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兰陵、朝歌、庐州等五个古城改名之后,现在都叫什么?

兰陵、朝歌、庐州等五个古城改名之后,现在都叫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797 更新时间:2024/1/19 11:03:25

一、西安(长安)

西安古称长安,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意为"长治久安",与罗马、开罗、雅典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自汉高祖刘邦在此建都到唐昭宗被迫迁都洛阳,这座城市一直保留着“长安”的名称,并以国都或陪都的形式存在了1000多年。长安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强盛和开放,是一座无比荣耀之城。

然而,这座伟大的城市最终却毁在一个流氓皇帝的手中。公元904年,晚唐权臣朱全忠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将长安毁坏殆尽,并改名为大安。此后,长安不仅永远失去了再次成为都城的机会,也永久的失去了自己的名字。1369年,明朝在此设西安府,由此“西安”之名沿用至今,“长安”却成为这座城市遥不可及的昨日之梦。

二、临沂(琅琊)

胡歌主演的一部电视剧《琅琊榜》让琅琊一词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临沂古称琅琊。琅,意为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琊也做邪,意为象牙。琅琊同样是一个卧虎藏龙、名人辈出的好地方,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曾子荀子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等人郡望就是这里,知名度非常高。

琅琊自秦时设郡,名称来自于境内琅琊山,琅琊作为郡名一直使用到唐朝。唐高祖在此设沂州,由宋至清沿用,不过在北宋年间,仍带“琅琊郡”名,但只是沂州的字号,不代表仍存在郡级政区。新中国成立后,原琅琊郡设临沂市。临沂,大概是临近沂水之意,意境比之琅琊,感觉还是少了一些什么。

三、合肥(庐州)

合肥古称庐、庐阳、庐州,尤以庐州最为有名,同时它也是包青天的故乡。以庐州为代表的庐州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蕴育出庐剧等优秀戏曲。南梁时期设合州,隋开皇三年(581年)改名庐州,一直沿用到民国元年(1912年)。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安徽省会安庆沦陷,庐州曾作为安徽临时省会前后10年。

1949年以后为安徽省省会,以庐州为代表的庐州文化,蕴育出庐剧等优秀戏曲。新中国成立后,原合肥县设市,管辖庐州地区,并成为安徽省的省会。合肥在汉武帝时设县,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虽然历史悠久,但比之庐州,似乎显得土气很多,一直让许多人误以为这座城市和化肥有什么关系。

四、河南淇县(朝歌)

淇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因淇河而得名,如今的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但在以前它可是大名鼎鼎的“朝歌”,是殷商时代四个帝王的都城,3000多年前就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繁华都市之一。

西周时期朝歌又成为卫国的都城,时间长达383年。由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淇县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淇县也是我国许多姓氏的祖居地。

五、石家庄(常山)

“常山”之所以名满天下,跟赵子龙(赵云)有很大的关系。常山就是今天的石家庄地区,秦时设恒山郡,汉文帝时改名常山,直到唐穆宗时改名为镇州,常山作为郡国之名才不再出现。常山改名为镇州后,又历经多次改名,直到1947年,正式改名石家庄。大家想想如果是:大家好,我是石家庄赵子龙。那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呢?

其实历史上还有许多古城的名字被改了,但这些毕竟都已经无法改变,我们也只能铭记这些古城的过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姜子牙一生,不如神话这么玄乎,也是商亡周兴的头号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姜子牙临死遗言,姜子牙九尾狐,姜子牙墓有多可怕

    姜子牙是商末周初真实存在的人物,不过“姜子牙”这个名字是后人的称呼,在周朝一般称呼他为吕尚或者吕望。在战国秦汉文献中,流传不少关于吕尚早年的故事。据说他是齐国人,娶妻后但却被妻子赶出门;后来去都城朝歌做屠户,但也生意不好干不下去;然后又去投奔贵族子良做家仆,却又被子良嫌弃而炒了鱿鱼;最后只好跑到棘津

  • 老外:中国历史仅3500年,夏朝不存在!理由很简单,我们无法反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咱们所了解的历史说有上下五千年,是指的从三皇五帝开始一直到今天,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其中的零头没有去细算,但是无论如何偏差不会太大,毕竟历史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我们又不是韩国人,整天没事就瞎编历史,对吧?所以历朝历代的文物和相关史料都是咱们中国历史的有力证明,作为人类历史上的四个文明古国之一,只有中国的

  • 《封神演义》的姜子牙,是历史上齐公吕尚与神话中玄武大帝的合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玄武大帝和九天玄女,玄武大帝为啥不建议供家里,赵公明是玄武大帝吗

    关于吕尚的军事谋略,《孙子兵法·用间》说“周之兴也,吕牙在殷”,《荀子》说“吕尚招麾殷民怀”,大致说吕尚从事了一些间谍、策反工作;《齐太公世家》作为正统叙事,描写也不具体;但西汉之后就开始细化,并且赋予了越来越多神怪色彩。到了《论衡》时,画风就为之一变,说吕尚就喂小孩吃一种红丹,等到小孩长大后满身通

  • 周朝建立前的政治制度,兄弟被分封到同一个国家,往往被后人忽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朝最早分封的五个国,周朝建立的三大制度,周朝分封洛阳

    《左传》给了我们另一个文王之子的名单: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加上老大伯邑考与老二周武王,那么周文王有记录的儿子应该是十八人。《左传》这个名单应该最为可靠,排列顺序应该是按照年龄长幼,所以应该包括了文王嫡子和庶子,那么相较《史记》,文王的十个嫡子按长幼应该是伯

  • 出土文献记载了这则志怪故事,原来商朝是这样灭掉夏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先讲一个有趣的志怪故事。商王汤射落了屋顶一只赤鹄,让小臣烹饪为羹。商汤妻子纴巟自己想尝,于是胁迫小臣,自己吃了后还分给小臣,两人吃完后,双目都能见到四海之外。之后商汤发现被人偷食,小臣就慌忙逃亡夏都。但被商汤诅咒倒地。一群乌鸦围着小臣想啄食,其中一只赤乌就让大家去吃夏桀的祭品,还说上帝让两条黄蛇和两

  • 春秋吴国被视为周文王伯父的国家,为何鲁国却一直以蛮夷对待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春秋吴国强大吗,春秋为何不承认吴国,春秋历史上的吴国

    前文我们提到,《史记》中的太伯、仲雍南奔建立吴国并不可靠。那么,《史记》之前的史料是如何记载这件事的呢?在记录春秋历史最翔实的史书《左传》里,先后三次提到太伯的故事。第一次是公元前661年,晋国大夫士蔿说太子申生“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大伯,不亦可乎?”,当时晋献公已有废太子申生之意,所以士蔿认为

  • 秦朝三位先祖助纣为虐,出土竹简发现其中一位商朝灭亡后叛乱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商朝没有竹简吗,秦朝历史人物志,助纣为虐的商朝故事

    前文提到纣王有个“助纣为虐”的妲己,当然,文献记载纣王手下的奸臣还有很多。不过,这些记载基本都是也是春秋战国的记录,在《尚书·牧誓》中周武王仅仅说商纣“登用小人”,也就是说提拔一些地位不高的氏族;相反,纣王所做的还有“不用贵戚旧臣”,也就是压制一些关系亲近的氏族,同样在后世文献中,就有了不少忠诚劝谏

  • 慕容鲜卑绝代双骄: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绝代双骄中双骄指的谁,慕容恪与慕容垂谁厉害,慕容恪和慕容垂谁打仗更厉害

    《天龙八部》里面的姑苏慕容氏念念不忘的就是复国,重现昔日慕容氏的荣耀,慕容鲜卑在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割据政权(其实还应该包括前燕奠基人慕容廆庶兄、慕容吐谷浑建立的土谷浑政权,至于北燕和慕容氏没多大关系),其中不乏英雄人物,最为杰出者当属慕容恪和慕容垂。[var1]慕容恪被陈寅恪誉

  • 战国时期赵国四大美女:个个都是红颜祸水,一连祸害了三个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赵国的女人漂亮,战国赵国十大名将排名,自古红颜出祸水

    [var1]吴娃赵武灵王有两位王后,第一位是韩王的女儿,生有太子公子章 ;第二位就是孟姚(吴娃),生有公子何;史料记载吴娃:“甚有色焉,王爱幸之,不能离。”可见吴娃是一位绝色美女。英明神武的赵武灵王先是废长立幼废了太子赵章改立赵何为太子,后来又有点后悔觉得愧对长子,于是打算把代郡分给公子章,赵武灵王

  • 富不过三代?为什么秦国六代没有什么庸主?看完后就了解真相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国为什么秦国能连出六代,秦国六代明君姓名,秦国三代国君列表

    由于起点高,有钱人家经常会让他们的孩子变成花花公子,这可能导致他们就光吃老本,面对突来的时间可能就无法应对了。所谓富不过三代,主要还是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一种意识。[var1]秦始皇之前的秦国却并非如此,基本上成长的环境都是处于忧患之中。在这种情形之下,能够坐上首领位置的人绝不是那种只知道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