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危亡之际 20万骑兵去哪了?

宋朝危亡之际 20万骑兵去哪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360 更新时间:2024/2/17 13:00:57

在宋朝的前期,宋朝一直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战马。到了宋仁宗时期,在账面上,宋朝拥有20万骑兵。请注意,这里记载的是拥有20万骑兵,不是20万匹战马。有的骑兵在名义上是骑兵,实际上根本没有战马,没有战马的骑兵只能依据步兵的方式作战。据了解,当时宋朝有马的骑兵大约在10万人左右。再反观宋朝的主要对手辽国,辽国的常备骑兵为12万,看上去不多,但每个骑兵配备了3匹战马(36万匹)。完全具备长途作战能力,宋朝的军队就不行了。

那在中国历史当中,宋朝军队为如此缺马呢?

宋朝军队缺马,最主要的原因是宋朝丧失了产马地区。唐朝安史之乱后,唐朝彻底丧失了对西域的控制。而西夏又占领河西走廊,在地理和贸易上彻底隔绝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因此,宋朝不可能批量获得来自西域的优良战马。

而且中国主要的产马地区:河北北部、河套地区、自宋代开国以来就陆续丢失,这些国土都不在宋朝的控制范围内。这导致在宋代,战马异常奇缺。宋军在作战时总被以骑兵为主力的对手打败。

其实,北宋若能够把所有的骑兵集结起来,这仍然是一支强大的力量,但当时的统治者不允许有这样的现象出现。

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开始,为了预防武官夺权,宋朝的军队往往是兵不认识将领,将领不认识兵就开始作战了,这是非常可怕的,官领兵更是北宋的特色。比如公元1041年,在范仲淹的指挥下,宋朝20万大军在“好水川之战”中全军覆没,败给了西夏军队。

宋朝君主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他还采用了“强干弱枝”的军事政策,把一半的骑兵部队都部署在京师开封周围。这样一来,边境上的骑兵部队就变得很有限。

公元1127年,北方的金国大举南下。宋朝军队一败再败,最后开封被金军攻破。这段历史大家都熟悉,其实,那个时候宋朝的骑兵仍有6万人左右。宋朝骑兵在富平与金军进行了大决战,但是,由于各路部队缺乏配合,再加上指挥失误。此战,宋朝军队大败。此战失败之后,宋朝一直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宋朝虽然没有产马的地区,但是宋朝的骑兵部队人数并不少。如果当时的统治者能把这些骑兵部队集结起来,又让名将去指挥,也许北宋早就能够收复失地,扭转自己被动挨打的局面了吧?

更多文章

  • 此国大臣扬言80人可踏平大明朝,国王经过仔细思考表示:需四千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打得过大英帝国吗,真实的明朝国王,明朝国王有多厉害

    不过腓力二世的胃口可不单单只是一个群岛可以装下的,他甚至对东亚的大明帝国产生了想法,其手下的大臣更是狂妄的表示,只要腓力二世开心,他愿意带领西班牙士兵80人,就可以凭借无敌舰队将明朝推平。西班牙想要攻打明朝,其实还是看上了明朝丰富的物产资源,这是一个殖民者最关心的点,而腓力二世也不是空口说大话,他在

  • 大明一代重臣杨士奇,从小命运坎坷,成功全靠人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明宰相杨士奇世系,大明杨士奇是什么人物,大明风华杨士奇陈文荣

    元至正二十五年,杨士奇出生,这时正是朱元璋和元朝打架的时候,各地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杨士奇一岁半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他和母亲没有时间悲伤,他们需要逃命。上天对杨士奇还算仁慈,他的母亲对他要求严格,逃命路上,一本《大学》一直陪伴着杨士奇。但是因为家里没钱,杨士奇接受不了良好的教育。洪武四年,杨士奇

  • 看看这个宋朝平凡的老婆婆,是如何念佛往生净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代往生净土居士的故事,十五天往生净土之真实例证,梦见老婆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年),崔婆72岁了,忽然有一天,她开始闹肚子了,闹的特别厉害,人都下不了床,在这样一个状态中,她还是在念阿弥陀佛,越来越坚定。过了一会儿,这人忽然就没事儿了,好像恢复正常了。此时,她唱了一首偈子:“西方一路好修行,上无条岭下无坑,去时不用著鞋袜,脚踏莲花步步生。”她是念不绝

  • 宋江用70个好汉换来的安抚使,等于如今多大的官?难怪蔡京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真实宋江的36个兄弟都有谁,宋江最痛恨的五位梁山好汉,宋江和其他108好汉的人物关系

    封建帝制能在我国持续千余年自然是有其独到之处的,其稳定性让世人惊叹。这种制度极其强调君权的力量,这也就使得百姓们敬畏官府,不敢反抗。古代的老百姓是非常淳朴的,他们的要求只有吃饱穿暖,因此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选择与官相争。但他们骨子里的血性没有消失,在王朝进入末期,百姓们衣食难继,官员们又肆意欺压他们,

  • 朱元璋问道士自己能活多久,道士:比我多一天,朱元璋:斩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反朱元璋了吗,陈宝国的朱元璋和胡军的朱元璋,历史的朱元璋和小说的朱元璋

    人们常说:天机不可泄露,否则的话可能就会给自己招来祸患。只是在古代,人们还是很相信天机、玄学、算卦等等,关于算卦,历史上还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接下来说的这个就是关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算卦的故事,在算卦的时候,朱元璋问道士:我能活多久,道士直言道:你能比我多活一天。谁知朱元璋转头就对侍卫说:斩了他。

  • 他本是明朝重臣却降了清朝,其妻劝其跳水殉节,他却说:水太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被孝庄劝降的明朝将领,被清朝王妃劝降了的明朝将领,明朝重臣降清后誓死效力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明万历三十八年探花,更为重要的是钱谦益是当时最大文人团体——东林党的领袖之一,他曾一度官至礼部侍郎,可谓是风光一时。说起钱谦益的仕途也算是一波三折。他考中探花的那年被授翰林院编修,但不巧的是,当年他的父亲钱世杨去世,按照明朝的官场制度他不得不回乡为父亲守孝

  • 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是什么?对当时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张居正的故事,历史上张居正的鞭法,明朝首辅和张居正的关系

    明朝中后期皇族宗室数量已经十分庞大,他们不事生产,奢靡成风,渐渐成为国家蛀虫。加上东南沿海倭寇入侵,明朝在军费上开支浩大,朝廷财政常常入不敷出。在这种情况下,税收制度迫切需要改革。“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时任顺天府巡抚欧阳铎和苏州知府王仪针对税收问题提出了“以田为母,以

  •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的后代有没有留下血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建文后代,建文帝朱允炆后代,万历为什么承认建文

    据老人说,当年靖难之后,建文帝朱允炆带着皇太子朱文奎,逃出皇宫,逃进了深山老林,之后就没有再离开。皇太子朱文奎与当地的苗族姑娘成亲,生下了孩子。老人自己,就是朱文奎的后代。这枚印章,就是朱允炆留下来的。印章上用九叠文篆书雕刻着9个字:大仃国王都行省之印。所谓“大仃国”,意思是国家遭难,皇帝流离失所。

  • 戚继光曾用大竹竿杀倭寇,是因为没钱造武器吗?原来竹竿也是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戚继光抗倭寇武器,戚继光在哪里打败倭寇,戚继光用了多少年消灭倭寇

    说到戚继光,人人都知道他是抗倭名将,也知道他是一个英雄,但很少人知道,他和他麾下的戚家军,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在戚继光所处的十六世纪,戚家军属于是名副其实的“东亚地表最强战神军团”。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去看下戚继光以及他所率领的戚家军打下的辉煌战绩,就知道这个“东亚地表最强战神军团”的称

  • 清军打不败明军,李自成打败了明军,为何李自成打不过清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自成打不过明军,明军和清军联合攻打李自成,李自成和明军谁更强

    然而,随后与清军作战时,李自成却每战皆败,几乎没有打过一场像样的胜仗。从战无不胜到战无不败,这个转折大得惊人!这是怎么回事呢?起义军的战力本就与清军有相当差距其实,李自成能发展壮大,并最终攻取北京,还得感谢八旗。李自成自参加起义以来,多次遭遇挫折。甚至一度被打得只剩下十八骑,被迫蛰伏商洛山。李自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