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最强家族?领军人物力压曹操,却和董卓血海深仇!

三国最强家族?领军人物力压曹操,却和董卓血海深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977 更新时间:2024/1/15 17:40:17

历史上常常把魏晋南北朝时代称为是“士族政治”的时代,所谓的“士族”,虽然勃兴于东汉时代而成熟于曹魏西晋时期,但本质上,这些后来垄断了高官地位的的土豪世家,早在西汉后期就已经露出了端倪。

由于两汉采用“举孝廉”制度选拔人才,加上当时的书写材料还主要依靠竹木简和丝帛(虽然东汉蔡伦改进了纸的生产,但是纸真正大规模流行,也要等到三国和西晋了),书写材料不易保存兼难以获得,必然也使得书籍难以大规模流行,这就使得一种学问(譬如有关某一儒家著作的解读)只能在少数几个家族内父子相传。汉元帝重用儒生以后,这种儒学世家开始在地方上凸显出来。由于这类家族渐渐垄断了官职地位,也随之巩固了经济地位。所以地方上一些逃避官府抓差抓丁的小农人家,就开始投效于这类经学世家,也使得这类世家成为了真正的土豪大地主。

同时,西汉也有一批以秦朝式军功爵制度发家的武将世家,如李广之陇西李氏之类世家,也以类似的形式发家。但是世家多了,难免以大欺小,加上世家的产业繁荣,也难免会威胁到大汉朝廷官办企业的营利。于是西汉末年,代表旧式小农帝国平均主义理想的儒生们拼命鼓吹禅让,最后也真的迎来了大搞平均主义改革的王莽新朝。

王莽的改革,天真幼稚,真以为可以把国家改造成一个大型氏族公社,同时对外也因为缺少怀柔而惹恼了一众蛮族。内外交困,引发了民间的“复汉”思想萌动,这也就造成了打着刘姓旗号的东汉的诞生。东汉诞生之初,刘秀也想清查全国土地,他也是想借此手段减轻农民负担,但还是遭到了地主豪强集团的武力抵制而只好半途而废。所以东汉一朝,也不似西汉一般“与文法吏、将军共天下”,而是“与儒生、豪强共天下”,但是为了维护利益的平衡,寒门子弟在东汉的和平时代也还是有机会的。而且,西汉的武人门第,到了东汉渐渐成为了儒学宗族,比如司马迁的亲家,弘农杨氏(华阴杨氏)家族,就是由武入文的典范,此家族第一个有载于史的人物,是曾参与过斩项羽行动赤泉侯杨喜,而到了东汉,就出现了“关西孔子杨震(字伯起,此人也是杨修的先人)这样的大文臣,可见原本将风浓郁的关西,也逐渐儒化了。

而袁绍袁术兄弟所出的汝南袁氏,其儒学化则更为正宗一些,此家族第一代见于史册的人物,是西汉后期的袁良,此人研究《孟氏易》,在汉平帝时期以明经科出道,为官太子舍人(可能是在新莽时代),他的孙子袁安,也是东汉时代的名臣,章帝时代官至司徒,是所谓“四世三公”的第一世。袁安以后,子袁敞任司空、孙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袁隗分别担任司空及太傅。而灵帝时代的司空袁逢,正是袁绍袁术兄弟的生父。

接下来我就要略讲一下袁绍一家子几个兄弟的事情了。

首先要表的还不是后来乱世当中出了名的袁绍和袁术,而是他们俩的大哥,袁家的正流嫡长子袁基,此人在袁逢死后也继承了安国亭侯的封号,为人身长俊朗,温文尔雅,官至太仆。但是这个大哥哥很不幸,在关东联军发动讨董战争以后,他本人和叔叔袁隗以及族人二十多口,尽被董卓诛杀。这也增添了关东联军对董卓方面的仇恨。

再来看后来地盘占得最广的袁绍袁本初,他身是袁逢的庶子,后来却被过继了给叔父袁成,当年易中天老先生讲三国史的时候,提到过袁绍年轻时候是个大帅哥,不过那个年代流行的帅哥不是小白脸,而是风雅又有威仪,还要留点胡子的。袁绍少年时代的好哥们之一,就是日后先追随他后又与他反目成仇的曹操,曹操为人个头短小,身材大概一米六左右。大帅哥袁绍带着小矬子曹操,走在洛阳街头,大概也是一副大哥带小弟的气派吧。

有关俩人最有名的段子,莫过于《世说新语》所载的偷新娘故事了:大哥袁绍领着小弟曹操一起去做“游侠”(不是什么行侠仗义的大侠,实质上就是曹植所言的“京洛出少年”,也就是地痞小流氓)。他们去看人家结婚,乘机偷偷进入主人的园子里,到半夜大喊大叫:“有小偷!”青庐里面的人,都跑出来察看,曹操便进去,拔出刀来抢劫新娘子。接着和袁绍迅速跑出来,中途迷了路,陷入了荆棘丛中,袁绍动不了。曹操又大喊:“小偷在这里!”袁绍惊恐着急,赶快自己跳了出来,两人终于得以逃脱。不过,这个故事,十有八九是晋朝以后好扯淡的世家子弟编出来的,加上曹操本人性格就多疑多诈,给他安个从小就成心使坏的帽子,大抵也差不离。袁绍出仕之始,是二十岁(虚岁)时候做了濮阳县长(汉制:万户以下县长官称长,万户以上县长官称令),而且还获得了很好的名声,不久,因母亲病故服丧,接着又补服父(当为养父袁成),前后共六年。之后,袁绍屡次拒绝朝廷征召,隐居在洛阳。

袁绍之所以选择在家不出门做官,也是因为“党锢之祸”的风潮所致。

东汉中后期,往往皇帝幼龄即位,国事只能委任于外戚,然而皇帝长大以后往往不满于外戚的专权,就要扶植皇帝熟悉的近侍,也就是宦官一党以制衡外戚,外戚往往在朝外门生众多,因此皇帝要想打击外戚一党,也必然要在地方上大做动作,这就是桓灵二帝时代宦党制造“党锢之祸”的由来。而袁绍之养父袁成,正是外戚“跋扈将军”梁冀的死党,袁绍自觉难免受到牵连,也就只好借着自己的家世背景,养了一拨士人为己所用,深为十常侍之一赵忠所忌惮,他的叔叔太傅袁隗却觉得不妙,劝袁绍不要搞什么大新闻,但是袁绍不改,依然故我。

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阉宦子弟曹操,依然是袁绍的好哥们,而后二者因政见不同,以及各自势力的扩张重叠,难免有了冲突,直到官渡之战前夕,终于彻底闹翻。当然,这是后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虽志在兴复汉室,但他的政治理想更接近曹操而不是荀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五月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为帝,改元建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就此掌握了蜀国政权。这时内外的麻烦开始向三国中最弱小的蜀国袭来。首先,内部不稳,刘备病中和死后,蜀中已经有多个郡开始叛乱:牂牁太守朱褒拥郡反

  • 曹操错失此人,一统天下再无可能?刘备崛起西蜀只因他出手相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小说中,张松献图的故事开启了刘备攻取益州的序幕,而张松从私藏西川地理图本到许昌遭遇曹操冷遇再到荆州受到刘备等人礼遇最终感动献出西川地理图本并向刘备提出取川建议的整个过程的线索清晰、叙述集中。但在历史上,有关张松的故事线索似乎若隐若现,叙述也较为零散。小说《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因曹操破了马超,声名日盛

  • 刘禅在大门上写三个字,司马昭看完,这个人不能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刘禅,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他是刘备的儿子,在刘备建立了蜀汉之后,托孤诸葛亮让刘禅当了蜀汉的君主,但是刘禅并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就算有诸葛亮的辅助,也是勉强能够守成,根本不能把蜀汉发扬光大。特别是当诸葛亮死后,国内再没有这样厉害的能臣辅助刘禅,蜀汉的国力日益下降,在三国中,甚至成了垫底的存在,也引起了

  • 当年刘备投奔曹操,为何曹操不趁机将其除掉?三点原因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刘备出身贫寒,不过他总能抓住人生机遇,这才最终实现地位跃升,并得以建立蜀汉政权。这在门阀制度盛行的汉末魏晋时期,是一件极其了不起的事情。不过刘备能够成功,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在刘备的创业前期,他就到处投奔各路诸侯,希望能有一个安身之地。▲刘备起兵时期剧照有意思的是,刘备和曹操这对敌人,也曾

  • 诸葛亮选择刘备是对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刘备当时已经被汉献帝承认了皇室正统身份。诸葛亮作为一个儒生,有着强烈的正统观念,刘备是刘氏宗亲,有刘氏血统,属于“正统”,而曹操和孙权,都属于“非正统”,是“乱臣贼子”。要知道对于当时的名士而言,名声重于性命,且当时诸葛亮应该是心向大汉的。2、他感激刘备的“三顾草庐之

  • 曹丕与曹植谁更适合当接班人?曹丕的这三个闪光点曹植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曹操、孙坚、刘备三人可以说是建立三国的奠基人。而进位称帝,争夺天下之时,也有一件不得不考虑的大事,那就是立嗣。刘备与孙坚二人面临的立嗣选择还没有那么激烈,孙坚死时,只有孙策成人,位子自然是留给孙策。而刘备更不用说,只有一个刘禅,不立嗣给他还能给谁呢?但曹操却不同,他共生有2

  • 许褚二十回合平吕布,张飞一百余合平吕布,两人武力差距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许褚二十回合平吕布后,曹操说“吕布非一人所敌”就让典韦上前帮忙,随后夏侯惇等人也一起杀到才逼退了吕布,但这并不能说许褚二十回合就不敌吕布,曹操之所以让典韦等人上前帮忙除了许褚和吕布确实有武力上的差距之外,至少还有两大原因:第一,许褚刚刚归顺曹操,当时估计也才二十岁出头,血气方刚不知吕布厉害,加上立功

  • 诸葛亮5次北伐全都失败,为何还能成为“武庙十哲”?能力被低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十哲中有一位是非常的特殊,他就是诸葛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给人的形象是一种文臣的感觉,而不是武将。其他的人,如白起、孙武、乐毅等,给人的印象是身穿盔甲,骑马打仗的武将风范,可是诸葛亮却是一种羽扇纶巾,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感觉。可是纵观诸葛亮的一生,戎马生涯占据他人生的一多半,他的军事才能突出的

  • 长坂坡,刘备两个16岁的女儿被曹操俘虏,赵云为何不救只救阿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刘备拖家带口,家中妾室子女众多,并非只有刘禅一人,在刘禅以外,当时被困曹营的还有刘备的两个小女儿,为何赵云对她们不管不顾呢?建安十三年,刘表去世,刘表的儿子刘琮继位,刘琮胆小怕事,没有主见,当时曹操大军压境,刘琮丝毫抵抗都没有,径直降荆州拱手让出,拜在了曹操手下,而曹操大军压境之事,他并没有告诉

  • 汉景帝削掉诸侯多少国土导致七国之乱?看地图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公元前156年,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当年就嫁宗室女给匈奴军臣单于。公元前155年,再嫁宗室女给匈奴军臣单于。汉景帝为何连续两年和亲,汉朝五年内三次和亲,因为文帝已经预感到汉朝诸侯山雨欲来,景帝则感受到内战近在眼前。汉初人口约1300万,诸侯国占了约850万。汉初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