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和刘备都是汉中王,为啥刘邦统一天下,刘备不能,差距在哪?

刘邦和刘备都是汉中王,为啥刘邦统一天下,刘备不能,差距在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72 更新时间:2024/1/4 11:44:42

再来看看汉中,川蜀之地,国富而民强,地势险要,而且西川,地势广袤,足以屯兵百万,诸葛亮在公元前208年的《隆中对》中就提到,君欲成天下大业,当先取荆州,后取西川,然后屯兵,休养十年,在挥师北上,如此大业可成。

如此看来,西川八十一郡确实是十分的重要,历史上有两位汉中王都曾经拥有过巴蜀之地,但是他们的结局却完全不同,一个成为了汉高祖,一个惨死在白帝城,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其一,是他们称帝的时机不同,公元前260年,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分封诸侯,刘邦便分为汉中王,此时的刘邦,没有马上反对项羽在汉中称帝,而是烧毁栈道,依据天险,在巴蜀之地休养生息。等待时机一道,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的项羽措手不及。

而刘备不同,在公元219年,刘备在攻下西川之后,急于称帝,惹来当时,魏吴两国的忌惮,于是魏吴两国,一个白衣渡江攻打荆州,一个派七路大军坚守樊城,合力攻打刘备,导致刘备兵败夷陵,公元233年只得在白帝城托孤。

其二就是占领汉中之后的他们人生的态度不同,刘邦占领汉中之后,没有骄傲,反而是重用了韩信张良萧何等人,而反观刘备,攻取汉中之后就逐渐迷失自我。常言道忠言逆耳,不听取诸葛亮的建议,我行我素,为了给关羽报仇,执意攻吴,不仅丢失了自己的性命,而且还动摇的蜀国的根基。

其三就当时的战局不同,刘邦在汉中称王的时候,只有项羽对他有威胁,而刘备在做汉中王的时候,刘备腹背受敌,南边有孙权,急于夺取荆州,而北方有曹操,虎视眈眈。

其实最关键还是性格不同,刘邦属于,胸怀大志,杀伐果断的人,刘邦野心极大,但是善于隐忍,在鸿门宴上,明明知道,人为刀斧我为鱼肉,但还是赴宴,降低项羽的猜疑,在赴宴的途中逃跑后,又送金银和玉石给项羽,让项羽以为刘备已经臣服,虽然当时的刘邦只是汉中王,但他的心里想的是天下,也不在乎什么道德礼法。

而刘备太过仁义,妇人之仁,张松带西川地图来投降,被他拒之门外,导致最后不得不以牺牲庞统的代价来夺取西川,如果庞统不死,岂能有魏吴两家什么事情呢?

《三国演义》中提到:卧龙凤雏,得其一,便可得天,而刘备得到了这两个人的辅佐,却还是没有成功的统一三国,一手好牌打个稀烂。也许就像刘备自己说一样,自己以仁义治理天下。仁义二字是他立命之本。

如果刘备放弃的他的仁义之心,刘备、关羽、黄忠、赵云等良将又怎么会跟随她,没有他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诸葛亮怎么会出山帮助他,毕竟他是靠着孔明的计策和五虎上将,才成为了汉中王的,如果没有一颗仁义之心,恐怕以他连战连败的记录来看,他连汉中王都做不到,只是诸葛亮虽已得其主,但不得其时,最终只能帮刘备走到这个位置。

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终身信仰,刘备也是。刘备将仁义二字看的比性命还重要,即使失去生命有何妨,何况是小小的帝位。

所以这也导致了这刘邦和刘备最终走向不同的人生轨迹,但是谁有又能说刘邦比刘备更聪明呢,到了晚年的刘邦还不是糊涂无道,先是杀死韩信,然后又仗杀萧何,逼死张良和樊哙等人,最后导致后宫当政。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同样是吏治,武则天朱元璋都解决不好,为什么到了雍正能解决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和朱元璋谁能干,雍正和武则天谁的朝代比较早,朱元璋怎么评价武则天

    图1我们首先来看武则天时期,这个时期吏治主要采用的是告密制度,也就是可以检举揭发。到了朱元璋时期,就到了采取酷刑制度。吏治不是直接杀,是要剥你的皮。各地的知府衙门,贪污银子60两以上,那就是直接剥皮。知府的衙门后面有一个亭子,就叫作“剥皮亭”,把行贿受贿的人“剥皮充草”,把皮完整剥下来,做成袋状,然

  • 刘伯温为何非要挖诸葛亮的墓?专家说了2个原因,真相却出乎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要讲的就是诸葛亮和刘伯温之间的故事。也许有人会问,诸葛亮是三国人,刘伯温是明朝人,两人之间隔着几百年,他俩之间还有故事?没错,两人之间确实有着某种联系。刘伯温挖诸葛亮的墓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他要挖诸葛亮的墓呢?挖墓一般都是有着血海深仇的愤怒,难不成刘伯温非常痛恨诸葛亮,所以将他的墓挖了

  • 到底是怎样一支卫戍军,硬是让陈胜、吴广梦碎咸阳城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广帮陈胜,陈胜和吴广怎么画,陈胜杀害吴广的人

    本文系作者原创且头条独家首发公元前209年9月,秋风肃杀。在绵延不绝的秦帝国驰道上,一支数十万人的部队正在急速西进。骑马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人名叫周文,而他身后的这支部队则是两个月前在大泽乡起义的“张楚大军”。临行前,陈胜曾嘱咐他,动作一定要快,要赶在秦军没反应过来之前就攻占咸阳!因此,这一路上,周文可

  • 尉迟恭用长枪穿入李元吉的后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喊了一声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是古代中国历史上一场赫赫有名的宫廷之变。是兄弟父子之间一场因为权势争夺而引起的残酷无情的斗争。这场斗争的双方是唐高祖李渊的三个儿子:一方是秦王李世民,另一方则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李渊李元吉可能没有自己的两个哥哥有名气,但也参与了这场政变。李元吉小的时候也是挺悲剧的,作为唐高祖‬李渊

  • 杨玉环的魅力到底有多大,这两点缺陷都无法阻止李隆基痴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玉环的样貌简介,李隆基杨玉环吻戏完整版,杨玉环李隆基是什么连续剧

    美的方式有很多,由于朝代的不同,美的欣赏方式也不同,唐朝的美并不像现在一样,什么细腰瘦腿高颜值啥的。大家都知道,唐朝以胖为美,脸什么的并不重要,为现在努力减肥的妹子感叹一下,奈何没生在唐朝。如果把杨玉环拿到现在来对比,很显然这个女人的肥胖,完全不足以让她脱颖而出。 有句话说的好:“一白遮三丑”,

  • 李渊被逼退位,他是否记恨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出身名门望族,年幼丧父,很早就世袭了其父的爵位,即“唐国公”。 要说隋朝时期,身为皇室的杨家对李家还是不错的,李家在杨家的庇护下也是高官厚禄,可以说是赚的盆满钵满。隋朝后期由于杨广的统治,全国上下闹起了农民起义,起义的火烧遍了全国。李渊在此时也想分一杯羹,于是就带着儿子们起兵了,这也就有了

  • 重温《芈月传》,芈月之所以选择秦王嬴驷,放弃初恋,是因为两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芈月传芈月祭奠嬴驷,大秦帝国芈月和嬴驷,嬴驷带芈月去见故人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心心相印,矢志不渝,是初恋最美好的样子,黄歇跟芈月正是如此。黄歇是太子伴读屈子高徒,是楚国数一数二的青年才俊,出身高贵,芈月是楚国的庶出公主,聪明漂亮,与黄歇少年相识,两个人一直相爱,本是一对良配。可是,芈月身不由己,自从失去了宠爱她的父王之后,日子就一落千丈。手握生杀大权的楚威

  • 荆轲刺秦失败只因想活捉秦王,高渐离同样惨死秦王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这首歌再熟悉不过了,就是荆轲出发行刺秦王前,在易水边吟唱的一首悲壮歌曲。然而这首歌并不是荆轲在临行前独自吟唱,在他出发前也有一位挚友击筑相送,才致使荆轲由此佳作,这位挚友正是高渐离。[var1]荆轲是什么人,身逢乱世,他是一名刺客,此刺客可并

  • 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和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隆基怎么评价武则天,武则天李隆基的儿子,李世民李治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李渊,大唐开国皇帝,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公元617年起兵反隋,公元618年登基为帝。时年51岁,在位9年。后因玄武门之变被迫退位。公元635年驾崩。历史上对李渊评价不高,而之所有不高。是因为李世民对历史的篡改。原因就是为了让自己篡位趋于“合理”。但毛主席对李渊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倜傥豁达,任性真率

  • 窃符救赵的关键人物竟是一名女子,她和信陵君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风云迭起,各国为了争霸与扩张土地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同时乱世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千百年后,那些名人贤士的风姿仍受到后人的敬仰与膜拜。其中的战国四君子在当时就是偶像式的人物,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的故事大家一定都熟知,固然信陵君的智慧与胆量让人欣赏,可是在这个事件中起关键作用的却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