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探解邓艾灭蜀的真正实力,剖析刘禅投降的背后真相,结果惊叹

探解邓艾灭蜀的真正实力,剖析刘禅投降的背后真相,结果惊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422 更新时间:2024/1/15 18:26:35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邓艾兵力的说法:

邓艾命令儿子邓忠、副将师纂领5千精兵为先锋,不穿甲胄,各持刀斧等器具,凿山开路,遇涧架桥,为后续大军开路。

邓艾又选出3万兵马,带上干粮绳索,沿着邓忠的先锋部队踩踏出的痕迹前进。

邓艾、邓忠率领部队翻过阴平小道最大的山头摩天岭时,仅剩2千人马。

也就是说,邓艾、邓忠的兵力总数是3.5万人马,但是走出阴平小道时仅剩2千人马。接着,江油城(又称“江油关”、“江油戍”)守将马邈不战而降。但是,当时的江油关位于蜀汉的战略后方,从马貌丝毫不担心魏兵会从阴平小道偷渡而来的态度就能看出,刘禅朝廷对于江油关并不看重,驻兵的象征意义也绝对大于实际意义。所以,兵力顶天也就1、2千人马。以此来算,当时邓艾的兵力最多只有4千。

但是,令人感到矛盾的是,率领4千人马的邓艾,在到达绵竹城外时,师纂、邓忠的先头部队被诸葛瞻诸葛尚父子掩杀20余里,邓艾感叹:“蜀有诸葛瞻,善继父志,两番杀吾万余人马。” 看看,只有4千人,却损失了1万余人。

不过,文中也提到邓艾占据江油关后,又接引阴平小路诸军,全部会师江油关。由此可见,当初邓艾率领的进入阴平小道时的3万大军,应该都来到了江油关,否则又哪里来的万余人马去损失。

对此,罗贯中还曾赋诗:“魏兵数万入川来,后主偷生失自裁。”

当然了,作为演义中的描述自然不能当真,只能作参考。但是,正史《晋书·帝纪》中的记载,可信度应该非常高。

“十一月,邓艾帅万余人自阴平逾绝险至江由,破蜀将诸葛瞻于绵竹,斩瞻,传首。进军雒县,刘禅降。”

以此来看,邓艾当时的兵力仅有1万多人,并且全部成功偷渡阴平小道成功。就算加上招降的蜀国士兵,最多也不过2万人,其中:包括江油、绵竹、涪、雒四城的降兵。

因此,当邓艾攻陷雒县(今四川广汉北)后,并没有立即兵围成都,而是暂屯雒县进行观望。如果,以他2万兵力去攻打城高墙固,又有大军防御的成都,根本没有攻取的可能。同时,由于蜀中降卒军心未稳,如果邓艾强令降卒充当炮灰进行攻城,则很容易引发兵变;如果,魏国军队充当先锋强行攻城,万一损失惨重,蜀中降军则难以统驭。如此以来,不要说攻取成都,自身怕是也非常危险。

所以,邓艾屯驻雒县进行观望也是唯一可行的策略。可见,邓艾偷渡阴平的策略有多么的侥幸。

那么,当时成都城中有多少兵力呢?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东汉时期每郡的兵力在5千至1万之间,而益州共有22个郡,即:益州、蜀郡、汉中、广汉、越隽、朱提、犍为、永昌、梓潼、牂柯、建宁、巴郡、巴西、巴东等。同时,益州相对中原来说,比为边远,人口基数也明显较低,平均每郡的兵力最多只有6千左右。以此推算,蜀汉全国总兵力大约有13万左右。

《三国志·姜维传》记载:欲授维兵五万人,使为前驱。

刘禅投降邓艾后,随之下令姜维、张翼、廖化、董厥等蜀中大将投降。当时,姜维假意投降钟会,颇得钟会信任,并说动钟会叛魏。因此,钟会打算让姜维统领5万兵马,前去占领蜀中各地,然后效仿刘备,占据成都自立为王。

对于钟会“拨给”姜维的5万兵马,只可能是姜维蜀中的“原班兵马”,绝对不可能是魏国的兵马。如果将魏国兵马拨给了姜维,钟会自身的安全又将如何保障呢?关键是姜维也不一定指挥得动。

同时,防御蛮王等少数民族的南中地区,驻军少说也有1万多人;江州在李严时期,便是防御东吴的重镇,常驻兵力有3万人。

如此算下来,如果再除去各郡县的日常驻军,成都剩余兵力当有3万多人。

《三国志·刘二传》记载:十九年,进围成都数十日,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战。

当初,刘璋以益州牧的身份投降刘备时,成都还有3万精兵,粮草也可支撑1年。以此来看,刘禅身为蜀汉皇帝,成都的总兵力应该会多于刘璋之时,至少有3至4万人马。只是在诸葛瞻抵抗邓艾之时,损失的成都兵力应该有2万多人。

当刘禅投降邓艾时,成都至少还有近2万精兵,以坚城固守的优势,完全有抵抗邓艾的能力。

因此,后人才对刘禅多有非议,刘禅也有了“扶不起的阿斗”的污名。

当邓艾攻陷雒县时,刘禅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处境呢?

处境一:成都依靠的领军人物诸葛瞻、张遵等大将被邓艾斩杀,主要兵力受损。因此,刘禅对于能否守住成都,信心应该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处境二:有大臣建议逃往东吴,也有大臣建议逃往南中,却没有一个大臣提议坚守拒敌。因此,刘禅坚守成都的信心再次受挫。

处境三:光禄大夫谯周提出一番投降论后,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大家为什么没有反对呢?结果只有一个,都没有守住成都的信心,或者早就萌生投降的想法,只是怕落下后世骂名,没有人主动提出来罢了。而谯周所言,正好符合大家的心意,当然就没有人反对了。此事的发生,也是彻底摧毁刘禅坚守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处境四:东汉初年,公孙述就曾割据蜀地,不惜牺牲蜀中百姓与刘秀对抗,最终在历史上留下恶名。刘禅身为蜀汉皇帝,对于这段历史应该非常清楚。此事,对刘禅的投降决定,或许也有一定的影响。

处境五:想当初,刘备攻打雒城时,不但耗时1年之久,而且军师庞统也因流矢死于雒城之下。但是,邓艾仅用了数日时间便攻陷了雒成。以此来看,邓艾似乎比刘备还要厉害。此事,对刘禅的投降决定,同样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比之下,刘禅的处境还不如当初的刘璋。刘璋投降时,还有黄权进行竭力反对、王累倒吊城门以死相劝等忠臣出现。再看刘禅,身边竟无一个忠臣,尽皆为投降之辈。可见,刘禅这个皇帝做的有多失败,又多么的大失人心。

因此,当五子北地王刘谌冲上朝堂,义正言辞地大骂谯周时,结果同样没有一个大臣站出来支持。看到这样的结果,刘禅只能大骂热血的儿子一顿。因为,没有诸位大臣支持的成都,并不能仅凭一腔热血就可以守住。就算逃跑,也有可能被一些叛逆所暗杀。

所以,对于刘禅来说,当时已没有第二条路可选,唯有投降一途可走。

正所谓:“国君死社稷”。如果,刘禅有“为社稷死则死,为社稷亡则亡”的勇气,以成都的坚城优势,以邓艾日久生变的担忧,以姜维等将领的智勇忠心,以东吴出兵魏国的外部支持,完全有守住蜀中基业的可能。但是,既没有主见,又性格懦弱的刘禅,结果选择了投降,就这样将一场惊天功勋轻松送给了邓艾,自己却落下 “扶不起的阿斗”的万世骂名。

图片来源网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最强家族?领军人物力压曹操,却和董卓血海深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常常把魏晋南北朝时代称为是“士族政治”的时代,所谓的“士族”,虽然勃兴于东汉时代而成熟于曹魏西晋时期,但本质上,这些后来垄断了高官地位的的土豪世家,早在西汉后期就已经露出了端倪。由于两汉采用“举孝廉”制度选拔人才,加上当时的书写材料还主要依靠竹木简和丝帛(虽然东汉蔡伦改进了纸的生产,但是纸真正

  • 诸葛亮虽志在兴复汉室,但他的政治理想更接近曹操而不是荀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五月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为帝,改元建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就此掌握了蜀国政权。这时内外的麻烦开始向三国中最弱小的蜀国袭来。首先,内部不稳,刘备病中和死后,蜀中已经有多个郡开始叛乱:牂牁太守朱褒拥郡反

  • 曹操错失此人,一统天下再无可能?刘备崛起西蜀只因他出手相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小说中,张松献图的故事开启了刘备攻取益州的序幕,而张松从私藏西川地理图本到许昌遭遇曹操冷遇再到荆州受到刘备等人礼遇最终感动献出西川地理图本并向刘备提出取川建议的整个过程的线索清晰、叙述集中。但在历史上,有关张松的故事线索似乎若隐若现,叙述也较为零散。小说《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因曹操破了马超,声名日盛

  • 刘禅在大门上写三个字,司马昭看完,这个人不能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刘禅,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他是刘备的儿子,在刘备建立了蜀汉之后,托孤诸葛亮让刘禅当了蜀汉的君主,但是刘禅并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就算有诸葛亮的辅助,也是勉强能够守成,根本不能把蜀汉发扬光大。特别是当诸葛亮死后,国内再没有这样厉害的能臣辅助刘禅,蜀汉的国力日益下降,在三国中,甚至成了垫底的存在,也引起了

  • 当年刘备投奔曹操,为何曹操不趁机将其除掉?三点原因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刘备出身贫寒,不过他总能抓住人生机遇,这才最终实现地位跃升,并得以建立蜀汉政权。这在门阀制度盛行的汉末魏晋时期,是一件极其了不起的事情。不过刘备能够成功,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在刘备的创业前期,他就到处投奔各路诸侯,希望能有一个安身之地。▲刘备起兵时期剧照有意思的是,刘备和曹操这对敌人,也曾

  • 诸葛亮选择刘备是对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刘备当时已经被汉献帝承认了皇室正统身份。诸葛亮作为一个儒生,有着强烈的正统观念,刘备是刘氏宗亲,有刘氏血统,属于“正统”,而曹操和孙权,都属于“非正统”,是“乱臣贼子”。要知道对于当时的名士而言,名声重于性命,且当时诸葛亮应该是心向大汉的。2、他感激刘备的“三顾草庐之

  • 曹丕与曹植谁更适合当接班人?曹丕的这三个闪光点曹植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曹操、孙坚、刘备三人可以说是建立三国的奠基人。而进位称帝,争夺天下之时,也有一件不得不考虑的大事,那就是立嗣。刘备与孙坚二人面临的立嗣选择还没有那么激烈,孙坚死时,只有孙策成人,位子自然是留给孙策。而刘备更不用说,只有一个刘禅,不立嗣给他还能给谁呢?但曹操却不同,他共生有2

  • 许褚二十回合平吕布,张飞一百余合平吕布,两人武力差距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许褚二十回合平吕布后,曹操说“吕布非一人所敌”就让典韦上前帮忙,随后夏侯惇等人也一起杀到才逼退了吕布,但这并不能说许褚二十回合就不敌吕布,曹操之所以让典韦等人上前帮忙除了许褚和吕布确实有武力上的差距之外,至少还有两大原因:第一,许褚刚刚归顺曹操,当时估计也才二十岁出头,血气方刚不知吕布厉害,加上立功

  • 诸葛亮5次北伐全都失败,为何还能成为“武庙十哲”?能力被低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十哲中有一位是非常的特殊,他就是诸葛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给人的形象是一种文臣的感觉,而不是武将。其他的人,如白起、孙武、乐毅等,给人的印象是身穿盔甲,骑马打仗的武将风范,可是诸葛亮却是一种羽扇纶巾,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感觉。可是纵观诸葛亮的一生,戎马生涯占据他人生的一多半,他的军事才能突出的

  • 长坂坡,刘备两个16岁的女儿被曹操俘虏,赵云为何不救只救阿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刘备拖家带口,家中妾室子女众多,并非只有刘禅一人,在刘禅以外,当时被困曹营的还有刘备的两个小女儿,为何赵云对她们不管不顾呢?建安十三年,刘表去世,刘表的儿子刘琮继位,刘琮胆小怕事,没有主见,当时曹操大军压境,刘琮丝毫抵抗都没有,径直降荆州拱手让出,拜在了曹操手下,而曹操大军压境之事,他并没有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