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在乱世中还能坚持做四十年皇帝,你还认为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在乱世中还能坚持做四十年皇帝,你还认为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29 更新时间:2024/1/16 12:46:50

当然了,小说中的刘备怒摔阿斗,并不是真的,而是虚构的,我们在此就不提了。毕竟,如果真有此事,也不能证明阿斗的“扶不起”,毕竟那时他还是个幼儿,什么也不懂。此外,另三件事的真实性,也是另有解释的。司马昭询问刘禅,对于蜀国是否有念想?而刘禅回答了那句此乐间,不思蜀。这个故事是《汉晋春秋》中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就算此事不假,那也能说这是司马昭的试探之语。要是刘禅回答不慎,答了思念蜀国,那么他的处境就很危险了,很可能会丧命。所以说,刘禅那么回答是明智的,不思蜀能够证明并没有复国之志。从此处可以看出刘禅还是很聪明的。至于黄皓弄权,也是后人夸大了,事实上没那么严重。

还有就是邓艾率军来到成都之时,刘禅其实也有过抵抗。他曾派了诸葛瞻带着人马,去和邓艾一战,不过在绵竹战败了,全军覆没。此时,成都之中已没有什么抵抗力了。更何况,邓艾大军那么强悍,如果不开城投降的话,那么此城的百姓便会遭到牵连,甚至会遭到屠杀。刘禅不愿看到这一幕,只有投降了,这也是为了百姓着想,不能说他扶不起,也不能说明他无能。所以说,这最能说明他“扶不起”的三件事,现在都已论据不足了。其实刘禅并不是扶不起的,而且还很有本事。在乱世之年,刘禅做皇帝还能坚持了四十年,实属不易了。而且在失去了诸葛亮之后,他又一人支撑蜀汉坚持了差不多三十年,足以证明他的能力。

那么刘禅为何能在这样的乱世,坚持这么久,他有什么能力呢?首先他有着明确的治国方针。在刘备死后,朝政在诸葛亮手中,治理了差不多十年。这期间,诸葛亮只做了两件重要之事。第一件就是北伐,还有一件就是屯田搞生产。虽然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北伐也没什么大的进展,不过这种主动攻伐策略,能够让蜀国平稳发展,不至于很快就被曹魏和东吴给灭掉。从大局来看,这样的战略是基本正确的。诸葛亮死后,刘禅上台了,一般那些皇帝上台后,为了巩固权力,都会对权臣进行打压和削弱。例如史上的万历皇帝对于张居正的打压等等。不过,刘禅却没有做出他们的举动,而是对于那些大臣给予足够的信任。诸葛亮留给他的那些人,也深得他的重用,没有被清洗掉。

此外,刘禅也继续北伐,按着以攻为守的策略,没有另想它法。不过,他也不是完全生搬硬套,而是也有一些改进。例如,让北伐的规模减小了,以前都是举全国之力进行的。现在投入的人力减少了很多,很多时候,还是让百姓们在田间生产。这样的调整也是正确的,即让蜀汉得以安定,也得到发展,可谓是一举两得。这第二点便是他的协调能力很强。在诸葛亮死后,蜀国一时陷入了窘境,处于无首状态,这样的情形,如果没有较强的协调能力的话,很容易就让朝廷混乱起来。因为一些人不会甘于现状的,都想当那个带领人。不过,这样的情况未曾出现,反而让蜀汉势力更加团结,得以平稳度过这段非常时期。

可能有些人并不认为这是刘禅的能力,而是蜀汉的大臣们都有很好的品行,不会做出那样出格的事。其实,事情并不是这样,内部不但有争斗,情形还很严重。姜维率着部队回朝时,曾建议刘禅要除掉黄皓。而诸葛瞻也曾说过这样的话。此时外不能牵制住姜维,内部又无法除掉黄皓。可见,这时蜀汉内部矛盾很大,大臣们间的争斗也是很厉害的。那么问题来了,大臣们争斗如此剧烈,为何就没有发生什么巨大冲突,再来个政变什么的呢?这只能说是刘禅的功劳,协调能力非常强。

例如,在姜维想要杀掉黄皓时,刘禅是这样说的:黄皓仅仅一个小宦官而已,他掀不起什么风浪,你何必玷污自己的双手呢?这话很明显,就是黄皓虽然想要弄权,但是他没什么能力,还在我掌控之内,不用下死手。而且对于诸葛瞻的话语,多次说姜维是个巨大的威胁。但是刘禅仍然坚持信任他,没有猜忌怀疑,依然给他兵权让他领兵。这更能体现刘禅的大局观念,能够妥善协调大臣间的矛盾。所以说,刘禅还是很厉害的,我们不能因一些事情做不好,就说他“扶不起”,这样就有点太片面了。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手握最优质资源,袁术缘何在汉末群雄中第一批被淘汰出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汉末乱世之初,最有可能成就霸业的,不是曹操刘备,更不是少年儿童孙权,而是“四世三公”家族的袁氏兄弟。相较之下,作为嫡子袁术的优势更加明显,手握最优资源,但最终却落魄而亡。到底袁术做了什么,才会在汉末群雄逐鹿中以开局优势而第一批被淘汰出局?一、早年的袁术袁术的出身无需多言,“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可谓

  • 若庞士元未失,郭奉孝健存,周公瑾尚在,三国局势会有何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之后的数十年内,蜀汉政权的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而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家族掌控。炎兴元年(263),曹魏的司马昭发动了对蜀国的“收官之战”——灭蜀之战,导致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子承父业废魏元帝而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天纪四年(

  • 关羽曾创造一毒辣之计,令各地将领胆寒,400年后李世民故伎重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重要武将之一。关羽死后,世人崇敬其忠义与绝世武艺,逐渐将其神化,尊奉他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需要指出的是,关羽能够位列“五虎上将”之首,超过同为“万人敌”的赵云、张飞、马超等人,除其武艺高超之外,还在于他拥有同样出众的统率能力,而最能体现关羽军事指挥才能的

  • 庞统临死前,为何对刘备说:你被诸葛亮给骗了?蜀汉败亡就在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败亡在哪?恐怕许多人都会说,是因关羽之死!但实则关羽之死,只是蜀汉败亡的标志性事件。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从公元214年为始,刘备一跃成为西川新主人后,先在汉中败曹操,跟着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几乎逆转了三国。哪料公元220年,随着关羽失荆州被杀,蜀汉就衰落下去。也就是说才六七年时间,

  • 史说三国:二八八 骄傲的诸葛恪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恪进封阳都侯,加封丞相,兼任荆州、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并赐金一百斤,马二百匹,缯布各万匹。东兴大捷,让诸葛恪滋生了轻敌之心,打算再度出兵,乘胜伐魏。众大臣认为,多次出征,将士已疲惫不堪,不约而同都劝谏诸葛恪。诸葛恪不听。中散大夫蒋延坚持争谏,诸葛恪却命人把他架扶出去。诸葛恪因此写了一篇文章,晓

  • 让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屠夫,最终的结局如何?让所有人都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就是这样的一位代表,世人皆知韩信受屠夫“胯下之辱”,你可知屠夫最后的结局是怎样?“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生于淮阴县,早年间虽然生活窘迫,但为人却很孤傲,轻易不肯向他人表示屈服。当时的韩信在自己家乡的依靠就是一位老妇人,老妇人看韩信可怜,经常会在生活上帮衬韩信,所以韩信内心始终保持着善良。韩信的心中

  • 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可运四百斤,群行可达三十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木牛流马在我国历史上可谓是极为著名,在记载中其内可运‘一岁粮’也就是四百斤左右,‘一日可单行数十里,群行则可达三十里’,这在蜀地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那到这里大家可能都会好奇这种工具到底长什么样子呢?关于这个问题在历史上很有争议,因为在蜀汉消亡后木牛流马也随之逐渐消失在历史中,从那之后的各个朝代中都

  • 大乔和小乔在三国守寡后的私生活,在孙策和周瑜死后,她们二人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信是桥,不过两人的名字已经过世,所以可以用大桥和小桥来区分。在《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的传记中,对二乔的描述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从公婉八之来看,乔公的两个女儿确实都是国色。这两个女人都是美人,贤德,才貌双全。唐代诗人杜牧曾在诗中写道,曹操曾送大小二桥,东风不遇周郎变,铜雀春深锁二桥。苏东坡也对宫瑾留

  • 蜀国此大臣妻子去了皇宫一次,为何出宫后,刘禅急忙辩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刘琰剧照)那么,无战功无政绩的刘琰,身份为何会那么尊贵呢?说起来,刘琰本是豫州鲁国人,早在刘备做豫州牧时,便做了刘备的随从。由于两人都姓刘,追根溯源,两人都说自己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既然同宗,刘备自然对刘琰更为亲近。刘琰虽说不会打仗,但他也有特长,就是特别会聊天,交际能力很强。再加上他

  • 三国中的蔡阳为何千里追杀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向以爱惜人才著称的曹操接受了关羽的条件。之后,关羽也确实为曹操立下了不少功劳,不过总的来说,关羽也知道自己有愧于曹操,因此才有华容道放过曹操的事情。关羽在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准备向曹操辞行,而曹操也知道,这一去,云长断乎不会再回来了,于是闭门不见。关羽知道曹操心意,但坚持带着刘备的家小,去投靠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