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吏治,武则天朱元璋都解决不好,为什么到了雍正能解决好

同样是吏治,武则天朱元璋都解决不好,为什么到了雍正能解决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723 更新时间:2024/1/21 9:48:24

图1

我们首先来看武则天时期,这个时期吏治主要采用的是告密制度,也就是可以检举揭发。到了朱元璋时期,就到了采取酷刑制度。吏治不是直接杀,是要剥你的皮。各地的知府衙门,贪污银子60两以上,那就是直接剥皮。知府的衙门后面有一个亭子,就叫作“剥皮亭”,把行贿受贿的人“剥皮充草”,把皮完整剥下来,做成袋状,然后在里面填充稻草后悬挂示众。但是即使是这么严酷的刑罚的时候,贪官污吏们也还是前仆后继,没有办法。他并没有解决问题。

图2

到了雍正时期,就解决得相对比较好了,他耳目比较灵通。我们查到清朝的资料,说康熙年间,如果一个省里面的巡抚,或是一个将军,想上书罢免一个县令,简直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但是,到了雍正时期,却是“虽置之于死而不能矣”。以山东巡抚为例,山东巡抚上书他下面的县令,说这个县令不合格,请求皇上下圣旨,罢免他的职务。前2次上奏折,雍正都没有理他,到了第三次,雍正勃然大怒,批示到:这个县令究竟与你有何仇隙!必于置之死地而后快!不就是因为你母亲做寿时,他只给你送了双鞋吗?现在你降三级,他升三级。从此,无人再敢上书罢免下面的官员。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也能看得出来雍正这个人做事是很恩怨分明的。农民地种得好,他可以奖励这个人可以升到九品官。他提倡拾金不昧,这个拾金不昧,奖金不能超过本金吧?但是他给的奖励金可以超过本金。这就搞得大家到处都说“我也捡到了,我也捡到了”这种情况。

图3

综上所示,雍正既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又是一个眦眦必报的人,但是雍正是一个刻薄而不寡恩的人,雍正是一个任劳任怨的人。我们在故宫里面看到的雍正的朱批谕旨是一千多万字,这个数字可不简单啊。有的读者写书,不一定能写出几百万的字来。但是你看看雍正在位13年,竟然写了一千多万字的朱批谕旨。你可以想象看看他还要接见大臣,他还要召集会议,他还要检查工作,还有各种各样的朝廷上的活动。所以说,雍正不可能是一个荒淫无度的人,因为泡妞也是要时间的。所以说,雍正还是一个勤政的人。

图4

他进行的这一系列吏治上的改革举措,还有一系列吏治上的努力,给乾隆留下了一个相对丰厚的家底子,也给乾隆留下了一支相对清廉能干的队伍。所以,乾隆皇帝所造的十全武功,应该说在当中有一个人起到了承先后的关键作用,这个人就是雍正。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刘伯温为何非要挖诸葛亮的墓?专家说了2个原因,真相却出乎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要讲的就是诸葛亮和刘伯温之间的故事。也许有人会问,诸葛亮是三国人,刘伯温是明朝人,两人之间隔着几百年,他俩之间还有故事?没错,两人之间确实有着某种联系。刘伯温挖诸葛亮的墓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他要挖诸葛亮的墓呢?挖墓一般都是有着血海深仇的愤怒,难不成刘伯温非常痛恨诸葛亮,所以将他的墓挖了

  • 到底是怎样一支卫戍军,硬是让陈胜、吴广梦碎咸阳城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广帮陈胜,陈胜和吴广怎么画,陈胜杀害吴广的人

    本文系作者原创且头条独家首发公元前209年9月,秋风肃杀。在绵延不绝的秦帝国驰道上,一支数十万人的部队正在急速西进。骑马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人名叫周文,而他身后的这支部队则是两个月前在大泽乡起义的“张楚大军”。临行前,陈胜曾嘱咐他,动作一定要快,要赶在秦军没反应过来之前就攻占咸阳!因此,这一路上,周文可

  • 尉迟恭用长枪穿入李元吉的后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喊了一声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是古代中国历史上一场赫赫有名的宫廷之变。是兄弟父子之间一场因为权势争夺而引起的残酷无情的斗争。这场斗争的双方是唐高祖李渊的三个儿子:一方是秦王李世民,另一方则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李渊李元吉可能没有自己的两个哥哥有名气,但也参与了这场政变。李元吉小的时候也是挺悲剧的,作为唐高祖‬李渊

  • 杨玉环的魅力到底有多大,这两点缺陷都无法阻止李隆基痴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玉环的样貌简介,李隆基杨玉环吻戏完整版,杨玉环李隆基是什么连续剧

    美的方式有很多,由于朝代的不同,美的欣赏方式也不同,唐朝的美并不像现在一样,什么细腰瘦腿高颜值啥的。大家都知道,唐朝以胖为美,脸什么的并不重要,为现在努力减肥的妹子感叹一下,奈何没生在唐朝。如果把杨玉环拿到现在来对比,很显然这个女人的肥胖,完全不足以让她脱颖而出。 有句话说的好:“一白遮三丑”,

  • 李渊被逼退位,他是否记恨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出身名门望族,年幼丧父,很早就世袭了其父的爵位,即“唐国公”。 要说隋朝时期,身为皇室的杨家对李家还是不错的,李家在杨家的庇护下也是高官厚禄,可以说是赚的盆满钵满。隋朝后期由于杨广的统治,全国上下闹起了农民起义,起义的火烧遍了全国。李渊在此时也想分一杯羹,于是就带着儿子们起兵了,这也就有了

  • 重温《芈月传》,芈月之所以选择秦王嬴驷,放弃初恋,是因为两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芈月传芈月祭奠嬴驷,大秦帝国芈月和嬴驷,嬴驷带芈月去见故人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心心相印,矢志不渝,是初恋最美好的样子,黄歇跟芈月正是如此。黄歇是太子伴读屈子高徒,是楚国数一数二的青年才俊,出身高贵,芈月是楚国的庶出公主,聪明漂亮,与黄歇少年相识,两个人一直相爱,本是一对良配。可是,芈月身不由己,自从失去了宠爱她的父王之后,日子就一落千丈。手握生杀大权的楚威

  • 荆轲刺秦失败只因想活捉秦王,高渐离同样惨死秦王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这首歌再熟悉不过了,就是荆轲出发行刺秦王前,在易水边吟唱的一首悲壮歌曲。然而这首歌并不是荆轲在临行前独自吟唱,在他出发前也有一位挚友击筑相送,才致使荆轲由此佳作,这位挚友正是高渐离。[var1]荆轲是什么人,身逢乱世,他是一名刺客,此刺客可并

  • 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和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隆基怎么评价武则天,武则天李隆基的儿子,李世民李治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李渊,大唐开国皇帝,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公元617年起兵反隋,公元618年登基为帝。时年51岁,在位9年。后因玄武门之变被迫退位。公元635年驾崩。历史上对李渊评价不高,而之所有不高。是因为李世民对历史的篡改。原因就是为了让自己篡位趋于“合理”。但毛主席对李渊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倜傥豁达,任性真率

  • 窃符救赵的关键人物竟是一名女子,她和信陵君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风云迭起,各国为了争霸与扩张土地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同时乱世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千百年后,那些名人贤士的风姿仍受到后人的敬仰与膜拜。其中的战国四君子在当时就是偶像式的人物,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的故事大家一定都熟知,固然信陵君的智慧与胆量让人欣赏,可是在这个事件中起关键作用的却是一

  • 秦国到底什么样?看诗经中怎么描写秦国贵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国的历史特点,关于秦国历史的史书,秦国时期的故事有哪些

    一提到秦国,大家总是会不由自主想到刻板的秦律,赳赳老秦锐士的勇武,以及那首慷慨激昂的《无衣》,似乎非刚烈不足以代表秦国。其实先秦时代秦国的生活也多姿多彩,《诗经·秦风》收录的十首诗歌便风格迥异,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秦国生活。我们不妨来看看这首《秦风·车邻》。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