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昭襄王连横先制楚,太子横气盛招兵祸,楚怀王好强盟终食苦果

昭襄王连横先制楚,太子横气盛招兵祸,楚怀王好强盟终食苦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567 更新时间:2024/1/22 18:30:24

战国中期,齐国原本可以作为合纵联盟的盟主,像当初的齐桓公称霸时期一样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天下,但是楚国的一再和秦国联合,导致各大诸侯国开始摇摆不定。公元前309年,眼看着合纵联盟逐渐因为对秦国的畏惧而分崩离析的齐湣王再也坐不住了,于是写信给楚怀王,希望能够共拒强秦。

当初张仪欺楚,楚怀王因为咽不下一口气而导致多次在和秦国的战争中失利的楚怀王开始犹豫了起来,在大夫昭雎的建议下,楚怀王决定接受齐湣王的邀请,终于下定决心和齐国联合,但是加入合纵联盟中的楚国却开始表现出不作为。

[var1]

秦国的好处

公元前305年,秦昭襄王派人向楚怀王送上厚礼,娶了楚国的公主,同时又将秦国公室的女子嫁给了楚怀王,两国联姻。到了第二年,秦昭襄王就积极邀请楚怀王到黄棘这个地方盟誓,两人还结拜成为了兄弟。

楚国和秦国的联合很快便招致了齐国的不满,公元前303年,齐国联合魏国以及韩国出兵攻打楚国,理由便是楚国背叛了当初的合纵联盟,面对三国联军的讨伐楚国很快就支撑不住了,于是楚国向秦国发出求救信号,并且并派出了太子到秦国作人质,随后秦国出兵,三国联军无功而返。

[var1]

当初张仪欺楚,楚怀王和秦国挑起战争,战争失利以后秦国向楚国抛出橄榄枝,表示愿意将先前战争中夺取的楚国的汉中的一部分土地归还给楚国,但是楚怀王将楚国的全部失利归罪到了张仪的头上,因此决心处死张仪,后来听到郑袖说秦国愿意用上庸和能歌善舞的美女换取张仪,楚怀王便下令将张仪给放了,不难看出,楚怀王实际上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或者说他本人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主见的。

“雪中送碳”这个成语故事的主角便是楚怀王(有人说是宋太宗),大概是说一年冬天,楚怀王坐在炭火盆边上取暖,但是以就感觉很冷,于是就想自己穿着皮袄,坐在火盆边上都觉得冷,那么楚国的普通百姓的处境可想而知。于是就下令吧木炭分给楚国的子民。有人将这件事定义为楚怀王厚德爱民的标志,但是楚怀王的身份是一国的国君,木炭在古代的主要用途便是冶炼金属,在那样的一个年代,是散尽木炭给人民几个安逸的夜晚好,还是打造兵甲让将士们在战争中多一成胜算的把握好?

[var1]

秦昭襄王的邀请

公元前302年,秦国的一个大夫和在秦国作人质的楚太子打架斗殴,至于两个人是不是签了生死状就不知道了,秦国大夫没打过,不小心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楚太子则是在事发之后拍拍屁股开溜了。

等到第二年秦国人民种完庄稼之后,秦国的大军便带着齐国、魏国还有韩国一起攻打楚国,楚国大将唐昧被抓,重丘这一块地方也被秦国人夺走了。第三年大家种完庄稼之后又把楚国给打了,楚国大将景缺被杀,两万楚国士兵在这场战争中丧失的性命。前线传来噩耗后楚怀王非常担忧,于是就派遣之前在秦国犯了事的太子再去到齐国作人质,加入合纵联盟之后,秦国就停止了对楚国的攻打。

[var1]

公元前209年,秦昭襄王派人给楚怀王送上了一份书信,说大家当初在黄棘盟约结为好哥们。后来楚国有难,派太子来秦国实习,秦国出兵帮助楚国,两国的关系向来都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楚国太子杀死了秦国的大夫,也不道歉就跑路了,自己一是恼火,所以才让秦国的军队踏上的楚国的边境,现在说楚王为了避免战乱将太子送到齐国实习去了,这楚国和秦国原本关系及不错,大家还经常联姻,自己还是怀念当初和楚王一起号令天下诸侯的时光,所以冒昧请楚王到武关和自己盟誓,重修秦楚只好。

拒绝割让土地

楚怀王收到秦昭襄王的信之后还是有点担心,太子刚刚送去齐国,倘若是去了,将在齐国的太子置于何地,倘若是不去,这秦王的信写的是如此坦诚,这秦国似乎比齐国更加强大,所以还是去了吧。楚大夫昭雎提议说,秦国是虎狼之国,并且准备吞并天下诸侯,楚国现在应该坚持和齐国统一战线,加强边境的防御抵抗秦国。

[var1]

楚怀王不听,还是喜欢秦国这个比较强大的盟友,楚怀王到了武关之后,秦国额军队便封锁了武关,楚怀王被劫持到了咸阳,秦国人便是如果楚国愿意献出巫郡和黔郡,秦国就将他放回去。楚怀王还想着和秦国签订盟约,但是秦国人却志向要楚国的土地,楚怀王大怒,拒绝割让土地给秦国,然后就被秦国给扣留了。

楚怀王坚持不给土地,秦国人便坚持不放人,楚国的大臣便商议拥立当初劝楚王参加盟会的公子兰做国君。昭雎反对到,国君和太子在国外受困,大家信守国君的命令不割地救援国君,却又违背国君的命令拥立一个庶子担任国君,这样恐怕不合适吧?一顶造反的帽子扣了上去,大家也都不敢说话了,于是就派人前去齐国报丧,准备骗齐国人放太子回国。

齐国也有人提出应该扣留楚太子让楚国割让土地,但是齐国的国相认为,如果楚国被迫另立新君,那么齐国不但得不到好处,反而在道义上被天下人认为不义,于是齐国人就释放了楚太子横回国即位,史称楚顷襄王,而楚怀王最终则是客死咸阳。

[var1]

个人拙见

纵观春秋战国历史,这种大国会盟俘虏诸侯的事情只有两次次,以此便是楚成万当初邀请诸侯会盟的时候俘虏了宋襄公,也是楚成王先起的头,结果,现在楚怀王被俘虏了。中国古代的礼法规章制度应该是超过各国的,当然也有部分成规陋习,但是这样的规章制度一旦有了被打破的先例,就势必会造成体系内的不平等。

参考文献:

《史记·楚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更多文章

  • 春秋五霸版本这么多,为什么只有宋襄公如此受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宋,春秋5霸顺序,宋春秋评价宋襄公

    [var1] 然而春秋五霸一直有多个版本,除了齐桓公和晋文公是实至名归的霸主以外,其他三个空缺一直有许多种说法。在这些说法中,宋襄公无疑是最受争议的一位。那么是什么情况导致了宋襄公如此受争议呢? 宋襄公只是号令了几个小国,远远称不上霸主春秋时期的霸主,有一个基本条件,那就是举行诸侯会盟,使得诸侯们臣

  • 吕雉被项羽抓到楚国,在这3年的时间里,她真的还有清白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吕雉最后的下场,吕雉对项羽的评价,吕后是怎么从项羽哪里回来的

    那个时候的刘邦还只是一个汉王,他们两个人都有争夺天下的野心,后面也以楚汉两个国家势力为首在诸侯之间爆发了拉锯战争,在一开始的时候,刘邦是占据着绝对的劣势的,很多人都为刘邦做出过巨大的牺牲.其中就有他的老婆吕雉,就曾经为了刘邦的大业被项羽俘虏关押在楚国长达三年之久。那在这三年的时间里面。吕雉还是不是清

  •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各国帝王面临何种下场?一起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赵国曾经和秦朝可能是势均力敌,前有廉颇后有李牧,但是当两位大将军“消失”之后,赵国的命运也到头了!李牧被处死之后,很快秦军便攻克了赵国并抓住赵王迁,而他是否成为了秦始皇的刀下魂了呢?没有,被捕后秦始皇将其流放至房陵,他的后世也就在那里度过![var1]楚王负刍被捕之后,其余战将还继续在做

  • 此人为孔子的亲哥,二人遭遇截然相反,儿子却成为七十二贤人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孔子七十二贤人谁是河南的,孔子座下有多少位贤人,孔子有多少弟子多少贤人

    [var1]孔子在家中排行第二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换句话说他家里肯定有个哥哥,但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史料都未对孔子的长兄有所提及,因此知道孔子哥哥的人很少。事实上,孔子的哥哥叫做孟皮,孟皮与仲尼同父异母,古代中国人做什么都有讲究,孟皮是侧室所省,所以他不能像正妻的子嗣一般以伯仲叔季名字,只能用孟来代替伯

  • 夜读《史记》,秦穆公和使者的对话,让我窥破了秦国崛起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秦穆公简介,秦国崛起启示,王立群读史记秦国崛起

    如今秦始皇已死,秦朝已亡,所以我们也可以大胆的说秦国其实是一个“蛮夷化”程度相当深厚的国家。西周初期的时候,甚至没有秦国这个国家,东周建立之后,秦国刚刚走出部落国家没有多久,所以中原诸侯国认为秦国是一群蛮夷建立起来的国家。那个时候对于秦国的称呼是“秦夷”;更为直接的则是叫秦国为夷狄,叫楚国为南蛮。因

  • 孔子骂人不带脏字,一句脏话流传2000多年,损人的典范之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讽刺孔子的经典语录,孔子骂学生语录,孔子骂过的一句话

    孔子在中国古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身处高位2000多年,其思想基本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孔子作为老师,面对不听话学生,也会口不择言,损人功力让现在老师望尘莫及。有一次,孔子因为和学生宰予意见相左,情急之下便说了一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此话一出,便流传2000多年,堪称骂人典范。宰予生

  • 那块令蔺相如功成名就的璧,如今尚在何处?它还价值十五座城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蔺相如墓地在哪,史记蔺相如,蔺相如也不曾身经百战

    当年卞和即时被不识货的楚人打断双腿,也依然苦苦哀嚎,为世人有眼无珠,不识宝贝而痛哭,终于让楚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国士之礼待卞和,又把和氏璧纳为国宝。[var1]又过了几百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并且演绎出了蔺相如舌战秦王、又最后令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var1]后来被灭赵的秦军带回了咸阳,被丞

  • 战国首霸的魏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弱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时期的魏国在何时做过盟主,战国风云纪录片魏国,主角穿越到战国时期的魏国

    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战争次数的不断增多,哪怕是国力强大如战国七雄也渐渐吃不消了。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各国之间都在寻求一种新的治国模式以图强兵富国。[var1] 好在,诸侯们终于找到了这种方式,那就是变法。而魏国就是最早施行变法的国家。因此,魏国也很快的强大起来,并成为了战国初期的首位霸主。 按理

  • 战国策说赵高是嬴政族人,为登基大杀四方;清史学家悄悄为他翻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嬴政赵高简介,男主是赵高女主是嬴政,赵高不是要害嬴政吗

    对于赵高的身份,史学家一直在追索。原因就在于,曾有史书记载,秦始皇一直认为赵高是他的本家,所以才信任他。可到了清朝,史学家却发现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秘密!有考证发现:赵高竟然是赵国的王族,他祸害秦国是为赵国报仇!这到底是,还是有人存心为赵高“洗地”呢?[var1] 赵高的身世之谜? 《战国策》的作者刘向

  • 战国时期的楚国和齐国实力很强大,为什么最后都没有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时期齐国与楚国文化隔阂,楚国vs齐国大作战,爱笑会议室楚国打齐国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楚国和齐国在最鼎盛的时候相继跌下神坛,导致秦国再无顾忌,实力急剧膨胀,最后统一天下。下面我就来讲讲齐、楚两国是如何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的。当楚王之礼遇上秦王之诈张仪,战国时期出了名的纵横家,他一生都在致力于破坏六国合纵。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於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