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严用和有着哪些著作学说?他的主张思想是怎样的

严用和有着哪些著作学说?他的主张思想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505 更新时间:2024/1/20 9:42:57

严用的学术思想主要反映于其著《济生方》中,该书内容丰富,既有论,又有方,分别外感和内伤杂病,旁及外、妇、五官诸疾。但以杂病为侧重点。

重视脏腑辨证。详究脉因证治

严氏以脏腑学说为基础,从人体生理、病理特性来分析病因病机,按照虚实寒热各型证候,作为立法疏方的依据。特别是“脏腑虚实论治”各篇,对辨证及治法尤多阐发,如“肝胆虚实论治”篇,先论肝胆的生理特点及病因。继则论述肝胆寒热虚实的病证表现及治法,他从脏腑功能出发,阐其而识其变,对脏腑病变的发生、发展、转归及治法等。论述得非常精辟扼要,提纲挈领,使人一目了然,故后人评价严氏方论“微言精要,信为司命绳墨”,比较切当。严氏在辨证施治过程中,还强调脉因证治的完整性,如“便血评治”篇指出:“脉来浮弱,按之带芤者是下血也。”其病因“多因过饱,饮酒无度,房室劳损。荣卫气虚,风易入,邪热易蕴,留注大肠,则为下血”,其证“血色鲜者风也;色如小豆汁者寒也;浊而色黯者热也”,其治“风则散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虚则补之”。这种脉因证治“四者不失”的观点,体现了中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特点。

重视生化之源,补脾兼主补肾

严氏很强调顾护脾胃正气,他说;“夫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莫不以胃为主。盖胃受水谷,脾主运化,生血生气,以充四体者也。”认为脾胃“冲和”不可伤,伤则为病。谆谆告诫用药注意“不坏睥胃”。在强调脾胃的同时,严氏更重视肾的作用,如他论“补真丸”时说:“房劳过度,真阳衰虚,坎火不温,不能上蒸脾土,冲和失布,中州不运。…“古人云补肾不如补脾,谓补脾不若补肾,肾气若壮。丹田火经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膈开能食矣。”这是对命门肾中真火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对明代命门学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又如论“遗浊”时说;“心受病者令人遗精白浊-肾受病者亦令人遗精白浊。此皆心肾不交,关键不牢之故也。”这是“心肾不变”说的始见,亦体现了严氏重视先天之本的观点。

气道贵乎通顺,治病善于调气

严氏认为“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故治杂病把调气放在重要地位。如治疗中风,指出“若内因七情而得之者,法当调气,不当治风,外因六淫而得之者,亦先当调气,然后依所感之气随正治之,此良法也”。对于痰饮·亦主“顺气为先,分导次之”。又如治疗泄泻。提出“七情伤感所致,兼以调气药,随证主治,则不失其机要矣”。善用芳香理气药,如丁香、木香、沉香、檀香、砂仁等,既能通达气机,又能醒脾悦胃,是其长处。

在辩证、制方、用药方面的贡献

严氏于辨证论治,亦有不少创见,如指出水肿须与蛊胀鉴别,“蛊胀腹满而不肿,水肿面目四肢俱肿。治蛊以水药,治水以蛊药,非其治也”,治水肿主张以实脾温肾为主,纵阳水实证,亦宜用清平之药,反对峻剂攻逐,如鸭头丸治阳水,仅取葶苈之缓下,配猪苓、防己之淡渗。葶苈丸中用牵牛亦是半生半炒,以缓其性,可见他用药之一丝不苟。又如治痢疾,严氏反对早用固涩断下药,指出:“叹世之人初感此病,往往便用罂粟壳、石榴皮、诃子肉、豆蔻辈以止涩之,殊不知痢疾多因饮食停滞于肠胃所由致,…“必以导涤肠胃,次正根本,然后辨其风冷暑湿而为之。”同样对咳嗽的治疗,亦力戒早投乌梅、罂粟壳之类收敛止咳药。以免闭门留寇。另外,严氏还十分讲究药物炮制,如巴豆除用巴豆霜入药处,常用他药伴炒取其性,如治疝的金铃子散,巴豆与川楝子同炒去巴豆用楝子;治积聚的香棱丸。与莪术同炒用莪术;却痛散巴豆与良姜同炒用良姜,足见严氏用药之精细,甚得制方之妙。

严氏还注重制方之法度,指出:“间有药用群队,必使刚柔相济。佐使合宜。用一刚剂,专而易效,须当用一柔剂,以制其刚,庶几刚柔相济,不特取效之速,亦可使之无后患也。”所以他制方往往刚柔相济。动静结合。阴阳相须,如归睥之用木香。补而不滞,鳖甲地黄汤之用肉桂。滋而不腻,又如治疗血证,不专事止血,多参以温化祛瘀之品,或入姜汁。或入锦纹。或入葱汁,或入乳香,使止血而无留瘀之弊。可见其制方之严谨。

更多文章

  • 顾颉刚有着哪些学术成果?有着怎样的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顾颉刚,中国历史学家,历史解密

    学术成果史学研究顾颉刚作为一个史学家,享誉中外学术界,影响深远。顾颉刚的私淑弟子黄现璠曾说:“解放前,日本学者,特别是名牌大学如东京、京都、帝大教授,都看不起中国学者,惟对于顾颉刚先生和陈垣先生,则推崇备至。”他将史学上的创见运用到民间文学、民俗学领域来,为之贯注新血液,探讨新方法,同样取得了极大成

  • 壬寅宫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具体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壬寅宫变,嘉靖帝,历史解密

    明朝嘉靖帝在位四十五年,他做了许多事情,如修三大殿,抗击倭寇等。但有一件事宫廷史上罕见,就是“嘉靖宫案”。这个案件的发生,是事出有因的。嘉靖帝信奉道教,在御花园钦安殿前建天一之门,范金为像,一心想修长生。他多年不上朝,导致大权旁落,严嵩父子擅权。嘉靖皇帝常吃丹药,性情格外暴躁,也时常虐待宫女,使宫女

  •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长城、直道、阿房宫、骊山陵,“基建狂魔”秦始皇搞的这些大工程,或许还褒贬不一,不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可取之处。那耸人听闻的“焚书坑儒”,似乎就是直接拉出去枪毙五分钟都不为过了。一个关键问题是,“焚书坑儒”这顶大帽子到底是谁给秦始皇扣上的?大

  • 古代那么多银子,都消失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那么多银子,都消失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货币之一就是白银,古时候一两白银往往就够一家人过上很久的日子了。即使不把它当作货币,单纯的保留至今的话,这些白银也会成为古董,但是如今的社会上人们不仅很少见到白银,就连古代的银器也非常少见,那么古时候那些大量的

  • 北魏尚书李孝伯与刘宋彭城长史张畅进行了两朝约辩,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元嘉二十七年北魏拓跋焘兵临刘宋彭城城下,他的尚书李孝伯与刘宋彭城长史张畅进行了两场约辩,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拓跋涛的大军侵入刘宋,与彭城守将、安北将军武陵王(后来的孝武帝)刘骏、太尉江夏王刘义恭相隔十里对峙,彭城缺少粮草,刘义恭打算撤退,但在彭城长

  • 宋度宗真的一夜宠幸了30个嫔妃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一夜宠幸30个嫔妃,宋度宗脑子笨,身体差,为何偏偏好色,无师自通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历史上总有一些皇帝沉迷美色,然后昏庸无度,最后不理朝政,只得权臣当着国家破落,最后家破人亡。但是宋朝一位皇帝还没做到这一步,靠着一种壮阳药,一夜30多次,最后吐血而亡。这位皇

  • 中国西周的诸侯国:虢国的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虢国,春秋,历史解密

    虢国,中国西周的诸侯国,前后有四个虢国,因位置不同为别被加以东西南北相区别,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虢叔封西虢(今陕西宝鸡市东),虢仲封东虢(今河南郑州西汜水镇)。西虢国,西周初年所封诸侯国,位于现陕西宝鸡附近,周厉王三年,讨伐淮夷。厉、宣之际,始东迁三门峡立国,(原地留有

  • 历史上哈密瓜的叫法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进贡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哈密瓜是甜瓜的一个变种,享有“瓜中之王”的美称,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康熙皇帝是现代很多电视剧热衷塑造的人物,他的形象一直是英明神武的。电视剧虽然有一些虚构,将康熙神化了,但毫无疑问,他绝对是一位好皇帝,如果要按功绩给中国历代皇帝排号,他也绝对能名列前茅。我们所熟

  • 宋朝才大量普及铁锅,在这之前百姓如何做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宋朝,历史解密

    现在家家户户都备着、每天做饭都必须用到的铁锅,是在宋朝时期才大量普及的。宋朝之前,古代老百姓是怎么做饭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不用为古人担忧,咱们老祖宗很聪明,这种生活上的小问题,早就得到了解决。先明确一点,虽然宋朝时才普及铁锅,但铁锅却出现得很早。通过对古代出土文物的鉴定,专家们

  • 历史上的鳌拜真的想谋反吗?真相是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鳌拜,历史解密

    很多人对鹿鼎记中的鳌拜印象记忆深刻,他在朝廷里可谓是功高盖主,权倾朝野。那在历史上的鳌拜又是怎么样呢,为何不造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个人生平鳌拜(约1610年 —1669年,满语:Oboi),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生年不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