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闲聊三国:为什么诸葛亮选择的是刘备,而不是曹操和孙权?

闲聊三国:为什么诸葛亮选择的是刘备,而不是曹操和孙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11 更新时间:2024/1/16 12:55:12

相信对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朋友而言,大都会产生“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刘备”的疑问。

比较广泛的说法,就是“刘皇叔贤德忠厚,深得人心,又礼贤下士,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主,故天下有志之士皆投奔之”。

但是,诸葛亮真的只是因为刘备的“贤德忠厚”而选择他吗?

我个人,并不这样认为。

《三国演义》1994版

在我看来,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刘备为主,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一)刘备的人才稀缺,“一枝寒梅傲雪,胜似百花争艳”

虽然《三国演义》从头到尾,都是在吹捧刘备这边的将士是如何的忠义无双,谋士是如何的多智近妖。

但事实上,相比人才济济的曹操和孙权,其实,刘备才是最缺人才的一方。

诸葛亮

其实,曹操这边,才是人才最多的一方势力。

谋有“曹魏五谋臣”,武有“五子良将”。

讲道理,放在现代的话,老曹完全可以去告罗贯中一个“诽谤罪”。

如果曹操的器量真的这么小,容不下人才,为什么他的势力会成为东汉末年最强大的一个?

可能有人说曹操之所以是强大,是因为他父亲是位列三公之首的太尉曹嵩,还有夏侯家族撑腰。

那么,问题来了,被老曹灭掉的袁绍袁术两兄弟,可是“四世三公”出身的……

曹操

而孙权的东吴谋士团,虽然在《三国演义》中,都是给诸葛亮当背景板的。

特别是“诸葛亮三气周瑜”中的周瑜,莫名其妙就背上了一个“心胸狭窄,被活活气死”的大锅。

但实际上,如果东吴谋士团真的这么菜的话,东吴也不会成为三国中撑到最后的一个,早就被要替关羽和张飞报仇的刘备给灭了。

如果你仔细再看一遍《三国演义》,你会发现,东吴的存在感特别低,就算登场,也是为了衬托出蜀汉的牛逼……

开个玩笑,如果罗贯中来到现代的话,我想,UC一定会高薪聘请罗贯中去当部长。

孙权

好像扯远了,言归正传——

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刘备,跟刘备麾下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谋士,有很大的关系。

诸葛亮心里很清楚,曹操和孙权的势力已经成熟,手下的谋士并不比自己弱上多少。

如果他投奔了曹操或孙权,会被重用,以他的才能,可能会在谋士团中独占鳌头,但肯定做不到谋士团他说了算的地步。

而刘备则不一样,徐庶离开后,刘备手下就没有几个厉害的谋士,是三者中最需要人才的一个。

如果他投奔了刘备,以他的才能,不但会被重用,还因为是雪中送炭,陪刘备一起打天下,如此以来,刘备肯定会最信任他,以后加入的谋士,即使不比他差,也得唯他马首是瞻。

毕竟,雪中送炭,远远超过锦上添花。

讲白了,就是简单的市场供需问题——

曹操和孙权对人才,是“需求=供给”,所以诸葛亮身价不会很高;

而刘备对人才,是“需求>>供给”,所以诸葛亮的身价就可以抬得很高;

刘备

(二)刘备的名声好,有正统汉室血脉。

古代讲究的是名正言顺,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虽然他们实力强横,但是比起自称“汉室后裔刘皇叔”的刘备而言,终究少了一份正统的名分。

前两者自立为称帝,会被世人骂做反贼,而刘备不一样。

因为他身上流着的汉室血脉,完全可以以“延续汉室”的名义,自立为帝,而世人不会指指点点。

从“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可以看出,诸葛亮一开始就想好要选择刘备了,只不过要吊刘备的胃口。

因为——

“当我知道皇叔第一次来我家茅庐的时候,我是拒绝的,我跟书童讲,总不能他一叫我,我就立马同意,这样子显得我很掉身价……

要先晾他两次,让他知道我是不好请的,是最后他的诚心感动了我,然后加‘Duang’的特效,我再出来,这样子才显得我有脾气,很牛逼……”

诸葛亮

咳咳,一不小心又浪了,用陈奕迅的一首歌来说,就是: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得到的越容易,就越会不重视。

吊一下刘备的胃口,但又不会触及他的底线,免得以后被穿小鞋。

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的诸葛亮,明显深谙此道——

一方面,我被“三顾茅庐”后才出山,突出了我诸葛亮,有才能,不好请,所以你刘备以后要重视我,爱护我,把我举高高……

好像有哪里不对劲,不管了。

另一方面,你为了请我出山而“三顾茅庐”,向世人表现出你刘备礼贤下士,身为皇叔,为了一个人才,可以屈尊到“三顾茅庐”,名声传出去后,对你刘备百利而无一害。

三顾茅庐,在我看来,就是刘备和诸葛亮两人心知肚明的一次造势罢了。

毕竟,如果诸葛亮真的对名利不感兴趣,准备当隐士,肯定不会让他的朋友们宣传自己;如果真的想要投奔曹操和孙权,以他的名气,也足够了。

之所以一直躲在南阳的茅庐里,不就是等着刘备来请他嘛!

其实,说是刘备也不大对,诸葛亮就是在等一个能放下身为肯上门请自己出山的主公,刘备也好,孙权也罢,曹操也行。

只要你肯亲自上门请我,就是给足了我面子,我定会竭力所能帮你。

孟子曰:“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

诸葛亮选择刘备,无外乎于此 。

诸葛亮

(本文由闲聊一二三撰写首发,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分享,传播欢笑散播爱!)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联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萧何拥戴刘邦,实乃另有图谋,不巧上错花轿嫁对郎,这买卖划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萧何为何对刘邦青睐有加,最初献计让刘邦出山相助的是他,后来暗箱操作助刘邦当上沛公的还是他,最后帮刘邦稳住大后方,在楚汉争霸中为刘邦提供兵源、粮草的还是他。萧何是如何一眼就看出刘邦是真龙天子的呢?事实证明,萧何看中刘邦,并非慧眼识珠,实乃另有图谋,当然这个图谋未见得是居心叵测之谋。萧何家学渊源,作为秦

  • 探解邓艾灭蜀的真正实力,剖析刘禅投降的背后真相,结果惊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邓艾兵力的说法:邓艾命令儿子邓忠、副将师纂领5千精兵为先锋,不穿甲胄,各持刀斧等器具,凿山开路,遇涧架桥,为后续大军开路。邓艾又选出3万兵马,带上干粮绳索,沿着邓忠的先锋部队踩踏出的痕迹前进。邓艾、邓忠率领部队翻过阴平小道最大的山头摩天岭时,仅剩2千人马。也就是说,邓艾、邓忠

  • 三国最强家族?领军人物力压曹操,却和董卓血海深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常常把魏晋南北朝时代称为是“士族政治”的时代,所谓的“士族”,虽然勃兴于东汉时代而成熟于曹魏西晋时期,但本质上,这些后来垄断了高官地位的的土豪世家,早在西汉后期就已经露出了端倪。由于两汉采用“举孝廉”制度选拔人才,加上当时的书写材料还主要依靠竹木简和丝帛(虽然东汉蔡伦改进了纸的生产,但是纸真正

  • 诸葛亮虽志在兴复汉室,但他的政治理想更接近曹操而不是荀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五月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为帝,改元建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就此掌握了蜀国政权。这时内外的麻烦开始向三国中最弱小的蜀国袭来。首先,内部不稳,刘备病中和死后,蜀中已经有多个郡开始叛乱:牂牁太守朱褒拥郡反

  • 曹操错失此人,一统天下再无可能?刘备崛起西蜀只因他出手相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小说中,张松献图的故事开启了刘备攻取益州的序幕,而张松从私藏西川地理图本到许昌遭遇曹操冷遇再到荆州受到刘备等人礼遇最终感动献出西川地理图本并向刘备提出取川建议的整个过程的线索清晰、叙述集中。但在历史上,有关张松的故事线索似乎若隐若现,叙述也较为零散。小说《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因曹操破了马超,声名日盛

  • 刘禅在大门上写三个字,司马昭看完,这个人不能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刘禅,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他是刘备的儿子,在刘备建立了蜀汉之后,托孤诸葛亮让刘禅当了蜀汉的君主,但是刘禅并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就算有诸葛亮的辅助,也是勉强能够守成,根本不能把蜀汉发扬光大。特别是当诸葛亮死后,国内再没有这样厉害的能臣辅助刘禅,蜀汉的国力日益下降,在三国中,甚至成了垫底的存在,也引起了

  • 当年刘备投奔曹操,为何曹操不趁机将其除掉?三点原因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刘备出身贫寒,不过他总能抓住人生机遇,这才最终实现地位跃升,并得以建立蜀汉政权。这在门阀制度盛行的汉末魏晋时期,是一件极其了不起的事情。不过刘备能够成功,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在刘备的创业前期,他就到处投奔各路诸侯,希望能有一个安身之地。▲刘备起兵时期剧照有意思的是,刘备和曹操这对敌人,也曾

  • 诸葛亮选择刘备是对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刘备当时已经被汉献帝承认了皇室正统身份。诸葛亮作为一个儒生,有着强烈的正统观念,刘备是刘氏宗亲,有刘氏血统,属于“正统”,而曹操和孙权,都属于“非正统”,是“乱臣贼子”。要知道对于当时的名士而言,名声重于性命,且当时诸葛亮应该是心向大汉的。2、他感激刘备的“三顾草庐之

  • 曹丕与曹植谁更适合当接班人?曹丕的这三个闪光点曹植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曹操、孙坚、刘备三人可以说是建立三国的奠基人。而进位称帝,争夺天下之时,也有一件不得不考虑的大事,那就是立嗣。刘备与孙坚二人面临的立嗣选择还没有那么激烈,孙坚死时,只有孙策成人,位子自然是留给孙策。而刘备更不用说,只有一个刘禅,不立嗣给他还能给谁呢?但曹操却不同,他共生有2

  • 许褚二十回合平吕布,张飞一百余合平吕布,两人武力差距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许褚二十回合平吕布后,曹操说“吕布非一人所敌”就让典韦上前帮忙,随后夏侯惇等人也一起杀到才逼退了吕布,但这并不能说许褚二十回合就不敌吕布,曹操之所以让典韦等人上前帮忙除了许褚和吕布确实有武力上的差距之外,至少还有两大原因:第一,许褚刚刚归顺曹操,当时估计也才二十岁出头,血气方刚不知吕布厉害,加上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