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唐绵延数千里,灭楚吞福建,为什么不能像宋朝那样完成大一统呢?

南唐绵延数千里,灭楚吞福建,为什么不能像宋朝那样完成大一统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595 更新时间:2024/2/18 10:30:09

而全国的统一,绝对不仅仅是赵匡胤和赵光义一人的功劳。在北宋建立之前,这种风气其实已经成熟了。

就像五朝的后唐、后周一样,他们都有达到统一大业的力量和机会。然而,两个朝代都面临着一些问题。第一个是后唐。后唐建立之初的实力就非常强大。西平千术表明后唐能够结束苦难时代。

但遗憾的是,李存勖并没有在后期逐渐发挥作用。他不仅偏袒宦官和戏子,还猜忌朝廷和汉臣,最终导致了邑都的叛乱。

李嗣源继位后,虽然十分勤奋,但也挽救不了后唐的没落。

后周建立后,统一的曙光也一时降临。后周太祖郭威、后周世宗柴荣都是有远见的统治者。

他们继位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改掉了许多五朝时期的陋习。在两代君主的共同努力下,后州兴盛起来。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让南方政权为之颤栗。

几乎是蓄势待发,周世宗开始打破割据势力平静的局面。连续三次打统一战争,打败后蜀、南唐等割据势力,攻克秦州、后蜀汉中、南唐淮南十四州。

可惜的是,柴荣在进行统一大业时牺牲了。但他三次发动的统一战争,为北宋统一国家开辟了道路,为结束五朝十国分裂奠定了基础。

后来赵匡胤发动陈桥之乱,北宋建立后,继续以郭威、柴荣为基础发动统一战争。赵匡胤死后,赵光义接过旗帜,终于统一了全国。(石敬瑭交接的幽云十六州除外)

北宋统一全国后,很多人问:为什么南唐没有完成统一大业?

在南方十国中,南唐国土面积最大,户籍最多,最富有。另外,南唐的军事实力也很强,曾在对外战争中灭了闵屯楚。南唐鼎盛时期拥有超过20万的铁甲军,是唯一能与中原王朝抗衡的一支。

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南唐崩塌,最终覆灭?

为了恢复、保护环境和人民,南唐成为十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南唐开国皇帝李敏是一位英明的皇帝。在任期间,他实施了保护、恢复和休养环境和人民的政策。从政七年,休战避战,积极发展民生,积蓄力量。

这使南唐成为南方十国中最富强的国家。国富民强,朝中大臣向李敏建议用兵。毕竟,团结属于每个人心中。

但李敏不愿长期用兵,继续推行环境和人类保护政策。曾有鹰派大臣嘲笑李民说:翁天社怎么能成大事?

这位大臣肯定要换一个统治者,而且这位大臣估计早就被杀了。但李敏很冷静,并没有对大臣发火。

有一次在谈政治的时候,李敏看到大家又开始抱怨了,于是他主动向大家揭示了为什么要始终保护环境和人民。

当时朝中大臣一致认为,先灭马楚、吴越、王民等邻国小国。

李敏对此说:福建穷险,即使派兵攻打,也未必能得到什么好处。如果为了一小块地而大干一场,最终还是要吃亏的。

至于吴越,他们与中原行政机关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如果派兵进攻,势必招致中原政权的敌意。中原行政南下,我们不就进退两难了吗?

此话一出,大臣们面面相觑,这才明白李敏的良苦用心。至于李敏,他可不想打无准备之仗,所以正在养病养精蓄锐,希望等自己强壮起来再开场。

毕竟后来唐朝灭亡,名将陆温走投无路,决定投降李敏。李敏知道后,对他格外器重,直接任命他重任。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摸清对方的实力。

可见,李敏对于恢复中原统一有着极大的渴望,而事实也表明,他的战略眼光和意图也是非常正确的。

但在李敏死后,接替他的李靖白费了李敏这些年的心血。不仅如此,还错失了一个统一中原的绝好机会。

错失良机

前面说了,李敏在任期间,养精蓄锐应对强敌。南朝政府中最强的就是南唐朝,那么这个强敌自然是北朝政府。

一般来说,李敏的想法是先消灭强敌,再攻击弱敌。临终前,他把李靖叫到床前,语重心长地对李靖说:与邻国和睦相处,暗中积蓄力量,到时候剑指中原,这才是王道。

.

那么李靖听了吗?明显不是。他上台后,一改李敏光复、保护环境和人民的方针,开始在国外用兵。

他用兵的对象不是中原,而是李敏一再叮嘱他不要动用的周边国家。

公元945年。趁着福建国内动荡,李靖出兵攻占了建、汀、漳三地。不久,南唐灭了闽国,俘虏了闽侯炎正。

闽国灭亡后,吴樾发现自己处在南唐两难求生的境地,形势尤为严峻。正因如此,吴越出兵,开始与南唐争夺福建领土。

两队一共打了三年,都带着各种伤病。如果说谁受的苦最大,那应该就是南唐了。

因为,在吴越的阻挠下,南唐并没有达到最初的战略目标,反而陷入了战争的泥潭。

而这还只是李靖的第一个战略失误,第二个战略失误最为严重。公元947年。治理中原发生了一件大事,后来辽朝灭了金朝。

对于侯唐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如果你现在带兵进入中原,中原统一基本上指日可待。

但此时的南唐已经经不起两线作战。最终刘知远捡到了这块香饽饽,后来汉朝建立了。至于南唐,只能趁着这个乱局出兵马楚。虽然马楚最终被歼灭,占领了整个湖南地区。但是不久之后,他就败给了马寅的老将军。

总的来说,李靖即位后征伐东西方,但最终并没有取得什么重大的胜利,反倒是四面楚歌。不仅如此,连年战乱也给南唐带来了惨重的损失。

试想一下,即便李靖当时真的带着自己的部分势力去征讨中原,也未必能坚持多久。毕竟那个时候,南唐的国力已经开始衰落了。

当时,李敏留下了一个地富兵强的国家。但是经过李靖的手之后,立刻就拒绝了。不得不说,当时的李敏真是有眼光,有远见。

他一开始不愿意开战,大概是知道中原的治理迟早会乱,所以才伺机而动。但可惜他死得太早,而且李靖是一个温和的统治者,不像李敏那样具有深远的战略眼光,最终失去了统一中原行政的唯一机会。

在经历了与吴越、马楚、闽国的战争之后,南唐逐渐衰落。已经不复当年强大,也失去了与中原王朝抗衡的实力。

公元955年。新建立的中原王朝政权向南唐王朝发起进攻。在后周大军的重创下,李靖只能派使者求和,并免去帝号,甘愿做大臣。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南唐进一步衰弱。当时,失去了长江天险的南唐,被北宋轻而易举地征服了。

与吴越政权的不当冲突

造成“第二代执政者眼界狭隘,到处用兵,导致国家走向衰落,以致失去了统一大业的良机”,这其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军阀总是不战而退。

一些有统一看法的人采取稳定优先的政策。

例如,元朝末年,朱元璋先是南下歼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的势力,然后北伐。毕竟,只有当你不担心未来时,你才能放手去做伟大的事情。

所以,南唐要想完成大一统的事业,就必须先挑战吴越,消灭他背后的势力,然后才能北伐。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李靖的用意也是非常正确的。五朝中原王朝也看到了南唐的强大,害怕南唐统一南方,所以进行了北伐。于是,他继续与吴越、马楚政府交好,形成了三围南唐的局面。

这种封锁局面也有效地牵制了南唐的活动,使得南唐统一中原的战略构想难以实现。

李敏最初之所以不想用兵,而是采取保护环境和人民的政策,可能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总的来说,这不能全怪李靖。只能说南唐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尴尬了,可以说是敌我之争。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补充一点,南唐虽然有实力,但无法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特别是,它反映在人口中。南唐鼎盛时期,该地区有103万户,500万人口。同一时期,中原王朝统治着255万户、1277万人口。

在古代,人口代表兵力和税收。人越多,士兵就越多。而战争就是消耗,南唐肯定消耗不了中原王朝的统治。

更多文章

  • 宋江先解决帮派问题 再安排所有重要岗位(61)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政治待遇解决后紧接着开始处理帮派问题。在这方面宋江还是下了一番功夫:拆散同一派别的人让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团队中工作,通过掺沙子的方式让他们互相掣肘。安排级别较低的人担任较高的职务管理另外一些级别较高的人。组建有职无权的机构,安排一些有功之臣养老。有意识的打压自已的亲信,让大家感觉总司令执法公正待人公平

  • 外国传教士送给李世民2个波斯女李世民的做法却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国外专家如何评价李世民,中国人最崇拜的李世民,外国使臣拜见李世民的故事

    虽然从故事的大体结构来看,这场权力斗争太不人道了,杀亲为王的做法在唐朝留下了血腥的记忆,但这些狠人通常都是非常果断的,因为李世民知道他是来当皇帝的,不是来旅游的。在他的统治下,国家繁荣昌盛。而且我非常愿意与部长们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都说唐朝盛世,但李世民在位的时候,要求比较节俭,提倡这种氛围给大

  • 朱元璋用膳时吃到一根头发,御厨急中生智说六字,龙颜大悦还升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突然龙颜大怒,朱元璋的御厨,朱元璋两张免死铁券给了谁

    无论是通过科举在朝为官,还是参军打仗建功立业,在权位上升的同时也代表着离皇帝越来越近。常言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的情绪不仅是开启致富路的密码,也是去往鬼门关的钥匙。曾经有一位御厨就因为朱元璋在用膳时,在御膳中发现一根头发,差点人头落地,最终凭借巧妙的语言化解了危机,还获得了升职加薪的机会

  • 四川刘姓农民一翻族谱:先祖竟是他?刘禹锡到底出自匈奴还是汉室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禹锡玄都观二首原文,刘禹锡最好的三首诗,刘十九与刘禹锡的关系

    而在四川有一名刘姓男子,自称是刘邦后人,还拿出族谱证明自己,据说这份族谱还与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有关系。究竟怎么回事呢?阿族这就带大家来看看。 村支书年过60,受托修谱续传承 男子姓刘,名德铭,是四川绵阳三台县核桃街村人。刘德铭本就是核桃街村村支书,已经60多了。1992年的时候,族中老人刘宗兴、刘宗进

  • 朱元璋宴请众臣,刘伯温看见2道菜吓一跳,对徐达说:皇帝要杀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刘伯温徐达,朱元璋起兵多久见到刘伯温,刘伯温劝朱元璋投降朝廷

    就在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当中,旧的王朝被推翻新的王朝则被建立起来,那些曾经对剥削者深恶痛绝的人,也变成了曾经自己痛恨的样子。作为农民起义者,朱元璋的一生可谓称得上是逆袭人生,他在成为皇帝之后对于大臣们的“消极”转变极为不满,为了提醒他们不忘初心,朱元璋煞费苦心地安排了一次宴会。在这场宴会上,真正读懂朱

  • 唐中宗赐50岁老媪,给左御史大夫为妻,御史大夫叩谢高呼陛下万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初御史大夫,唐代皇帝的御赐牌,旧唐书唐高宗泰山封禅

    窦怀贞 在历史中有仗义执言的贤臣,就有趋炎附势的奸佞。唐朝时期,一位十年苦读的书生,考中了进士。他进入仕途后,却为了争权夺利,迎娶五十岁 老 媪,留下贻笑大方的故事。 此人就是唐朝丞相窦怀贞,窦怀贞青年时期,在家乡享有盛名,无人不知道他的贤名。窦怀贞孝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与邻里和睦,是州县里的好

  • 陈循:五朝阁老、明朝不老松、铁骨傲然,这位绝代文臣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陈循 画像)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陈循出生在江西泰和的一户普通人家里。这位仁兄的出身虽然普通,但却拥有一个并不普通的童年。五岁丧母,十岁丧父,这是一个从小就失去了亲情关爱的人。而关于陈循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只能给大家讲这么多,原因很简单,因为史书只记载了这么多。有很多十分优秀的自媒体同行,深

  • 伤心北宋亡国,奇女子挥毫留下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无独有偶,南宋灭亡时,面对蒙古铁蹄下被摧毁的锦绣繁华,同样出现了这样一个奇特女子,被俘之后,千里辗转,写下题壁词《满庭芳·汉上繁华》,署名却连姓氏也没有,书为“徐君宝妻”。而且写完之后,就投池而死,词也便成为绝笔。同样一生只留下了一首哀悼亡国的作品。两首词都写得血泪斑斑,将个人身世与国破家亡紧密相联

  • 同样采用府兵制,为何西魏培养出强悍军队,唐朝却遭遇无兵可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面临同一种征兵制度下,西魏和唐朝的情况却刚好相反。在府兵制的军队制度下,综合实力稍逊的西魏,培养出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军队,而经历“开元盛世”的唐朝,却面临无兵可用的窘境。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府兵制是什么呢?府兵制,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

  • 史林探秘:捋一捋李世民的职位,有点明白玄武门前为何流血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都是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时所拥有的头衔,这些头衔里有爵位,有荣衔(只是加官无实权的职位),有虚职(职务由他人代行),有实职......它们结合在一起告诉了我们一个史实,李世民与李建成为何会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头衔具体都是什么吧。爵位、荣衔、虚职爵位:秦王。由于受到先秦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