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洪流,滚滚向前,侃侃在这陪您聊一些历史趣事。明朝,中国最强大的封建王朝之一,出现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周围国家无不朝贡。期间多次征伐蒙古,保证边境安宁,但是有这么一场战役,是明朝永远的痛。这次失败的征战叫做“土木堡之变”,明军几十万大军被屠杀,皇帝被掳,国家告急。这次战争的主要人物有宦官王振、明朝皇帝朱祁镇、瓦剌首领也先。今天侃侃就来说一下这场战争的始末,希望您能喜欢。
太监王振,或者说是死太监王振是自阉入宫,不得不说,这是个很有勇气的死太监。他伴随朱祁镇长大,深得朱祁镇的信任和尊重。随着朝中“三杨”的离世,张太皇太后的逝世,朝中再也无人能够限制王振。这个死太监好好贪污就行了,但是他却是一个有抱负的死太监,他的梦想是和自己的这位偶像一样,驰骋疆场,杀敌立功。他的偶像就是朱祁镇的曾祖父朱棣,相信朱棣知道这个人崇拜自己,应该很不高兴。
正统四年,瓦剌的首领换成了也先,他非常地聪明果断,几年之内,他完成了蒙古的统一,他下一个目标就是恢复元帝国的雄威。此时的明朝还是和瓦剌和平相处,贸易往来频繁。王振这个死太监要是想驰骋疆场,只能和瓦剌打,所以他故意在贸易中挑事,这就给了也先可乘之机。也先跃跃欲试,他终于可以给自己的祖先报仇了!正统十四年,蒙古骑兵兵分四路,第一路攻击辽东,第二路攻击甘肃,第三路攻击宣府,最后一路由也先自己统领,攻击大同。战争全面爆发。
在王振的挑唆下,朱祁镇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毅然亲征。兵法有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死太监王振五天之内集结二十余万大军,后勤工作基本为零,所以二十万大军,只有极少数的人回来了。正统十四年,大军出征。八月十五日,明军转转悠悠地来到土木堡,也先看透了这支脆弱的明军,虽然二十多万,但是实际领导者王振完全没有军事能力,他果断发起攻击。被王振反复折腾的二十万军队迎来自己的大结局—崩溃,土木堡变成人间炼狱。在蒙古骑兵的攻击下,二十万大军崩溃,五十余位大臣战死,王振被杀,明朝国君朱祁镇被俘。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