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唐已出现武姓之人篡夺江山的流言,为何李世民不诛杀武则天?

大唐已出现武姓之人篡夺江山的流言,为何李世民不诛杀武则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27 更新时间:2024/2/6 11:13:22

故事一

李世民执政时期,曾有彗星坠落于大唐境内。因彗星坠落一事,民间开始流传起:将有武姓之人篡夺李姓江山的流言。为了替子孙消除隐患,李世民便找来钦天监官员李淳风,为自己推算武姓之人的下落。李淳风一番推算过后,告知李世民:现如今篡夺李唐江山的武姓之人就在陛下宫中,但陛下不可将此人诛杀。

李世民问李淳风为何不能?李淳风答道:武姓之人篡夺李家江山本是天意。如果陛下强行将此人诛杀,上天还派另一个人来篡夺李唐江山。如果让武姓之人躲过陛下的追杀,那么武姓之人便不会对李唐后人心慈手软。如果陛下对此人置之不理,那么武姓之人晚年时,会变得心慈手软,不大肆屠戮李氏后人,并且她还会将皇位还给李唐后人。

听完李淳风的话后,李世民只好暂时打消了追查、诛杀武姓之人的念头。不久后李世民设宴款待,一众文臣武将。宴会上君臣饮酒正酣,李世民便向群臣提议,大家说出自己的小名,以供众人取乐。等到玄武门守将李君羡报出自己的小名后,李世民立即对他动了杀念。原来李君羡的小名,不但叫五娘子,他的爵位还是武连县公。小名、爵位都和“武”字有关,而且还负责把守玄武门。李世民便由此推测面前之人,就是未来篡夺李氏江山的武姓之人。于是宴会结束后不久,李世民就找了个借口,降旨将李君羡诛杀。可以说是李君羡帮助武则天,躲过了杀身之祸。

故事二

病重之时的李世民,曾宣召武则天。当时李世民双眼紧盯着武则天问道:朕恐怕时日无多,朕死后,你将如何自处?为了保住性命,武则天当即跪地痛哭着说道:妾蒙陛下隆恩,本该以死相报,但陛下未必不能痊愈,所以妾便不敢去死。臣妾甘愿削发为尼,常伴青灯古佛,为陛下祈求病体痊愈,以此来回报陛下对臣妾的恩宠。

原本打算让武则天给自己殉葬的李世民,听完武则天的话后大为感动。随即李世民便打消了处死武则天的念头。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知道,李世民虽然想殉葬处死武则天,但他并没有将武则天联想成,那个篡夺李氏江山的武姓之人。李世民只是将武则天看成,依赖自己生存的小小才人。李世民觉得,武则天的生死只在自己一念之间。

故事三

早年吐蕃曾进贡给李世民一匹烈马。就在李世民和一众宫人们无法驯服烈马时,武则天却站出来,毛遂自荐称,自己可以将烈马驯服。当时武则天告诉李世民,自己可以驯服烈马但请李世民赐给自己三件东西。李世民反问武则天所求何物?武则天声称希望李世民能赐给自己马鞭、铁锤、匕首。疑惑不解的李世民便询问武则天,索要这三件物品作为何用?武则天答道:烈马不听话就先用铁鞭驯服,再不听话就用铁锤击打烈马头部,如果烈马还不听话的话,那么只能用陛下赐给的匕首将烈马宰杀了。

最终烈马被武则天成功驯服,但感觉少女武则天手段太过狠辣的李世民,也开始疏远武则天。就是在李世民疏远武则天期间,太子李治走近武则天,二人暗生情愫。通过这段故事的描写便可知,李世民并不亲近、宠爱武则天。换言之武则天并没有引起李世民的重视,随之李世民便没有将武则天,联想成那个谋夺李氏江山的武姓之人。

结束语:李世民之所以没有诛杀武则天,以绝后患,还是因为李世民太过自负,他没有想到柔弱的少女武则天能篡夺李唐江山。毕竟女子篡夺江山,是闻所未闻之事。在李世民的意识里,能够对子孙皇权构成威胁的,还是那些掌握兵权的武将。本就是李世民后宫中小小才人的武则天,存在感很低,再加上李治的庇护{李世民重病期间李治和武则天暗生情愫},这才让武则天避免了杀身之祸。

更多文章

  • 刘娥垂帘听政11年,不像武则天一样称帝,并非不想而是条件不许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娥和武则天的关系,刘娥垂帘听政,历史上的刘娥皇后临朝听政多少年

    宋朝的刘太后刘娥很像很像唐朝的武则天,武则天灭掉唐朝建立大周,刘太后没有灭掉宋朝建立大汉或者大魏。为什么母仪天下而又君临天下的刘娥不学武瞾,当上皇帝呢?是不敢还是不想?几乎“黄袍加身”的北宋刘太后为何没做成一代女皇?没有谁能拒绝皇帝宝座的,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之所以拒绝往往不是不想要,而是承受不了那

  •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去过年,定好次年再问斩,结果回来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与死刑犯生死之约,历史上的李世民放死囚,李世民出生时的诡异事件

    在大唐盛世,贞观之治下,作为一个推行儒家思想的君王,曾推行一项十分大胆的“仁义”政策。这项仁义政策就是放390名囚犯回家过年,并于第二年回来问斩。李世民这出奇的旨意,那放回去那些人真得会回来吗?古代社会的外儒内法诸子百家,各说各话,百家争鸣,这样的学术思想自然不利于一个王朝的统治。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

  • 杜甫都饥肠辘辘了,还在写诗替李白担忧,关系竟然那么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杜甫与李白的故事,李白vs杜甫,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合婚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待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鬓,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翠竹。这位绝代佳

  • 气吞万里如虎,霸气的宋武帝刘裕,跨江过河,攻灭北方的后秦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裕刘毅,宋武帝刘裕电视剧,宋武帝刘裕个人资料

    刘裕的出身凄苦,自幼父母双亡,靠着艰苦奋斗,一步一步从街头小贩、普通士卒、将军、太尉、宋王、丞相,六十四岁时,成为皇帝,开创了南朝最大的基业。这里我们再回顾一下他军事生涯的出彩一笔——攻灭后秦之战。那可真谓是“气吞万里如虎”,他率军跨江过河,不远数千里长途征战,从东南地区,踏足于西北关中,将劲头正盛

  • 汉代、唐代、明代被宦官干政所扰,为何宋代可以避免宦官弄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中后期宦官干政,宦官弄权,宦官干政是什么意思

    宋代一直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特立独行的那一个,商业蓬勃发展,官场重文轻武,重视分权,问题在一片繁荣之下被掩盖。而与其它大一统王朝完全不同的一点是,宋代没有出现过宦官弄权的现象,依附于皇权而存在的宦官,为何会在歌舞升平的宋代失去干政的机会呢?其实,宦官的权力与皇权是呈正相关的,皇权愈强,宦官掌握权力的可能

  • 身为唐玄宗最不喜爱的一个女儿,她做了什么让玄宗对她感到愧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玄宗女儿永乐公主,如何一句话评价唐玄宗,后人是怎么评价唐玄宗

    军事力量强大,再加上外交方面的广阔,使得当时的唐朝名望达到了一个顶峰,各国使团都纷纷来到长安城去拜访大唐皇帝,同时也想参观一下这座雄伟壮阔的长安城。对唐代人们之所以推崇它,是因为他们当时的社会风气非常开放。我们都知道男尊女卑,这种思想在古代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在唐代的时候,女子无疑拥有着非常尊贵的地位

  • 在正史上不被承认的王朝,王莽的新朝、武则天的武周均在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岁月当中,除去被史书记载过的王朝之外,在正史之外,仍然有许许多多的王朝不被承认,甚至很多王朝都是不为人知的存在,它们共性则在于存在的时间都比较短。南明在这些王朝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南明。在现代的许多历史书上,似乎从1644年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之后,明朝就彻底灭亡了。但实际上在

  • 李世民是千古君王,背负杀兄杀侄的名声,为何单独独留下他侄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李世民有没有杀他侄女,唐砖里李世民的侄女,李世民侄女李长歌在历史上存在吗

    “无字碑头携满字,谁人能识古乾元”,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开创贞观盛世,堪称圣明君主。但在后世的史书记载中却始终有个污点无法抹去,那就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通过武力夺取皇位并且杀掉了自己的两位兄弟。那么,对于他的侄子和侄女,李世民又是如何处理的呢?01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女数量很多,据记载,太子李建成共

  • 李世民只派他打了一仗之后就弃之不用,后人却视他为一代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后人有山东的吗,李世民后人,李世民最信任的三个人

    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期间,由于他知人善察,从不在乎英雄出身,凭此创造了历史上的一段又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但是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皇帝的唐太宗当然也不能避免一生不犯错。唐朝初期,他派苏定方打了一次仗之后,虽然册封了人家,但是却没有重用而是将其弃用,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在李世民驾崩后,苏定方

  • 唐太宗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这个殊荣背后有哪些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突厥内部矛盾重重,加之天灾影响,昔日强大的突厥出现乱象,唐太宗抓住机会,派李靖、李世绩、柴绍、薛万彻等率兵10万,分道进击。贞观四年,大破东突厥,并将颉利可汗生擒活捉,押解长安,东突厥灭亡。原来臣属于突厥的西北诸蕃都归顺唐王朝,他们请求太宗上尊号为“天河汗”。唐王朝从此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