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处死两位儿媳,原因令人发指,老百姓们却连连叫好!

朱元璋处死两位儿媳,原因令人发指,老百姓们却连连叫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157 更新时间:2023/12/13 16:35:21

信国公汤和之女汤氏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这些儿子成年后,大都封为亲,娶了功臣之女为妻子。今天说的是信国公汤和之女汤氏,汤氏的父亲是开国功臣、皇帝的发小,公爹是当今皇帝,丈夫是堂堂鲁王,他们凭借自己的身份显赫,在封地胡作非为,竟然将民间和军中七八岁的男孩弄到自己的宫中,阉为宦官。一时间,人心惶惶,很多人看到王府宦官出门就把自己的孩子藏到床下,唯恐被抓去。朱元璋闻讯后,勃然大怒,当场就开骂了,“这夫妇两个死罪绝不可迯,合当凌迟信国公女(指鲁王妃汤氏)”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年,颁布旨意,在圣旨中痛斥道“鲁(指鲁王朱檀)至无礼,其妃当凌迟处死”,朱元璋还骂道“这等泼东西,一日着内官召回宫来凌迟了”。最后,鲁王朱檀被髡,也就是剃掉了全部头发,这在当时是很严重的惩罚了,而汤氏则是被下令处死。一时间,老百姓们都拍手称快,连连叫好。

卫国公邓愈之女邓氏

邓氏是朱元璋第二子秦王朱樉的王妃,虽然是次妃却很受宠,受宠后,邓氏就开始飞扬跋扈,甚至正妃王氏还受到了虐待。根据朱元璋所写的一篇祭文中,不难发现,邓氏做了很多不合乎礼制的事情。

秦王朱樉听信偏妃邓氏,将正妃王氏处于别所,每日以敝器送饭与食。饮食等物,时新果木,皆非洁静,有同幽囚。为夫之道,果如是乎?

秦王朱樉听信偏妃邓氏,拨置差人于沿海布政司收买珠翠。

秦王朱樉制造后服与偏妃邓氏穿着,又做五爪九龙床如大殿御座之式,且前代藩王只用四爪龙床。尔乃如此僭分无礼,罪莫大焉。

秦王朱樉与偏妃邓氏于花园台上同坐,令宫人卷衣至膝上'于姜擦上跪行。至半坡,宫人膝痛,跌倒滚下,却说打得好筋斗,以为笑乐。

以上种种所作所为,都让朱元璋无法容忍。朱元璋一度打算废掉秦王,奈何看在太子面上,才没有废掉,但他的偏妃就没那么幸运了,虽然朱元璋说邓氏是被责后,自缢身亡的,但我们可以推断,她应该是被朱元璋赐死的。

朱元璋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极大争议的人物,持正面评价者通常都是从其大力打击贪污,恢复经济著眼,事实上历史都有如此记载。而持负面评价者则多从杀戮功臣者著眼,洪武六年,朱元璋鉴于开国元勋多倚功犯法,虐暴乡闾,特命工部制造铁榜,铸上申戒公侯的条令,类似的“铸刑鼎”,已经隐约透露了日后屠戮的信号。

明太祖虽标榜复古,但他大多数制度是从蒙古学的,廷杖与责打臣下是从蒙古学的,法制是从蒙古学的,违反了刑不上大夫的古训。另外,他与蒙古人一样,为了动员全社会,他十分重视户口普查,每个人有固定的义务,每个大臣首先是家臣,然后才是大臣。不许随便转换工作,这是从成吉思汗的十户制学的,从前大臣上朝是不用跪对的,明朝则要,因此明朝君主是绝对专制的。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在农家避雨,问:你姓啥?农民回答后,立即被封世代为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孝陵卫,南京的一张名片,南来北往,人生更迭,青山依旧,对于南京的游人而言,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孝陵卫名称的由来,其实起初并非作为地名存在,在当时只是一支军队的名称。这个不为人知的事情可追溯到明朝时期,明朝朱元璋修筑陵墓孝陵时,专为守灵而设,而“卫”是当时军队编制的名,因此名为孝陵卫。 众所周知,明朝

  • 朱元璋在位时告诫子孙不能攻打此国,朱棣不听,直接将其打成一个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临死喊朱棣是想干什么,朱棣不是朱元璋的亲儿子吗,朱元璋是怎样平定天下的

    虽然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老人的话一般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很多事实却证明,祖辈说的话不一定总是对的。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曾经对自己的儿子们说过,有一个国家不能攻打,否则后患无穷。但是朱棣没听,最后成了明朝的一个省,而且明朝从中得到了很多好处。 这个国家就是安南,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安南是越南的古称。在唐朝

  • 朱元璋发明了一句话,后人用了五百多年,人人皆知却终是被读错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做了三件奇葩事,湘潭朱元璋后人,朱元璋的奇葩发明

    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相信大家最熟悉的一句话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是古代的时候,人们在宣读圣旨的时候,开头第一句话,虽然封建社会应结束了,但是这句话却成了很多人玩笑时的口头禅,人人皆知。然而,其实这句话并不是这么读的。 其实这句话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这句话开始于明朝,是朱元璋发明的。关于

  • 他是明英宗次子,被父亲记错名字,还差点坐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英宗有几个儿子,明英宗是怎么夺回皇位的,明英宗夺回皇位

    但今天,我们不是来评论朱祁镇本人的,而是要说说他的儿子,而且是他的次子朱见潾。就在朱祁镇决定御驾亲征瓦剌的前一年,他的次子朱见潾出生。不过一开始,他的名字还叫朱见清。朱见清是明英宗朱祁镇次子,生母为万宸妃,后者为明英宗生了四子一女,可见非常受宠。朱见清是万宸妃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只比长子朱见深晚出生五

  • 叛徒高杰拐走李自成的妻子后,他们二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自然灾害频发,民族内部冲突不断,百姓饱受着天灾人祸的苦楚。于是,众多能人志士开始奋起反抗,在阶级和政权的不断交替中,试图寻找一线亮光,而李自成便是这其中一员。有着“闯王”美誉的他,作为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征战十余年,常出奇制胜。更是在平定一方后,废除八股文、主张均田免赋。可就是这样一个

  • 明朝一外国人考中进士,嫌官职低辞职,回国后成为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科举状元,明朝官职一览表,明朝一次科举进士一般有几人

    不过大部分史学家,还是认为科举始于隋朝,为何呢?因为在隋朝之前,人们想要入仕,就要通过“察举制”。所谓“察举制”,就是一个人家里本来就是做官的,那么他便能子承父业,继续做官。如果一个人生在平民人家,除非他在乡里的风评特别好,才有可能被推举,得到一官半职。而到了隋朝,为了避免有人徇私,加上朝廷希望能够

  • 被朱元璋厌恶,被朱棣忽悠,被侄子做成烤肉的朱高煦为何如此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对朱高煦说了什么,历史上朱高煦怕朱棣吗,朱棣忽悠朱高煦监国

    说到明朝死得最惨的王爷,大家可能会想到明末时,被李自成做成“福禄宴”的福王朱常洵。但历史上,朱常洵并没有被活活煮死,更没有与鹿肉一起做成“福禄宴”。朱常洵是被处决的。真正历史上记载死得最惨的王爷,不在明末而在明初。他就是汉王朱高煦,朱棣的第二个儿子。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朱高煦被明宣宗朱瞻基命人

  • 明朝最勤政的皇帝,一天上3次朝,一辈子也就娶了一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去世,18岁的朱祐樘继位为明孝宗,当时经过老爹的一番胡思乱搞,大明王朝已经是岌岌可危,孝宗因而决定重振朝纲,为了能够更好的治理国家,孝宗不仅熟背四品以上官员名单,还重启了废除已久的晚朝,每天晚上,孝宗批奏折能批到半夜三更,尽管如此,为了保证朝廷的稳定,他从来没有让宦官有过一次

  • 明朝藩王被关押23年,出狱后用一年时间,逆袭成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末年有骨气的藩王,明朝最忠诚的藩王,明朝28位藩王下场

    就好比明朝灭亡后,福王、唐王、鲁王、桂王几人,就在明朝遗臣的拥护下,先后建立起割据一方的南明政权。而在这几人当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当属唐王朱聿键了。他传奇的地方就在于,这位明朝藩王先后被关押23年,出狱后仅用一年时间,就逆袭成了皇帝。朱聿键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八世孙,祖父为朱硕熿,父亲为

  • 为何元朝的寿命只有短短的98年?忽必烈训斥儿子的话,成间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忽必烈为啥要建立元朝,元朝忽必烈的寿命是多少,忽必烈怎么评价元朝

    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也是做过中国的统治者的,只是为数不多而已。比如说由满族人建立起来的清朝,大家都知道清朝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如果从皇太极改国号大清起算,清朝的寿命长达276年,即便是从满人进入山海关时的1644年起算,清朝也统治了中原大地268年。另一个就是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元朝,与清朝的寿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