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在位期间,蜀汉内部的主战派、主和派分别有哪些人?

刘禅在位期间,蜀汉内部的主战派、主和派分别有哪些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954 更新时间:2024/1/25 2:30:30

主战派:诸葛亮、蒋琬、魏延、吴懿马岱、姜维、夏侯霸、陈祗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蜀汉主战派的代表。自公元228年开始,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中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因为粮草等问题,诸葛亮北伐最终没能扭转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巨大实力差距。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在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吴懿是他重用的两位大将。特别是在公元230年,诸葛亮派遣魏延、吴懿深入曹魏境内。在阳溪之战中,魏延、吴懿客场作战,成功击败了郭淮、费曜率领的曹魏大军。这场战役后,魏延和吴懿都获得了加官进爵的待遇。

至于马岱这位武将,则是对曹魏痛恨不已,毕竟曹操杀害了马腾等人。公元235年,诸葛亮去世后,马岱曾独自率军北伐曹魏,结果被牛金击败。自此之后,马岱的结局不明。

诸葛亮之后,蒋琬一方面休养生息,恢复蜀汉的国力,另一方面,蒋琬仍延续了诸葛亮对曹魏进攻的态势,不仅数次令姜维率偏师西进,还大造舟船训练水师,准备沿汉水东进攻取曹魏魏兴、上庸二郡。不过,蒋琬的这个计划没有被朝廷采纳,应该是遭到了蜀汉主和派的激烈反对,所以无法实施。

等到蒋琬、费祎去世后,姜维全面执掌蜀汉的兵权,得以对曹魏采取更大规模的攻势。在此期间,姜维获得了夏侯霸这位降将,因为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集团,这促使夏侯霸也成为了坚定的主战派。另一方面,在朝廷之上,姜维还有尚书令陈祗的支持。比如在谯周反对北伐的时候,陈祗就站出来力挺姜维,成为其坚强的后盾。

主和派:费祎、谯周、廖化张翼

费祎掌权期间,将姜维北伐的兵力限制到1万人以内,并且,费祎向姜维说:“我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何况是我等呢!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以其功业等待有能者去继承,不要以为希冀侥幸而决成败于一举。若果不如其志,悔之无及。”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费祎更注重休养生息,而不是北伐曹魏。

至于廖化和张翼这两位武将,也对姜维北伐颇有意见。一方面,《汉晋春秋》记载廖化曾说过:“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

另一方面,张翼是另外一位反对姜维频繁北伐的大将,《三国志》记载:”维议复出军,唯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当然,姜维并没有听从廖化和张翼的意见,执意北伐中原。

最后,谯周不仅是益州本地士族的代表,也是蜀汉内部坚定的主和派。延熙二十年(257年),谯周因为看到蜀汉经常对魏国用兵,百姓因此凋瘁,谯周因此与尚书令陈祗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退朝以后,谯周书写《仇国论》,力陈北伐之失。

炎兴元年(263年),邓艾攻打成都时期,谯周力劝刘禅投降,“有全国之功”,投降魏国后,受封阳城亭侯,迁骑都尉。泰始六年(270年),谯周被西晋册封为散骑常侍,同年去世,时年七十岁。

更多文章

  • 秦驰道,大秦帝国的武力延伸,秦始皇的黄泉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剧照 我们常说:“以德服天下”,是说治理国家要用德,靠德才能稳定,才能长久。大家知道,大秦帝国是靠武力取得天下的。他是在商鞅变法成功后积累了极大地政治和经济力量才横扫六合,天下归一。他不是那种尧舜相让,也不是那种文武(文王和武王)相承,因此,大秦帝国建国后,有很多人不服,不服就会生乱。在大秦

  • 他是蜀国后期第一名将,如果此人不死,魏国根本灭不了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刘备一生阅人无数,所以他能一眼看出马谡言过其实。后来马谡果然在街亭兵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全盘皆输。可见,刘备的军事能力虽然不如曹操,但在用人方面与曹操旗鼓相当。他让魏延去守重要的汉中,说明他足够认可魏延的能力。在刘备活着的时候,他曾问魏延:“我让你来镇守汉中,你将会有什么作为?”魏延

  • 完璧归赵真的值得赞扬吗,对于赵国这其实是一次失败的外交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但我们仔细审视一下完璧归赵的过程,就会发现完璧归赵对于赵国是一次失败的外交事件。[var1]赵国名相蔺相如蔺相如第一次见秦王时,见秦王无意以十五城换和氏璧,于是急中生智,抱着玉碎人亡的打算准备玉石俱焚。秦王许诺斋戒五日,据史记记载还曾“设九宾礼于廷”。不论秦王之前态度多么傲慢,这次可谓表现出了十足的

  • 秦朝第二位皇帝秦二世 亡秦非楚 实为胡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亡秦者胡也小说,胡也,秦朝第二代皇帝简介

    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跟赵高学习法律。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1年)十月,秦始皇带着胡亥外出巡游。左丞相李斯随从,右丞相冯去疾留守京城。十一月,走到云梦,在九疑山遙祭虞舜。 据《李斯列传》记载:秦始皇到达平原津时生病了,写好一封盖上御印的信给公子扶苏说:"回咸阳来参加丧事,在咸阳安葬。"信还没

  • 宋襄公是大草包?宋襄公真的是假仗义? 古印度是怎样打仗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后人对宋襄公的评价,为什么评价宋襄公,宋襄公到底从哪里来

    到了约定的时候,除了齐国之外,其他的国家基本上都来了。事情的发展都在宋襄公的意料之中。可是在确认到底由谁该做盟主的时候,楚成王和宋襄公却争吵了起来。宋襄公非常的生气,还要和楚成王争论。可是楚成王已经不耐烦了,于是,只见楚成王的一般随从脱去外衣,露出一身亮堂堂的铠甲,把宋襄公给逮住了。[var1]后来

  • 谁的话点醒了他?刘邦为什么后悔杀了韩信?丹书铁劵真的免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196年的冬天,大汉王朝的一代功臣韩信在长乐宫室死去,终年只有33岁。刘邦还将其诛灭三族,几千无辜人的生命,将整个长安城染成了血红色,哀声满天,使天下人为之动容。据说,韩信被满门抄斩的那天,寒风四起,大雪纷飞,满城人为这开国元勋悲叹。萧何一语中的,想谋反的人怎么会像韩信这样坦率呢?韩信没有辜负

  • 孟子为了宣传儒家学说,都游历了哪些国家?孟子为何对齐国失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但孟子的王道仁政对企图争霸天下的齐王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最后齐国直接攻燕,大行暴政,导致孟子对齐国的彻底失望,终于在公元前312年左右离开了齐国。孟子宣传的爱民的王道仁政,在统治者看来不是当务之急,因此一直未被采纳。孟子70多岁时,带领学生万章、公孙丑等回到了家乡。在以后的十几年里,孟

  • 苏轼:写诗1首批评诸葛亮,仅仅20个字,背后用意昭然若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欧阳修:这可得避嫌啊按照欧阳修的判断,此文必出自曾巩之手。“举贤亦避亲”,学生的作文再好,作为主考官的老师也要“避嫌”啊。于是担心旁人议论的欧阳修,大笔一挥,将此文作者排名第二。只不过,剧情反转来得太快,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曾巩,叫:苏轼。苏轼的文采是极好的。宋词代表者,文学家、思想家。堪称北宋中期文

  • 千古一帝统一六国之路,灭韩易如反掌,亡楚损兵折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1、韩2、赵3、魏4、楚5、燕6、齐[var1]速记是:喊赵薇出演去。秦始皇就是那种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的人,他握有一手好牌,而有能力精图志,一扫六合可谓水到渠成。他的时代是牛气冲天,明君、贤臣、猛将、战略(范雎的“远交近攻”很给力)、天时、地利、人和,秦国悉数占尽!统一六国是必然

  • 湖南省博晒东汉文物网友称做工精美远胜希腊,省博回复乃希腊传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镂空花金球作者兰台古代东西方交流虽然缓慢,但是并不是没有交流,而且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在各个方面交流都很频繁。比如通过丝绸之路,中亚乃至西亚地区的葡萄,核桃和良马,地毯等传入内地,极大的丰富了当时汉朝民众的经济生活,而当时汉朝领先的铸铁,凿井,开渠等技术和丝织品也通过汉朝使者传到了西域乃至中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