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大一统的王朝开创者都是雄才大略的英雄,秦始皇千古一帝,刘邦虽然个人才能不突出但用人一流,朱元璋、赵匡胤、铁木真、皇太极等也都是一代豪杰。相比之下,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就显得平庸无能,在历史上是一个贪图享乐、好色的那么一个印象,为何会这样?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唯有汉朝能与之相比,当中贡献最大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李渊留给世人的形容并不高。李渊在位八年,在玄武门之变后很快禅让皇帝给李世民,成为太上皇,由此退出政治舞台。隋朝末年是群雄争霸的时代,李唐的对手有萧铣、杜伏威、刘黑闼、窦建德、王世充、李密等人,这些都不是平庸之辈,非常有才能,李渊为何有能力笑到最后?真的只是靠李世民打江山吗?
并不是,李世民自然是天纵奇才,但李渊同样有不俗的能力。李渊在历史上有二个第一:称帝时间最快、统一时间最短。李渊自太原起兵,一路攻城掠地,617年7月起兵,11月就占领长安,第二年5月就称帝,到624年就一统天下,历时仅7年。相比之下,秦始皇一统天下用了17年;刘邦扫平异姓诸侯真正一统用了14年;刘秀扫平天下群雄用了15年;赵匡胤赵光义二兄弟一统天下花了19年;忽必烈割据北方,南下灭宋一统天下花了19年;朱元璋花了36年才真正一统天下;皇太极花了八年时间进攻北京,又花了十八年才灭了南明,一统天下历时27年。由此可见,李渊建立一个王朝历时是最短的,而建立起来的王朝却是最强大的。从这一点上看,李渊就不应该是一个平庸无能的人。
但为何李渊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高呢?原因有这几点:
第一:李渊纵情酒色.
当李渊还只是隋朝官员之时,因为他广交天下豪杰受到隋炀帝的猜疑,没办法之下只好无节制纵情酒色、收受贿赂以自污,以迷惑隋炀帝。虽然本意是自保,在长时间如此玩乐,也慢慢喜欢上这种生活,所以当李唐政权稳固下来以后,李渊还是继续过着享乐的生活。从这一点上看,历史对李渊的评价不高也是有原因的。
第二:相比之下,李世民的光芒太耀眼。
自从李渊称帝之后,天下并没一统,所以还需要平定割据各地的军阀势力,而执行者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当中以李建成、李世民的功绩最为显著。因此,李唐能一统天下,功劳自然是在外攻城掠地的李建成、李世民二兄弟,而李渊则被视为守成之主,至少只是稳固后方的统帅,名望自然弱一些。好比在三国时期的曹操集团,外出打仗的是曹操,镇守后方的是荀彧,论名望曹操自然远高于荀彧是一样的道理。
李建成与李世民之中,又以李世民功劳最大,同时李建成最后死了李世民之手,自然李唐攻城掠地的功劳都要算到李世民头上。正因为李世民的光芒太耀眼,相比之下李渊的功劳就没有那么突出。
第三:玄武门之变的影响.
李世民是唐朝最伟大的皇帝,但有一个污点是永远洗不掉的,就是兄弟相残的‘玄武门之变’,他杀害了亲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及其诸子。也因为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夺取了李唐的大权,李渊被迫禅让,从这一点上看,李世民的行为是令人不齿的。
李世民自然也知道史书会评价他这一行为,所以必然要篡改、美化他的历史,把建立李唐的功劳尽量归功于自己,也把自己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原因写成是为了天下百姓。由此,自然也要弱化李渊的功劳,把李渊描写成平庸、优柔寡断的人物,这样李世民夺皇帝的行为就显得正义一些。
历朝历代都是大加歌崇开国皇帝,但唯有唐朝不是,主要原因正是因为李唐初期发生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又是一代天骄,就不得不弱化李渊这个开国之主的功绩。
由此可见,历代开国皇帝都是雄才大略,唯有唐代的开国皇帝平庸无能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