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天下流传一首歌谣,叫做“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解释出来的意思是,一个逃亡出来的姓李的人将来要坐天下,而跑到扬州的皇帝(杨广)就再也回不来了,“勿浪语,谁道许”如果是一个谜面的话,那么谜底就是一个“密”字。随着实力的不断壮大,外加这句流传的歌谣谶说应了自己的姓名,李密信心满满的认定自己必能在此乱世拨乱反正、做一统天下的皇帝。当时起兵的各路诸侯中,唯有李渊实力最强,李密首先便想最好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平收编李渊。于是他派人给李渊送去了一封信,信上大体意思这样说:咱俩都姓李,根儿上是相同的(套近乎),虽然我没多大能耐,但却还是被各路诸侯、四海英雄豪杰给推举做了推翻隋朝暴政的盟主,如今你在长安,我希望你能够活捉隋朝杨侑,然后再一同去扬州杀了商纣王一样的人民公敌杨广,如此以来,不是很伟大吗?
接到信的时候,李渊正在吃午饭,读完后,李渊大笑,差点把饭给喷出来,随即对身边的谋士温大雅说道,李密真是妄自尊大、不知好歹,不过就目前形势,我们还不好直接和他翻脸。因为眼下关中还并未完全平定,如果此时与他翻脸,那么就无异于又多了一个强大对手,倒不如说几句好话哄他开心,让他替我阻挡关东那些敌人,我也好借此机会专心平定关中地区。等我这边都处理完事儿了,再等待时机,坐观李密与关东那些人鹬蚌相争,我便可坐收渔翁之利了。
于是,李渊便安排温大雅给李密回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大意是:我虽然不才,但是凭借祖宗余荫,也吃了隋朝多年的皇粮,所以我并未忘本,当时我起兵的本意也是为了扶持大隋社稷。可是眼见天下大势如此,隋朝是扶不起来了,但是皇帝的位置总得有人来做,如今论实力论名望能够做这个皇帝的除了你李密没有第二个人了,我都是年过五十的老头子了,并没有什么大的野心,如果能够拥戴您做皇帝,然后还被封在太原做官的话,已经是我的最大愿望了。毕竟做了大半辈子隋朝臣子,让我去杀杨家人,我实在不忍,眼下我这边还有一些事儿没处理好,等处理好了我一定回去拜见你。
接到李渊的信后,李密大喜过望,念了一遍又一遍,对着身边的大将谋士们说,唐公李渊都已经拥戴我了,平定天下是早晚的事儿,你们就等着跟我共享富贵吧。
可怜的李密,在他大喜过望的同时,却浑然不觉已经中了李渊的套路。
后来事情的发展是这样的,李渊稳住了李密,很快就平定了关中地区,而李密则败给了王世充,带着残兵败将去关中投奔了李渊,原以为投奔后李渊不会亏待他,却不料李渊只给了他一个三品礼官做,李密心怀不满,复起兵反唐,兵败被杀。
小编按:明朝王夫之先生在《资治通鉴》中读完这段历史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足以让人丧德亡身的并不是美酒和女色,而是喜欢听别人奉承。说白了就是受不了糖衣炮弹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