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当时为数不多的“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春秋五霸的第一位君主,就是齐桓公小白。至于秦国的秦穆公,也属于“有争议”一类。
姜太公建立齐国的时候,齐国很强。史记上说,当鲁国的第一任君主,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那个周公听说齐国的建设成就后,当时就觉得鲁国前途无亮了。当时齐国的特点是:通脱。按我理解,就是“顺其自然”。这群其实是人类不了解社会发展规律的时候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这比鲁国按照周礼的教条生活无疑是进步的。
[var1]
齐国自太公封齐立国以来,尊贤上功发展经济,便利农桑渔盐,建立国本,后经管仲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到了田氏代姜之后,威王、宣王励精图治,再振大国雄风,在战国之七雄之中,首屈一指,居七雄之冠,孟子说齐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为了完成这一历史重任,齐宣王进一步扩大了稷下学宫,经常躬听有识之士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广泛招贤纳士,选贤任能,他以卓越的智慧和惊人的胆略伐魏,破燕,合纵抗秦,联合韩、魏以攻楚,齐国的王业得到快速发展。
再说秦国。秦国的建立,比起齐国就悲催多了。秦人一直是周王室中担当牧马人角色的家族或者部落,秦国的建立其实是周王室一种无奈的选择:首都镐京被蛮夷攻破了,王室生存受到了外族威胁,于是,秦人被拉出去顶雷了。周王给秦族许诺:关中我们搞不定了,你去打,打下多少土地,都是你的。秦国开国之初就处于血战中,好几个君主都战死沙场,还有被俘虏的。相比齐国背靠大海,周围都是国力更弱的华夏诸侯国,秦国几乎可以算一天不战斗就活不下去的悲催国家。
[var1]
[var1]
但是安逸让人堕落,逆境让人奋起这句话什么时候都没错。几百年后,齐人堕落了,崇尚空谈,重利忘义;秦人打出来了,战斗力冠绝华夏。当历史具备武力统一条件的时候,秦国先天就占尽优势,齐国却没有战斗力了。
其实战场上的战斗力,无论任何时代都体现出综合国力。秦军战斗力强,在于秦国政府的行政效率更高。这与其说是商鞅变法带来的,不如说老秦人更适应这种类似军国主义的严密行政体系。另外长年的战争,到了战国末期,秦国占领了现在陕西,四川大部,和甘肃,山西,河南甚至湖北的一部,论国土面积,论人口数量,论粮食产量等当时重要的经济指标,秦国不但完爆齐国,甚至不亚于山东六国的总和。都江堰,郑国渠这些闻名的水利工程,齐国可真心没有。还有《消失的兵团》里后人猜测的秦国的国防建设成就,简直让现在的我们都目瞪口呆:流水线的武器生产,严密的战阵,媲美现在国道甚至高速公路的直道网络,这尼玛简直是个现代化的军事帝国,除了没有工业革命带来的飞机坦克,现代国家能干过秦国的也是军事强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