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顾颉刚有着哪些学术成果?有着怎样的成就

顾颉刚有着哪些学术成果?有着怎样的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505 更新时间:2024/1/20 13:25:15

学术成果

史学研究

顾颉刚作为一个史学家,享誉中外学术界,影响深远。顾颉刚的私淑弟子黄现璠曾说:“解放前,日本学者,特别是名牌大学如东京、京都、帝大教授,都看不起中国学者,惟对于顾颉刚先生和陈垣先生,则推崇备至。”

他将史学上的创见运用到民间学、民俗学领域来,为之贯注新血液,探讨新方法,同样取得了极大成就。他在孟姜女故事和歌谣学、民俗学诸方面的研究,赢得了很高的荣誉。

1924年,顾颉刚在《歌谣》周刊上连载《吴歌甲集》,历时三月,获得学术界好评。《吴歌甲集》于1926年由北大歌谣研究会出版单行本,这是一部科研价值很高的歌谣集子,不但出版的时间较早,而且有比较详尽的注释等,还附有研究文章《写歌杂记》多篇。刘半农写信给他说:“中国民俗学的第一把交椅,给你抢去坐稳了。”

民俗研究

在民俗方面,顾颉刚作过很多考察研究。对妙峰山的考察,对土地神的探究以及对苏州婚丧礼节的论述,都不断有文章发表。在风气未开的当时,影响颇大。其中《妙峰山的香会》对群众朝拜碧霞元君女神的盛况作了考察研究,分析各种人朝拜、祈福的迷信心理和庙主假神戚敛财的实质,发现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祈福心理的关系。这体现了顾颉刚不是为调查而调查,为研究而研究的学术观点。

吴歌研究

1918年,他因病休学在家,因《北大日刊》的影响,开始搜集“怡情适性”的歌谣。他的搜集工作只有八个月,连带搜集了谚语、方言方音,后来发表于《晨报》,得到“研究歌谣专家”称号。他的研究成果首先得到来自文学方面的称赞。胡适说:《吴歌甲集》“是独立的吴语文学的第一部”、“道地的方言文学”、“这部书的出世真可说是给中国文学又开一新纪元了。”他此书突出的成绩在于对歌谣结合吴地的地域文化(特别是民俗)进行阐释;标明歌谣适合的场所、参与者、具体的动作等;不同地域歌谣的变化;特别是它内容详实的附录———阐述了从题目的类型到《诗经》以来的争论。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吴歌甲集》“不只是一个一般性的歌谣资料集,而是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的歌谣学著述了。像这样比较完善的民间文学整理本,不要说在解放前,就是在解放后也是不多见的”。

故事研究

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在中国是首次对传说故事进行精细和系统的考证。他对记载于各种古籍和流传于当时口头的有关材料进行分析,对这个故事的产生、传播及变异状况进行系统的考证,意在对孟姜女故事起源的时间、地点和情节变化以及与历史的关系,作出尽可能科学的阐释。其《孟姜女的故事转变》和《孟姜女故事研究》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从纵横两方面提出了故事的历史系统和地理系统。特别是后文,更加全面而系统地体现了顾颉刚的见解,他最重视“演变法则”,试图由此来认识故事的源头、发展及变形。显然,他是将其古史学说“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的观点运用到这个故事的研究中来的,这使其在这个研究领域里的成就卓然不群。顾颉刚对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结论,一直很有影响,特别是其中对故事历史系统的研究成果,多年来一直成为定论。后来的许多民间文艺研究者,多在上面作些补充与发挥,他的“演变法则”,也成为至今还在沿用的研究方法。

当然,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主要目的是“为研究古史方法举一旁证的例”,是将传说作为研究历史的资料。研究结果表明,从孟姜女故事已看不清杞梁妻的真正历史面目了。既然如此,传说中记载的其他古史现象也便不可信了。这才是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真正目的,文章中贯穿了新疑古派的思想与方法。在古史研究中,顾颉刚还涉及到许多古神话传说故事,对、舜、等神话传说均有研究。

顾颉刚为中国民间文艺理论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他那种对民间文艺作动态考察的眼光(“演变法则”)和对古籍资料搜求鉴别的真知灼见,曾给我国民间文艺研究以巨大影响。他研究中被及到一些神话传说人物、事件等,成为后来一些人的研究课题。除此,单就他在主编杂志、主持学会、宣传民间文艺、提醒带动同人进行民间文艺研究方面作的辛勤努力和所起的倡导性作用而言,其功劳也是异卓著的。

私人藏书

1920年,顾颉刚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任中山大学、兰州大学教授,兼中山大学图书馆中文部主任。此间,写有《国立广州中山大学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在江浙一带购求古籍。1949年以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私人藏书颇丰,共计46000册,其中线装书约6000部,平装书约2600种。曾有书楼名为“纯熙堂书库”、“芬陀利室”。抗战期间,为避战火,先后将其藏书一部分存放在燕京大学临湖轩,托付给顾廷龙先生保管,另一部分留在禹贡学会,均有较大损失,自称“寒舍亦且亡三万册”。抗战胜利后,赠给上海合众图书馆860种,上海合众图书馆为其编撰有《顾颉刚先生所捐书目录》;其藏书大多为古史考辨、历史地理、文字金石之书、地方志书。藏书印有“劫余”、“劫后”、“先祖廉军公收藏书籍颉刚记”、“先父子虬公收藏书籍颉刚记”、“吴县顾氏纯熙堂书库”等。后全部捐献给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该中心组建有“顾颉刚文库”。顾洪先生撰写有《顾颉刚藏书记》。

更多文章

  • 壬寅宫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具体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壬寅宫变,嘉靖帝,历史解密

    明朝嘉靖帝在位四十五年,他做了许多事情,如修三大殿,抗击倭寇等。但有一件事宫廷史上罕见,就是“嘉靖宫案”。这个案件的发生,是事出有因的。嘉靖帝信奉道教,在御花园钦安殿前建天一之门,范金为像,一心想修长生。他多年不上朝,导致大权旁落,严嵩父子擅权。嘉靖皇帝常吃丹药,性情格外暴躁,也时常虐待宫女,使宫女

  •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长城、直道、阿房宫、骊山陵,“基建狂魔”秦始皇搞的这些大工程,或许还褒贬不一,不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可取之处。那耸人听闻的“焚书坑儒”,似乎就是直接拉出去枪毙五分钟都不为过了。一个关键问题是,“焚书坑儒”这顶大帽子到底是谁给秦始皇扣上的?大

  • 古代那么多银子,都消失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那么多银子,都消失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货币之一就是白银,古时候一两白银往往就够一家人过上很久的日子了。即使不把它当作货币,单纯的保留至今的话,这些白银也会成为古董,但是如今的社会上人们不仅很少见到白银,就连古代的银器也非常少见,那么古时候那些大量的

  • 北魏尚书李孝伯与刘宋彭城长史张畅进行了两朝约辩,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元嘉二十七年北魏拓跋焘兵临刘宋彭城城下,他的尚书李孝伯与刘宋彭城长史张畅进行了两场约辩,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拓跋涛的大军侵入刘宋,与彭城守将、安北将军武陵王(后来的孝武帝)刘骏、太尉江夏王刘义恭相隔十里对峙,彭城缺少粮草,刘义恭打算撤退,但在彭城长

  • 宋度宗真的一夜宠幸了30个嫔妃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一夜宠幸30个嫔妃,宋度宗脑子笨,身体差,为何偏偏好色,无师自通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历史上总有一些皇帝沉迷美色,然后昏庸无度,最后不理朝政,只得权臣当着国家破落,最后家破人亡。但是宋朝一位皇帝还没做到这一步,靠着一种壮阳药,一夜30多次,最后吐血而亡。这位皇

  • 中国西周的诸侯国:虢国的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虢国,春秋,历史解密

    虢国,中国西周的诸侯国,前后有四个虢国,因位置不同为别被加以东西南北相区别,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虢叔封西虢(今陕西宝鸡市东),虢仲封东虢(今河南郑州西汜水镇)。西虢国,西周初年所封诸侯国,位于现陕西宝鸡附近,周厉王三年,讨伐淮夷。厉、宣之际,始东迁三门峡立国,(原地留有

  • 历史上哈密瓜的叫法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进贡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哈密瓜是甜瓜的一个变种,享有“瓜中之王”的美称,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康熙皇帝是现代很多电视剧热衷塑造的人物,他的形象一直是英明神武的。电视剧虽然有一些虚构,将康熙神化了,但毫无疑问,他绝对是一位好皇帝,如果要按功绩给中国历代皇帝排号,他也绝对能名列前茅。我们所熟

  • 宋朝才大量普及铁锅,在这之前百姓如何做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宋朝,历史解密

    现在家家户户都备着、每天做饭都必须用到的铁锅,是在宋朝时期才大量普及的。宋朝之前,古代老百姓是怎么做饭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不用为古人担忧,咱们老祖宗很聪明,这种生活上的小问题,早就得到了解决。先明确一点,虽然宋朝时才普及铁锅,但铁锅却出现得很早。通过对古代出土文物的鉴定,专家们

  • 历史上的鳌拜真的想谋反吗?真相是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鳌拜,历史解密

    很多人对鹿鼎记中的鳌拜印象记忆深刻,他在朝廷里可谓是功高盖主,权倾朝野。那在历史上的鳌拜又是怎么样呢,为何不造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个人生平鳌拜(约1610年 —1669年,满语:Oboi),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生年不可考,

  • 楚国的甲兵打不过秦国,背后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楚国的甲兵打不过秦国,背后啥原因?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春秋战国时期,天下战乱纷争,虽然是后来秦国在秦始皇的带领下,实现了中华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但是其实,当时的秦国并不是实力最强大的,在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中,与秦国一起独占这两个时期鳌头的还有齐国和楚国,这两国实力中,又以楚国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