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得知徐庶未得到曹魏重用时感叹曹魏人才多

诸葛亮得知徐庶未得到曹魏重用时感叹曹魏人才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929 更新时间:2024/2/10 6:46:25

实际上,三国的时候,遇到和徐庶差不多景况的还有个毕湛。毕湛当时是曹魏别驾,别驾在所有的佐官中地位相当高。

兴平元年(194年),趁着曹操带兵讨伐徐州陶谦,后方空虚的时候,陈宫张邈叛出曹营迎吕布为兖州牧。这一次的反叛可以说是曹操跌宕起伏的一生中的最低点,差一点就基业尽丧,按诸葛亮的说法,也称得上是“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个时候张邈把毕湛的母亲、弟弟和妻子儿女全都俘虏了,“张邈之叛变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

为什么徐庶会当面谢了刘备而离开,而毕湛却选择了背后来一刀?

显然是因为他们面对的主公性格不同,徐庶了解刘备的性格,而毕湛则不敢把希望放在曹操的大度上。

徐庶

实际上徐庶进了曹营之后也没得到重用,因为曹魏阵营里谋士型人才太多了,徐庶作为一个半路过来且并没有惊天才华的人就这么不咸不淡地在曹魏阵营中度过了下半生。

多年后,诸葛亮打听到徐庶在曹魏中的处境,还十分感叹:“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另外,背后捅了曹操一刀的毕湛,在吕布兵败后又被曹操俘虏了,曹操也并没有拿他怎么样,反而是放过了他,还肯定了他的孝行,给了他一个官做,“及布破,谌生得,觽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本来毕湛那一出让曹操险些成了笑柄,而这个处置却也大大拉回了曹操的形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对姜维的资历和能力过于拔高,故其无法战胜邓艾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姜维之所以能够得到飞速擢拔,破格重用,主要是得到了丞相诸葛亮的青睐和力挺,诸葛亮对姜维另眼相看,在后主刘禅那儿大力举荐他,夸姜维是“陇西奇才” ,使得姜维得以飞黄腾达。其实,诸葛亮对姜维的资历与能力有拔高之嫌。论资历,姜维原是曹魏天水参军,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投降蜀汉,是一个半路上船的降将,

  • 诸葛亮多次北伐除匡扶汉室因素外也有转移内部矛盾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杜甫《蜀相》中感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刘备在白帝城驾崩后,诸葛亮成了蜀汉的辅政大臣,立志完成先主刘备匡扶汉室的伟业。然而,此时魏蜀吴三国虽然鼎立,谁都无法单独消灭谁,但论人口和面积,蜀汉无疑是最弱小的,倘若任由局势发展,到最终蜀汉的命运是可以预料到的。刘备驾崩前,蜀汉在短时间

  • 刘邦手下大将韩信,立下无数战功,他原本并无带兵经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的统兵才能更不行了,在彭城战役的时候,他率领数十万联军,却被项羽的三万骑兵杀的到处乱窜。刘邦之所以在后面可以战胜项羽,那基本都是韩信的功劳,韩信在统兵方面可以说是天赋异禀,当时在作战这方面,很少有人是韩信的对手。甚至人们称韩信为“兵仙”。韩信有着多次出色的战役,留下了很多典故。但是你要是了解早期

  • 刘备欣赏的军师:不是卧龙凤雏,曹操都忌惮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欣赏的军师-法正当时的天下局势大致明朗,北方已经尽数归曹操拥有,东边有孙氏三代治理的江东,刘备在荆州一代盘踞,天下各州只有益州还姓刘,但是益州之主刘璋并没有统御益州的本领,于是法正和张松都希望刘备能够入主巴蜀。于是在公元212年的时候,刘备假意借抵御北方张鲁之名进军巴蜀,在法正等人的帮助下,成功

  • 刘备见周瑜带关羽,迎亲则带赵云,这背后暗藏着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一、刘备赤壁之战前见周瑜为何带关羽。 周瑜在《三国演义》中被刻画为一个心高气傲,做事不计后果的人物。他虽然赞同孙刘联盟,却时时刻刻想要吞并刘备的势力,独占荆州。因此,在赤壁之战前,他就定下计谋,请刘备前来会面。然后在会见的时候,设下埋伏掷杯为号,除掉刘备。刘备为了巩固孙刘联盟,不顾部下的反对,决定

  • 史说三国:三二〇 黄皓揽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董厥,字龚袭,义阳郡平氏县(今河南桐柏县)人,与镇北将军魏延同乡。诸葛亮开府治事后,董厥先后任丞相令史、丞相主簿,得到了诸葛亮的赞赏。诸葛亮曾赞美董厥说:“董令史是有才能的人。我每次和他说谈论,都能思考周密,十分恰当。”后被提拔为尚书仆射,封南乡侯。尚书令陈祗去世后,董厥代替陈祗担任尚书令。诸葛瞻(

  • 小展览·大视角 一起探秘大秦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之大在其胸襟气象,在其创立的国家管理体系影响中国后续数千年。帝国史诗的旋律,是一同,是一统。“一”在城内,也在城外;“一”在朝堂,也在闾里。展品夔龙纹大瓦当,出土于泾河北岸,也曾见于古栎阳城和秦始皇陵,甚至远至辽宁绥中姜女石建筑群石碑地遗址。它让人能够想象到宫室建筑是怎样的高大气派,充分传达出秦

  • 【歪评正说三国】刘备诸葛亮的正义与正统,注定是一场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广为传颂,深受中国人民喜欢的名著。这部小说最大的特点是预设了政治立场,也就是以蜀国刘备为正统,基本上站在刘备为正义的一边描写的。这样的写法符合广大民众的一般认知,但这并不符合也没有反映出真正的历史发展规律。我们来探讨一下我们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

  • 《三国演义》战长沙时,韩玄有猛将魏延,为何还要黄忠出战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一、有眼无珠的韩玄不知道魏延的能力。 韩玄派黄忠迎战关羽是不得已的选择,但是在他的心目中,除了黄忠,在长沙城的将领中,实在找不到可以派出的将领。他心中也知道黄忠年事已高,派他去迎战关羽实在勉强。因此,只要有人主动请缨去迎战黄忠,韩玄就会答应他。于是,他的管军校尉杨龄主动要求出战关羽时,韩玄马上就答

  • 中国历史必知100事(秦朝建立:中国历史上的首次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建立:中国历史上的首次统一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中国正式进入了“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时代。秦朝建立大一统国家对中国之后两千年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得到了确立,从此之后,“百代都行秦政法”。“大一统”一词的正式提出,始见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