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秦赋》:李斯的嚣张,韩王的怯懦,两个字道出原因

《大秦赋》:李斯的嚣张,韩王的怯懦,两个字道出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112 更新时间:2024/2/20 5:47:55

在最新一集里面,观众们还看到了秦国朝臣们张狂的一面了,比如说陈驰在赵国策反顿弱,李斯在韩面前的无限嚣张!

[var1]

李斯很嚣张,见韩王不礼拜

一般情况下,一国重臣是不会轻易出使敌国的,避免被敌国所害。但是秦国就是敢派李斯出使韩国,并且在韩国群臣面前尽显嚣张风范!

李斯敢这样做也是有底气的,那就是他根本就不担心自己会被韩国所害。

正是这种有恃无恐,让李斯在面见韩王的时候,居然不礼拜!

[var1]

不礼拜也就算了,韩国群臣都没有人敢问责李斯,责怪李斯不行礼,即便是韩国重臣都只能委婉劝李斯行礼。

可李斯直接不理会韩国重臣,直接就用盛气凌人的态度说话了:“李斯代我王韩王询问二事。”

这态度算是询问吗?简直是韩王“大型社死现场”了,要知道韩王好歹也是一国之君,岂能说你想问什么就问什么?

[var1]

只是李斯的下一句话,顿时就让韩王变得唯唯诺诺起来了:请韩王据实回答。

这句话已经是让韩王没有了对抗的想法或者是念头了,可以说显得韩王十分怯懦。

换个角度来说,这就相当于让韩王颜面扫地了,至少韩国群臣在看到了韩王如此窝囊的表现之后,估计都是心向强秦了,毕竟韩王都如此唯唯诺诺了,那么他们作为臣子又何必强出头呢?

[var1]

李斯步步紧逼,韩王唯唯诺诺

可以说李斯的嚣张和韩王的怯懦,在一定程度上让韩国没有了对抗秦国的想法。

当然了,在嬴政还没有上位之前,韩国就远远不是秦国对手了,倘若不是赵魏秦三国互相掣肘,或许韩国早就被灭掉了。

特别是在韩国变法失败之后,就已经是看人脸色的小国,而不再是战国七雄了。

[var1]

那么李斯要问韩王什么事情呢?第一件事就是韩国有没有支持嫪毐造反,第二件事就是韩王有没有耍小诡计在算计秦国。

这两个事情都让韩王和韩国群臣不敢正面回答,只能努力推脱说没有。

[var1]

在历史上这个时候的韩王都想要向秦国称臣了,而这样做就在于他没有信心可以抵抗秦国的攻势。

[var1]

两个字道出原因:国力

其实很多观众看到这一幕后,都会觉得韩王实在是太窝囊了,韩国臣子也很窝囊,居然就看着李斯那么嚣张?

事实上两个字可以道出李斯嚣张、韩王怯懦的原因,那就是“国力”。

此前的秦国国力就强大到了可以以一己之力对抗关东六国,而韩国恰好是关东六国里面最弱的。

前面也说了,韩国国力最弱,倘若不是周边三大强国互相掣肘,且韩国还拥有足够多的守备力量,怕是韩国早就被灭掉了。

[var1]

秦国暂时不攻打韩国,一来是韩国威胁最小,二来是赵魏两国都有可能出兵救援,倘若“三晋一体”,秦国吞并韩国必然是一场惨烈之战,且收益很小。

因此秦国需要把赵魏两国打到不敢出兵了,才会慢慢吞并韩国。

但是不管怎么说,韩国被灭不是赵魏不给力,而是自身的原因吧。倘若韩国有赵魏的国力都不见得会被秦国李斯如此嚣张的质问韩王。

[var1]

在看了《大秦赋》之后,真的是让每一个观众都认识到了自身实力的重要性了。

如果你有足够的实力,那就不用低三下四看别人脸色行事了,反过来你实力不如人的话,那么地位再高都要看别人脸色行事了。

还是希望小伙伴们努力提升自己,不要像韩王一样在自己的地盘还要唯唯诺诺对待外人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要是他还在,主公也不可能病死白帝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诸葛亮之于刘备、之于蜀汉政权,重要性还要在关羽张飞之上,毕竟能打虽然重要,但怎么打、打哪里这种战略性问题以及后勤工作问题才是一个集团发展最重要的东西。可哪怕是诸葛亮,也有无法左右刘备意见的时候,特别是刘备发兵东吴,诸葛亮、赵云多次劝谏都没有效果,导致刘备大败,蜀汉政权元气大伤,刘备自己也病死白帝

  • 赵国占据北方又有十万骑兵, 赵国为什么没有能统一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比拟一下秦国和赵国的蜕变,秦国的蜕变被称为商鞅变法,从经济、习俗、军事等各方面都举行了周全蜕变。在革命往后,秦国发作出的勃勃生机,是东方六都城不具有风云人物的。反观赵国,赵国的蜕变被称为胡服骑射,蜕变的局限对照窄,仅限于军事畛域。赵国戎行的兵器建设非常好,马队的数目也是各国中至多的。驯服

  • 秦始皇给已婚女性一条特权,因太前卫被后世禁用,至今仍不敢启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文|史说百家编辑|史说百家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强调男女平等,这一理念也被加入到基本的教育中。但在旧封建社会,我国女性的地位一直很低,不管是思想上,还是法律上,都对女性有很大的限制。特别是明清时期,女性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跌落到了谷底。不过细数明清以前,还是有许多王朝比较

  • 庞涓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何陷害孙膑?又是如何陷害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庞涓和孙膑是什么关系,刘兰芳评书孙膑与庞涓,孙膑庞涓斗智批注

    万般无奈,吴王夫差派伯喜否备足厚礼向越王求和。不久,吴国被越国所灭,夫差自杀。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以后,接着率军渡过黄河,在徐州会合齐、晋、鲁、宋等国诸侯,被诸侯们推为盟主,成了春秋末期最后一个霸主。[var1]春秋时著名军事家孙武死后100多年,至战国中期又出现了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孙膑。他出生于齐国,是

  • 三国少年英雄马超,究竟为何以忧惧终其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超个人简介,三国里的马超深度解析,马超一秒三枪口诀顺序

    但很少有人的一生能从来都顺风顺水,马超人生的转折点就出现在建安十七年。这一年,他刚刚在与魏国的潼关争斗中落败,苦苦坚持与曹操方面的势力对峙着,五月传来噩耗,曹操杀了他的父亲和两个弟弟,并夷灭三族。第二年的九月,因为自己部下的叛变,他又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建安十九年的春天,马超终于支持不住,投奔了

  • 韩非在名作《五蠹》中,指出猛将必发于卒伍,从哪些人物能看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非个人简历,韩非与嬴政谈论君王之道,韩非主张什么

    [var1]他的堂兄弟李蔡和他一起入伍,一起升为将军,最后还从武官转为文官,位至丞相。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连年混战中成名的一些名将,大多是行伍出身。比如也号为“飞将”的名将吕布,以“骁武”投军,以后以“便弓马,膂力过人”著称,最后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曹操手下著名的勇将典韦,投军之初,是张邈手下的旗手

  • 吕布的八健将,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布八大健将结局,吕布怎么一开大就死了,吕布之死完整版

    这八健将都是怎么死的呢?八健将之首,张辽,众所周知,吕布兵败之后,被曹操生擒,张辽也被生擒,曹操在刘备的见一下,杀了吕布,但是,却因关羽求情,放了张辽,张辽随即归降了曹操,成为曹操五子良将,功勋卓著。张辽在正史中是病死的,在演义中,是被东吴大将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回去后不久就死了。臧霸,曾与曹操大将乐

  • 只知蜀国五虎上将,怎能不晓魏国“五子良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五虎上将中由于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使得大家对三国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及时没读过三国的朋友也知晓“五虎上将”。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上表奏告献帝,归还左将军和宜城亭侯印绶,又在沔阳(今陕西勉县东)设立坛场,集合群臣将士,拜受玺绶、王冠,即王位,以其子刘禅为太子,又大封群臣,以许

  • 马超部下八健将,这五人背叛马超、投靠曹操,剩下三人战死沙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8.侯选侯选,河东人,割据凉州一带。建安十六年,从附马超起兵反抗曹操,失败后入汉中依附张鲁,曹操平定汉中后,侯选投降,被封官赐爵。7.程银程银,河东人,东汉末年割据凉州一带。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从附马超起兵反抗曹操。兵败,逃往汉中地区,曹操征讨张鲁平定汉中,官爵复原职。6.李堪李堪(?-21

  • 悲催的宋国:春秋那么多诸侯国,为何被黑的总是宋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宋国版图,宋国人为什么被人嘲笑,春秋时期宋国发展简史

    [var1]宋人的寓言故事在战国中期以后的诸子百家著作中,如《庄子》《韩非子》等,经常看到一种故事型内容形式。后人根据《庄子》中的《寓言》篇,将它们命名为寓言。但寓言并不只是故事,而是想要增加道理的生动性和思想说服力,为了取信于人,因此常常用别人的故事(言出于己,俗多不受,故出于外而)。而在这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