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最传奇的越狱史:一个吴国太监是怎么从东北逃回江南的?

三国最传奇的越狱史:一个吴国太监是怎么从东北逃回江南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672 更新时间:2024/2/16 22:30:49

公孙渊很快翻脸,杀掉了张弥、许晏(亦恐权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致其使,悉斩送弥、晏等首),曹叡于是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持节、领郡,

吴国使团的其余四百多人被公孙渊分别安置在辽东诸郡,其中杜德、田疆、张群、秦旦等六十人被安置在玄菟(tú)郡(张弥、许晏等俱到襄平,官属从者四百许人。渊欲图弥、晏,先分其人众,置辽东诸县,以中使秦旦、张群、杜德、黄疆等及吏兵六十人,置玄菟郡)

插播下玄菟郡和高句丽的由来。

西汉时,武帝灭卫氏朝鲜之后,在其地设立玄菟郡、乐浪郡、临屯郡和真番郡,合称“汉四郡”,玄菟郡是汉四郡中面积最大的一个,亦是四郡里最重要的一个。

到了公元前82年(汉昭帝统治时期),因路途遥远,汉朝嫌四郡管理麻烦,废真番郡、临屯郡,把两郡分别并入了玄菟郡及乐浪郡。

[var1]

但很快玄菟郡就出现了一股挑战汉中央的地方势力,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建立了高句丽政权。

不久,高句丽就开始蚕食汉朝辖地,屡次袭边。

汉灵帝建宁二年,玄菟太守耿临(东汉前期最顶级家族之一,盛产武将,有一篇关于耿恭的人物传记,有兴趣的可以移步这篇:十三将士归玉门,东汉一代名将立下不世之功,却被皇帝赶回家中)与公孙度出兵讨伐高句丽,斩杀数百人。高句丽王伯固投降,其地归属辽东(灵帝建宁二年,玄菟太守耿临讨之,斩首虏数百级,伯固降,属辽东)

伯固死后,拔奇虽贵为长子却不能继承王位,一怒之下,与涓奴加各率自己统领的部署三万余人向公孙康投降,乞求归附(拔奇怨为兄而不得立,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余口诣康降)

公孙康趁高丽内乱,出军攻打高句丽,高句丽的国都丸都山也被攻破。

经此一战,高句丽实力大损,短期内无力对中原政权构成威胁(公孙康出军进攻高句丽,攻破其都城,焚烧邑落)

[var1]

从此高句丽和辽东公孙家成为了世仇,这也是后来吴国大太监能谱写传奇的重要背景!

公孙渊对吴国俘虏管制很松,秦旦等人都安排住在平民家中,依赖当地民众生活(旦等皆舍於民家,仰其饮食)

一般人到这时候估计就放弃了,做好在辽东终老的打算,但是秦旦不这么想:吾人远辱国命,自弃於此,与死亡何异?

他的荣誉感极其强烈!(古代国人真有血性)

和当地人相处时间一长,秦旦发现了机会:玄菟郡的驻军数量不多(今观此郡,形势甚弱)

公孙家统治辽东时期,玄菟郡的面积已经大大缩小。

[var1]

于是他找到黄疆等人商量,焚烧城郭,杀出城去,(若一旦同心,焚烧城郭,杀其长吏,为国报耻,然后伏死,足以无恨。孰与偷生苟活长为囚虏乎?”)

九死无悔!

谁料此事被部中张松告发,玄菟太守王赞便令关闭城门(其日中时,为部中张松所告,赞便会士众闭城门)

哪朝哪代都有叛徒!

面对危机,秦旦做出了高难度动作,与黄疆、张群、杜德等人翻城墙而得以逃亡(旦、群、德、疆等皆逾城得走)

这么看来,城墙肯定不会太高,这从侧面也能说明玄菟郡郡治规模并不大,所以秦旦等人才有出逃的机会。

出城后,摆在秦旦一行人面前的难题是怎么逃回吴国?

有两种办法:

1、南下去沓津,自己想办法造船(难度系数太大)

2、西行,找公孙家的仇敌高句丽协助

[var1]

众人商议后,决定西行!

逃亡路上,发生了十分感人的故事。

张群腿有病,杜德经常帮助他(时群病疽创著膝,不及辈旅,德常扶接与俱)

走了六七百里后,张群实在无法前行,让杜德等人不要管他,自己离去。

杜德只回他了一句:“万里流离,死生共之,不忍相委。”

一个小人物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辉,让人敬仰万分!!!

于是秦旦、黄疆等人继续逃亡,杜德留下来照顾他张群(於是推旦、疆使前,德独留守群,捕菜果食之)

捕菜果食之,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但是在辽东如此严寒的气候下,没有居住的小屋,难以想象两人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几天后,秦旦、黄疆终于到达了高句骊,秦旦施展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高句丽王,不仅给流亡团队提供衣食,还派人将野外艰难生存的张群、杜德给找了回来(宫等大喜,即受诏,命使人随旦还迎群、德)

高句丽王一直被公孙氏欺压,也在积极寻找盟友,对与孙权结盟十分热情,还派专人将他们送回了吴国(王令皁衣二十五人送旦等归)

一番颠沛流离和视死如归的亡命后,秦旦、杜德等人再次回到了江东,得以见到孙权,大家都悲喜交加的不能自持(旦等见权,悲喜不能自胜)

西汉有张骞凿空西域,三国也有秦旦这样的好汉,谁说他们就比不上那些铁骨铮铮的武将呢?!

而公孙家与高句丽的角逐很快也要分出胜负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石雕孔子校园人物雕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像,是由各种天然石头雕刻而成的。孔子石像

  • 春秋时吴王僚剑再现,诉说“剑与人”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吴王僚剑 展厅现场[var1]无锡博物院展厅现场回望春秋战国,数百年连横合纵,诸国间征伐不断。时人或披甲挥戈,保家卫国;或执剑沙场,扬名天下。在那个群雄纷争的时代,青铜铸造工艺与冶炼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精美绝伦、驰名列国的吴越青铜兵器便是最好的见证物之一,“吴戈越剑”的美名更被人们所称道

  • 秦王共遭遇三次刺杀,为何只有荆轲被后人熟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史可查的是一共有三次刺杀秦王的事实。分别是:荆轲刺秦,在搏浪莎的张良刺秦和高渐离谋杀秦王二:荆轲刺秦荆轲刺秦雕像秦王共经历了三次谋杀,这三次谋杀了应当说最有名的就是荆轲刺秦。荆轲选了一个据说十几岁就杀人的勇士秦武阳作为陪同,一起刺杀秦王,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到了秦朝的宫殿后杀人不眨眼的秦武阳直

  • 春秋四大美人之首息夫人,比芈八子还彪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息夫人,是陈庄公的女儿,今周口淮阳人。因嫁给息侯,便称为息妫,是春秋四大美女之首。因面如桃花,目如秋水,又称其“桃花夫人”。三个国君为她而战,息国、蔡国因她而灭亡,可谓真正的倾国倾城。息夫人归宁时途径蔡国,被姐夫蔡哀侯调戏。息侯冲冠一怒,便献计楚文王,借力楚国俘获蔡侯。后来“好细腰”的楚

  • 刘志钧说瓷|战国琉璃釉陶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陶凤,长17.6厘米,宽9.6厘米,高8.8厘米,赵宝沟遗址出土,距今7200年左右,现藏赤峰博物馆。黑灰色陶,整体为凤形,长冠,长喙,丹凤眼,杯身长圆形,矮圈足,器壁上饰交叉的几何线纹、细线纹,表示羽毛。是赤峰博物馆的一件镇馆之宝。这件宝物是如何走进博物馆的,其中还有

  • 重温《秦始皇》悟透:被秦王嫌弃老了的王翦,用四招力挽狂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曾国藩天资不高,但勤勉刻苦,终成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最难得的是,功成名就后,并不居宫自傲,以此托大,反而主动放弃荣誉,收敛锋芒,低调生活,不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不让名誉成为利箭伤害自己,最终得以保全自身,名垂青史。雾满拦江所著的《秦始皇》中,也有这样一个人物,那就是王翦,秦

  • 看千年名医扁鹊与巴蜀考古之缘,舞台剧《天回》试演传承“医道仁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与四川有何渊源?为什么扁鹊学派医书在蜀地出现?它给当时和后来的人们带来了哪些福音?“这个剧给了我们学中医的学生很大鼓舞,特别是快到尾声那一段里,淳于意一行人在高阶上的宣誓真的很震撼,当时都要掉眼泪了,很喜欢里面的角色,令人尊敬。”11月29日,成都中医大学生鲁金花,

  •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虞世南(558-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县人。世称虞永兴,谥号文懿。虞世南勤奋好学,恪守礼法,唐太宗李世民对他极其敬重。其书法风格独特,与同时期的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家。他的传世经典作品《孔子庙堂碑》,圆厚温润,既有唐人楷书之法度,又不失个人风貌意趣,是一件极具典则范式的初

  • 部编本高中语文选修中《屈原列传》知识补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十岁诵古文,随父至长安,受学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等。年二十,遨游大江南北,其后侍从武帝巡游长城内外,足迹几遍全国,这些考察见闻为写《史记》做了良好准备。二十几岁任郎中,三十六岁父谈死,三十八岁继任太史令,广

  • 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真实的屈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屈原是战国时期最突出的文学家,也是政治家。他与一般游士行径不同。他的姓名不见于诸子百家之书,司马迁著《史记》仍为之立传。家世、生平和政治遭遇屈原,名平,楚之同姓。他自称是高阳氏的后裔,父名伯庸。他的故里,传说在丹阳之秭归。屈原出生大约在楚威王五年(公元前335),这时正是列国纷争、楚国尚能同秦国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