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继承南宋抗金统帅、中兴丞相张浚的遗志,北伐成功,恢复中华

朱元璋继承南宋抗金统帅、中兴丞相张浚的遗志,北伐成功,恢复中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06 更新时间:2024/1/22 2:08:08

转载 明朝为何可以成为唯一一个北伐成功的王朝呢,主要有两大原因播报文章

宋安之

2019-12-10 23:29

匠心计划创作者,百家号金牌导师,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内容评审官

已关注

纵观中国古代史,会发现一个规律,那便是历朝历代的大一统,都是由北向南。而历史上南方王朝的北伐,往往是以失败告终,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可以说北伐不能统一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打破的魔咒。

而这一切,随着明朝的建立而打破。1368年明朝霸气开国,打破了北伐不能统一中国的魔咒而开国。

而历数古代王朝,明朝是第一个北伐成功的王朝,也是唯一一个北伐成功的王朝。除此以外也就是南朝第一帝刘裕在东晋末年的北伐最接近成功,但也仅仅只是接近。

那么明朝为什么可以反其道而行,成为唯一一个北伐成功统一中国的王朝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正所谓千人千面,同样的历史,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视角,所以自然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喜欢着眼于细节来以小见大,有的人则喜欢以大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待问题,来分析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可以说不同的视角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今天宋安之重点以大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分析明朝为什么可以北伐成功的原因所在。

一、明朝实现北伐的基础在于北方对于南方的优势已经丧失殆尽

虽然今天来看,南方经济很好,也很发达。其实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中,南方一直处于待开发时期,当时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其实都在北方。

可以说当时南方的开发状态比之北方是远远不及的,根本不是一个等级。像三国时期,看地图刘备孙权的地盘其实也不小,为什么基本上一直被北方的曹操压制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南方开发程度不够,不只是资源有限,而且他们还要防备自己地盘上的敌对势力,诸如孙权要派兵防备山越,而刘备一方的诸葛亮七擒孟获,也可以视为对当地少数民族的怀柔政策。

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南方开发状态远远不如北方的情况呢,这就涉及到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对立。游牧民族因为其自身特色,因此需要获取农耕地区的粮食,而获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贸易方式,二是通过战争掠夺方式。

而在这个过程中,北方或是通过贸易,自然获得大量可用于战争的马匹。或是通过战争,在这个过程中使北方的城池还有军事发展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点是南方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南方在城池和军事上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所以在古代,由北向南的统一成为一种常态。

到了西晋灭亡之际,南方才迎来了第一次飞跃性提升。因为当时的五胡乱华,包括西晋宗室还有世家大族在内的大量汉人南迁,所以南方得到了快速的开发,史称第一次衣冠南渡,经济中心由此开始南移。

而自第一次衣冠南渡以后,到了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互相征战的时代,这时期相对来说南方更加稳定,所以自唐朝中晚期再到五代十国,第二次衣冠南渡开始了。

时间再推移到1127年的靖康之耻,北宋由此灭亡以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开始南渡建立了南宋,被称之为建炎南渡,这也是第三次衣冠南渡。

历经三次衣冠南渡以后,南方彻底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与北方的差距开始拉平,甚至在经济上具有碾压性优势,北方从长久以来的政治中心加经济中心的优势,变成了只是政治中心。

在整个宋朝的大时期来看,南方的经济对于当时中国可谓是举足轻重,所以在宋朝有着“江浙熟,天下足。江浙歉,天下饥”的谚语,意味着南方已经成为当时帝国的经济命脉。

所以到了元末时期,朱元璋在长江流域崛起,并且先统一了南方,掌握了当时的经济中心,拥有了经济基础,所以才为北伐成功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二、元军战斗力的衰退和明军拥有火器优势

虽然朱元璋拥有南方经济中心的优势,但这并非是北伐成功的决定性原因。

在前文中提到的北方对于南方在军事上具有碾压性优势的情况,实际上到了元朝依旧存在。尤其是元朝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其骑兵战斗力之强,在历朝历代可谓是数一数二的,可以说这时期元朝等于是代表了北方军事上的优势,朱元璋在南方依旧处于劣势。

但强大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虽然元朝的骑兵曾经所向披靡,但当时开国近百年,军队的战斗力下滑是在所难免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元朝内部矛盾重重,军队虽然战斗力下滑,但较之其他王朝末期的军队战斗力还是很强悍的,但偏偏元朝内部斗争还很严重,因此两者综合之下,意味着元朝军队战斗力的崩溃或者说发挥不出其优势。

彼时明太祖朱元璋已经统一南方,其势力正处于上升期,不存在内部斗争激烈各自为政的情况,面对元朝自然具有很大优势。

再回头看看历朝历代与游牧民族的战争史,军队装备先进与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毕竟面对来无影去无踪的骑兵,武器上占据优势才可以拉平这种差距。

很明显当时明军具有很大优势,元朝军队还以弓箭等冷兵器为主,而明军已经装备了火器,所以自然是北伐成功。而明军对于火器的运用的确很好,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更是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建制的火器部队之神机营。

所以综合来说。明朝之所以可以完成第一次北伐成功,首先是南北差距没那么大,南方成为经济中心,为朱元璋提供了经济基础。还有就是朱元璋的崛起代表了南方经济崛起的缩影,而王朝末日的元朝代表了北方对南方的军事优势,但元朝军队战斗力衰退还有内部斗争严重,加之明军装备了先进火器,所以明朝自然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的北伐成功,打破了北伐不能成功的魔咒,由南向北的第一次统一中国。

当然这只是以大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明朝为什么可以实现第一次由南向北的统一,并非是着眼于细节之处的思考,所以难免有不足之处,只是希望以此来给大家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视角。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明清史及其中国大历史,喜欢以不一样的角度来说说那些一成不变的历史,觉得可以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蒲寿庚追杀皇帝宋端宗和宋末帝,朱元璋让蒲氏后人世代为奴为娼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蒲寿庚,压垮南宋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转载 综合 古龙TV 2021-09-04 10:23古龙TV视频、旅游、人文、历史347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文︱综合蒲寿庚:我是最阴毒的中山狼南宋末年,面对泰山压顶而来的蒙元帝国,杭州的朝廷再也无法偏安下去。尤其当长江防线失守之后,整个南宋王朝的军事力量已经全面崩

  • 宋朝文臣的第一谥号应该是“忠献”,张浚、史弥远等文臣也纷纷效仿赵普和韩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关中客SH2023-01-07 13:56上海历史领域创作者,本地资讯创作者已关注 谥号是古代根据一个人生前事迹对其给予的终极评价,有盖棺定论的意思。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帝王和朝臣的谥号由朝廷选定或者赐予,这属于官谥;一般文人学士或者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者故吏所加,称为私谥。 为亡者

  • 1682年,历经8年时间的三藩之乱结束,康熙对耿精忠恨之入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评价康熙平定三藩叛乱,康熙是如何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多少岁平三藩之乱

    其中,耿精忠反复无常的小人行径,让康熙对他恨之入骨。战争刚结束,康熙就下令逮捕耿精忠,并将他千刀万剐,这位曾经镇守东南的名将之后,用十分悲惨而又可笑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其实,三藩之乱进行到后期的时候,耿精忠已经投降,甚至主动承认错误,还表示要将功折罪。康熙同意了耿精忠的请求,让他带兵参加平叛,

  • 最“污”段子是出自甄嬛的嘴中一句话把雍正给活活的气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和甄嬛最后的对白,关于甄嬛的经典语录,甄嬛为什么死后不愿和雍正合葬

    在甘露寺的甄嬛非常的受到别人的欺负,更是在大雪天气的时候被她们赶去了凌云峰,在凌云峰的甄嬛终于慢慢的打开了心扉和允礼在一起了,这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后来甄嬛怀了允礼的孩子,可是没有等到高兴过来的,甄嬛就听到了允礼的死讯,无奈之下的甄嬛选择了带着肚子中的孩子回宫。在此回宫的甄嬛身份是高高在上的熹妃,这

  • 李自成究竟是兵败而死 还是出家当了和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李自成的死因,历来争议颇多,迄今为止,至少有十四种版本,虽众说纷纭,但大体可归为三类,一是兵败后被追兵斩杀,一为自杀而死,还有一种说法是隐姓埋名,出家当了和尚。《明史》对李自成“被杀”、“自杀”两种结局并存记录,李自成兵败后,率二十轻骑沿途掠食,“被村民围困,不能脱,遂缢死。”还有传说“村民方筑

  • 毛主席向专列服务员、保健医生,讲解南宋陆游与其表妹唐琬的爱情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毛主席问:“这戏的名字叫什么?”“《凤头钗》。”姚淑贤脱口而出。毛主席一听乐了,反问道:“《凤头钗》?”姚淑贤犹豫了一下说,说:“是《凤头钗》还是……《钗头凤》来着?哎呀,我记不清了。”毛主席笑着耐心地给姚淑贤讲解道: “是《钗头凤》。这是陆游写的一首词《钗头凤》(红酥手)。他是南宋一位了不起的

  • 光绪君臣5人患不孕不育,没有子嗣,有个尚书根本不在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光绪最亲近的大臣,光绪在位34年无子女,光绪无子嗣

    旧时把患有不孕不育之症的男性称为“天阉”,也就是天生被阉割的人,多多少少有点歧视的意味。胡思敬说,晚清光绪朝同时在位的大臣,大学士翁同龢、礼部侍郎张亨嘉、吏部侍郎于式枚均患有此疾。翁同龢。翁同龢是咸丰朝状元,担任过同治帝和光绪帝的师傅。在官场上沉浮40年,江浙名士大部分都是他的学生。擅长诗文和书画,

  • 名人大讲堂|圆桌对谈:苏东坡是北宋文学和文化的天花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南宋文学奖王灼在其《碧鸡漫志》中曾经这样说苏东坡:“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2023年2月9日,由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承办的名人大讲堂“东坡文化季”继续开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

  • 准噶尔巅峰时期有多厉害?为什么清朝认为准噶尔的对抗属于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末时期,准噶尔部还是卫拉特蒙古体系里的一个小弟。和硕特首领固始汗才是卫拉特蒙古的盟主。固始汗带着卫拉特蒙古朝贡后金,表示里臣服。后来,大清入关定鼎中原期间,准噶尔部也快速崛起。准噶尔部首先打败卫拉特蒙古的盟主——和硕特部,把和硕特部撵到青藏高原,准噶尔部控制了整个卫拉特蒙古。准噶尔跟大清之间隔着

  • 西夏地盘只有北宋四分之一,为何北宋灭不掉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宋为啥灭不了西夏,北宋西夏鹰师,北宋与西夏的盟约

    然而,断断续续打了80年,不但没有灭掉西夏,反而多次大败,出尽洋相。这是怎么回事呢? 麻痹大意,坐视其壮大 大宋初建时,党项人一面保持对大宋的臣属,一面积极发展势力。这个过程中,党项人不但兼并西北的割据势力,甚至对大宋也发动过一些进攻。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因此,当时,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