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6年十月的一晚,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暴死,只当了16年皇帝就驾鹤西去了。当晚喝酒的只有他们两兄弟,他两聊了啥没人知道,有传言说当晚宫里的太监远远的看到赵老二在烛光下,一会离席,一会躲避,还隐约听到太祖丢斧头的声音,还大斥道“好为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烛影斧声。赵老大死后,赵老二以太祖未立遗照为由继位,史称太宗。
在陈桥兵变中,赵光义和赵普两人功劳最大。宋太祖也是知恩图报的人,在政权稳定后,赵光义封为晋王,位列宰相之上,赵普为宰相,他们三可以说是宋朝初期的三巨头。
小编估计在陈桥兵变时,赵光义与赵普就商量好了,“我大哥当上皇帝并百年归西后,就把皇位传给我这个老二”,所以他两在赵老大嗝屁后,联合搞出了个金匮之盟。史载,赵老大和赵老二的老妈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命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弟赵光义。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盟约的真实性和赵老大死前一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估计也只有赵老二清楚了。
赵老大一生取过三任妻子,放到今天来说都是没有触犯重婚罪的。他的第一任妻子贺氏为他生儿育女,在赵老大称帝前就撒手人寰了,后被追封为孝惠皇后。在发妻离世一年后,宋太祖二婚取了妻子王氏,也就是孝明皇后,她也敌不过赵老大的克妻命,只当了三年皇后就去见阎王了。五年后,赵匡胤又纳了一位新妻宋氏孝章皇后,也是赵匡胤的最后一位皇后。这位孝章皇后在不到25岁便守寡了。
赵老二登基后,宋氏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自此,再也没有受到过一国之母理应受到的尊重。宋氏被赵光义命令搬到西宫居住,后来又被逼搬到东宫。宋氏就这样孤零零的在深宫中度过了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里,赵匡胤的遗子们也相继莫名其妙的死去,直到公元995年,宋氏抑郁成疾而死,享年四十四岁。
令人不耻的是,赵光义不但自己不为皇嫂服丧,还下令让满朝文武不能服丧。当时就有一大臣提出按旧礼当厚葬服丧,然后就被赵光义穿小鞋,贬到了山旮旯里去了,宋氏棺木也是辗转多时才下葬,但没有与先皇合葬,牌位也不能进入太庙,直到宋神宗时期才把这位可怜的皇后牌位移进太庙。现在看来,赵老二对嫂子这般狠毒,大大增加了其谋权夺位的嫌疑。
赵光义把皇位传给了他儿子,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在多年以后,他的两个后代(宋徽宗和宋钦宗)居然成了金国的俘虏,而皇位再次回到了他老哥的后代宋高宗赵构的手中,这就叫因果报应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