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光武帝刘秀: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秀”的皇帝,没有之一的那种

汉光武帝刘秀: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秀”的皇帝,没有之一的那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30 更新时间:2024/2/11 19:35:36

(汉光武帝 刘秀)

刘秀同志人如其名,是个秀儿。

并且,刘秀的家世十分显赫。

当然,是他的祖上比较显赫,刘秀本人混得倒是很一般。

他的先祖刘发,听名字就很豪横。

发哥是西汉景帝的儿子,受封长沙定王。

定王这个爵位不大,但也不小,而且还是个世袭爵位。

但比较尴尬的是,西汉朝廷从汉武帝开始就搞推恩令,导致到了刘秀出生的时候,身无寸官,只是个普通老百姓出身。

什么叫推恩令呢?

简单来说,就是把世袭的爵位变成逐级降低的爵位。

没有推恩令的时候,老子当市长,儿子接班的时候,还是市长,孙子再接班,还是市长。

推恩令一颁布,情况可就大有不同了。

老子当市长,儿子接班,就只能当个县长,等到孙子再接班,或许就只能是个镇长或者科员了。

所以这么一来二去,到了刘秀父亲刘钦做官时,只能在济阳县当个小小的县令了。

西汉建平元年,公元前六年,刘秀出生了。

史书记载,刘秀出生的时候,打雷闪电,红光遍地,天象十分异常。

反正一切一切的异样,都是为了告诉你,这个人生下来,就和别人不一样。

那到底哪儿不一样呢?

其实和普通人差不到哪儿去。

因为刘秀出生没多久,父亲刘钦就去世了。

推恩令能推王侯,能推公爵,到了县令却推不动了,刘秀一官半职也没能继承,彻彻底底成了大汉王朝的一名普通百姓。

那一年,刘秀年仅9岁。

让我们来看一眼当时的时代背景。

西汉从元帝刘奭开始,国力就开始下滑。成帝刘骜即位后,更加昏庸,皇帝每天忙着搞对象谈恋爱,根本没有时间管理国家大事。

再到哀帝刘欣即位后,皇帝已经丧失主权,整个国家的命脉已经全都扣在了王氏外戚的手里。

这情况很稀松平常。

泱泱帝国,沃土千里,皇帝不管,总得有人管。

要么权臣,要么权宦,要么权后。

从血缘关系上来讲,权臣和权宦都是外人,权后毕竟还是皇帝的女人,跟汉家江山还算有点关系,所以权力落到王氏外戚的手里倒也无可厚非了。

王政君

并且非常幸运的是,坐拥权力的王氏外戚王政君太后,并不算是个很坏的女人。

但王氏外戚并非只有王政君一个人,她的侄子王莽就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

有王政君的提携,王莽同志从一个基层公务员,很快摇身一变,成为了西汉王朝数一数二的人物。

位极人臣,呼风唤雨。

但这并不是王莽的顶点。

初始元年,公元8年。

王莽废黜小皇帝刘婴,自立新朝,灭亡西汉,当上了新皇帝。

天下易主了。

王莽同志当上皇帝之后就开始搞改革,但是由于他本人能力实在有限,改来改去把新朝(西汉)改得乱七八糟,今天搞土改,明天搞币制,后天又改革官制,只要一改革,老百姓就得跟着朝廷动员起来,折腾起来,结果搞得大家工作也没办法好好工作,生活也没办法好好生活,最后老百姓一咬牙一跺脚,起义了。

按作者来分析,我想王莽同志应该是一个十分盲目自信的理想主义者,这应该是把百姓们实在逼的没办法了,不然大家不可能起义。

我们翻看历史,会发现起义很多。

今天陈胜吴广起义,明天刘邦起义,后天七国之乱,大后天某某人在某某地又举行起义。

但实际上,起义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封建帝制时代,老百姓活下来尚且不易,谁闲着没事能撇家舍业跑去起义?

因为起义这事儿成本虽小,但风险极大,抓住了就要掉脑袋。

但此时各地的起义行动如火如荼,刘秀也有些按捺不住了。

大丈夫生而为人,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

刘秀决定,不能再这么混着了,要参加起义。

我们可以试着去分析平民百姓站起来反抗封建统治者的理由,要么是实在活不下去,想要拼个鱼死网破,要么是想趁着乱世,求个功名利禄,看看有没有什么便宜可捞。

如果你说有人生来就是为造反而生的,那我是绝对不相信的。

但刘秀同志造反起义的理由却均不在上述之列。

他一不为生计发愁,二不为名利奔波,他参加造反行动的唯一理由,就是他是刘氏宗亲。

而作为刘氏宗亲,篡权的王莽对刘秀来说就是最大的死敌。

哪怕他现在只是一个身无分文,手无寸铁的百姓,他也必须义无反顾地跟王莽干起来。

和刘秀同志一起起兵的,还有他的哥哥,刘縯

(影视剧中的刘縯形象)

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对兄弟的心到底齐不齐,在后世历史上还有待商榷,但俩人双排上王者的道路,还是挺顺利的。

刘縯为人豪爽,不均小节,作战虽然很勇猛,但为人有点好大喜功。

刘秀呢,平时沉默寡言,但心思沉稳,属于是一名谋略型的选手。

彼时,两个纵马疾驰的年轻人在中原大地上奋力拼杀,想要闯出一番名堂,谁也不知道他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但历史已经在冥冥之中,为他们二人,写好了各自的结局。

刘秀同志在和王莽的交战中(昆阳之战)一战成名,把王莽打了个屁滚尿流。

这场战争之所以名气如此之大,并不单单是因为王莽40万(实际到场10万)对刘秀16000人,结果还输了,更是因为开战前夕,一场天降的陨石砸在了王莽大军的营地上,搞得王莽的军队死伤惨重,打仗的时候又发洪水又来泥石流,可以说是天灾人祸全让王莽同志撞上了。

很多颇具历史幽默感的网友曾经对王莽和刘秀有过这样的调侃。

他们认为王莽是一个从现代社会穿越而来的文科生,还是学习成绩非常一般的那种,对数学、经济学、政治学有过一定的学习基础,但只限于略懂。以至于穿越过来当了皇帝之后,想要通过自己在现代社会学习过的知识来对古代社会进行改革,但奈何自己学艺不精,只学了个皮毛,所以改来改去改了个乱七八糟,啥也不是。

由于穿越者王莽这么一改,导致本来平静如常的历史时间线可就乱套了。

因为如果这条时间线没有被穿越者王莽这么横叉一脚,大汉王朝本来是不会灭亡的,至少还能绵延个一两百年,现在因为王莽胡乱改革,搞的天下大乱,以后的历史就被彻底改变,无法预料了。

而为了让时间线恢复,刘秀站了出来。

他和王莽身份大致相同,但又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因为除了穿越者,刘秀还有着另外一层身份——位面之子。

刘秀的存在,就是为了修正被王莽打乱的时间线。

所以刘秀在和王莽同志的作战中,一万打十万,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莽 形象)

再联想当时昆阳之战的陨石、洪水、泥石流,搞不好都是刘秀为了快速解决王莽而召唤出来的。(也可以称之为开挂了)。

我说得煞有介事,但还是请各位读者权当乐子一看就得了。

研究历史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参考史书、实地探访、对照研究、思维发散等,但绝对没有胡编乱造。

用新奇,现代化的视角去分析历史,解读历史无可厚非,但胡说八道,搞历史虚无却一定不可取。

好了,让我们回归故事本身。

此时,起义军已经攻破长安,新朝覆灭,王莽同志也身死乱军之中。

覆灭新莽王朝,刘縯和刘秀两兄弟出力最多,但起义军却拥立了另外一位刘氏宗亲刘玄当了皇帝。(更始帝)

刘玄本事不大,心眼儿挺小。

登基没两天,就因为猜忌刘縯,直接把刘縯给弄死了。

刘縯一死,刘秀发现朝廷里是没法儿混了,领了一队兵马就离家出走了。

去哪儿了呢?

河北。

刘秀明白,虽然名义上,刘玄已经当了皇帝,但实际上,纵观天下,不服刘玄管的起义势力还有很多,这帮人必然要为了皇权争夺而打个头破血流。

(汉更始帝 刘玄)

既然大家喜欢打架,那我就看着你们打好咯。

刘秀同志再次展现出了他高瞻远瞩的一面。

中原大地上打得热火朝天。

绿林、赤眉、铜马、尤来、隗嚣、公孙述,这些割据一方的势力今天你给我一拳,明天我给你一脚,打来打去,谁都没占到便宜。

仗也打了,兵也没了,粮食也吃了,城墙也毁了,土地也荒芜了。

谁也没捞到好处,反而在连年交战中,各自走向了衰败的道路。

这个时候,刘秀站了出来。

多年前,他是一个拿不出一文钱来埋葬自己父亲的小屁孩,身上流淌着大汉天子的血,但却过着无比艰难困苦的日子。

他曾经在死人堆里打滚,在战场上挥洒热血,在尔虞我诈的诡谲权谋中拼死挣扎,历经这个世界的残酷和血腥,他甚至为此失去了很多的手足兄弟,挚爱亲朋。

而现在,他终于从这条孤寂寒冷的道路中走了出来。

君子藏器,待时而动。

现在,他已经无需再藏,他要消灭掉这些苟延残喘的敌人,成为天下的主人。

成为大汉的王。

来吧!刘秀!

书写你的传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代开国皇帝都雄才大略,为何唯有唐代的平庸无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大一统的王朝开创者都是雄才大略的英雄,秦始皇千古一帝,刘邦虽然个人才能不突出但用人一流,朱元璋、赵匡胤、铁木真、皇太极等也都是一代豪杰。相比之下,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就显得平庸无能,在历史上是一个贪图享乐、好色的那么一个印象,为何会这样?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唯有汉朝能与之相比,当

  • 雍正身患绝症,却杀了唯一能救自己的神医,难怪曹操非得杀了华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易中天评价雍正,雍正为什么杀了13个兄弟,雍正如何发现乔引娣是他女儿

    可为何曹操会杀了唯一能够给自己治病的华佗呢?其实,雍正皇帝晚年时期也身患重疾,找了无数个医生之后,才找到一位神医为自己治病。但这位唯一能给雍正治好病的医生,最终也惨遭杀害。看完雍正杀神医的原因,我们就能够知道为什么曹操宁愿痛死也要杀华佗了。雍正身患重疾,神医妙手回春却惨遭杀害雍正皇帝的故事想必已经家

  • 如何面对输赢胜负,看看杜牧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杜牧个人简介,杜牧十首必背诗,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杜牧写过一首诗,名为《题乌江亭》。乌江亭位于乌江浦,传说楚汉相争,项羽自刎于此。后人建造一座亭子,纪念项羽。杜牧寻访古迹,来到这里,望着乌江水奔流不息,感慨万千。这首诗很有意思,杜牧没有描写乌江亭周边的风景,一上来就直抒胸臆,发表议论。从这个细节能够推测出,他有多么激动,多想和大家分享他的心得体会。

  • 贞懿王高保融:服了,我爸爸比刘邦还无赖,我爷爷比朱元璋出身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枭雄并起的五代十国时期)时间不算长,遍地是大王。如果说起五代十国时期声名最为狼藉的皇帝,我想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的是朱温,或是石敬瑭。朱温之奸诈,不亚于曹操,并且,他比曹操更为狠辣。悖主弑君,覆灭大唐,他的权力之路沾满了罪恶的鲜血。这是一个狠人,也是一个坏人。而拱手将燕云十六州奉送给契丹的石敬瑭同志

  • 南北朝北魏皇帝列表,从拓跋珪开国到拓跋焘一统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魏十六个皇帝世系表,南北朝历史讲解拓跋焘,大魏拓跋王朝的历史

    自东晋灭亡后,替代它的依次是宋齐梁陈,北朝替代苻坚的,则是北魏、北齐、西魏和北周。其中北朝第一个王朝北魏的皇帝很多,对后世的影响力很大,咱们要聊的,就是北魏最关键的从开国到一统北方的前三代皇帝,他们分别是拓跋珪、拓跋嗣和拓跋焘。当初苻坚灭鲜卑人的代国之后,把一个小孩放在了家中寄养,他就是拓跋珪。后来

  • 马未都:宋朝是唯一超过三百年的朝代,连汉朝都不能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到今天已经有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多年中,各个朝代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形成了自己朝代的文明,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添砖加瓦。比如说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留下了浩瀚伟大的工程成果——秦始皇陵;再比如说唐朝涌现出的很多著名的诗人,留下了无数的文化瑰宝。在上下五千年的各个朝

  • 刘宋诸帝:不被承认的短命皇帝刘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潘淑妃(?-453年)于是每次羊车到了门口,羊儿总是舔着地面不肯离去,刘义隆终于感动地说:“羊尚且为你徘徊,何况人呢!”这样,潘淑妃“爱倾后宫”。可是,皇后袁齐妫却不高兴了,她在刘义隆还是个宜都王时就嫁给了他,先替他生了长女刘英娥,即东阳公主;后来又生下长子刘劭。由于娘家比较穷,皇后经常向皇帝请求资

  • 如果五虎上将全被曹操生擒,受封的官爵,能否高于五子良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将军并不一定都是忠于国家和人民的,在残酷的战争中。如果将军兵败被俘,在面临诱惑和威胁的时候,保守估计至少有一半的人都会投降。在人尽皆知的三国演义中,要是闻名于世的五虎将被曹操生擒。应该会有这么三个人会投降,那他们被曹操收入帐中后,获得的地位是否会高于五子良将?被俘虏过的五虎将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

  • 刘宋诸帝:刘昱与刘准,又是两个小皇帝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七月初七是乞巧节,刘昱带着一班侍从乘着露天无篷车,先往宫城内的一个小山岗比赛跳高,接着又逛了一座尼姑庵,夜晚再到新安寺偷了一只狗,杀掉煮熟后吃狗肉、喝美酒,玩得好不开心。及至醉醺醺地入睡前还吩咐杨玉夫:“替朕细细观察,织女什么时候渡过银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观察到了,就立即叫醒朕;观察不到,明天就杀掉

  • 万石君石奋:刘邦的小舅子,四朝元老,堪称西汉最小心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石奋刘邦小舅子,西汉的石奋是谁,石奋与万石君关系

    在汉朝有这么一个家族,靠着小心谨慎得以显贵,最终做到一门五高官、父子俱千石,这就是石家。石奋当官:抱上大腿,少年发迹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赵亡,徙居温。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史记》石家的领头人石奋是位历经四朝的元老(高祖刘邦、惠帝刘盈、文帝刘恒、景帝刘启)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