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侯景之乱(下)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侯景之乱(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972 更新时间:2023/12/12 15:15:10

侯景在攻入建康城后,告诉诸将,要杀个干净,好让天下人知道他的威名。

建康自东晋以来,本是历朝胜地,商业和手工业发达,经济繁荣,城南北各四十里,达二十八万多户。至侯景之乱,金银宝饰财物被抢劫一空,宫阙图书文物多被烧毁。

又因为交通阻隔,粮食运不进去,米价高至七、八万钱一升。那些士大夫们,个个饿得鸠形鹄面,穿着罗绮,抱着金玉,伏在床边等死。

颜之推曾这样描述,“梁世士大夫及侯景之乱,肤肥骨柔,不能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卒者,往往而然”(《颜氏家训•涉务篇》)。

南朝士大夫受到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全城饿死者超过半数。曾经多年繁荣鼎盛的建康,经过这次战乱,几乎荡然无存了。

侯景进攻建康时,梁朝王室荆州刺史湘东王绎,河东王誉,岳阳王等,发兵讨侯景。

梁武帝其他子侄,也表示要前来声援。但他们各拥强兵,相持不战,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都觊觎着皇帝的宝座,并不真心想救朝廷。

公元549年,侯景与萧正德发生矛盾。

萧正德密召郡阳王范,要他带兵讨侯景。侯景获得消息,杀萧正德,立太子萧纲为帝,是为梁简文帝。

公元551年,侯景又废杀简文帝,立豫章王萧楝为帝。

不到三个月,又废萧楝,将他锁在密室里面。这次索性自己当起皇帝来,称汉皇帝。

公元549年,侯景军攻破建康以后,一路向三吴地区进军。梁吴郡、吴兴各有精兵数千,会稽郡有精兵数万,都不敢抵抗。

三吴最称富庶,是建康经济的主要来源。侯景军据有三吴,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并掳掠人口,贩卖到北方去当奴隶,致使当地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凋蔽。

公元550年,侯景另一路军破广陵,将被俘的八千人半埋入地,纵兵驰马射杀之。

广陵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公元550年,侯景军一路沿长江西进。

551年破江州、郢州(湖北汉口),逼近江陵。萧绎向西魏求援,割汉中给西魏。侯景军被萧绎击败,萧绎夺回江州和邱州。

公元551年,萧绎派大将王僧辩率军东下。陈霸先率精兵三万人助王僧辩。

王僧辩军从寻阳出发,舳舻数百里。陈霸先从南江(赣水)出溢口,与王僧辩会师于白茅湾(今江西九江北)。

王僧辩军抵芜湖,侯景守将张黑慌忙弃城逃走。

侯景闻讯,甚恐,下诏要免萧绎、王僧辩之罪。

侯景部将侯子鉴据守姑孰南州。

侯景派兵前往支援,他嘱咐侯子鉴:“西人(萧绎兵从西边来)善水战,勿与争锋汝但结营岸上,引船入浦以待之。”

侯子鉴乃舍舟上岸,闭营不出。王僧辩在芜湖停留近半月,也不出战。

侯子鉴很得意,派人告诉侯景,“西师畏吾之强,势将遁矣,不击,且失之。”

侯景命侯子鉴准备出击。

王僧辩到了姑孰。侯子鉴率步骑万余人渡南州,在岸上挑战,一面以船载战士在水面进攻。

王僧辩命小船全部退走,只留大船停泊于两岸。侯子鉴以为王军要逃跑,争相出击。

王僧辩令大船断其归路,击鼓大呼,与侯军战于江中心。侯军大败,士卒赴水死者数千人。

侯子鉴仅以身免,只好收集散卒逃回建康。王军乘胜攻占了历阳。

这次水战,侯景军受创惨重。侯景听到侯子鉴失败的消息,“大惧,涕下覆面,引衾而卧,良久而起,叹曰:‘误杀乃公’。”(《资治通鉴》卷一六四)。

姑孰成后,王僧辩军向前推进到了张公州,乘着涨潮,进入秦淮河,兵临建康城下。

侯景忙令将巨石载入船中,沉入水下,挡住秦淮河入口,然后缘淮作工事,“自石头至于朱雀街,十余里中,楼堞相接”。

王僧辩进军到招提寺北(招提寺在石头城北)。侯景率众万余人、铁骑八百余,列阵于西州。陈霸先见侯景兵多,便令诸将分处置兵,又派弓弩手二千横截其后。

侯景兵交战不利,向后退时,王僧辩又率大军从旁杀出。

侯景大败,逃回建康城。他自知大势已去,使用皮口袋装着两个儿子,挂在马鞍旁,与百余骑向东逃窜。王僧辩令部将率精甲五千骑追侯景。

公元552年四月,王僧辩军在松江(吴淞江以南)追上侯景。此时侯景仍有船二百艘,众数千人。侯景将两个儿子推入水中,与心腹数十人乘一船企图逃入东海,被部将羊鲲所杀。

至此,历时近四年之久的侯景之乱才告结束。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侯景之乱后微弱的后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北朝后梁简介,后梁刘洵,后梁被撞弯是换还是修

    侯景死后,梁朝王室子弟之间争夺帝位的内战并未因之而平息,反而愈演愈烈,百姓的灾难也更为深重。公元552年,王僧辩攻克建康后,十一月,萧绎自恃灭侯景有功,在江陵称帝,是为梁元帝。益州刺史武陵王纪,也不甘示弱,在蜀称帝。但由于他势力最小,次年,就被梁元帝萧绎灭掉。益州之地也被西魏宇文泰趁机夺走。萧绎的命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佛教高僧释道安、鸠摩罗什、慧远等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金峰释道安,释道安的前世今生,释道安法师隐居哪里

    南北朝时期,佛教经典的翻译很多。据唐智升的《开元释教寻》所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译经达一千六百二十一部。佛经的翻译,实际上就是佛教思想的介绍。南北朝的佛教经典,把佛教思想大量的介绍过来,为隋唐时佛教思想的发扬和中国化准备好了条件,并打下基础。有重要影响的高僧在佛经翻译和佛教思想介绍中,作出重要贡献的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东魏、北齐的民族矛盾和错误的民族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魏变北齐的过程,北齐民族矛盾,东魏北齐佛像

    高欢创建的东魏,起初在军事、经济、地域范围上,都远远超过宇文泰的西魏。自公元534年,不堪忍受屈辱地位的孝武帝西入关中,高欢事实上失去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这次政治上的失算使他面临两大敌人,一是南朝,一是西魏。尽管他们之中,有强有弱,但都是堪与之匹敌的独立政权。高欢要想在对峙中保持自己的地位,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东魏、北齐后期政治的腐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魏北齐简介,东魏北齐反腐新闻,史上最荒唐的朝代北齐

    东魏、北齐的统治者也不敢打击豪强势力(包括鲜卑和汉族豪强),适当地限制他们的经济扩张,而是采取听之任之,甚至鼓励纵容的态度。东魏时,官吏贪污,盘剥人民的情况就很严重。豪强纷纷庇荫人口,与政府争夺劳动力,政府利益受到很大损失。所谓:“是时法网宽弛,百姓多离旧居,阙于徭赋。”(《隋书•食货志》)高欢对此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东西魏之间的小关之战和沙苑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北朝宋魏之战是怎么回事,魏宋大战南北朝完整版,闲话南北朝宋魏交兵2

    东西魏之间的战争,小的不计,大的战争就有五次。小关之战和沙苑之战,都是其中较大的战争。公元538年,关中地区天灾严重,人至相食。高欢先发制人,于公元537年正月,乘机发动了对西魏的战争。令前锋窦泰率步骑万余人直趋潼关,令高敖曹率军攻上洛(今陕西商县),高欢自己则率军赴蒲坂,造浮桥三座,声言要渡过黄河

  • 南北朝简史-拓跋焘统一北方的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拓跋后裔,拓跋焘 北周武帝,拓跋玉儿最终结局

    魏帝拓跋焘继位后,连年兴兵,屡获胜利。当时,北魏的北面,还有柔然这个劲敌。拓跋焘初即位时,公元424年,柔然派六万骑入云中,杀掠吏民,占领了魏建于云中的盛乐宫。拓跋焘亲自率领轻骑,飞驰三天二夜至云中。柔然兵把拓跋焘层层包围了五十余重,拓跋焘镇定自若,指挥作战。魏人射杀柔然可汗的弟弟,柔然惧,遁去。这

  • 南北朝简史-拓跋焘的南征和瓜步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瓜步之战,瓜步之战宋魏兵力对比,瓜步之役解释视频

    南北朝初期,宋计划北伐。宋还未出击,拓跋焘就抢先一步,于公元450年二月亲自率领十万步骑南征。宋南顿太守郑琨、颍川太守郑道隐弃城逃走。北魏军把宋悬瓠城(今河南汝南)层层包围。城中宋军不满千人,北魏军昼夜攻城,搭起云梯临城而射,矢如雨下。宋守军以一当百,杀伤敌人以万计,城中死者亦过半。双方相持四十二天

  • 南北朝简史-拓跋嗣的南征和宋初的政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拓跋元宏,玉灵谣赵灵儿与拓跋玉儿,拓跋家族皇帝排位顺序

    刘裕和他的儿子义隆时期,是刘宋的兴盛时期,也可以说是南朝的兴盛时期。刘裕灭了蜀、后燕和后秦,大有统一全国的势头。但刘裕时期,内部多事。孙恩起事的余留势力卢循、徐道覆还在坚持斗争,反对刘裕的政治势力如刘毅和门阀大族势力还很强大。这些势力,阻止了刘裕雄心壮志的进一步实现。宋文帝时期,这些势力都消灭了。他

  • 南北朝简史-宋齐时期血腥的宗室战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北朝简史简介,悠悠南北朝之宋齐北魏的纷争史,南北朝宗室和士族矛盾

    宋文帝以弟彭城王义康为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荆州和扬州是长江流域经济开发的两个重点地区。《宋书•何尚之传》称:“荆、扬二州,户口半天下。江左以来,扬州根本,委荆以阃外。”沈约在传后又发挥了一句:“江左以来,树根本于扬越,任推毂于荆楚民户境域,过半于天下。”彭城王义康“少而聪察,及居方任,职

  • 南北朝简史-宋文帝的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文帝北伐好开局,宋文帝与刘义康,南北朝历史简史

    在拓跋焘已灭夏,正准备灭北燕、北凉时,宋文帝决意北代,企图收复洛阳、虎牢、滑台等河南土地。公元430年,宋文帝令右将军到彦之率五万大军,统领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北攻,又派骁骑将军段宏率领精兵八千,直指虎牢,豫州刺史刘德武率兵一万跟在他后面,后将军长沙王义欣则将兵三万作为机动部队。并先派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