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水浒传》中最腹黑的人,险些干掉宋江和晁盖,坐上第一把交椅

《水浒传》中最腹黑的人,险些干掉宋江和晁盖,坐上第一把交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972 更新时间:2024/1/2 15:57:37

诸葛亮孔明,这个孔可不是小孔成像的孔,而是《道德经》里“孔德之容”的“孔”,是大的意思。

诸葛亮的名字就是光芒足够亮的意思,可是有人却想赛诸葛,感觉诸葛亮不够亮。

这人就是吴用,号称“智多星”,字加亮,这是妥妥要和诸葛亮对标的意思。

一个是真政治家、军事家,一个是认识几个字的乡野坏种,他们之间的差距,比李逵和李鬼还要大100倍 。

图片来源于影视剧《水浒传》

一般在黑社会里面,最能打的叫双花红棍,专门出坏点子的,就叫白纸扇。吴用就是梁山这个黑恶集团里的白纸扇。

01

救宋江用错章,吴用真没用

作为白纸扇,吴用的脑子如何呢?

吴用在救宋江的时候,让萧让模仿蔡京的笔迹给蔡九知府写信“你把宋江给我送到京城来”,信尾盖上“翰林蔡京”的图章。

戴宗得了这封信,就作起神行法回江州去了。

天上一天世上一年,戴宗走一个时辰,别人要走一天。

戴宗走起来,没人赶得上他。可吴用这时突然叫到“不好”,翰林蔡京四个字的图章不该用在家信里。

如此看来,吴用的智慧其实很有限,不出意外被蔡九身边的黄文炳看了出来。

如此,才引发了梁山群雄江州劫法场。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也就是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明的策略,而血肉相搏的攻城战是最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之策,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梁山为了兵不血刃救回人质宋江,已经殚精竭虑,但是事与愿违,无奈之下只能和敌人展开白刃战。

这场战役事关重大,梁山上下极为重视:

晁盖道:“怎生去救?用何良策?”吴学究便向前与晁盖耳边说道:“这般这般,如此如此。主将便可暗传下号令,与众人知道,只是如此动身,休要误了日期。”

众多好汉得了将令,各各拴束行头,连夜下山,望江州来,不在话下。

02

劫法场,吴用接着无用

既然要劫法场,就需要周密的部署,最好是在囚犯到刑场的必经之路下手,重在出其不意。

而在行刑的时候,戒备森严,就不好下手了。

况且,被处斩的是宋江和戴宗两人,即便要在刑场动手,也需要安排专人重点照顾两名刀斧手。

梁山具备远程狙击能力的花荣确实下山了,但他也只能对付一名刀斧手,另一个吴用就没专门安排。

即使是劫法场的白刃战打响,也不是花荣的神箭发起的讯号,而是黑旋风李逵如人猿泰山般的从天而降。

梁山众头领能够全身而退,还在于江州士兵的战斗力不强。

但是吴用竟然没有安排撤退路线,大伙儿只能跟着李逵,一路杀出去。

天无绝人之路,揭阳镇张顺等人正好也准备来劫法场,乘坐三只大船过来接应,梁山众人才能安全撤退。可以说,这一仗如果按照吴用事先的战术,梁山众人将个个死无葬身之地,势必是和江州军队同归于尽。

即便能侥幸存活,人数也不会太多,无非晁、宋等寥寥几人而已。

吴用身为全军的参谋长,竟然给出这么一个昏招来,表面上看,实在和他的身份地位相当不符。

03

吴用,其实是无耻

这个行动复盘来看,起因是吴用用错章。

但即便用错,其实存在着两种可能:被发现和没被发现。

果不其然,蔡九知府就没发现,还是黄文炳及时提醒,蔡九才醒悟过来。

但吴用似乎一准料定,这个计划肯定外泄,在戴宗走后,就和晁盖谋划下山。

吴用莫非有千里眼,知道黄文炳会配合演出?

如果联想到劫法场,吴用没安排撤退路线,似乎吴用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效果。

宋江是梁山大恩人,晁盖要是救回宋江,宋江肯定能获取一个好位置,而吴用此时是梁山二把手,对于这种能够威胁自己地位的潜在隐患,他不得不慎重考虑。

江州的肉搏战,假如有几个头领阵亡,无论是晁盖派系还是宋江派系,宋江都在道义上要背负愧疚,这正是吴用想要的结果。更进一步设想,如果江州一战,不仅大伤宋江元气,而且晁盖因此送命的话,对于吴用来讲,那就更妙不过了!此时吴用已经隐隐可以取而代之,自己身登梁山老大的宝座!

这一切不是臆断,从吴用的人员安排可以看出:他为自己保存实力!江州劫法场是梁山开山以来最艰苦的战役,梁山尽遣精锐部队,但是没有参与的好汉一共六人:吴用、公孙胜、林冲、秦明、萧让、金大坚

表面上看,吴公孙萧金四人都是文人,不适合短兵相接,林冲、秦明要保护根据地,不能下山。但是实际上是这样么?

梁山即便在王伦时代,杜迁宋万等人要自保也并非难事,林秦二人战斗力如此出众,却雪藏起来,颇为可疑;

这五人里面,公孙胜向来不理世事,林冲全无权欲,秦明有勇无谋,而且和宋江还有杀妻之恨,萧金二人新近上山,身无寸功。

这一切都不能阻止吴用的“登基”大计。

最重要的是,这五人中,文化人占据大多数,即便是秦明,能够坐到国家军官的位置,说他胸无点墨,未免不可思议。

而派遣出去的,除了花荣,基本上全是文盲,吴用为了梁山未来走向,连黄泥岗的战友三阮、刘唐都打算不要了,以至于鸡鸣狗盗之徒白胜,也被他推上了前线!

吴用“牺牲”花荣是深思熟虑的,花荣是宋江的好朋友,无论如何不会和自己一条心!

只要江州一战两败俱伤,晁宋二人归天,梁山就全部剩下文化人,文化人的事自然要文化人自己来管,吴用将勿庸置疑地成为梁山新领导人。

吴用的计划可谓天衣无缝!

04

吴用遇见宋江,黑,真是黑!

吴用再狡猾,和宋江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宋江运气出奇的好,在揭阳镇一路收编了十几个小弟,还越过晁盖,直接调兵遣将,打破了无为军,杀了黄文炳。

在到了梁山后,宋江作为二把手,直接越过晁盖,对梁山的人事进行了大改革,不看资历,但看功劳。

吴用面对势力强大的宋江,知道自己阴谋不可能实现了,见风使舵,顺坡赶驴,立马投靠到宋江门下,成为宋江最心腹的左膀右臂。宋江也没有亏待他,杜撰的“九天玄女三卷天书”,只能和“天机星”共同参阅,两人狼狈为奸,将晁盖架空,实现了抢班夺权的野心。吴用应上天的“天机星”,这个“机”,不是机智、计谋,而是机会主义、投机取巧,面对宋江,他的厚黑学始终稍逊一筹,只能将这个惊天动地的阴谋深深埋藏在心底,再也不敢提及和回忆。

吴用过往,在王伦还未明确是否接纳晁盖时,就密谋唆使林冲火并王伦;

为了让朱仝上山,让李逵摔死了无辜的小衙内;

人家卢俊义好好的员外做得滋润,他让人家身陷囹圄。

这就是吴用干出来的事,可以说是毫无底线,人渣一个。

但我们发现,吴用和宋江都是知识分子,在大宋那个文教昌盛的时代,考不上科举,也就享受不了读书人的荣耀。

如宋江,还能像左宗棠一样做“吏”,吴用显然连“吏”的水平都没有,充其量也就是黄巢、洪秀全的级别。

吴用之所以对宋江服气,也是因为权术不如宋江,厚黑不及宋江,并不是说宋江比吴用光彩。

还记得我们步入社会,父母的谆谆教诲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其实重点在于后面一句,社会上小人很多。

尤其是当今社会,吴用这样的读书人,书读的越多,作恶能力越强;

吴用不过是认识几个字而已,现代的这种人可是有机会学什么人工智能大数据之类的,他们要坏到什么地步,真是不敢想像了。

所以,我们要对人性的高贵上限和猥琐下限做最猛烈的估计,你才能摸到人性的边儿。

更多文章

  • 咸丰年间,官票宝钞各省发行情况,发行京钱票导致的危害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咸丰元宝存世量排名,咸丰的真人照片,咸丰皇帝简历简介

    各省发行情况这些省份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大部分都是阳奉阴违,只有福建等几个省份效忠。而这些省份发行中也是困难重重,虽然清政府也三令五申要求各州县在征收地丁钱粮时搭收官票宝钞,但地方官吏多不遵办,以致引起民愤,出现民众抗粮的事件。如大兴、宛平二县,地方官吏在征收钱粮时,名为搭收钞票,实则仍征银。大兴、宛

  • 八王之乱、靖难之役:历代王朝为何内战不断?与这种运营模式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熟知中华民族历史的人都知晓,中华文明自诞生之日起,就形成了“个体力量无法生存,只有融入团体才可以服狡虫、制禽兽”这样的生存理念,如此导致中华民族的群体生活属性,以及君主专制为核心的中华文明的全方位诞生。在这种文明的倡导下,“家天下”的君主专制模式应运而生,并且愈发走向成熟和集中,到了秦代形成了全方位

  • 咸丰三年,清廷官票宝钞的发行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代咸丰宝钞价格表,擅发宝钞之罪,至元通行宝钞简介

    1851年,洪秀全发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为镇压以太平军为代表的起义势力筹措军费,出现财政收支严重失衡,遂求助于滥发官票宝钞,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物价猛涨、市场混乱的局面。官票宝钞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抵制,最终清政府不得不停发票钞。发钞的建议清朝政府鉴于明代发行宝钞的失败,入关以后,一直到道光末年,始

  • 一代名臣司马光,一生修德,名垂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我们前面有讨论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个意思,祸福是相倚的。你看起来他是失宠,好像是得不到皇帝的支持,但相对的成就了他历史的巨着,《资治通鉴》。我们讲说,立功、立德、立言,这个司马光确实做到这三点,他的德行非常好,他也有功绩,对当时的民众也非常地好,立功、立德。他立言,立言就是《资治通

  • 咸丰三年,大钱的铸造流通仅一年半后出现滥铸,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咸丰最稀少的局排名,咸丰大钱最小的钱币,咸丰的真人照片

    1851年,洪秀全发起了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为镇压以太平军为代表的起义势力筹措军费,出现财政收支严重失衡,遂求助于铸造大钱,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物价猛涨、市场混乱的局面。急剧贬值的大钱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抵制,最终清政府不得不停铸大钱和停发票钞。开铸大钱之议考察清代货币史,可以发现,早在皇太极天聪年间,

  • 以明代的会同馆入手,探析明代对接外国使臣的政策细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明代设置会同馆用于对接周边少数民族和外国使臣,会同馆对于贡使从吃、喝、穿、住等方面都给予关照。体现出了天朝上国对于其他国家的“怀柔”之策,它们的主要目的是彼此相安。明代的会同馆不仅是对以前历代专门对接外国使臣馆舍的发展和完善,而且也赋予了其新的内涵。明朝政府对朝贡贸易设置的一些规定,采取封闭自守的相

  • 为何《雍正王朝》十四阿哥不支持老四而支持八爷?这一点很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十四阿哥就特别明显,毕竟其是雍正的亲兄弟,却也支持八阿哥,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为何十四阿哥胤禵与四阿哥胤禛都是同一个母亲老十四却支持八阿哥,而不是其亲兄弟四阿哥?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十四阿哥与四阿哥虽为同父同母,但两人小时候成长的环境不一样,并不在同一屋檐下。四阿哥与十四

  • 历史上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姚广孝为什么走索而死,黑袍宰相姚广孝法号读啥,姚广孝塔

    那么,这位历史上著名的黑衣宰相,到底有多厉害呢?从出世到入世再到入仕,从小人物到权臣,不争的姚广孝追求本心却又并不慈悲为怀,给后世留下无尽传说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叹其一生。1.嗜杀与不安分相传,明初著名相士云游嵩山寺时,曾遇姚广孝并惊诧世间竟有如此异僧,形如病虎性必嗜杀。而听罢此话,姚广孝并未气急败坏

  • 为何《雍正王朝》中权侵朝野的八爷会失败?这几点非常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犯了康熙大忌:结党营私大家都知道,康熙是从小就登上皇位的,但幼年的康熙在登上皇位后,可以说是非常痛苦,因为其并没有实权。朝政大权都主要掌握在鳌拜等几位辅政大臣手里。因为鳌拜与诸多大臣的结党营私,牢牢的掌控了清王朝的权力,而年幼的康熙只不过是一个没有实权和威望的皇帝而已。直到后来康熙清除鳌拜等人后,清

  • 袁崇焕评价两极分化,被凌迟后,老百姓争相吃他的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明朝末年,袁崇焕绝对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这个人文官出身,却靠自己的军事思想打败了努尔哈赤。堪称一位军事奇才,可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自己的个人性格,造成了一个悲剧,也造成了人们自明末以来对他多方的误解。自明亡以后,对袁崇焕的评价就很两极分化。称赞袁崇焕的人,把他捧上天;而贬低袁崇焕的人,认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