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扁鹊为何被课本删除?专家:你看看他的病人是谁,就知道了

扁鹊为何被课本删除?专家:你看看他的病人是谁,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838 更新时间:2024/2/6 16:14:34

中国医学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两个重要的人物,一个是华佗一个是扁鹊,作为神医的代表,两人也留下了无数著名典故,比如扁鹊就有《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被韩非子记载在《喻老》中,后面更被教育工作者改编为课文,成为无数小学生的必修课文。

故事说神医扁鹊有一天见到了蔡桓公,于是对他说:您有病啊,不过病在皮肤纹理之间,还算好,建议你赶快治疗。蔡桓公那叫一个气,谁见面就说有病的?于是斥责扁鹊:我没病。说罢就走了。

等到扁鹊第二次见到蔡桓公时,他发现蔡桓公的病已经到肌肉里,于是再次好言相劝。蔡桓公却认为这是扁鹊故作玄虚的手段,故意给没病的人看病,以此展现自己的医术高超,因此他还是没在意。

[var1]

第三次见到蔡桓公时,扁鹊说:您的病已经到肠胃里了,再不治就很严重。但是蔡桓公依旧感觉良好,直到第四次两人相见时,扁鹊看到蔡桓公转身就走。蔡桓公疑惑不解,找人询问扁鹊离开的原因。

扁鹊这才道出实情,原来蔡桓公之前的病还可以用药物治疗,如今深入骨髓依旧药石无医,只能够求生拜佛抱有自己晚点死。说完扁鹊害怕蔡桓公找自己治病,还跑到了秦国,当他到秦国时,蔡桓公果然已经病死了。

[var1]

这篇故事不长却充满了哲理,韩非子以扁鹊之口,劝诫统治者防微杜渐,听取他人的意见,懂得防患于未然,并且讽刺了统治阶级迁怒百姓的丑恶嘴脸。但是如今这篇文章却被移出了教科书,原因则是专家怀疑扁鹊并无其人,是后人虚构的,而专家也给出了具有说服力的论据:看看扁鹊的病人是谁就明白了。

除了上文所说的《韩非子·喻老》外,扁鹊还出现在《史记》中,太史公专门为他创作了《扁鹊传》。但是司马迁的《史记》里,扁鹊的病人却有些特殊,这与《韩非子》记载的时间段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扁鹊见蔡桓公》中,扁鹊活跃的时间为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前357年,而公元前357年蔡桓公去世时,扁鹊依旧在世。可是《史记》中扁鹊的病人却是赵简子,赵简子在公元前519年还帮助周王室平定内乱,在他去世前不仅被扁鹊看过病,还赏赐给扁鹊许多食邑和田地,这就说明扁鹊出生在公元前500年左右。

而《史记》最后记载的扁鹊,是在公元前310年,此时他出现在咸阳,专门帮助儿童治理儿科病,因此被誉为“小二医”。由此可见扁鹊活跃的时间跨度非常大,从公元前500年左右到公元前310年,足足将近200年。以古代的生活条件,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50岁不到,即使扁鹊精通养生之术,能够延长寿命也不可能活200多岁。

[var1]

因此专家凭借这线索,推断扁鹊是虚构的人物, 即使存在也不可能有如此多事迹。为了不让这样虚构的人物误人子弟,扁鹊就这样被专家从教科书中移除了。

其实不论扁鹊是否是虚构的,单从他出现在我国古典名著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有资格成为教学课本中的人物。就连韩非子都用他作为例子,那些专家又凭什么去否定扁鹊。再说了,专家们允许“华盛顿砍樱桃树”、“地震中的父子”、“爱迪生借光”这样完全虚构的故事存在,却不允许中医代表人物出现,这难道不是学术上的“崇洋媚外”?

[var1]

鲁迅到狼牙山五壮士,从岳飞到“最可爱的人”,太多我们熟悉的课文和人物被移除课本,如今的教材还剩下什么?是哪些外国记者虚构的报道,还是崇洋媚外的专家捏造的故事?在笔者看来,能够迪学术,促进学生思考的课文就是好课文,能够培养孩子爱国主义思想的文章就是好文章,至于专家费尽心思去探究扁鹊是否确有其人的行为,无异于舍本逐末。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代,宋代,都出了一个没有头还能活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广记》中记载了一则笔记。清河崔广宗者,开元中为蓟县令。犯法,张守珪致之极刑。广宗被枭首,而形体不死。家人舁归。每饥,即画地作饥字,家人遂屑食于颈孔中,饱即书止字。家人等有过犯,书令决之。如是三四岁,世情不替。更生一男。于一日书地云:“后日当死,宜备凶具。”如其言也。这个笔记,最早出自《广古今五

  • 东周和春秋战国是什么关系?春秋战国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东周为什么叫做春秋和战国,东周战国地图,东周和春秋战国的关系秒懂

    公元770年在秦、郑、晋、齐等诸侯的护卫下顶住洛邑(今河南洛阳洛邑),就这样东周建立了,他东迁了以后因为秦襄公他作战勇敢,并且派兵护送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东迁,所以被周平王封为诸侯。而虢公翰也在携地(中山一带)拥立幽王的弟弟姬余为王,称携王。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周携王在北方发展经济,团结友邻,结好上

  • 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为何刘备却要称汉中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三国曹氏政权,以魏为国号,乃是其据有中原地区。而战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中原地区大国,便是魏国。而刘备占据汉中、巴蜀之地,其统治之根基在蜀地,为何却不先称蜀王,而要称汉中王?首先,称王乃是称帝的前奏,而所称之王号,也往往就是其建立帝业时之国号。在我国历史上,很少有朝代选用南方的诸侯国名(如楚

  • 唐朝民间故事一则:黑店中的妖艳女老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冷门小故事,黑店拿女人做菜,美国真实事件母女经营黑店

    《古今说海》记载:“唐汴州西有板桥店,店娃三娘子者,独居鬻餐有年矣。而家甚富,多驴畜,每贱其估以济行客……”唐宪宗在位时期,汴州(今属河南开封)城西有一家客店,名曰“板桥店”,店主是个女子,名唤“三娘子”,一直独居,人们不知道她老家在何方,有没有丈夫和孩子。三娘子的家非常富裕,养了很多毛驴,常常低价

  • 春秋到了战国为何战争由争霸转变为吞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秋时期战国争霸原因,春秋战国统一全过程,春秋战国从分裂到统一用了多少年

    [var1]春秋五霸是对君主个人魅力的名义尊奉,战国七雄则是对于三百年局势的实际提现。简言之,“五”是君主列举,而“七”则是国力评估。春秋时期的主线是:开荒,周王室虽然分封了百余个诸侯国,但是事实上大部分的土地却被外族占领,分封的目的除了维护统治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与外族作战,开辟新的地盘。[var

  • 突厥化的时代,最后的雅利安王朝被灭,3大突厥国统治中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中亚在很早的时候,就是伊朗语族的雅利安人的家园。尽管公元6世纪以后,不断有突厥人从东方迁入,但雅利安人还是占有绝大多数。虽然西突厥曾经雄霸其地、虽然大唐王朝曾经纳入版图,然而他们对中亚的统治主要是一种宗主权,而并没有改变当地的民族、风俗、语言和宗教等情况。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中亚各地建立的地方政权、

  • “长平之战”结果不仅在主将指挥能力,还有国家层面的决策和外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赵长平之战历史讲解,长平在现在什么地方,长平之战双方兵力对比

    [var1]对是否进行“长平之战”的争论“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是秦国和赵国,但是实际上双方是为了争夺韩国的上党,而非赵国遭遇秦国入侵。也就是说“长平之战”对于赵国来说可以打,也可以不打。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秦国出兵攻克韩国的野王,这样一来韩国的版图被一分为二,上党就成为一片飞地。上党郡守冯

  • 玄武门兵变之后,李世民这样对待已死兄弟的嫔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晚年后悔玄武门之变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电视剧名字,李世民篡改玄武门之变

    唐朝建立初年,李世民南征北战,逐步平定了四方割据势力,渐渐统一了全国。至此李世民威望日隆,军民争相拥护秦王,而且李世民在南征北战的同时,不断的招贤纳士,所以此时的秦王身边的各方英雄豪杰终集如云。明面上说他们是归降于大唐,其实他们只是归降于李世民而已。此时的天策府已经被李渊又下诏特许自置官属,李世民因

  • “庞涓”请“孙膑”下山,鬼谷子为何不阻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膑庞涓骗鬼谷子出洞,鬼谷子的徒弟孙膑与庞涓的故事,孙膑和庞涓是鬼谷子的徒弟吗

    庞涓受到诱惑,从而放弃修行,他选择了下山。他跑去了魏国,展示了才能,很快受到魏王的重用。故事从此说起,而师兄孙膑则留在山中深造,他得到了鬼谷子更上层的指点,在兵道上有了更深刻的领悟。日复一日,在魏国当军师的庞涓,有一天忽然想起孙膑,他觉得自己如今的地位和声望,已经大大超过从前了,但有个心结未了,就是

  • 武则天称帝之前,出现了一件惊悚事件,促使她对李唐宗室斩草除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叛乱,武则天在位期间黑历史,武则天在位时期的谋反事件

    公元650年,唐中宗李治在感业寺进香时,再次与武则天相遇。次年,失宠的王皇后深知李治对武则天很是喜欢,于是来了个顺水人情,主动请求李治将武则天接到宫中,李治欣然应允。公元652年,武则天再次入宫,成为李治的昭仪,之后成为了皇后。武则天入宫后,先后给李治生了四男两女。要职李治一生才十二个子女,后面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