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四大美人之首息夫人,比芈八子还彪悍!

春秋四大美人之首息夫人,比芈八子还彪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809 更新时间:2024/1/23 12:25:31

[var1]

息夫人,是陈庄公的女儿,今周口淮阳人。因嫁给息侯,便称为息妫,是春秋四大美女之首。因面如桃花,目如秋水,又称其“桃花夫人”。三个国君为她而战,息国、蔡国因她而灭亡,可谓真正的倾国倾城。

息夫人归宁时途径蔡国,被姐夫蔡哀侯调戏。息侯冲冠一怒,便献计楚文王,借力楚国俘获蔡侯。后来“好细腰”的楚王贪图息夫人美色,便在息侯公然挑衅郑庄公时,借故灭掉了曾经的盟友。

[var1]

息侯没有姓名,只在历史上只留下一个成语,“冒天下之大不韪”。要知道,郑庄公是春秋霸业最早的开创者,即《知否》里的顾廷烨屡次提及的“郑伯手段”。

[var1]

郑庄公之母武姜,溺爱幼子叔段。郑庄公暗地里步步为营,却只是一味姑息养奸,显示其宽厚仁义。后来共叔段有恃无恐,意图偷袭国都时,才一举追至鄢城,让其走上不归路。所以,自知者明也。

[var1]

息夫人为息国百姓免遭涂炭,便以惊人胆识嫁入楚国,三年生下熊艰与熊恽,终日无言。楚文王闻其“侍二夫”,便发配蔡哀侯去开荒种地。蔡哀侯青铜剑后来在楚地的丹江口出土,对应了“哀侯留九岁,死于楚。”

王维同情息夫人的悲惨遭遇,赞其在深宫无声是一种抗争,诗曰“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var1]

文夫人后来晋升为楚太后,她经历了骨肉相残、平息了子元之乱,尽心辅佐幼子楚成王,劝课农桑,励精图治,后安心退居后宫,还政于君。

因她的政治才能,楚国走出了危局,为称霸之路奠定了基础。其曾孙就是后来问鼎中原的楚庄王。息夫人虽无力决定自己的命运,却拒绝以色待人,守节有义,辅政有德,留下了成语“微言大义”。

[var1]

《列女传》中,息夫人忍辱苟活,偷偷见了贬为守门小吏的前夫,二人互诉衷肠后双双自杀。楚文王后以诸侯之礼,将二人合葬在黄陂的桃花山上。

[var1]

然而,杜牧视其为红颜祸水,感慨“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可是美没有错,蔡息本是弹丸小国,灭亡是迟早的事。蔡侯调戏在先,又进谗言借刀杀人,这就是逾矩越界的代价;息侯出卖盟国与虎谋皮,导致赔了夫人亡了国。

[var1]

最爱明末亡国遗民邓汉仪的诗,“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邓汉仪曾被王士禛比作抱节守志的商山四皓,可是“孝子忠臣,义夫节妇”,在现实面前终究难做难为。他在62岁参加了满清的“博学鸿儒”考试,也留下了苦守操节的人生污点。

息夫人所到之处,皆建庙立碑,被后人尊为“平安神”。如今,河南息县人民政府院内,还有一块息夫人碑,清代进士张佩训为息夫人辨证为“爱国夫人”。

其归葬地武汉黄陂区、信阳息州森林公园,依然有纪念她的桃花庙。她一身赴难、辅幼称霸的故事,也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志钧说瓷|战国琉璃釉陶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陶凤,长17.6厘米,宽9.6厘米,高8.8厘米,赵宝沟遗址出土,距今7200年左右,现藏赤峰博物馆。黑灰色陶,整体为凤形,长冠,长喙,丹凤眼,杯身长圆形,矮圈足,器壁上饰交叉的几何线纹、细线纹,表示羽毛。是赤峰博物馆的一件镇馆之宝。这件宝物是如何走进博物馆的,其中还有

  • 重温《秦始皇》悟透:被秦王嫌弃老了的王翦,用四招力挽狂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曾国藩天资不高,但勤勉刻苦,终成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最难得的是,功成名就后,并不居宫自傲,以此托大,反而主动放弃荣誉,收敛锋芒,低调生活,不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不让名誉成为利箭伤害自己,最终得以保全自身,名垂青史。雾满拦江所著的《秦始皇》中,也有这样一个人物,那就是王翦,秦

  • 看千年名医扁鹊与巴蜀考古之缘,舞台剧《天回》试演传承“医道仁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与四川有何渊源?为什么扁鹊学派医书在蜀地出现?它给当时和后来的人们带来了哪些福音?“这个剧给了我们学中医的学生很大鼓舞,特别是快到尾声那一段里,淳于意一行人在高阶上的宣誓真的很震撼,当时都要掉眼泪了,很喜欢里面的角色,令人尊敬。”11月29日,成都中医大学生鲁金花,

  •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虞世南(558-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县人。世称虞永兴,谥号文懿。虞世南勤奋好学,恪守礼法,唐太宗李世民对他极其敬重。其书法风格独特,与同时期的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家。他的传世经典作品《孔子庙堂碑》,圆厚温润,既有唐人楷书之法度,又不失个人风貌意趣,是一件极具典则范式的初

  • 部编本高中语文选修中《屈原列传》知识补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十岁诵古文,随父至长安,受学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等。年二十,遨游大江南北,其后侍从武帝巡游长城内外,足迹几遍全国,这些考察见闻为写《史记》做了良好准备。二十几岁任郎中,三十六岁父谈死,三十八岁继任太史令,广

  • 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真实的屈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屈原是战国时期最突出的文学家,也是政治家。他与一般游士行径不同。他的姓名不见于诸子百家之书,司马迁著《史记》仍为之立传。家世、生平和政治遭遇屈原,名平,楚之同姓。他自称是高阳氏的后裔,父名伯庸。他的故里,传说在丹阳之秭归。屈原出生大约在楚威王五年(公元前335),这时正是列国纷争、楚国尚能同秦国抗衡

  • 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真实的孟尝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王侯贵族间兴起一股养士的风气。当时国君如魏惠王,“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髠、孟柯皆至梁。”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髠、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千人”。各国的国王、贵族争相养士,企求得到助力而达到某种政治

  • 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真实的孙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孙膑,齐国人,是孙武的后裔。《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膑生阿甄之间”,大约在今山东省东阿县、鄄城县之间的一带地方。生卒年月不可考,约与商鞅、孟子同时。孙膑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到魏国,做了魏惠王的将军,自以为能不及孙膑,暗中派人邀孙膑至魏,借故施以膑刑(去膝盖骨),并加以软禁。以

  • 他为晋文公的称霸奠定了基础,为什么却招来千古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晋献公在晋国的历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韩非子》说他“并国十七,服过三十八”。晋献公即位的时候,晋国在诸侯国之中只能算是个中等国家。但是,他在位时,却灭掉了十七个国家,将国土扩大了十几倍,同时还收服了三十八个国家,为晋文公称霸天下奠定了基础。这样的人物,堪称一带雄主。然而,他却招来了千古骂名,

  • 【增强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物篇——屈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康县岸门口镇)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mǐ)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人。自称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于屈地,因以屈为氏。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