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人卖铁器给匈奴,汉武帝却杀了汉人、重赏匈奴,事后才知其高明

汉人卖铁器给匈奴,汉武帝却杀了汉人、重赏匈奴,事后才知其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159 更新时间:2024/1/5 15:34:38

历史上有不少的边境少数民族侵扰中原王朝,意图争夺中原地区肥沃的土地,为此双方也爆发过不少的领土争夺,而要说起让人记忆深刻的强大少数民族,那匈奴肯定是排在榜首,相信很多人对匈奴并不陌生,经常在一些武侠小说或影视剧中看到他们的存在,作为雄据的北方的势力,延续了数百年之久,也让中原王朝头疼了数百年。

一直到了汉武帝时期,匈奴才彻底被打败,边境也算得以安定下来,而匈奴在战败之后便四分五裂,其中有一部分选择融入到了中原王朝,与汉族人进行融合,不过融合归融合,很多方面还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就比如禁止售卖铁器给他们,但是总是有人铤而走险,违背官府规定,将铁器卖给匈奴,汉武帝知道后居然只杀了汉人,没有杀匈奴,反而还重赏匈奴人,那他这样做是为何呢?

匈奴之患的解决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匈奴就已经形成属于自己的势力,并且不断的南下入侵,给当时的诸侯各国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不过此时的匈奴尚未具备完全战胜各大诸侯国的实力,所以也就无法入侵中原,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

他虽然派蒙恬北筑长城,将匈奴打的溃不成军,但是也没有办法彻底解决匈奴之患,毕竟匈奴作为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势力分布相对散乱,再加上他们骁勇善战,单兵作战能力很强,若是完全让他们臣服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办到的

本以为这种对峙的局势会随着中原王朝的发展出现好的转变,可是没想到在汉朝时期汉高祖刘邦带领大军进击匈奴,非但没能给对方带来沉重的打击,反倒让自己身陷险境,在白登山被围。

要不是陈平等人献计帮助刘邦逃离,可能汉朝的历史就要被重新改写了,正是有了这次的遭遇,在刘邦之后的汉朝统治者再也没有胆量去主动进攻匈奴,而为了维护两国的和平和边境的安宁,汉朝采取联姻的方式来寻求短暂的联盟。

可是这种方式并非长久之计,而且对于中原的百姓来说也是非常屈辱的,直到经历了“文景之治”,待到汉武帝继位,此时的汉朝人口已达到三四千万,社会发展也是突飞猛进,恰好汉武帝好战尚武,手下又有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如此一来,他便想解决这个困扰多朝的匈奴问题。

紧接着他派遣卫青主动出击,一场大战之后,卫青收复了整个河套平原,随后又有霍去病深入草原两千里,彻底歼灭匈奴左贤王率领的匈奴主力。

此战之后,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大典庆祝胜利,而他并没有停下脚步,选择乘胜追击,一口气打到了如今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附近,逼得匈奴首领不得不逃离漠北,也正是自此之后整个漠南草原再无匈奴王庭,困扰了中原王朝八百多年的匈奴之患终于是画上了句号。

严格限制的铁器交易

匈奴战败之后主要分成了两大势力,即南北两方,其中南匈奴选择融入中原王朝,主动进行民族融合,而北匈奴则进入中亚和西欧地区,其他的小势力则四分五裂,各自逃散到不同的国家,对于主动俯首称臣的匈奴汉武帝并没有排斥他们,允许他们进入中原生活,并且给予一定照顾和保护。

可即便如此有些事情还是加以限制的,就比如有些商品不能卖给匈奴,尤其是汉朝时期锻造的钢铁,这是匈奴一直没有研究出来的技术,甚至可以说匈奴之所以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有一部分原因是武器的强度不如汉朝,他们使用的还是质量差的铁器,但是汉朝已经研究出钢材,正因如此,不让汉人卖给他们铁器也是防止有部分匈奴存在反叛心理,若是他们暗中积蓄实力,假以时日可能会给汉朝带来大麻烦,甚至会危及统治。

再者说古代的盐、铁等产品和交易都是官府把控的,要知道这关乎国家经济命脉,也是会影响社会稳定重要因素,历朝历代都是严加控制,可是总有个别商人财迷心窍,想要暗中谋取私利,于是偷偷的卖铁器给匈奴人。

这件事情被汉武帝知道后马上查处此事,按照汉朝律法参与买卖的双方都应该被惩处,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汉武帝却只杀了私自卖铁器的汉人,对于匈奴人不但没有定罪,反而还重赏他们,这真的是典型的“胳膊肘往外拐”,也实在是不合常理,那汉武帝如此反常究竟是为何呢?

汉武帝为何杀汉人,赏匈奴?

要说汉武帝做出这样让人不解的事其实背后是有着他的政治目的的,首先这第一方面就是依法行事、震慑汉人和匈奴,这种事情的发生肯定是双方都有错,汉人这边是汉武帝看管不严,没有很好的控制铁器交易,所以他必须严厉打击这种违法行为,以此来让其他的汉人看到违法的后果,以后自然就不会有人顶风作案。

而匈奴明明知道这是不允许的还购买,甚至花高价换去,同样也有罪,可是汉武帝却反其道而行之,没有杀了这些私自交易的匈奴人,通过惩治汉人来震慑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统治力和执行力,日后若是再犯肯定也是同样的下场,那这样的话肯定不会再有匈奴敢犯,毕竟汉武帝对自己人都这样杀伐果断,对他们那不得赶尽杀绝。

其次就是收拢人心,稳定社会秩序,试想一下,若是汉武帝对刚刚入驻中原不久的匈奴人也是实行同样的惩罚,将其处死的话,很容易引起暴乱,这些匈奴人本来就是好战,面对自己的族人被杀肯定不能坐视不管。

在加上他们手中已经购买了一些铁器,所以难免会再次发动战争,可要是加以重赏的话就可以让他们感觉到汉武帝对他们的重视,而且这种以赏代罚的措施更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得不说实在是很高明。

结语

汉武帝在位时期不仅解决几百年的匈奴隐患,还带领汉朝士兵开疆扩土,使原有的疆土扩展将近一倍,将汉初的两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拓展到四百多万平方公里,同时他也一定程度上处理好了民族融合时期的矛盾,为汉朝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连年的战争也极大的消耗了汉朝的实力,几乎耗尽了曾经积累的财富,这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矛盾,所以说辉煌之下也有我们未注意的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晋国卿大夫智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自己的死亡划分了春秋和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光将“三家分晋”放在《资治通鉴》的开篇,足见司马光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三家分晋之前,晋国是四卿把持朝政,其中智氏(智伯为族长)一家独大,已经具备兼并韩、赵、魏三家独代晋宗的实力,但最终智氏的族长智伯没能成为一统江山的英主,反而成了“三家分晋”的垫脚石。智伯是谁?曾经强大的智伯为什么最终会失败?智伯

  • 锥刺股的苏秦,如何以三寸不烂之舌“忽悠”六国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东周洛阳人苏秦,早年在东边的齐国求学,拜鬼谷先生为师。这位鬼谷先生以所居之地 “鬼谷”作为称号,传授一套在各国之间进行权谋游说的〝纵横之学”。后来,苏秦在外闯荡多年,没有半点成绩,潦倒而归。他的亲族都在背地里讥笑他:“依照我们洛阳人的习惯,应当治理田产,努力经营生意,以求取十分之二的利润。而他放着该

  • 如果赵武灵王在世,指挥决定秦赵命运的“长平之战”,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遗址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军队,仅放回240名年幼赵国士兵。这次大战距离“胡服骑射”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去世时间还不到50年,当时的赵王正是他的孙子赵孝成王赵丹,指挥的“长平之战”一败涂地。如果决定秦赵命运的“长平之战”由赵武灵王指挥,那么结果如何呢?胡服骑射赵武灵

  • 齐桓公以盟主身份会合诸侯,开春秋霸主之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侯争霸齐桓公,齐桓公九合诸侯读后感,齐桓公为什么充当盟主

    君子报仇,不分早晚。虽然自己当了国君,可潜在的竞争对手还在鲁国,何况鲁国还曾发兵伤过自己,于是齐桓公光明正大的兵发鲁国。两国军队在一个叫乾时的地方激战一场。[var1]双方这么一交战,高下立判,鲁军不是齐军的对手。齐军先是大败鲁军,而后截断了鲁军的退路,这个打击可不小,那是精神、肉体双重的,消息传来

  • 夷陵之战失去的人才,他是诸葛亮义弟,前途无量,能改写蜀汉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夷陵之战预测,替代刘备参加夷陵之战的小说,火烧夷陵

    马良,字季常,出生于襄阳宜城郡,马氏在当时是有名的名门望族,马良在五兄弟中位居行四,但此人却是兄弟中最为杰出的一位。因为马良的眉毛中有白毛,所以在当地留下“白眉马良”的称呼。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后,于209年自任荆州牧,时年仅22岁的马良,被刘备征召为荆州从事。刘备为了夺取蜀地入川的时候

  • 项羽权位继承到刘邦以后,被楚国统一可能性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而且项羽此时不杀刘邦,绝对也会削弱楚国人,就算在楚国灭了刘邦也不能算是彻底灭了刘邦,那么在楚国灭了刘邦之后,楚国灭了刘邦的诸侯,楚国的大王权又该如何继承给刘邦呢?项羽权位继承到刘邦以后,被楚国统一可能性大不大?有人说过,项羽的继承权不大,项羽灭了刘邦后楚国的大王权自然还有公孙衍继承,项羽

  • 他是曹操手下真正第一谋士,却被曹操逼死,他儿子杀尽曹操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在古代历史的地位十分重要,三国小说的精彩以及三国历史本身的魅力所在让历朝历代的人们都是积极的去讨论有关于三国的桥段。而最常被提到的自然是几位武将了,在战场上,这些人厮杀来回,可是,一个优秀谋士的地位还是要远远超过武将的,毕竟,武将决定的是一场战斗的胜利,而谋士却是决定的大方向的胜利,比如说诸葛亮

  • 长平一战中赵军主力己经被秦军消灭了,为什么40年后才灭掉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或许要说了,范雎就是个奸臣,他收受了苏代的贿赂,然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为名,请求秦昭襄王同意。假如不是范雎在秦昭襄王面前建议秦兵班师,后来又进谗言,说白起的坏话,导致白起被杀,赵国或许很快就被灭掉了,白起的功劳更大了,正如那个说客苏代所说:“白起会在秦国位列三公

  • 三国被严重低估的一位君主,整个三国只有他不在曹操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孙坚的儿子孙策和孙权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孙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拿下整个江东,为吴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孙权虽然在开疆拓土方面颇不如其兄长,但其守成之战略极为出色,终其一生也没有让曹操和刘备占到便宜,而且谋得了荆州,使得东吴跨有扬州、荆州两块地盘。很多人认为孙坚的才能并不如他的儿子孙策和孙权,如果孙坚没

  • 三国唯有他能救关羽,曾留下八个字泄露天机,可惜关羽太傻没听懂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生在三国时期,各国纷争,每天随时都会有战争发生。当年,刘备终于决定入川,于是便派得力大奖关于去镇守关键要地荆州。此消息被诸葛亮听到了,便觉得大事不妙,觉得单凭关羽是守不住荆州的。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因为足智多谋而被人们称为“智慧之神”,所以在当时人人都很敬拜诸葛亮先生,对他说的话可是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