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8年,吴主孙皓降旨,免去步阐西陵都督之职。接到旨意后,心生怨恨的步阐竟然公开献城投降西晋。陆抗得知步阐背叛东吴的消息后,调集大军围攻西陵。眼见陆抗想要围剿步阐,羊祜便一边让荆州刺史杨肇领军前去救援步阐,另一边的羊祜则和徐胤,分别统率两路大军前去偷袭东吴的江陵、建平两城。羊祜的部署可谓是奇谋正路并用,一般的将领必然会吃个大亏。但对面的陆抗,可是与羊祜旗鼓相当的东吴名将。料敌于先机的陆抗,先是放西晋三路大军进入吴境。随后陆抗又指挥早就埋伏好的吴军,切断了三路大军的粮道。缺少粮草供应,顿时让西晋三路大军陷入绝境,最终羊祜大败而归。
吃了败仗的羊祜本想率军正面和陆抗打一仗。但他深知两军兵力旗鼓相当,而吴军又占据了地利上的优势,自己贸然进攻会很难占到对方的便宜。于是无奈的羊祜只好打消了念头。某天,羊祜带领几名亲兵在边境线上打猎。忽然一只兔子从众人面前一闪而过。羊祜弯弓搭箭,一箭就射中了兔子。亲兵捡回兔子后,羊祜发现兔子身上,竟然还插着一支吴军使用的弓箭。
当时两国兵卒经常在边境线上打猎。有时猎物会跑到西晋这边,有时会跑到东吴那边。两国兵卒谁抓到猎物,猎物就归谁。为了争抢到猎物,两国兵卒可谓是小摩擦不断。见到兔子身上吴军使用的弓箭,羊祜当即陷入了沉思。沉思良久后,羊祜竟然哈哈大笑着,让亲兵将猎到的兔子送去吴军那边。亲兵对羊祜的吩咐显然有些莫名其妙。但碍于对方是主帅,亲兵还是照着羊祜的吩咐去做了。
三天后,吴军竟然将一只野鸡送到了西晋军营中。原来野鸡身上同样插着一支西晋兵卒使用的弓箭。见到眼前野鸡,羊祜当即面露笑意下了一道军令:从东吴方向跑过来的带伤猎物必须送回东吴。羊祜的军令一下达,就出现了十分有趣的一幕:本是敌对的两国兵卒,竟然互相送起了猎物。这哪里还是在战场上厮杀的敌人,两国兵卒就像是相互谦让的亲兄弟一样。
眼见双方关系有所缓和的羊祜,随后又下了一道命令。在西晋边境内兴建五座城池。五座城池修建好后,羊祜又大力发展城内商业,并准许吴国百姓在城内做买卖,探亲。随着这条命令的颁布,东吴百姓和西晋百姓开始有了来往。就在边境上的两国百姓生活越过越红火时,又发生了一件事,让东吴百姓越发敬重羊祜。
某天,两名越过了边境的东吴幼童,来到了西晋军营中玩耍。两名贪嘴的幼童竟然偷吃了西晋军中的食物。幼童被抓后,西晋兵卒本应将其当成奸细斩杀。但羊祜得知此事后,不但亲自出面阻止西晋兵卒,他还命令西晋兵卒将幼童送还给东吴百姓。羊祜释放幼童的举动,当即感动了无数东吴百姓。吴国边境兵卒本就与当地百姓沾亲带故,一时间吴国百姓、兵卒竟然交口称赞羊祜的仁义之举。
只可惜,就在羊祜在东吴境内威望与日俱增时,羊祜却突然身染重病死在了荆州。羊祜病逝的消息传出后,边境上的两国百姓无不为之落泪。甚至还有部分东吴兵卒为羊祜偷偷戴孝。羊祜病逝后的第十三年,西晋将领杜预亲率大军灭亡了东吴。杜预率军攻打东吴时,几乎未遭到抵抗。原来,因为羊祜的仁德之举,东吴百姓早就不再仇视西晋兵卒。当时有人称赞杜预为智将,而杜预却反驳道:我可不算智将,能够攻灭东吴全仗羊公的遗泽。虽然陆抗与羊祜高下难分,但羊祜却懂得兵家的终极奥义:攻心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