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麓川曾是中国领土,为何被明朝三次平叛后,还反倒宣告脱离

麓川曾是中国领土,为何被明朝三次平叛后,还反倒宣告脱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756 更新时间:2024/1/13 9:49:54

麓川原本就是我国的领土,自从1441年开始到1449年为止,明朝派兵连续三次征伐麓川才彻底平叛,也因为这三次平叛,让明朝元气大伤。

明朝三次派兵平叛麓川

麓川是在1311年由思可法建立,位于我国云南西部,元朝末年,全国各地势力组织纷纷揭竿而起,云南当地的土司也都集结在麓川,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

此时的元朝虽然有心管束,却早已没有了管理的能力,只能对麓川的首领进行册封来保证元朝的大国颜面,实际上却对麓川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掌控权。

思可法去世以后,思伦发继承了皇位,明朝军队在皇帝御驾亲征的带领下接连平定了云南以及周边地区。

思伦发很快就意识到了大明正处于强盛之时,他没有足够的实力相抗衡,为了避免被大明剿灭,思伦发选择主动依附明朝。

思伦发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麓川对明朝称臣,在他养精蓄锐以后,连续两次派兵攻打明朝,但是结果却都不尽人意,他的这种行为非但没有鼓舞士气,反而还让很多手下和他离心。

思伦发只能带领麓川还愿意跟随他的部队再徐徐图之,争取再次发动战争和大明朝一较高下,1428年,思任发继承了麓川,在兵强马壮的时候再一次发起战争。

这一次的麓川没有像之前两次战争那样惨败,居然和明朝周边的军队形成了势均力敌之势。

朱祁镇得知此事以后,决定派兵前去镇压,虽然他在治武功上不如朱家上几代帝,但是却非常清楚不能放任麓川势力继续扩大,长此以往一定会影响到大明朝的统治。

1441年,明朝的军队正式和麓川开战,这场战争一直打到了1445年,虽然明朝取得了胜利,成功地镇压住麓川,但是为了战争投入的兵力和粮草足够让明朝元气大伤。

最重要的一点是明朝虽然成功地镇压了麓川,但是却无法长期派兵驻守,而且麓川的每一任领导者都不会真正对大明臣服,除非彻底消灭其中一方才能真正结束战斗。

三征麓川以后的“表面和平”

双方都清楚这场战争持续打下去只有两败俱伤的结果,为了避免更大程度上的兵力损耗,大明和麓川只能达成协议暂时停战。

缅甸宣慰司交出了思任发来平息明朝的怒火,算是结束了第二次大战。

思任发的儿子思机发不愿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的宏图大业断在这里,招兵买马以后再次明朝发起了战争。明朝派出王骥攻打思机发,将其杀死以后,震慑了麓川地区的势力。

可是思机发的死并没有让麓川之战彻底结束,他的弟弟思禄发一直想要为父亲和兄长报仇,更要和大明朝正式决一死战。

思禄发召集旧部,再次向明朝发起挑战,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明也因为他们几次三番的挑衅而觉得头疼,但是不可能对麓川地区的反叛置之不理,只能再次派兵攻打。

连续三次的征伐让大明和麓川都觉得吃不消,再打下去只能一直耗费兵力和财力,但是当时的大明皇帝并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在不计代价彻底消灭麓川残余势力和议和上选择了后者。

大明保证不会继续对麓川发动战争,相对来说,麓川则要保证接受大明的招安,并且永远都不踏出金沙江地区一步。

这个协议达成了以后,大明朝和麓川之间的关系暂时达到了缓和,但是却为以后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麓川周围的势力时刻关注着大明和麓川的这场战争,他们也通过协议判断出了大明对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既然做不到斩草除根,就只能选择用金钱和爵位来安抚。

麓川能够对大明发起战争,他们自然也有这个权力,不论输赢,最后大明只能选择安抚他们,明军三征麓川结束后,虽然勉强保住了面子,但是实际上却失去了对麓川周边的威信。

以至于后来明朝无法调动麓川军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再次自立为王。

东吁王朝收拢土司势力彻底独立

思禄发自立为王以后一直没有忘记当初新疆宣慰司将思任发交给大明朝处置的这件事,他没有办法消灭大明朝报仇,但是却可以在途径新疆的时候杀掉新疆宣慰司。

思禄发的这个决定出其不意,大明也没有想到他居然想要对新疆动手,当收到新疆送过来的求救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

新疆宣慰司被思禄发派出去的人残忍杀害,新疆也因此沦陷,不过新疆宣慰司的儿子在这场战乱中侥幸逃脱,思禄发也并不在意这件事,他需要的只是给自己的亲人报仇。

宣慰司的儿子逃走以后知道思禄发杀掉他的父亲之后必定不会放过他,此时大明和麓川已经签订了不会再次发动战争的协议。

若是去寻求大明朝的庇护,很有可能会被大明的皇帝拒绝,严重一点的话还有可能会被当成维护大明和麓川之间友好关系的礼物送给思禄发。

于是他打算自立为王,新疆宣慰司还在世的时候有一些交好的土司势力,他用父亲和那些土司之间的情分作为说客,将他们的势力收归己用。

等到手下实力充足的时候,新疆宣慰司的儿子干脆建立了东吁王国,原本在麓川的很多不愿意归顺大明朝的土司势力也干脆选择过来投奔他。

无论是大明朝还是思禄发,当时都没有注意到他的逃亡,可谁又能想到,偏偏就是新疆宣慰司的儿子建立了让大明都无可奈何的东吁王国。

此后东吁王国正式宣布脱离大明朝,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王国,周边的各种大小势力也都纷纷前去投奔,王国势力逐渐壮大。

参考资料:《明史》

更多文章

  • 朱棣当了22年皇帝,为何没生下一儿半女?一宫女临死前说出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为什么把皇位不传给儿子,朱棣为何一生只立一个皇后,朱棣为什么选他的长子做皇帝

    在古代孩子生得越多,说明后代越旺盛,自古皇帝后宫妻妾成群,后代更不用说了,繁衍子嗣是后宫女人们要做的事情,俗话说“多子多福”,皇上之所以要子嗣众多是为了让自己的后代继承皇位。几乎每位皇帝都会有众多子嗣,因为古人认为皇室的血脉是十分尊贵的,子嗣越多,优秀的皇位继承人选择就越多,毕竟谁也不想把皇位传给别

  • 奸臣蔡京的另一面:臭名昭著,却推行让千万百姓受惠的福利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宋徽宗是北宋的最后一任君主,在他即位之后,因重用蔡京等人致使北宋的政治面貌大不如前,经济形势也一落千丈。百姓怨声载道,各地起义不断,最终北方的金兵攻破了开封城,也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随后北宋正式宣告灭亡。而以蔡京为首的深受宋徽宗宠信的六大奸臣,又被时人称之为“六贼”。他们手握国家最高权力却不

  • 元朝覆灭后,朱元璋是如何处置10万蒙古姑娘的?比关押她们还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灭掉元朝数万女子的下场,朱元璋杀元朝后蒙古人,元朝被朱元璋灭后俘虏怎么办

    出身布衣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传奇人物,但他的起点却很低。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因家里排第四,兄弟里排第八而得名,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他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据了解,他的父亲及祖父、曾祖父等都是之前拖欠政府税款的‘常客’,经常在淮河流域等地到处躲债。同时,也想去找个佃户的活计来做,过养家糊口

  • 明朝大将蓝玉,怎样指挥士兵突击,取得捕鱼儿海之战大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名将蓝玉,明朝蓝玉战绩可以霍去病比吗,明朝功臣蓝玉做了什么

    元朝皇帝藏匿在捕鱼儿海一带,得知消息之后,蓝玉立刻昼夜不停地带领军队赶往,最终出其不意,大败敌军,斩获其统治阶级100多人,以及所属官兵几万人,也正式为这次战争画上圆满的句号。明太祖朱元璋本来也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君主,在他基本上统一了南方各地之后,他便将自己的目光转移到北方残余的元王朝势力上来。针对这

  • 宋代商业如此繁荣,如何防止偷税漏税?聊聊宋朝审计机构的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代商业政策的调整,宋代的商业管制,宋朝审计制度讲解

    众所周知,宋朝是我国商业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朝代,然而在北宋前期,由于商业管理上的不成熟,各州府的商家很快出现了大量的偷税漏税现象,甚至反过来干扰政府维持秩序,给国家带来了大量的财政损失。一般认为,为了控制发展规模迅速膨胀的各类商业机构,宋朝最先发明了“审计”一词,并根据政府需要不断改进审计机构,本文

  •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在建立了国家以后,就“杯酒释兵权”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太祖赵匡胤个人资料,杯酒释兵权赵匡胤音频,为什么赵匡胤被称为宋太祖

    其实在开始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皇帝郭荣手下的大将。郭荣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在郭荣的带领之下,后周王国先是进攻了南唐王国,消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然后又向被攻击起来的辽国的军队,打算把辽国平白无故得到的燕云十六州给收复回来。他一路上所向披靡,把瀛洲和莫州给收了回来,本来郭荣想继续完成自己的事业的

  • 欧阳修词作“风流”、却广为传唱,这在礼法严明的古代,妥当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欧阳修词作体制,欧阳修代表古文,欧阳修词作精选30篇

    诗仙李白“唐人长短句,诗之余也,始于李太白。”宋词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也是宋代文化的代表。终宋一代,宋词大家不可胜数,前有晏殊、欧阳修,后有苏轼、秦少游,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宋代文化之繁荣,以词为例,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宋代文化意识之变迁经过唐末以来的战乱和动荡,中国封建社会发生了

  • 朱元璋26子,为何没人敢和朱标争太子之位,就连朱棣都选择隐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为何朱元璋对太子朱标很放心,朱元璋为何要朱标当太子,朱元璋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朱标

    有着众多儿子的朱元璋,按照古时的帝王继承制度太子朱标毫无疑问是最佳人选,朱元璋对朱标也是非常宠溺。主要让朱元璋这么宠溺朱标的原因是因为朱标很像马皇后,朱元璋本身对马皇后就是带着喜爱又亏欠的感情的,在朱元璋尚未当上皇帝时,马皇后就跟随自己过着苦日子但是却毫无怨言。因此朱元璋的一生对马皇后不同于其他人,

  • 宋朝一女婴出生不哭不闹,拜佛时高僧见状怒斥:这不是你来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一女婴出生时不哭不笑,古代对新生儿不哭有何迷信,宋朝高僧禅诗100首

    当然这些异象或许只是自然现象,毕竟那个时代,科学不发达,天气变化也没有相关的说明。由于古代医疗水平的低下,导致接生孩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小问题,让大家以为比较奇异,所以就让一些人的出生充满了神奇之意。就如同史书记载的这一位姑娘,就是比较神奇的一个人物。一、出生异象时间回到了宋代,一个看

  • 批判唯心主义理学和倡导“实事求是”精神的顾炎武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顾炎武勇于担当事迹,顾炎武简历,顾炎武经典语录100句

    明清之际,我国思想界兴起一种新的学风,从空疏的心身性命之学的泥坑中自拔而出,转向“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之计”的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这种思潮以顾炎武为代表,发生过相当深远的影响。顾炎武提倡“博学于文,行已有耻”,强调“引古以筹今”,带有“古为今用”的意义,和“因事以制宜”作为内容的“实学”-“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