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地说了四个字,被人吐槽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地说了四个字,被人吐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433 更新时间:2024/1/10 22:26:49

在东西方都进入转折阶段的时候,西方的罗马征战天下,建立了剽悍的行省制度。而在东方,汉朝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楚汉争霸战,同样是以刘邦的获胜告终,与罗马共称人类两大明珠的汉朝在他的手中建立。

而在如此关键时刻,刘邦之所以能够反败为胜,成功让自己的王朝成为世界焦点,就是靠着他手下的三个优秀人才。这三个人被称为汉初三杰,分别是韩信张良萧何

[var1]

韩信出兵,张良出谋,萧何后勤,将刘邦的江山打造得如铁桶一般。但可惜,在刘邦建立帝国以后,他就对当年的战友下黑手。按理来说,唇亡齿寒,萧何与韩信等人应该相互帮衬才对,但历史的记载很无奈,萧何帮助韩信成才,却又反咬韩信一口,让韩信死于女人手中,甚至还说了一句无比绝情的话。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以前看历史的时候,对于汉初一些能臣名将的行为很是不能理解。首先,自然是韩信,明明手下有几十万精兵强将,结果刘邦一个眼神就让他放弃齐国,成为楚王。明明成为楚国的时候,他身边也有很多力量,但刘邦一句游梦泽,他又乖乖地把身边的力量全部做了,然后自己去投降。

关于韩信的陷落实在是历史的悲剧,这简直就是一个绝顶高手自废武功送进监牢的过程。不过在这时候,我们也同样发现了一个问题,在韩信被刘邦不断折腾,甚至要玩死的时候,在旁边旁观的萧何与张良等人态度确实十分尴尬。

[var1]

按理来说,他们被称为汉初三杰,不说关系有多么好,但也至少说明他们有些唇亡齿寒的感觉。当刘邦要大刀阔斧干韩信的时候,张良直接出家,萧何手握大权,但却不仅与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抓了韩信,而且一直默默的支持,汉高祖对韩信进行打压。

要知道,当年,韩信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将军成为汉初三杰,全靠萧何月下追韩信以及黄金台上拜将。所以,韩信对萧何无比尊敬,而萧何也是看待儿子一样,看待着自己亲手培植起来的大将。又因为汉初三杰的关系,这两人怎么看都不应该走向对立面,而且更何况是萧何多次对韩信下黑手。

如果按照一般的剧本,应该是这两人同进退组成同盟,让刘邦不敢动功臣,然后赢得子孙后代的繁荣。可惜,历史的记载让人目瞪口呆,在剥夺了韩信的兵权后,韩信就被迫在家里面当宅男,而萧何也同样好不到哪去,他依旧没心没肺的站在呀刘邦这边,可是却被刘邦多次拿捏。

[var1]

在历史上,萧何曾经对待老百姓非常好,使得老百姓经常跑过来歌功颂德。但是这般做法引起了刘邦对萧何的猜忌,没事,直接把萧何抓了起来,而且污蔑他贪污。

自此以后,萧何只能真的以贪污来污化自身,而且也把之前分给老百姓的田地又抢了回来做恶人,引得老百姓对他骂骂咧咧。

所以,从历史记载来看,萧何其实也曾经遭到刘邦的打压,而且在刘邦的压制下,他不得不对自己喜欢的百姓下手,从原先的圣人变成个恶棍。这种经历应该让人十分憋屈,甚至有可能会刺激的他铤而走险,和韩信抱团。

但是,在历史上,萧何自始至终都没有站在韩信一边,而且一直对他下黑手。当韩信与自己的小迷弟准备造反的时候,当时刘邦又不在家,如果萧何支持韩信的话,恐怕在家留守的吕太后就完了。

[var1]

但是萧何毫不犹豫地支持吕太后,而且还出谋划策,让吕太后假说刘邦凯旋归来,所有人都要进宫庆贺,而且自己写亲笔信,以人格做担保,让韩信过来赴宴。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韩信被女人所杀,而且也正有了后来那句话,他的一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另外,根据一些其他史料记载,萧何亲眼目睹韩信被杀,然后走到韩信的尸体身边,默默的说了一句话,这句话说得太过于绝情,曰:为国除贼!

[var1]

什么是贼?什么是为国?韩信与萧何当年乃是真正的好朋友,韩信也是萧何一手送起来的,结果却被自己亲手摧毁,而且死得如此憋屈。不说兔死狐悲之感,萧何居然还如此绝情,而且国家大义来掩盖自己的过分。因此,曾经也有五代时期的学者指责,萧何才是真正的无情之人,他的狠毒比刘邦更甚。

那么问题来了,萧何的行为到底是为什么呢?要知道,在很多细节之处,萧何都是一个好人,为何他却变成一个被后人无尽吐槽的坏人呢?

由于时隔多年,我们无从得知萧何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通过一些历史记载,可能我们能够得出一些猜想。

[var1]

首先是萧何与韩信的第一次决裂,当时是要抓捕楚王韩信。在史书记载中,刘邦是直愣愣地盯着萧何等人,就是等他表态。面对刘邦的逼迫,萧何只能选择独善其身,所以才有了抓捕韩信的过程。

也许萧何也想过,只是抓了韩信,不会要他的命,史书中也多处提到,刘邦其实不想杀韩信。但萧何没有想到,后来,韩信的所作所为完全是昏招,而且居然真正的要造反,要夺取长安。那这时候该怎么选?如果支持韩信,他的家人在吕太后的控制下,恐怕要被满门抄斩。而且即使成功,他们俩也会得一个乱国之贼人的称号。所以,萧何为了国家,也为了自己的家,只能选择牺牲韩信。

至于在杀了韩信以后,萧何冷冷地说出了那句为国除贼的话,个人以为应该有一半是表演成分,还有一半是无奈的选择。因为萧何不可能做叛国之人,他也没胆量去和刘邦对抗,而且还有一家子要养活,所以他明知道刘邦要打压功臣,把他折腾得够惨,也只能选择接受。

[var1]

当然了,又因为他和韩信的关系匪浅,所以韩信已经死了,那自己就只能得罪到底了,假装对韩信非常冷酷,这样来表忠心,让自己和家人继续躲过新一轮的打击。

或许这才是萧何当年那句引人争议的话的真实原因,反正也是当年萧何在那种尴尬环境下的某种心理可能。无所谓好与坏,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陵考古有新发现!陪葬坑甬道被人挖开过,推测是项羽干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项羽死后三大怪异现象,秦始皇陵考古最新消息,项羽甬道

    此次考古发掘显示,俑坑、甬道被人挖开过。考古工作者推测能直接破坏秦始皇陵甬道的人,绝非贩夫走卒,大概率就是楚霸王项羽。换句话说,此次考古发掘印证了流传于坊间的那则故事——秦始皇陵被项羽挖开过。结合此次陕西省文物部门最新考古发现与之前几次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包括还有一些史料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秦始皇陵是否

  • 荆州是三家必争之地,关羽能守六年,已经做到了极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如何才能守住荆州,易中天评价关羽守荆州,关羽驻扎荆州哪里

    结果这些嫡系军团实在很能打,一帆风顺的就打到成都,刘璋投降。可见,真正守卫荆州的实际是刘备的嫡系集团,包括关羽张飞赵云这些刘备起家兵团中最能打的,但刘备攻打益州不顺利,无奈把守卫荆州的兵团和将领调往益州,让此时唯一够资格的关羽坐镇,就有了历史上关羽如同彗星般的威震华夏又迅速的陨落。诸葛亮是负责后勤的

  • 廉颇的负荆请罪,动机并不单纯,他本质上是逐利者而非忠君之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廉颇跻身战国四大名将之列,凭一己之力贡献了“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成语和“将相和”、“渑池会”等故事,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远超其他三位,搁到现在属于自带热搜的体质。长期以来,廉颇给人们留下的印象都是积极正面的:有勇有谋、知错就改、忠心耿耿。但实际上,廉颇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心直

  • 纸上谈兵的赵括,是白起遇到的最强敌人,长平之战胜败早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白起赵括决战长平,长平之战纸上谈兵赵括真的无能吗,长平之战赵括的真正实力

    虽然赵括被人吐槽了2000年,但“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明显是后人强行冠在他脑袋上的,毕竟混乱的战国年代纸张还没有出现。要说赵括也不冤,毕竟长平之战输得太惨,40万赵军被秦国杀神白起活埋。但要是再深入分析下,发觉赵括也挺冤,当时的战争形势不容许他做出其他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上,加之这哥们又没啥好运气,因此

  • 梅开三度!古力娜扎一身红衣cos攻城掠地貂蝉,这就是董卓的快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而作为饰演貂蝉的“钉子户”,古力娜扎可以说已经成为了貂蝉的代言人。尤其是在电影《真三国无双》中对于貂蝉的演绎,回眸一笑百媚生,可以说貂蝉这个角色在古力娜扎的演绎之下真的活了起来。剧中古力娜扎站在水中,单薄的衣服和淡淡的妆容,都带出了貂蝉纯欲的那种独特气质,加上波光粼粼的湖面作为背景,真的让人感受到了

  • 上级命令火速支援,韩练成故意拖延一天,结果将6万大军全军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韩练成枪毙詹松年是哪一集,原国民党将军韩练成,韩当参与了虎牢关之战吗

    拨开历史的迷雾,那段英雄辈出,热血澎湃的红色年代,是一颗颗赤诚勇敢的爱国之心,化为逆流而上的动力之桨,一路乘风破浪,终拨云见日。逆战之征 凯旋大捷历史上的鲁南会战是解放前期具有决定性的一次大捷,它不仅体现了解放军英勇的作战能力以及高超的智慧,而且四大传奇将军之——韩练成的美名也由此诞生。他在新中国成

  • 曹操为何选择许昌来定都,而放弃了繁华的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洛阳是东汉的首都,曾经非常繁华富庶过。但是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灵帝死后,内宫宦官和朝中重臣展开争权夺利的斗争。有何进捕杀蹇硕,有张让、段硅杀死何进,有袁绍、袁术带何进部将反攻,一举杀死宦官两千人,又有董卓率领陇西铁骑进京,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董卓控制了中央政权后,纵容军队在洛阳劫掠

  • 《战国策》中的游士劝谏:大王,你听我狡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往往不在言语间争强好胜,而是以退为进,充分运用巧妙的言语技巧委婉地向君王传达自己的建议,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但其实,充满了诡辩、狡辩之意。《战国策》中就有许多名士进言君主的事例,无论是细微间的察言观色,还是循序渐进的引经据典,更有至今看来似乎并不符合逻辑的诡辩之道,我们能从中看到活跃在战国时期游

  • 诸葛亮十分看好姜维,为何他后来突然投降?背后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姜维是怎么投降诸葛亮的,诸葛亮为什么对姜维有评价,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姜维

    钟会爱惜姜维的才能,于是给姜维写了一封劝降信。在信中,钟会盛赞姜维的文德武功,希望他能够投降魏国。对于钟会的劝降,姜维不加理会,他一心保卫蜀汉,和魏军奋战到底。可是,让姜维没想到的是,他很快就收到了后主刘禅的敕令。刘禅的旨意和钟会一样:他让姜维马上放下武器,带领手下将士到钟会的军营投降。同样都是投降

  • 山西发现晋国千年女尸,身怀六甲姿势奇怪,墓葬竟比丈夫的还奢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山西晋国墓葬身怀六甲,曲沃晋国大墓,墓史迷踪晋国千年女尸

    女性墓主人的墓葬,比男性墓主人还要奢华?山西挖出2000年前的家族墓地,规格最高的那一座,竟然属于一位身怀六甲的年轻女子。[var1]令人奇怪的是,她的遗骨姿势非常诡异,腹中还有疑似小动物的遗骨。这位年轻的女墓主人究竟都经历了什么?她腹中的奇怪骨骼又是怎么回事呢?最奢华的墓属于女性?2014年6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