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们更多地关注关羽的军事活动以及其忠义的人格魅力,这也是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人们很少注意到关羽与张辽、徐晃之间深厚的交情。要知道关羽与另外两人分属两个阵营,但是因为特殊的渊源而能相识并成为好友。
首先我们看一下三人的籍贯,关羽是河东解人,早年亡命于涿郡才得以结识刘备、张飞。张辽是雁门马邑人,年轻时的经历基本是担任郡吏,后来跟随丁原和吕布出兵洛阳。而徐晃是河东杨县人,刚开始也是郡吏,后来跟随杨奉。从各自的籍贯以及早年经历来看,三者并没有什么相连,更别提相识了。最多关羽与徐晃可以勉强说是有同乡之情。
因此,三人最后可以相识并惺惺相惜结成好友更是难能可贵。
关羽与张辽的相识可以说是在战争中,两人各自分属一方。按照《三国演义》所描述,关羽与张辽的第一次见面应该是在虎牢关,当时吕布与桃园三兄弟交战,张辽作为吕布的左右手必然是为其压阵,这个时候张辽得以见到关羽的英姿。而正式交手是在刘备联手曹操进攻吕布的时候,关羽看出张辽为人忠义有意识地放其离开,后来吕布白门楼被抓,张辽也在其中,关羽为张辽求情。这算是两人关系的开始。
后来刘备夺取徐州,曹操率大军攻打刘备,刘备军战败,三兄弟分离,关羽中计被大军围在山上,曹操知道张辽与关羽关系好,就派遣张辽上山劝降,最终约法三章,关羽选择暂时投降曹操。
随着官渡之战爆发,白马被颜良大军包围,为解白马之围,曹操让关羽与张辽为先锋,共同作战,最终斩颜良诛文丑,一战成名。
而徐晃早年跟随杨奉,一直到李傕郭汜乱长安,徐晃劝说杨奉保护天子到洛阳,最后劝杨奉一起归降曹操,杨奉投降没多久就后悔选择离开,而徐晃就正式成为曹氏将领。但是之后并没有具体描述,说徐晃与关羽的交流。但是从后来襄阳大战中,两人的对话可以看出两人之前是有过很深的交情。
因此,大胆地推测,三人之间的交情,以及主要交流大致是在关羽降曹,到最后离开曹操回到刘备这段时间内,根据推算可能不足半年。
接下来对三人相识和相交的时间线进行简单归纳:
兴平二年,两人相识于徐州,当时正是吕布被曹操赶出兖州前来投靠刘备。
建安三年,吕布殒命白门楼,张辽降曹操,关羽当时正跟随刘备在曹操处。
建安五年,刘备三兄弟失散,关羽投降于曹操,同年回到刘备。
建安元年,徐晃归顺曹操,刘备被吕布所败,前来投奔曹操,可以猜测此时关羽与徐晃相识。
建安三年,徐晃随曹操讨伐吕布。
建安四年,徐晃参与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战役。
因此,可以推测,关羽与二人从最开始相识,到后来完全分道扬镳,大致都有五六年时间。也就是在这些年中,才逐步结成了好友。
接下来看看关羽与张辽、徐晃的关系到底如何。
《三国志·关羽传》: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
在关羽斩杀颜良帮助曹操解白马之围后,曹操看出关羽有离开的心思,于是让张辽来询问关羽的意思。像这种较为私密的事情,如果不是关系不好,不可能会让张辽来询问,不仅如此,关羽还实话实说,而张辽也是做了一定的思想斗争后决定对曹操以实相告,这可能也是后来张辽虽然是一员降将却能如此受曹操重用的原因吧。
《三国志·关羽传》: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完全可以看出,二人完全是君子之交。
那么关羽与徐晃的私交怎么样呢?
《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日: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羽惊怖,为晃日:“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
由此可以看出,两人关系非常好,在两军阵前聊家常,甚至关羽还称呼徐晃为兄弟,当然最后仍旧交战,这也是他们为人公私分明,也正是如此才能结为好友。
因而,在这里推测一下他们结成好友的原因:
- 三人都怀有相似的价值观,尤其是忠诚以及知恩图报方面。价值观相似的人就非常容易走在一起,成为好友,这是一直以来亘古不变的道理。
- 三人均身负勇武,英雄相惜。正所谓不打不相识,武将之间的交情不用那么复杂,只要打一架,一起喝酒,就自然而然的就成为好友了。而且三人在后来都有扬名天下的战绩,关羽斩杀河北名将颜良扬名,后来更是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张辽威震逍遥津,合肥一役,以八百军士突袭十万军阵,打的孙权损兵折将;徐晃更是在关羽威震华夏后,直接面对关羽,在正面战场战胜关羽。
- 除此之外,三人的出身也较为相似,没有什么高贵的出身,生活习俗也相似。
有这么多的共同点,因此三人可以成为好友这也可以说是理所当然。
那么也许有人又有问题,既然关羽与张辽和徐晃关系那么好,张辽和徐晃关系怎么样呢?虽然历史上没有直接说明,大致猜测两人的关系应该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不管怎么说两人都是降将,不是那些夏侯宗族或者是曹氏宗族将领,也不是最开始就投奔曹操的将领如乐进、李典,因此就算曹操再怎么信任自己,张辽和徐晃也必须知道并不能交往很密切,就仅仅只是一般的同事关系,而且战事繁忙,张辽镇守合肥,而徐晃一直在关中一带,因此也不可能时常有交流。
总结一下,关羽与张辽和徐晃交情那么好,这是双向选择的结果。身处乱世之中,能寻找到几个知音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三人有那么多的相似点,同时都极大影响了三国的历史走向,虽然分属两个阵营,但并不能泯灭关羽与张辽和徐晃之间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