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大杀功臣,为什么不杀他,原因在他的封号里

朱元璋大杀功臣,为什么不杀他,原因在他的封号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098 更新时间:2024/1/23 6:31:22

并不是朱元璋心软念旧也不是朱元璋把他忘了而是朱元璋故意留着他,原因就在这个人的封号里。这个人就是长兴侯耿炳文。父亲耿君用跟随朱元璋渡长江,战功显赫,耿君用战死后,耿炳文便承袭父职,继续为朱元璋效力。耿炳文曾跟随大将军徐达攻占汴梁,立下许多战功,大明建立后,被封为长兴侯。

长兴,是一个地名。当初朱元璋和张士诚争霸天下,耿炳文攻下重镇长兴,张士诚派出水陆十万大军进攻长兴。当时耿炳文手下的官兵只有七千人,面对张士诚的大军,耿炳文在长兴足足坚守了一个多月,直到援军到来将张士诚打退。耿炳文坚守长兴十年之久,历经大小战争数十次,期间张士诚多次派军队进攻长兴,耿炳文多次以弱胜强,城池从未失守。

在那个名将如云的时代,耿炳文以擅长防守而知名。后来,朱元璋大杀功臣,擅长进攻的猛将如徐达蓝玉都惨遭屠戮,而耿炳文却活了下来。一方面是耿炳文虽然战功显赫却一直很低调,并且擅长防守,对朱元璋后代统治的威胁小,另一方面朱元璋有着更深的打算。

朱元璋将手下勇将能臣屠戮殆尽,万一后来有外敌入侵,自己的子孙会面临无将可用的窘境,所以朱元璋将擅长防守的耿炳文留了下来。这样等于给后代的江山留了一道保险。而被留下的耿炳文也确实派上了用场。朱元璋时候传位于建文帝朱允文,燕王朱棣起兵造反,从北京率大军一路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耿炳文被派去阻挡朱棣,面对耿炳文的死守,朱棣一时无法攻下城池,时间久了将会面临断粮的危机。如果不是后来建文帝听了别人的建议将耿炳文换掉,那靖难之役的胜负还未可知可见,朱元璋是之所以不杀耿炳文,是大有深意的。各位怎么看待朱元璋呢?欢迎留言评论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处死两位儿媳,原因令人发指,老百姓们却连连叫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处死女婿,朱元璋最晚去世的子女,朱元璋处死郑士元是第几集

    信国公汤和之女汤氏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这些儿子成年后,大都封为亲王,娶了功臣之女为妻子。今天说的是信国公汤和之女汤氏,汤氏的父亲是开国功臣、皇帝的发小,公爹是当今皇帝,丈夫是堂堂鲁王,他们凭借自己的身份显赫,在封地胡作非为,竟然将民间和军中七八岁的男孩弄到自己的宫中,阉为宦官。一时间,人心惶

  • 朱元璋在农家避雨,问:你姓啥?农民回答后,立即被封世代为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孝陵卫,南京的一张名片,南来北往,人生更迭,青山依旧,对于南京的游人而言,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孝陵卫名称的由来,其实起初并非作为地名存在,在当时只是一支军队的名称。这个不为人知的事情可追溯到明朝时期,明朝朱元璋修筑陵墓孝陵时,专为守灵而设,而“卫”是当时军队编制的名,因此名为孝陵卫。 众所周知,明朝

  • 朱元璋在位时告诫子孙不能攻打此国,朱棣不听,直接将其打成一个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临死喊朱棣是想干什么,朱棣不是朱元璋的亲儿子吗,朱元璋是怎样平定天下的

    虽然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老人的话一般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很多事实却证明,祖辈说的话不一定总是对的。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曾经对自己的儿子们说过,有一个国家不能攻打,否则后患无穷。但是朱棣没听,最后成了明朝的一个省,而且明朝从中得到了很多好处。 这个国家就是安南,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安南是越南的古称。在唐朝

  • 朱元璋发明了一句话,后人用了五百多年,人人皆知却终是被读错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做了三件奇葩事,湘潭朱元璋后人,朱元璋的奇葩发明

    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相信大家最熟悉的一句话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是古代的时候,人们在宣读圣旨的时候,开头第一句话,虽然封建社会应结束了,但是这句话却成了很多人玩笑时的口头禅,人人皆知。然而,其实这句话并不是这么读的。 其实这句话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这句话开始于明朝,是朱元璋发明的。关于

  • 他是明英宗次子,被父亲记错名字,还差点坐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英宗有几个儿子,明英宗是怎么夺回皇位的,明英宗夺回皇位

    但今天,我们不是来评论朱祁镇本人的,而是要说说他的儿子,而且是他的次子朱见潾。就在朱祁镇决定御驾亲征瓦剌的前一年,他的次子朱见潾出生。不过一开始,他的名字还叫朱见清。朱见清是明英宗朱祁镇次子,生母为万宸妃,后者为明英宗生了四子一女,可见非常受宠。朱见清是万宸妃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只比长子朱见深晚出生五

  • 叛徒高杰拐走李自成的妻子后,他们二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自然灾害频发,民族内部冲突不断,百姓饱受着天灾人祸的苦楚。于是,众多能人志士开始奋起反抗,在阶级和政权的不断交替中,试图寻找一线亮光,而李自成便是这其中一员。有着“闯王”美誉的他,作为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征战十余年,常出奇制胜。更是在平定一方后,废除八股文、主张均田免赋。可就是这样一个

  • 明朝一外国人考中进士,嫌官职低辞职,回国后成为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科举状元,明朝官职一览表,明朝一次科举进士一般有几人

    不过大部分史学家,还是认为科举始于隋朝,为何呢?因为在隋朝之前,人们想要入仕,就要通过“察举制”。所谓“察举制”,就是一个人家里本来就是做官的,那么他便能子承父业,继续做官。如果一个人生在平民人家,除非他在乡里的风评特别好,才有可能被推举,得到一官半职。而到了隋朝,为了避免有人徇私,加上朝廷希望能够

  • 被朱元璋厌恶,被朱棣忽悠,被侄子做成烤肉的朱高煦为何如此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对朱高煦说了什么,历史上朱高煦怕朱棣吗,朱棣忽悠朱高煦监国

    说到明朝死得最惨的王爷,大家可能会想到明末时,被李自成做成“福禄宴”的福王朱常洵。但历史上,朱常洵并没有被活活煮死,更没有与鹿肉一起做成“福禄宴”。朱常洵是被处决的。真正历史上记载死得最惨的王爷,不在明末而在明初。他就是汉王朱高煦,朱棣的第二个儿子。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朱高煦被明宣宗朱瞻基命人

  • 明朝最勤政的皇帝,一天上3次朝,一辈子也就娶了一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去世,18岁的朱祐樘继位为明孝宗,当时经过老爹的一番胡思乱搞,大明王朝已经是岌岌可危,孝宗因而决定重振朝纲,为了能够更好的治理国家,孝宗不仅熟背四品以上官员名单,还重启了废除已久的晚朝,每天晚上,孝宗批奏折能批到半夜三更,尽管如此,为了保证朝廷的稳定,他从来没有让宦官有过一次

  • 明朝藩王被关押23年,出狱后用一年时间,逆袭成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末年有骨气的藩王,明朝最忠诚的藩王,明朝28位藩王下场

    就好比明朝灭亡后,福王、唐王、鲁王、桂王几人,就在明朝遗臣的拥护下,先后建立起割据一方的南明政权。而在这几人当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当属唐王朱聿键了。他传奇的地方就在于,这位明朝藩王先后被关押23年,出狱后仅用一年时间,就逆袭成了皇帝。朱聿键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八世孙,祖父为朱硕熿,父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