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北方各族人民的起义和北魏的东西分裂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北方各族人民的起义和北魏的东西分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802 更新时间:2024/1/23 5:32:38

起义的历史背景

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经济有了发展,新都洛阳繁荣起来。

《洛阳伽蓝记》卷四记述洛阳的景象:“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有刘宝者,最为富室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焉。是以海内之货,咸萃其庭。产匹铜山,家藏金穴。宅宇逾制,观楼出云,车马服饰,拟于王者。”

到孝文帝的第三代继承者孝明帝时,史称其“魏累世强威,东夷西域,贡献不绝。又立互市以致南货。至是府库盈溢”(《资治通鉴》卷一四九)。

景况仍然可观。

然而,经济繁荣的结果并没有使广大劳动人民从中获益。

这一时期,人民的生活仍很困苦。相反,汉化的鲜卑贵族很快坠入锦衣玉食之中,迅速走向腐化。

孝文帝时,贪污之风虽很盛行,然由于孝文帝采用严刑峻法,尚能控制局面。

史称其时“食禄者跼蹐,赇谒之路殆绝”(《魏书•刑罚志》)。

宣武帝即位,形势发生变化,宣武帝对贪污腐化之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本人“好游骋苑囿”,“嬉戏无度”,就很奢侈,无心于朝政。上行下效,“时魏宗室权幸之臣,竟为豪侈”,北魏统治集团生活日趋腐朽。

胡太后临朝时,奢侈之风更盛。最典型的是高阳王雍和河间王琛。“高阳王雍,富贵冠一国,宫室园圃,侔于禁苑,僮仆六千,伎女五百,出则仪卫塞道路,归则歌吹连日夜,一食直钱数万。”(《资治通鉴》卷一四九)

“河间王琛,每欲与雍争富,骏马十余,皆以银为槽,窗户之上,玉凤衔铃,金龙吐旗。尝会诸王宴饮,酒器有水精锋(锺)、马脑碗、赤玉巵,制作精巧,皆中国所无。又陈女乐、名马及诸奇宝。复引诸王历观府库,金钱,增布,不可胜计。顾谓章武王融曰‘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

这些惊人的财富,无疑都是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

河间王琛,在宣武帝及孝明帝两朝皆作定州刺史,他“在州贪惏”。连胡太后也觉得他贪心无厌,下诏:“琛在定州,惟不将中山宫来,自余无所致。”(《北史•河间王若传》)

为饱私囊,朝廷甚至卖官鬻爵,“纳货用官,皆有定价,大郡二千匹,次郡一千匹,下郡五百匹”(《北史•魏常山王遂传曾孙晖附传》)。

仕人买官花了钱,及到任上,就大肆搜括,加倍贪婪地吮吸人民的血汗。

孝文帝时所行均田法,这时也被破坏。

原来规定不得买卖的公田和露田,都可以买卖。露田流动尤为严重,因为“贫户因王课不济,率多货卖田业”(《通典•食货典》)。

在均田制下有田可耕的农民,又开始面临失去土地的威胁,使北瑰经济潜伏着危机。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本来就有对南朝用兵的因素。

迁都之后就改变了自己一度奉行的与南齐和好的政策,开始大举南伐。

尽管每次几乎都以无功告终,仍然不肯罢休。这时因洛阳位于黄河之南,与南朝相接壤,既要保卫洛的安全,就必须将南朝长江以北土地据为己有。

所以孝文帝每次出击,目标都在义阳、淮上、宛、邓等地。

宣武帝、孝明帝时,战事未休,反而有扩大之势。

人民要负担兵役和作战物资,苦不堪言。当时,“汝颍之地,率户从戎:河冀之境,连丁转运”(《魏书•卢玄传孙昶附传》),

以至“死丧离旷,十室而九”。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使人民对北魏政权的敌意更加强烈。

北魏各族人民大起义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酝酿和爆发的。

起义首先爆发于六镇,接着又爆发了关陇、河北、青州起义。

以六镇起义开始的各族人民大起义六镇,一般是指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之外,又有御夷等镇。大部位于北魏的北方边境,即今内蒙古境内。

六镇是北魏的军事要塞,历史上曾一度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北魏原来一直以平城为国都,为了防御北边的柔然南下,拓跋焘设此六镇,以拱卫都城。

当时,六镇将领,乃至一般士兵,身份都是比较高贵的,在六镇作兵是光荣的。“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或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北齐书•魏兰根传》)

他们“不但不废仕宦,至乃偏得复除,当时人物,忻慕为之”(《北史•魏广阳王建传孙深附传》)。

然而,在迁都洛阳之后,平城不复为国都,六镇也失去军事上的意义,将兵地位一落千丈。他们远在漠北,少有接触汉文化的可能,与南迁的鲜卑贵族在文化上形成差距,心理上形成隔膜,经济地位上也处于劣势。氏族部落成员当兵是义务也是权利,拓跋氏封建化后,兵户身份低人一等。

加上汉化后的北魏政府受到汉制度的影响,常常把犯罪的人发配六镇为兵,更使六镇兵民的处境不佳。六镇将兵中,不满情绪逐渐增长。

孝明帝时,有一个叫魏兰根的官吏对此情况深表忧虑。他告诉尚书令李崇说:“中年以来,有司乖实,号为府户,役同厮养,官婚班齿,致失清流。而本宗旧类,各各荣显,顾瞻彼此,理当愤怨。”他建议北魏朝廷采取断然措施,“更张琴瑟,今也其时,静境宁边,事之大者。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凡是府户,悉免为民,入仕次叙,一准其旧,文武兼用,威恩并施。此计若行,国家庶无北顾之虑矣”(《北齐书•魏兰根传》)。

李崇亦深以为然,上奏朝廷,朝廷竟不闻不问。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北周的衰落和隋之代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北周隋国公纪录片,北周和隋制度上的联系

    公元578年,一代英主北周武帝病故,儿子宇文赟继位,是为宣帝。北周武帝死时才三十六岁,正当年富力强,施展宏图之年。他的去世对于北周正在进行中的统一事业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周宣帝与其父几乎毫无共同之处。他性好奢侈,胸无大志,却极有阴谋。周武帝死时,他毫无悲怆之状,反而抚摸着自己身上被父亲生前教训时留下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北周灭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北朝北周历史,北周伐齐纪录片,正史中杨坚怎么灭北周

    在宇文泰、周武帝两代人的治理下,北周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朝廷统治较为巩固,国力也日益强大。在这些前提下,具有雄才大略的周武帝开始把目光转向邻国,转向整个鼎峙中的南北双方,欲以完成他梦寐以求的统一大业。此时,南方已从梁末大乱中复苏。陈朝尽管辖地最小,但国内形势还能维持小康局面。相反,与北周对峙的北齐却日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侯景之乱(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最惨皇帝侯景,赵姬后宫之乱真实的吗,奢安之乱的真实历史

    侯景在攻入建康城后,告诉诸将,要杀个干净,好让天下人知道他的威名。建康自东晋以来,本是历朝胜地,商业和手工业发达,经济繁荣,城南北各四十里,达二十八万多户。至侯景之乱,金银宝饰财物被抢劫一空,宫阙图书文物多被烧毁。又因为交通阻隔,粮食运不进去,米价高至七、八万钱一升。那些士大夫们,个个饿得鸠形鹄面,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侯景之乱后微弱的后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北朝后梁简介,后梁刘洵,后梁被撞弯是换还是修

    侯景死后,梁朝王室子弟之间争夺帝位的内战并未因之而平息,反而愈演愈烈,百姓的灾难也更为深重。公元552年,王僧辩攻克建康后,十一月,萧绎自恃灭侯景有功,在江陵称帝,是为梁元帝。益州刺史武陵王纪,也不甘示弱,在蜀称帝。但由于他势力最小,次年,就被梁元帝萧绎灭掉。益州之地也被西魏宇文泰趁机夺走。萧绎的命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佛教高僧释道安、鸠摩罗什、慧远等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金峰释道安,释道安的前世今生,释道安法师隐居哪里

    南北朝时期,佛教经典的翻译很多。据唐智升的《开元释教寻》所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译经达一千六百二十一部。佛经的翻译,实际上就是佛教思想的介绍。南北朝的佛教经典,把佛教思想大量的介绍过来,为隋唐时佛教思想的发扬和中国化准备好了条件,并打下基础。有重要影响的高僧在佛经翻译和佛教思想介绍中,作出重要贡献的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东魏、北齐的民族矛盾和错误的民族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魏变北齐的过程,北齐民族矛盾,东魏北齐佛像

    高欢创建的东魏,起初在军事、经济、地域范围上,都远远超过宇文泰的西魏。自公元534年,不堪忍受屈辱地位的孝武帝西入关中,高欢事实上失去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这次政治上的失算使他面临两大敌人,一是南朝,一是西魏。尽管他们之中,有强有弱,但都是堪与之匹敌的独立政权。高欢要想在对峙中保持自己的地位,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东魏、北齐后期政治的腐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魏北齐简介,东魏北齐反腐新闻,史上最荒唐的朝代北齐

    东魏、北齐的统治者也不敢打击豪强势力(包括鲜卑和汉族豪强),适当地限制他们的经济扩张,而是采取听之任之,甚至鼓励纵容的态度。东魏时,官吏贪污,盘剥人民的情况就很严重。豪强纷纷庇荫人口,与政府争夺劳动力,政府利益受到很大损失。所谓:“是时法网宽弛,百姓多离旧居,阙于徭赋。”(《隋书•食货志》)高欢对此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东西魏之间的小关之战和沙苑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北朝宋魏之战是怎么回事,魏宋大战南北朝完整版,闲话南北朝宋魏交兵2

    东西魏之间的战争,小的不计,大的战争就有五次。小关之战和沙苑之战,都是其中较大的战争。公元538年,关中地区天灾严重,人至相食。高欢先发制人,于公元537年正月,乘机发动了对西魏的战争。令前锋窦泰率步骑万余人直趋潼关,令高敖曹率军攻上洛(今陕西商县),高欢自己则率军赴蒲坂,造浮桥三座,声言要渡过黄河

  • 南北朝简史-拓跋焘统一北方的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拓跋后裔,拓跋焘 北周武帝,拓跋玉儿最终结局

    魏帝拓跋焘继位后,连年兴兵,屡获胜利。当时,北魏的北面,还有柔然这个劲敌。拓跋焘初即位时,公元424年,柔然派六万骑入云中,杀掠吏民,占领了魏建于云中的盛乐宫。拓跋焘亲自率领轻骑,飞驰三天二夜至云中。柔然兵把拓跋焘层层包围了五十余重,拓跋焘镇定自若,指挥作战。魏人射杀柔然可汗的弟弟,柔然惧,遁去。这

  • 南北朝简史-拓跋焘的南征和瓜步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瓜步之战,瓜步之战宋魏兵力对比,瓜步之役解释视频

    南北朝初期,宋计划北伐。宋还未出击,拓跋焘就抢先一步,于公元450年二月亲自率领十万步骑南征。宋南顿太守郑琨、颍川太守郑道隐弃城逃走。北魏军把宋悬瓠城(今河南汝南)层层包围。城中宋军不满千人,北魏军昼夜攻城,搭起云梯临城而射,矢如雨下。宋守军以一当百,杀伤敌人以万计,城中死者亦过半。双方相持四十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