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另类武将,仗百战百败,但升官没耽搁,李世民只敢责怪他

唐朝另类武将,仗百战百败,但升官没耽搁,李世民只敢责怪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57 更新时间:2023/12/15 4:51:51

名字非常霸气的李神通,身世显赫无人可比,钟鸣鼎食的贵胄之家子弟,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是李世民的长辈堂叔。由于家族的原因,于长安之闾里混迹的李神通,认识了一大帮子黑道白道的朋友。

随着隋朝末大乱,李渊起兵,李神通也受到牵连,与长安结交的不务正业的朋友柳崇礼、裴勣、史万宝等一起混江湖。躲避隋朝的追杀,逃亡到鄠县山区南部,不久响应李渊起兵,听帐于李渊的麾下。

那时的李神通,刚刚出道势单力薄,正好李神通的侄女和平阳公主带一万兵将投靠,壮大了实力,于是他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关中这片地方才略有势力。此时的李渊来到关中与李神通会师,唐军顺势占领了关中地盘,并成了李渊的根据地。

李神通这样也得了李渊的表扬和嘉奖,得到了李渊的封赏,这样李神通荣封为郑国公、光禄大夫。李渊登基称帝后,他又被封为淮安王。得到李渊的重用和信任,因为他毕竟是正宗的李氏宗亲。

不久后,唐军准备大规模出关,任命李神通山东道安抚大使,使唐朝山东的兵马都隶属他管。山东区的战局总管,由于李神通的不懂指挥,一个标准的莽汉。指挥聊城战役中,不听副手崔干的建议,贻误了战机,让宇文化伪降得逞,聊城没有攻克。

再攻聊城之时,李神通又嫉妒手下赵君德的战功,对率先攻城的赵君德不给支持,而是鸣金收兵,又失去了一个大大的战机。李神通的无能无才当指挥,只能让唐军一败再败。聊城战役没有拿下。两天后,窦建德的援军到了聊城大败唐军。

李神通兵败只能逃遁,跑到黎阳投奔了李世勣。但窦建德抓住李神通的尾巴,一路追杀。黎阳也被窦建德一举攻破。“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在李神通的身上表现得淋漓。跟着李神通吃亏的,唐高祖的妹妹同安公主、李世勣、魏征等人被俘。

这里值得说的是窦建德,不愧为一个响当当的汉子,对被俘人员放归唐营,也给了李神通一个大大的台阶。

李世民虎牢关打败窦建德,唐军平定了山东、河北之地。但窦建德部将刘黑闼起兵再叛。此时的李渊又想再用李神通,让李神通统领魏、洺、邢、赵、相、恒等州约计五万多人重兵,在饶阳准备与刘黑闼决战。

李神通仗打的真神通,饶阳之战一战再败,他想着去逃遁,让兵马和军需物资尽失,刘黑闼的名声势力大扬,李神通壮大了刘黑闼的胆。

至此之后,李渊是不敢再用李神通了,不能担当将帅。就让他跟李世民玩吧,这样他在李世民的帐下听任,不错很听话,跟着李世民为平定刘黑闼、杜伏威徐圆朗也算有功之臣,又被李渊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看看李神通跟着别人混,没有功劳有苦劳,升官封赏没有耽搁。

在李世民的手下干活,肯定听命于李世民,加上叔侄关系,李世民对他也另眼相看。

李世民登基后,准备封赏有功之臣,岂不知李神通也想整个功名淘个封赏。对众臣的意见不能接受说:我在关中第一个起来支持李渊的,像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动一下笔、张一张嘴,能比我功劳大,我不服气。

李世民听了他的话,气得想骂娘,没有法,忍了忍只责怪他几句:“义旗初起,叔父虽首唱举兵,盖亦自营脱祸。及窦建德吞噬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合馀烬,叔父望风奔北……叔父,国之至亲,朕诚无所爱,但不可以私恩滥与勋臣同赏耳!”李世民的原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李世民不是为了叔侄的情面,只有逢战必败本事的李神通,李世民也只能责怪他几句。

李世民虽然心底知道他这个叔叔没有大功劳,但对他封赏和升官没有停过。后来,又封他开府仪同三司。就他去世了,皇上也追赠司空,谥号靖。

唐朝另类战神,打仗没赢过,升官却没停过,李世民也只敢责怪他几句。说明了什么,血缘关系有一定原因,常言说:亲不亲缘上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更多文章

  • 西晋仅存在50年,最后亡在了两个傻子手中,一个比一个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西晋的灭亡时场景有多惨烈,西晋为什么最短命,西晋存在的时间段

    晋惠帝司马衷是西晋的第二个皇帝,也就是那个何不食肉糜的主角,他当皇帝当了十七年,晋惠帝从小就有些痴呆,所以司马炎并不是很看好他,而之所以最后把皇位传给他,完全是因为他生了个聪明的儿子,尽管司马炎想法很好,但是最后也没能实现,因为西晋王朝就断送在了他的儿子司马衷手里。因为司马衷的痴呆,所以在刚刚登基的

  • 世界各地都在争“李白故里”,此国在挖出一块破石后瞬间占了上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白故里以前的图片,江油和安陆李白故里,李白墓发掘全程视频

    上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写过一本书《李白与杜甫》中对李白的原始国籍做过论述,郭老认为,李白当时出生地是碎叶城。碎叶城是唐代安西四镇之一,是大唐的边境重镇,如今不在中国的版图。在大唐与阿拉伯打了一场遭遇战后,大唐被迫退出碎叶城以东地区,安史之乱后,吐蕃趁机夺取西域,这就让大唐在中亚更加没有

  • 唐朝为何被称为古代最开放王朝,看看这些贵妃,你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贵妃古装图片,唐朝贵妃杨玉环,唐朝宫廷历史记录

    朋友们肯定都知道,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盛世,光是唐朝的时候就有两个,分别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能够吸取前朝的教训,任用贤臣、不问出身、不计前嫌,让百姓休养生息,使大唐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农民不但有了自己的土地,而且赋役的负担也有了减轻,社会经济一片繁荣。

  • 唐朝初年的怪相,杀太子几乎成为了一种传统,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太子死亡率,唐朝诡事录太子和公主为何不和,唐朝太子李玙的下场

    东汉末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的开化,秦汉时期统治者在维持皇权稳定的法家吏治、谶纬神学、地方控制、平铺社会四大依靠已经逐渐行不通了,皇权的权势在国家层面的权威也是越来越地位最终只能像一些豪门低头,一方面皇室为了安抚这些世家大族割让了大量的权力一方面不愿意成为世家傀儡的皇室也在培养和扶持能和氏族像抗衡的

  • 一生留下2首诗,只用一首击败李白和杜甫,被称为“孤篇盖全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白最著名的三首诗,李白杜甫最经典的一首诗,李白最经典四首诗

    唐朝时期,才华横溢的大诗人灿若繁星,他们为后世留下了数不尽的优秀作品,其中以李白杜甫最为出名, 然而就有这样一位不怎么出名的诗人,却写出了一首足以超越李白杜甫的作品。这位诗人就是张若虚,他的一生只留下了两首诗,其中一首被后世成为“孤篇压全唐”的绝作。那么这首诗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张若虚的诗 张若虚,

  • 历史上真实的唐朝-武则天退位后的宫廷乱局及李隆基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中宗重新即位以后,政治上毫无抱负,武则天虽然退位,国号也以唐代周,但武氏势力仍然相当强大,政权仍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之中。由于中宗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他的皇后韦氏就乘机参与政事,妄图效法武则天,独掌政权。武三思(武则天侄)与韦后,由私通发展到政治上的互相利用,结成武韦集团。韦后嫁女安乐公主于武三思子武崇

  • 历史上真实的唐朝-武则天执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武则天执政多少年,历史上武则天和唐朝有关系吗,武则天执政是什么朝代

    显庆五年(660)以后,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则天乘机插手政治,开始参与国家大事。武则天取得皇后的地位并不满足,她还想进一步掌握政权。于是,她一方面排除异己,扫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碍;一方面又组织力量,培植私人势力,为自己进一步掌权做准备。在排除异己方面,除了害死王皇后、萧淑妃以外,还积极支

  • 历史上真实的唐朝-平定安史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至德二年(757)二月,郭子仪率部从洛交进攻冯翊县,继又攻取河东。唐军既达关中,肃宗也移住凤翔。四月,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元帅为皇子李俶),继续讨伐叛军。叛军到了长安,“以为得志,日夜纵酒,专以声色宝贿为事,无复西出之意”。这就给唐军收复长安提供了机会。九月,郭子仪率唐军十五万之众,逼近长安,与

  • 历史上真实的唐朝-安史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杨国忠与安禄山为了在玄宗面前争宠,互相倾轧,都想压倒对方,抬高自己的地位。天宝十四载(755)二月,安禄山要求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替汉将,吏部侍郎韦见素与杨国忠坚决反对,玄宗派宦官辅璆琳到范阳去观察安禄山的动静。安禄山对辅璆琳行贿,辅璆琳回京对玄宗盛言安禄山竭忠奉国,没有二心。这时,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

  • 秦琼、徐懋功、李世民等回营之后,徐懋功吩咐击鼓升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秦琼、徐懋功、李世民等回营之后,徐懋功吩咐击鼓升帐。程咬金心里有鬼,进账之后,只往别人身后躲。徐懋功把桌子一拍:“程咬金何在!”程咬金藏不住了,只好出来:“三哥!我在这儿呐!”“我且问你,昨夜晚间是你保着主公去偷看白壁关吗?”“啊呀!三哥!这事可不怨我。”他把事情推了个一干二净,都推到了李世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