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云南军费案,为何最终导致恭亲王等人的黯然离场?

云南军费案,为何最终导致恭亲王等人的黯然离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991 更新时间:2024/1/25 9:29:07

背景

“辛酉政变”之后,出现“两宫垂帘、恭王辅政”的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恭亲王势力不断壮大的同时,慈禧也在寻思如何独揽朝政,双方无可避免地出现摩擦,尤其在安德海事件之后,慈禧和恭亲王之间更是剑拔弩张。

当时军机处的格局是:恭亲王领班,满人官员是文祥和宝鋆,汉人官员是沈桂芬和李鸿藻。李鸿藻是北方人,沈桂芬是南方人;李鸿藻与文祥比较亲近,而沈桂芬与宝鋆也十分密切,双方势力看似平衡,但是,在户部任职的荣禄由于和文祥相熟,于是结交了李鸿藻,这也间接壮大了北方派的实力。这一度让沈桂芬感到有点“势单力薄”,正好趁着李鸿藻丁忧(父母去世,需辞官回乡守孝27个月)回籍的空缺,将自己门人、时任湖南巡抚的王文韶招入军机处。可是向来秉承“两不得罪”的王文韶并没有带来什么改变

再说说什么是“清流党”,就是那些没有实权的翰林院“士大夫”一帮人,这些人整天就是上谏、上谏、再上谏,除了这样好像也没什么刷“存在感”的方法了,张佩纶、张之洞、邓承修等,这些人中北方人居多,自然而然会支持李鸿藻。为什么总是说地域?因为在满清时期,官与官之间的攀附,籍贯是个重要因素

云南军费案发生时,因为王文韶身居要职,虽然他并没有过于针对北方人,但是因为他是沈桂芬提拔之人,所以,成为“清流派”攻击的主要目标

云南军费案

以前满清的财政支出还算正常,可是后来因为出现太平天国、捻军等运动,军队开支大增,造成国库空虚,地方财政的下发受到影响。为了能顺利拿到钱,各地不得不到京城进行“打点”,“云南军费案”就是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发生的

1874年——1881年,云南地区长达8年的财政支出都未能通过户部的核准、报销,为了解决此事,1882年,云南巡抚杜瑞联派出永昌知府潘英章和云南军务后路粮台崔尊彝携巨款到京城“打点”环节。他们先找军机章京、太常寺卿周瑞卿,再通过周瑞卿打点当时署理户部尚书的军机大臣王文韶、景廉行贿关税,谁料,户部张口就要13万“通融费”,潘英章他们嫌太多,双方正在讨价还价的当口,传来阎敬铭即将进京执掌户部的消息。双方抢在这之前,以8万两“通融费”的价格,把云南军费全部报销了结。

他们为什么要尽快了结此事?为什么这么怕这个阎敬铭?一来阎敬铭为官清廉,曾任湖北按察使和山东巡抚等要职,向来不会徇私舞弊,更不会收受贿赂;二来,阎敬铭为官多年,户部主事出身,对于财政方面的“猫腻”了如指掌;第三,也就是最重要一点,各地报销的军费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不是军费开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会主动“打点”相关官员,以求“网开一面”。

果不其然,没多久,阎敬铭就到户部上任,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账、查库,一下就把刚刚了结的“云南军费案”给翻了出来,这种机会,“清流党”哪能错过?

御史陈泰首先上奏,揭露太常寺卿周瑞卿和户部官员在云南军费案中收受贿赂的事实;紧接着,御史洪良品也把探访后了解的情况全部公布出来,要求罢免景廉、王文韶等人;张佩纶也紧随其后,呼吁严查云南军费案;在众人公布证据之后,阎敬铭又进一步弹劾原为户部尚书的景廉和王文韶账目不清、三库混乱

朝廷勃然大怒,责令阎敬铭会同刑部审理此案,很快就有了结果,与此事相关联的近30余名官员受到严惩:

潘英章革职流放;

军机大臣景廉、王文韶降职,王文韶逐出军机处;

工部侍郎翁同龢等也有失察之责,降职罚薪;连提拔上述官员的恭亲王也受到慈禧的斥责

云南军费案历时近1年之久,牵扯朝廷要员无数,连李鸿藻也承认受过“孝敬”,足见当时腐败的普遍性。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清流党”,本来是用来反制恭亲王的,可由于锋芒过盛,引起慈禧的反感

1882年,法国攻占越南河内,次年占领顺化,严重威胁到中国西南边疆,而恭亲王领衔的军机处却相当软弱;

1883年,中法开战,由李鸿藻、张佩纶推荐的徐延旭、唐炯等人接连失败,引发朝廷不满,

1884年,盛昱上奏折弹劾李鸿藻、张佩纶等人,在奏折中无可避免地提到军机首领、恭亲王奕。这份奏折本来很普通,但是因为牵扯到恭亲王,使得慈禧格外重视,因为当时慈禧和恭亲王的矛盾已经接近“水火不容”。几日后,慈禧下诏书宣布免去恭亲王和李鸿藻在军机处、总理衙门的所有官职,重新任命了世铎、张之万等人为军机处大臣,从此之后,实权都开始逐渐落在醇亲王之手,这就是满清历史上轰动一时的“甲申易枢”

云南军费案,本是一起贪腐案,刚开始案件的追查也无非就是汉党内部“南北分制”之间的冲突,但是最后却发展到这种地步,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慈禧利用这个事件,不但将军机处的“党争”彻底消除,还“师出有名”地解除了恭亲王的所有权利,进一步加大了自己对朝局的掌控,让所有人都知道,她才是满清说一不二的人;至于恭亲王,虽然之后的内忧外患迫使慈禧不得不再度请他“出山”,但是,却再也没有往日的辉煌

注:

此文参阅《光绪朝东华录》、《翁同龢传》、《南北之争与满清政局》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憨厚是福,老实人因加班得到意外机遇,被乾隆赐予状元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考察状元搞笑视频,乾隆亲自考验状元探花,乾隆召见新科状元刘墉是哪一集

    在古代,参加科举制度并且成功入围者都会受到世人的无比羡慕,家中都会以此为荣。尤其清朝时期,在八旗子弟享受到一系列优厚政策的前提下,科举更像是专为汉人而设置的专职考试。到了清朝,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备的三级考试模式,分别是省城的乡试、京师的会试以及太和殿(乾隆中期改为保和殿)的殿试。师从大儒,以举人之身入

  • 清朝入关之初,为何将长白山封禁,还不准汉人进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封禁长白山,蒙古入关杀了多少汉人,清朝允许汉人入关的时间

    长白山是清朝的龙脉作为满清发源地的长白山,也被满清称之为神山,圣山,也是清朝的龙脉。对长白山的敬畏是发自内心的,一代雄主康熙帝也专门祭祀过着这座神圣的山脉。所以清朝的皇帝们觉得长白山作为龙脉必须保护起来,因为历史上有不少朝代的更替就是因为龙脉被挖断了。所以为了清朝可以统治得更久,社会发展更好,为了子

  • 年羹尧为何不听劝诫执意血洗江夏镇?雍正怒道:你这是在找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让年羹尧血洗江夏镇吗,雍正灭江夏镇完整版,雍正在江夏镇治刘八女那段

    江夏镇的杀戮屠城,就注定了他要走上绝路。从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他是多么的冷酷残忍,当时他还把此事归结到雍亲王的身上,说全是有他指使,其实他只是会错了意,就烦了无法挽回的错误。因为此时他既得罪了八爷党,又违抗了四爷的命令,闹得两面不讨好。认为最为不堪的是牺牲的都是无辜的平头百姓性命。因为一场政治斗争,

  • 古代皇帝的特殊癖好,乾隆最逗,汉灵帝做买卖葬送了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现代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爱好,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喜欢看书,还有人喜欢旅游,各有各的兴趣。古代皇帝也是如此,他们除了处理朝政,关心国家大事之外,同样会有自己的兴趣。不过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皇帝的兴趣往往会给其他人、物甚至国家带来巨大的影响。梁武帝:佛教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前期可谓是雄才

  • 隐姓埋名的“朱三太子”,为何76岁高龄依然被康熙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三太子被康熙处死,历史上康熙怎么处置朱三太子,康熙杀朱四太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仁君,在康熙四十七年却下令凌迟处死一位76岁的教书先生,还不分老幼将其满门处斩。这位老先生不是别人,就是已经隐姓埋名数十年的“朱三太子”朱慈焕。此时,距离大明朝灭亡已经60余年,那为何康熙还要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先生下此狠手呢?这还得从清兵入关后,民间此起彼伏的反清浪潮说起很多人

  • 历史大揭秘,建宁公主竟然是康熙的姑姑,还和吴应熊生儿育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应熊建宁,吴应熊和建宁结婚视频,鹿鼎记建宁废掉吴应熊

    一、太宗之女,世祖之妹历史上的建宁公主大多被人称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公元1641年(清崇德六年)出生,是清太宗皇太极最小的女儿,母亲是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也就是说建宁是满蒙混血儿,比世祖皇帝顺治还要小4岁,刚出生时被封和硕公主。按辈分算建宁公主是康熙的小姑,而后来的额附吴应熊则是康熙的小姑夫。二、下嫁

  • 清史:德格类病逝,皇太极吞并正蓝旗,八旗变“七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1621年,德格类追随努尔哈赤出征,攻打奉集堡,率先杀入敌阵,夺取首功。班师途中,明军来突袭,德格类与岳托、硕托断后。德格类很勇猛,身受几处伤,依然不退缩,深受努尔哈赤赏识。奉集堡之战后,德格类先后追随莽古尔泰、代善出征喀尔喀蒙古,俘获人口数万,册封多罗贝勒。1626年,努尔哈赤郁郁而终,德格类与兄

  • 雍正皇帝的心腹大臣李卫,在乾隆时期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时期的李卫的结局,李卫查考场雍正大怒,雍正李卫摊丁入亩

    李卫仕途巅峰:封疆大吏李卫出生在一个家境比较殷实的富裕人家,用现在的水平来说,他就是一个富二代。在康熙五十六年,靠捐官当上员外郎,官阶从五品。雍正即位后,他严格按照雍正的旨意执行,在雍正五年,做到直隶总督,官阶正一品,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据《清史稿·李卫传》记载:五年,寻授浙江总督,管巡抚事。李卫大

  • 宠冠六宫长达十年的令妃,为乾隆诞育4子2女,何以生前无缘后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令妃死后谁最得宠,令妃和乾隆后宫的关系,乾隆时的令妃怎么死的

    可同时观众们还伴随着这样一个疑问,令妃如此受宠而且儿子还在其生前定为了储君,那为何作为皇太子的生母却未能如愿生前母仪天下,难道仅仅是因为她的出身问题吗?其实不然,关于孝仪纯皇后(令妃)为何在宠冠后宫的前提下却未能如愿登临后位,直到其去世20年之后才被追封为后。在我看来,主要受乾隆朝中后期立后“窘境”

  • 四处碰壁的洪秀全,为何能在广西搞得风生水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洪秀全真人照片,洪秀全听到石达开死讯有什么反应,广西蒙山县洪秀全

    1864年,随着天京的沦陷,延绵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缓缓落下帷幕。虽然最终以失败结束,但太平天国制定的诸多制度还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太平天国直接动摇了大清的根基、以及权力结构,使得曾国藩、李鸿章等一大批汉人官员开始走向历史舞台,这也间接加速了封建王朝的灭亡过程。因此,太平天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