詹松年是哪一集,原国民党将军韩练成,韩当参与了虎牢关之战吗

    拨开历史的迷雾,那段英雄辈出,热血澎湃的红色年代,是一颗颗赤诚勇敢的爱国之心,化为逆流而上的动力之桨,一路乘风破浪,终拨云见日。逆战之征 凯旋大捷历史上的鲁南会战是解放前期具有决定性的一次大捷,它不仅体现了解放军英勇的作战能力以及高超的智慧,而且四大传奇将军之——韩练成的美名也由此诞生。他在新中国成

  • 曹操为何选择许昌来定都,而放弃了繁华的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洛阳是东汉的首都,曾经非常繁华富庶过。但是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灵帝死后,内宫宦官和朝中重臣展开争权夺利的斗争。有何进捕杀蹇硕,有张让、段硅杀死何进,有袁绍、袁术带何进部将反攻,一举杀死宦官两千人,又有董卓率领陇西铁骑进京,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董卓控制了中央政权后,纵容军队在洛阳劫掠

  • 《战国策》中的游士劝谏:大王,你听我狡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往往不在言语间争强好胜,而是以退为进,充分运用巧妙的言语技巧委婉地向君王传达自己的建议,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但其实,充满了诡辩、狡辩之意。《战国策》中就有许多名士进言君主的事例,无论是细微间的察言观色,还是循序渐进的引经据典,更有至今看来似乎并不符合逻辑的诡辩之道,我们能从中看到活跃在战国时期游

  • 诸葛亮十分看好姜维,为何他后来突然投降?背后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姜维是怎么投降诸葛亮的,诸葛亮为什么对姜维有评价,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姜维

    钟会爱惜姜维的才能,于是给姜维写了一封劝降信。在信中,钟会盛赞姜维的文德武功,希望他能够投降魏国。对于钟会的劝降,姜维不加理会,他一心保卫蜀汉,和魏军奋战到底。可是,让姜维没想到的是,他很快就收到了后主刘禅的敕令。刘禅的旨意和钟会一样:他让姜维马上放下武器,带领手下将士到钟会的军营投降。同样都是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