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丈夫患癌、女儿自杀,她却被誉为民国第一名媛,80岁依旧动人

丈夫患癌、女儿自杀,她却被誉为民国第一名媛,80岁依旧动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474 更新时间:2024/1/17 11:49:54

“芙蓉不及美人香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这么富有诗香气质的能说谁呢?那自然是民国的第一名媛。

民国第一名媛是谁?郑念。郑念又是谁?这可是一位传奇不得了的女性。她原名姚念媛,家里的条件那是非富即贵。父亲是北洋政府的高官,家里的条件,造就了她一身的诗书气质,遗世而独立,仙人般的那种风骨,让她远近闻名。她的气质优雅大方,这样的人,自然是受到很多人追捧的,但是她的一生并不顺风顺水。

一生一世一双人国外相识那个人

这般风光的大小姐,自然是不缺追求者的,而且她还上过《北洋画报》,那不是想上就能上的,极大证明了她的颜值之高。

但是高颜值的她,并不把爱情当游戏,即使有资本,也不愿意答应那些个追求者,说到底,不愿意勉强自己,只是去贪图别人给的温暖罢了。

这样的她,爱情自然是会悄悄的来。她明明可以靠颜值却非要靠才华,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北京的燕京大学,这学校,放在以前还是现在,都是不好考的,充分展现了郑念的才华。优秀的人总是在不停的追逐着自己的极限,这样还不够,还去了伦敦留学。也是在伦敦的日子,成就了这样女人令人艳羡的爱情。

郑念故居

在伦敦的日子,中国人总是会跟着中国人玩,那是一种心理。也是在这时,郑念遇上了那个他:郑康祺。两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在他国异乡,彼此欣赏,互生爱意,成就了一段佳缘。许下百年之约,以你之姓冠我之名,姚念媛便改名郑念。

完成学业的他们,丈夫加入外交部,派遣到澳洲,自然妻子相随,一家迁到澳洲,幸福美满的生活。

一生一世一双人,也不过是郑念夫妇所相处的模式。

漂泊海外终回国报效

郑念夫妇在国外漂泊,在澳洲的生活,算是幸福,但是在异国他乡,怎么可能没有思想之情呢。

他们在澳洲,迎来他们可爱女儿的诞生,算是抚慰了他们在外的心情。

一听到新中国成立,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国,报效祖国。他们说:“我们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国,希望为新中国做贡献。”这是他们能想到的,作为中国人,就该有中国魂,回国报效,那是再正不过的。

突发家变入狱七年丧女仍然努力活着

原本以为日子走上正轨,幸福的家庭,有才的丈夫,可爱的女儿,都让郑念心里感到幸福满足。

但是,命运就是这样,总爱开千奇百怪的玩笑,郑念家中也逃不过。他们在上海的生活那可谓是风光上流的生活。就是这样,才看不惯,丈夫郑康祺突患癌症,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家里的重担一下就全落在了郑念的身上了。

她要忍受着失去丈夫的悲痛,还要坚强的扛起家中的负担,虽然女儿已经长大了,不用她怎么操心,但还是需要她的照顾。母女俩相依为命,慢慢捱过失去丈夫,失去父亲的痛苦。

本以为这样已经是最大的玩笑了,但不想更大的浩劫在后面等着他们。

郑念入狱了,因为被怀疑是间谍身份,入狱七年。在一开始,她知道会有这些变化,遣散家中佣人,让他们能避免流落街头的可能,对她的女儿说,这不过是一场暴风雨,过了就好,她就是用这样的心理,接受了命运对她的不公。

她坦然入狱,前半生名门出生的大小姐,过着上流社会生活的她,并不知道,监狱中迎接她的是什么。

监狱的生活和环境,让郑念感叹,世间竟还有这么简陋肮脏之处。好在,她擅长用心理建设,接受这样的环境和生活。她看着监狱的蜘蛛网,每天坚持清理,一点点收拾,墙壁缝隙中的污垢,一点一点打扫,让她所处的环境干净整洁。

恶劣的环境,她活得坚强美丽,像是细缝中的小花,努力的往着阳的地方生长,即使遭遇着让人难以接受的迫害,遭受着从未经历过的痛苦,也没有轻言放弃,结束她的生命。

即使生活在阴沟里,也有仰望星空的权利。这就是郑念在狱中,能够坚持存在着的信念。

七年时光,磨灭了郑念曾今的锋芒,反而使她更加遗世独立,优雅在她身上更加富有魅力,她出狱了。在一众女犯人中,她是特别的,她的衣服干干净净,她的面容整洁,七年,并没有让她变老,依旧风貌犹存。

她出来找她的女儿,重见光明的她以为终于可以母女团圆了,命运接二连三的打击她,女儿自杀去世了。最疼爱的可爱的女儿,也离开了她。丈夫离开了,女儿也离开了,一家三口,就只剩她一个人了。如果是平常人,受到这样的打击,只剩自己一个人,那会觉得活在世上已经没有任意义了。

人人以为她会倒下,但是并没有,她的一生从未向命运低过头。她积极接受治疗,善用心理疗法,让自己度过了这场浩劫。

晚年生活病逝他乡

她的心理裂开了一道口子,装满了她的悲伤,她选择离开上海,远赴美国,度过生。她将家中的物无偿捐献给博物馆,走时只带着一个箱子和现金,就要在美国安度晚年,带着丈夫和女儿的那一份,接着活着。

她在他乡平淡如水,为了纪念丈夫和女儿,写下了《上海生死劫》。这一本书里,讲述了她抵抗心理和身体的压力,以一个回忆,回忆了她的十年。

80岁的她,容貌依旧动人,高雅的气质依然在她身上,她的光芒,没有因为时间没有因为经历而消失,她仍旧是那个优雅的女性。

郑念,了不起的女人,经历了那么多,用乐观和精力,迎接每一天。她的心理是坚强的,她用着她的心理术,高雅的活着,度过难关,也不算什么了。

迟暮依旧美人,末路仍是贵族。天生的气质,让她美丽的活着。

更多文章

  • 清朝皇帝为何特别喜欢往宫外跑?原因让人感慨:皇帝也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皇帝重振雄风视频,清朝16位皇帝一览表,清朝皇帝星座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起清朝后宫独特的选妃制度以及侍寝制度了。首先是选妃制度,清朝入关后,政策上虽然选择了民族融合之路,但皇宫之中还是秉持着血统论,为了保持血统的纯净,清朝选妃都是从八旗子弟之中选取,而这样,就会造成一个比较尴尬的后果。什么后果呢?那就是近亲结婚导致后代的成活率以及容貌都比较堪忧

  • 康熙的启蒙老师苏麻喇姑,每年只洗一次澡,原因让人敬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游牧民族的衣食住行深受大自然环境的影响,因为他们都是要靠天吃饭,所以这些人对自然都有着深深的敬畏。虽然苏麻喇姑身为孝庄太后身边最受宠爱的高等宫女,然而她也是蒙古大草原上长大的孩子,骨子里对苍天有着本能地服从。终年不洗澡,只因深入骨髓的信仰苏麻喇姑终年不洗澡,每年只在除夕之日,用少量的水,小

  • 乾隆谒陵,术士献上一本国运书,其中一个数字让皇帝决定将其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大怒下令斩首,乾隆谒陵,卢焯为何会被乾隆斩首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依照祖制前往盛京谒陵,一路上声势浩大。就在路途中,御前侍卫突然报告,说抓到了一个术士,他跪在御道献书,说有一部天授之书要献给皇帝,事关大清国运。乾隆心中也万分好奇,是什么样的天书竟然关乎国运?于是让人将书呈上来,一开始乾隆还看得津津有味,然而后面看到其中一个数字时,却

  • 乾隆经常赏赐大臣猪肘子,为何众人表面感恩戴德,内心却很排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赏赐的猪肘子,乾隆赏赐蒙古大臣记录,乾隆赏赐刘墉两个嫔妃

    乾隆为何会赏赐大猪肘子?当乾隆赏赐大臣猪肘子时,官员们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是因为乾隆对大猪肘情有独钟吗?当然不是。而是因为每当有重要节日特别是祭祀的时候,乾隆都会用白水煮大猪肘子,主要有两个目的:告诉祖先们清朝目前发展的样子。史书上都说康乾盛世,乾隆初期国库充实,家家户户每年都有富余。在这样的情况下

  • 和珅临死前想起乾隆给他的保命诏书,打开傻眼了,上面只有三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和珅,人们的的第一印象肯定是:哦,那个大贪官啊!但是,他早期之所以能够有贪的机会,享尽荣华富贵,是因为他受到乾隆的信任和恩宠。不曾想在最后的生死关头,乾隆皇帝却跟他开了个玩命的玩笑,在他被赐死想起乾隆的保命诏书,打开却傻眼了,上面只有三个字,最终也没能保全性命。和珅为什么受到乾隆皇帝的宠幸?一定

  • 继位之初的雍正,为何对拥立他的舅舅隆科多下手?都是酒精惹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一、显赫身家说到这个隆科多,那可是大有来头,出身于佟佳氏的他,隶属于满洲镶黄旗,镶黄旗那可是八旗中地位显赫的上三旗,佟佳一族的地位可想而知。不光如此,佟佳一族还出过好几位皇后,包括康熙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康熙帝最宠爱的皇后孝懿仁皇后等,而隆科多正是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二、清朝独一份的殊荣不过,这都不

  • 历史揭秘:清朝的股票是如何被光绪给玩“崩盘”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光绪不死清朝有希望吗,清朝的股市,清朝光绪铜币价格表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第一支股票诞生于192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之时,就是第一只股票发行之日。这是种误解,在后满清时代,清廷为了应对日益困窘的财政危机,就曾两次公开发行股票,只不过,差点没赔死第一只股票第一次发行股票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来无影、去无踪;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速生速灭的那种。后满清时代,

  • 云南军费案,为何最终导致恭亲王等人的黯然离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背景“辛酉政变”之后,出现“两宫垂帘、恭王辅政”的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恭亲王势力不断壮大的同时,慈禧也在寻思如何独揽朝政,双方无可避免地出现摩擦,尤其在安德海事件之后,慈禧和恭亲王之间更是剑拔弩张。当时军机处的格局是:恭亲王领班,满人官员是文祥和宝鋆,汉人官员是沈桂芬和李鸿藻。李鸿藻是北方人,沈桂

  • 憨厚是福,老实人因加班得到意外机遇,被乾隆赐予状元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考察状元搞笑视频,乾隆亲自考验状元探花,乾隆召见新科状元刘墉是哪一集

    在古代,参加科举制度并且成功入围者都会受到世人的无比羡慕,家中都会以此为荣。尤其清朝时期,在八旗子弟享受到一系列优厚政策的前提下,科举更像是专为汉人而设置的专职考试。到了清朝,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备的三级考试模式,分别是省城的乡试、京师的会试以及太和殿(乾隆中期改为保和殿)的殿试。师从大儒,以举人之身入

  • 清朝入关之初,为何将长白山封禁,还不准汉人进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封禁长白山,蒙古入关杀了多少汉人,清朝允许汉人入关的时间

    长白山是清朝的龙脉作为满清发源地的长白山,也被满清称之为神山,圣山,也是清朝的龙脉。对长白山的敬畏是发自内心的,一代雄主康熙帝也专门祭祀过着这座神圣的山脉。所以清朝的皇帝们觉得长白山作为龙脉必须保护起来,因为历史上有不少朝代的更替就是因为龙脉被挖断了。所以为了清朝可以统治得更久,社会发展更好,为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