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十分看好姜维,为何他后来突然投降?背后原因很简单

诸葛亮十分看好姜维,为何他后来突然投降?背后原因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642 更新时间:2024/1/24 18:53:42

钟会爱惜姜维的才能,于是给姜维写了一封劝降信。在信中,钟会盛赞姜维的文德武功,希望他能够投降魏国。

对于钟会的劝降,姜维不加理会,他一心保卫蜀汉,和魏军奋战到底。

可是,让姜维没想到的是,他很快就收到了后主刘禅的敕令。刘禅的旨意和钟会一样:他让姜维马上放下武器,带领手下将士到钟会的军营投降。

同样都是投降,姜维却不能不遵从刘禅的旨意。

投降的消息一经传出,准备浴血奋战的蜀汉将士们都愤怒地拔下佩刀,疯狂地乱砍山石以发泄满腔怒火。

可是,不管将士们如何愤怒,姜维都只能带领大家前去钟会营中投降。

钟会久攻姜维不下,粮草殆尽,正准备撤军返回,没想到却突然有这样的惊喜。

姜维是诸葛亮十分看好的将领,他一心忠于蜀汉,现在却被迫投降,他将迎接怎样的命运?

1、之前就被迫投降

其实,除了这次被迫投降之外,以前姜维还有一次被迫投降的经历,那次他是从魏国投降到蜀国。

当时,姜维正在天水郡担任中郎。姜维之所以能得到中郎的官职源于他的父亲,姜维的父亲姜冏曾是天水郡的功曹,在羌戎叛乱时为护卫郡守而战死。因为父亲战功的缘故,年轻的姜维被赐官中郎,参与天水郡的军事。

228年,诸葛亮率军攻打祁山,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先后望风而降。

当时,姜维正和同僚梁绪、尹赏等人跟随天水太守马遵在外巡查。马遵听说天水郡投降之后,认为身边的姜维等人也有反心,于是马上和姜维他们分道扬镳,自己火速投奔了上邽。

姜维等人来不及追赶太守,无奈只好返回自己的冀县城池,可是冀县城大门紧闭,根本不让姜维他们入城。

姜维等人没办法,只好投降了诸葛亮。

很快,姜维就因为才能出众受到诸葛亮的器重,诸葛亮任命姜维为仓曹掾,主管军中仓谷事,加奉义将军,封他为当阳亭侯。

在和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的来往书信中,诸葛亮盛赞姜维的品德和才能:

姜伯约(姜维字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诸葛亮认为,按照才略评判的话,当年的西曹掾李邵、侍中马良等人都不如姜维,姜维堪称贤能之士。

姜维不仅富有军事才能,还很有胆略,更让诸葛亮欣赏的是,姜维虽然是魏国人,但是他心存汉室,因此诸葛亮认为可以把他推荐给后主刘禅一见。

在诸葛亮的赏识和提拔下,姜维很快升迁到了中监军征西将军。

234年,诸葛亮去世,姜维奉命退回成都,担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领诸军,被封为平襄侯。

2、蒋琬和费祎时期

蒋琬代替诸葛亮总揽蜀汉军政之后,姜维被任命为司马,多次率军西入羌中作战,他的职位一路飙升,历任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

246年蒋琬去世以后,费祎辅政,姜维被任命为卫将军,和大将军费祎一起执掌朝中事务。

姜维一门心思兴兵征西,费祎对此却十分不赞同,他自认为才能比不上诸葛亮,所以目前最重要的就是保国治民,敬守社稷,类似于征西这类建功立业的事情应该留给以后更有才能的人去做。

姜维一向以自己的文武之才自负,认为当今之际就应该征服西部的羌、胡部落,使他们投靠蜀汉,这样蜀汉才可以牢牢控制陇西一带。

可是,从费祎当政到结束,他从来就不认可姜维的想法,每当姜维想要带兵征西之时,费祎都会想办法加以制约,只拨给他不足一万的人马。

不能征服羌胡为蜀汉所用,这大概是这段时期姜维最大的憾事。

253年春,费祎被魏国降将郭循刺杀身亡。

当年夏天,没有任何人制约的姜维得以率领数万人马出征,数万之众长途奔袭,直奔陇西南安而去。

结果,蜀军受到魏国军队的强烈反击,最终因为粮草用尽无功而返。

254年,姜维再次出征陇西。这次,他收降魏国的李简,打败猛将徐质,他乘胜追击,相继攻克河关、狄道、临洮三县。

3、黄皓弄权

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姜维不断在外征战,可是却始终没能成就多大的功绩。更让姜维焦虑的是,他在外冲锋陷阵的同时,还要防备来自蜀汉内部的攻击,那就是深得后主刘禅信任的宦官黄皓。

黄皓利用自己在刘禅身边服侍的机会,经常对刘禅进谗言,致使刘禅疏远了自己的弟弟刘永,刘永因此有十几年时间不能觐见哥哥刘禅。朝中大臣纷纷依附黄皓,黄皓则随意任用亲信,打击报复与自己不和的大臣。

姜维深恨黄皓擅权,于是向刘禅奏,要求把黄皓处死。没想到,刘禅根本没把黄皓的危害当回事,他反倒安慰姜维说道:“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

刘禅的大意是:黄皓不过是个供我驱使的小人而已,以前董允也很讨厌他,我也经常恨他,这样的小人物,您又何必在意呢?

刘禅这样将大事化小之后,就让黄皓去向姜维谢罪。

刘禅轻描淡写地处理了这件事,姜维却不敢大意,尤其是他知道黄皓正在密谋让右大将军阎宇取代自己的位置,姜维担心被黄皓所害,所以他不敢在成都久呆,主动请求到沓中屯田以避难。

4、再次被迫投降

263年,姜维得知钟会在关中练兵后,马上向刘禅上表启奏,提醒他为抵抗钟会的进兵早做准备,建议派张翼、廖化带兵驻守阳安关口和阴平桥头。

姜维的上书没有引起刘禅的重视,因为黄皓相信鬼巫占卜之说,他直接告诉刘禅:敌军肯定不会来,您只管安坐成都!

和姜维用心探听的消息相比,刘禅宁愿选择相信黄皓的信口胡诌。

等到钟会、邓艾所率大军真的进击时,刘禅这才匆忙派出廖化和张翼。

可惜为时已晚,邓艾攻破绵竹后,刘禅向邓艾请降,邓艾顺利占据成都。

与此同时,姜维退守剑阁,击退了钟会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钟会招降不成,他只好和众位将领商议准备撤兵。

正是在这个时候,刘禅向姜维下达了自己的敕令,命令姜维率将士到钟会营中投降。

敌人没有做到的,自己的君主却替他们做到了!姜维欲哭无泪,只能黯然遵命。

钟会十分欢喜地迎接姜维等人,他尤其优待姜维,经常和姜维形影不离,两个人“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就像诸葛亮当初夸赞姜维一样,钟会也对自己的长史杜预说道:“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认为曹魏的名将诸葛诞、夏侯玄都不如姜维。

5、最终结局

邓艾接受了刘禅的投降后,没有向朝廷做任何请示,擅自拜刘禅为骠骑将军,太子刘璿为奉车都尉,对其他蜀汉官员也分别任命了官职。同时,邓艾居功自傲,他经常对蜀汉的大臣们炫耀自己对他们的活命之恩。

那些蜀汉降臣当面对邓艾唯唯诺诺,背后却都嘲笑不已。

钟会知道邓艾的所作所为后,马上向司马昭诬告,说邓艾有意谋反。

劳苦功高的邓艾父子被囚车运送回京城后,庞大而强悍的远征军队伍就牢牢地掌握在钟会的手中。

在姜维的配合下,钟会扣押了魏军全部将领,他自立为益州牧,准备在成都起兵,率领大军讨伐司马昭。钟会准备给姜维五万人马,让他给自己当先锋。

可惜,钟会没能冲出成都城,在被扣押的魏军将领中,南安太守胡烈设下巧计,他利用亲兵送饮食的机会,散播出“钟会要坑杀驻军”的谣言,从而点燃了士兵们的愤怒情绪。

士兵们冲进钟会的营帐,将钟会和姜维等人尽皆诛杀。

根据《世语》记载,魏军士兵认为钟会的所作所为都是姜维在背后出谋划策,所以姜维死后他们仍然觉得不解气,于是就剖开他的身体,发现他“胆如斗大”。

结语

费祎自知才能比不过诸葛亮,所以主张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姜维一心向西征伐,以争取更多的力量支持蜀汉。这两个人只是

治国方略不同,忠心却都是一样的,只是那份忠心对于飘摇的蜀汉政权来说实在微不足道。

面对虎视眈眈的外忧,后主刘禅不但安稳逍遥,同时他还热衷于自制内患,任由黄皓专权,任由蜀汉内耗不已。有这样的君主在,无论是费祎的谨慎保守,还是姜维的对外扩张,最终的结局都一样,唯一的不同就是被吞并的那天来得或早或迟。

本文参考《三国志》

更多文章

  • 山西发现晋国千年女尸,身怀六甲姿势奇怪,墓葬竟比丈夫的还奢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山西晋国墓葬身怀六甲,曲沃晋国大墓,墓史迷踪晋国千年女尸

    女性墓主人的墓葬,比男性墓主人还要奢华?山西挖出2000年前的家族墓地,规格最高的那一座,竟然属于一位身怀六甲的年轻女子。[var1]令人奇怪的是,她的遗骨姿势非常诡异,腹中还有疑似小动物的遗骨。这位年轻的女墓主人究竟都经历了什么?她腹中的奇怪骨骼又是怎么回事呢?最奢华的墓属于女性?2014年6月下

  • 刘备没有索要关羽的首级,为何一定要夺回张飞的首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为何没有索要关羽的首级?关羽在徐晃军队和东吴吕蒙吴军的夹击下,遭到惨败,败走麦城,往益州撤退途中,被东吴大将潘璋部将马忠生擒活捉。关羽被押解到孙权面前,但是他却非常高傲,大骂孙权“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孙权原本想收服关羽,但是被关羽的话语激怒,再想到当年曹操对关羽那么好,关羽竟然离去,他于是下令

  • 春秋时有位大臣,一辈子生了70多个儿子,一般人很难接受他的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之所以允许男子可以与多个女子有婚姻关系,这与我国传统多子多福、不能让自己这一系的血脉断绝等观念有着密切联系,甚至当一个妻子无所出的时候,便可以成为被休妻的理由。正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古代大多数男性都是拼了命的生男孩,希望将自己的祖业一直传承下来。那时,可不讲究优生优育的原则,自己的孩子越多,

  • 同样是远征大漠,为何唐朝越打越强,汉武帝则反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和汉武帝谁厉害,汉武帝远征漠北,唐朝时期大漠

    搞得汉武帝晚年不得不下罪己诏。为什么同样是大规模的远征,汉武帝的远征模式与唐朝如此不同?唐朝为什么可以不花钱就打出同样的效果来呢?之所以二者的结果不一样,是因为两者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尤其是在远征的细节上,他们二者存在着非常多的不一样,导致最终的战争结果不一样。首先,唐朝出兵规模远小于汉朝。汉朝为了远

  • 春秋史三:齐桓公与管仲,史上最早的隆中对,称霸之路从这里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管仲,一个以智谋仁义著称的一代贤臣,在他的生命中,离不开另外一个名字,他叫鲍叔牙。而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是从仇人开始的。[var1]齐桓公与管仲像一:鲍叔牙,一辈子只认准一个人谈起管仲,就不免要说到鲍叔牙。人的一生,但能求得一个知己就足够了。在管仲还只是管仲的时候,鲍叔牙就带着他一起做生意,每一次挣到

  • 史说三国:三九九 三国归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又引来滍水和淯水两江之水,浇灌田地一万多顷,开凿了从扬口到巴陵的运河一万余里,使夏水和沅、湘两水直接沟通,既解决了长江的排洪问题,又改善了荆州南北间的漕运。杜预武艺不精,连骑马都不会,射箭不能透甲,但每有军事行动,朝廷都要召他参谋规划。他知彼知己,善于同敌人斗智,常常给敌人以致命打击。在灭吴战争中,

  • 关羽宣称“虎女焉能配犬子”,那虎女最终嫁给了谁?结局又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虎女不嫁犬子历史,老三国虎女岂能嫁犬子,虎女岂能嫁犬子有历史依据吗

    关羽性格耿直,义薄云天,当年孙权曾派遣使者向关羽女儿求亲,他闻听后大骂虎女焉能配犬子,那么虎女是谁?她最后嫁给谁了?结局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当年刘关张三人为了共同的理想组成了蜀汉创业三人组,在蜀汉三巨头中义薄云天的关二爷一直都是历朝历代不遗余力颂扬的代

  • 西周古国-随国,“汉阳诸姬”大家长,楚国崛起第一个障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王室与楚国的关系,汉阳诸姬,战国后期楚国疆域扩张图

    [var1]出土于随州市文峰塔“曾侯舆编钟”随国的来历史籍缺载,但考古为我们解开了它的起源之谜。出土于随州文峰塔墓地的春秋晚期铜器“曾侯舆编钟”,有铭文“王遣命南公,营宅汭(ruì)土,君庀(pǐ)淮夷,临有江夏”的记载,这是器主曾侯舆在追述先祖“南公”时的记事,说得是当年南公追随文、武,讨伐殷商,

  • 荆轲是山东大汉,刺杀秦始皇并非单纯替太子丹复仇,还有更大使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荆轲刺杀的是秦始皇吗,荆轲刺秦王秦王是秦始皇吗,荆轲为什么要刺杀秦始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流传千古,但也可能被误读了!太子丹和荆轲的终极目的并不是暗杀秦王,而且荆轲刺秦的基本目标已经达成,并未完全失败。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很多都知道,荆轲刺杀未遂,而且死的很惨,以至于苏轼还写诗批判燕太子急于求成,不能忍耐,

  • 巨鹿之战:四十万大军兵败巨鹿,秦朝轰然倒塌,这个责任该谁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巨鹿之战秦军全军覆没,巨鹿之战的巨鹿是现在的巨鹿吗,秦朝巨鹿郡资料

    在赵高的作祟之下,秦二世对混乱的局势一无所知,仍然在歌舞升平的幻梦中醉生梦死。随着起义大军势力的不断壮大,农民军甚至于攻破函谷关,将战火烧到了秦王朝的老家关中。这时候,秦二世终于回过神来,开始组织军队对起义军队进行镇压。在少府章邯率领的刑徒军的打击之下,局势终于有所缓和,陈胜吴广归于覆灭,楚将项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