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26子,为何没人敢和朱标争太子之位,就连朱棣都选择隐忍

朱元璋26子,为何没人敢和朱标争太子之位,就连朱棣都选择隐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385 更新时间:2023/12/12 12:34:18

有着众多儿子的朱元璋,按照古时的帝王继承制度太子朱标毫无疑问是最佳人选,朱元璋对朱标也是非常宠溺。主要让朱元璋这么宠溺朱标的原因是因为朱标很像马皇后,朱元璋本身对马皇后就是带着喜爱又亏欠的感情的,在朱元璋尚未当上皇帝时,马皇后就跟随自己过着苦日子但是却毫无怨言。

因此朱元璋的一生对马皇后不同于其他人,朱元璋的性格暴躁,但是在马皇后面前却展现出了自己温和的一面,对马皇后的爱,也由此继承到了与马皇后非常相似的太子朱标身上。而且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宠爱不同于对其他儿子。

在史书上记载有一次朱标犯了错,让朱元璋非常生气,追着喊着要打他,但是追一半从朱标的身上掉下来了一张纸,朱元璋捡起这张纸看了之后便哭了起来。张纸上画着的是马皇后的画像,朱元璋看到这张画像后想起了曾经与马皇后同甘共苦的日子与马皇后救了自己命的遭遇,这些情绪涌上心头让朱元璋流下了眼泪。

朱标作为理应继承皇位的嫡长子,在性格上又特别像马皇后,因此朱元璋对他肯定会偏爱多一点,从小到大就对朱标严格要求,一直按照培养一个帝王的标准来培养朱标。其他儿子当然也看在眼里,知道了自己的父亲是把老大朱标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的,所以其他儿子也不敢有丝毫怨言。

在朱元璋选定朱标当太子之后,其他儿子都不敢争夺太子这个位置,就好像太子这个位置就是为朱标准备的,后来的永乐帝朱棣在小时候朱元璋根本就没怎么搭理他,在朱棣长大之后朱元璋才想起来没给朱棣取名,跟朱标比起来可见待遇差别非常大了。

朱元璋在朱标小时候就特别重视他的教育,因为朱元璋自身文化程度就不高,在一路走来的日子里他知道了知识不足给自己来带的麻烦,所以从小就严格要求朱标做功课,给朱标安排上了最好的老师,整个老师就是明初三大家之首的宋濂

宋濂当时在文学界地位是非常高的,后来还被奉为开国文臣之首,朱元璋让这么一个人给朱标当老师毫无疑问是想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个有学问的人。同时还给朱标安排了常遇春等有名的武将贴身跟随。这一方面可以教授朱标一点武略,同时也是为了朱标的安全考虑。

可以看出朱元璋为了这个儿子是操碎了心,是朱元璋最为看重的一个儿子。其他的儿子跟朱标根本就没办法相比,朱棣等人从小朱元璋就懒得管,文学还是武略都任其自由发展,而对朱标除了每次要检查功课,还会经常亲自给朱标讲解。

这其实在帝王家族是非常少见的,在古代帝王之家一般皇帝操劳国事,是没有多少时间能够去陪太子的,而朱元璋对朱标则是个例外。另外有野史记载,在宋濂案时,因为朱标曾经的老师被定位罪犯,所以朱标为了救自己的老师跑来跟朱元璋求情。

朱元璋听后不太高兴,因为他发现了朱标太过于仁慈了,以后朱标是要继承皇位的,而当一个帝王太过于仁慈乃是大忌,所以朱元璋为了向朱标表达做一个帝王不能太软弱仁慈,便随手砍了一根长满倒刺的荆棘,拿给朱标让朱标握住。

朱标看后说道“这上面都是刺,怎么握啊?”朱元璋听到后用自己的手把荆棘上的倒刺都撸干净了,然后把这根血淋淋的荆棘拿给朱标,问到“这回能握住了吧?”表面上是教孩子不要太过于仁慈,当皇帝要付出一定代价,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也预示着朱元璋后来的妥协。

总结:太子朱标在后来也没有改掉太过于仁慈这个性格,朱元璋为了保证这个过于仁慈的儿子能够顺利的坐稳江山,便帮助他铲除了身边一切有可能威胁到他地位的人,把许多开国大臣都杀掉了,几个兄弟都分配到各地,这样一来江山都是朱家的,对朱标来说就减少了许多威胁。

只可惜朱标的命太短,先朱元璋一步走了,朱元璋在失去马皇后之后又失去了朱标,对其打击非常巨大,而且在马皇后跟朱标死后,朱元璋的脾气也愈发暴躁,但是依然把对朱标的爱留给了自己的孙子,也就是建文帝。

更多文章

  • 宋朝一女婴出生不哭不闹,拜佛时高僧见状怒斥:这不是你来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一女婴出生时不哭不笑,古代对新生儿不哭有何迷信,宋朝高僧禅诗100首

    当然这些异象或许只是自然现象,毕竟那个时代,科学不发达,天气变化也没有相关的说明。由于古代医疗水平的低下,导致接生孩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小问题,让大家以为比较奇异,所以就让一些人的出生充满了神奇之意。就如同史书记载的这一位姑娘,就是比较神奇的一个人物。一、出生异象时间回到了宋代,一个看

  • 批判唯心主义理学和倡导“实事求是”精神的顾炎武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顾炎武勇于担当事迹,顾炎武简历,顾炎武经典语录100句

    明清之际,我国思想界兴起一种新的学风,从空疏的心身性命之学的泥坑中自拔而出,转向“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之计”的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这种思潮以顾炎武为代表,发生过相当深远的影响。顾炎武提倡“博学于文,行已有耻”,强调“引古以筹今”,带有“古为今用”的意义,和“因事以制宜”作为内容的“实学”-“经学”

  • 元朝大将扩廓帖木儿,如何发展壮大自身,抵御明朝以身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帖木儿为什么对明朝称臣,徐达与扩廓帖木儿战争,扩廓帖木儿怎么败兵的

    朱元璋的势力发展迅速,尽管扩廓帖木儿积极带领军队抵御,奈何还是无力回天,最终只好带领军队撤退到北方。《新元史》中曾言道:“扩廓帖木儿才不及其父,然崎岖塞上,卒全忠孝,明太祖谓之奇男子,谅矣哉。”通过朋礼党争,使得扩廓帖木儿成为国家的左丞相。尽管如此,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却并不稳固。元朝向来有按照家世来任

  • 《水浒传》中段景住排在108位,他会有怎样的想法?你怎么看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水浒传段景住排第几位,水浒传段景住在哪里,水浒传段景住上梁山是什么情节

    谁会想到他没有被任用,羡慕失去孙山的人呢?我们要知道,住在梁顶的段静,并没有太多的认知度。他只是河里的小偷。宋江,为了争夺108个英雄,可以让他成为第一。段景柱为什么只能排到这个数字呢?大家都知道,宋江一当上首领就急着安排座位。他的目的是巩固自己的地位,把它交给兄弟们,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军事、财

  • 一个敢于挑战婚姻的宋朝悲情女才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最悲惨的女人,历史上的十大悲情才子,宋朝最牛才子视频

    女子不用感慨孤楼独望镜花黄的悲伤;可以走出家门莺燕相邀踏春吟唱把酒欢歌;不用体会因寡而孤独一世的悲凉;如遇有缘,仍可继续家庭的和谐乐章。如聪慧也可做那藏书万卷的才女,吟诗作赋不弱须眉。故此,大宋朝的才女们纷纷涌现并留下众多千古佳作,让后世感受到这个时代的繁花似锦。但命运的天枰也不是身处于这个时代的大

  •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聊聊宋代女性的离婚自主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代离婚的自主性,宋代女人离婚改嫁视频,古代离婚词一别两宽

    激动者张嘴就将提出者和通过者骂个狗血喷头;委婉者也拐弯抹角地将离婚冷静期可能发生的惨剧娓娓道来,末了再加上一句,要不再加个"结婚冷静期"得了,要知道,"闪离"的夫妻不少,但是"闪婚"的情侣也很多啊。如今,说到古代女性,在人们印象中,她们多以"以夫为纲"、"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形象出现;但是

  • 宋江吴用叛宋投辽,一百多条梁山好汉会随他们去,鲁智深武松也不会坚决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江和吴用谁最狠毒,吴用卢俊义鲁智深,武松吴用

    我们细看水浒原著,就会发现宋江面对辽国许诺的高官厚禄,确实是动心了,吴用不止动心,还动了口,只要宋江点头,他就会把想法付诸实施。宋江在最后一刻否决了吴用的建议,这种否决可能也是对吴用的试探,如果吴用坚持己见,宋江会不会借坡下驴也是个问题。宋江最担心的是其他好汉不肯顺从,我们也可以替他研究一下,看看如

  • 此人不爱财贪色一辈子就撒过一次谎,死对头王安石赞其为真君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安石和谁是死对头,王安石惨死之谜,王安石事迹与性格

    在整个大宋朝,在这一点上只有一个人能和他匹敌,那就是名声诡谲、毁誉交加的王安石。这两个人都很幸运,他们在一生中遇到了真正配得上自己的敌人,同时也是哥们儿。不过司马光更走运,虽然他没有主演过任何电视剧或者原创过任何流行音乐,只是留下了一本历代皇帝的必读课本,但在生前他就是全国的偶像级人物。 老实孩子

  • 明朝最后的锦衣卫:四处流亡,最终被缅甸设伏包围战死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明锦衣卫,锦衣卫免费完整版观看,明朝亲军二十四卫

    无论是侯王重臣或是贩夫走卒,她们都是在锦衣卫的所管以内。只不过是锦衣卫的风景在1644年就结束了,那一年,闯王李自成攻进北京故宫崇祯皇帝皇帝自缢身亡,全部锦衣卫系统软件也就宛如不会有一般,顷刻坍塌。明朝最后的锦衣卫:四处流亡,最终被缅甸设伏包围战死殉国!实际上在崇祯皇帝年里,皇帝以前减少过锦衣卫的阵

  • 宋代榜下择婿:书中自有颜如玉,捉个状元当女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状元女婿,谁家少年颜如玉下一句,颜如玉指的是谁

    宋代科举制度完善,科举是当时朝廷选官拔吏的主要途径,大多数学子都会把登科及第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日成名天下知”,金榜题名者常常成为宋代中上层人士择婿争夺的目标。何为“榜下择婿”“榜下择婿”又称“榜下捉婿”,在宋代,每当到了科举考试揭榜那一天,官僚地主、达官显贵等宋代中上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